

(图为:蛟河市在贫困村建成的文化广场)
按照今年蛟河市行业部门脱贫攻坚工作要求,紧紧围绕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蛟河市文广新局结合实际,力求根本,扎实推进贫困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组织贫困村文化活动开展,多角度助力贫困村“八有”特征。
一是文化广场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全市25个贫困村2016年已完成文化广场建设18个,今年蛟河市文广新局向省文化厅、省财政厅争取资金70万元,建设蛟河市河南街安乐村、牤牛河村,蛟河市黄松甸镇南顶子村,蛟河市松江镇南台子村,蛟河市天北镇牛心村、岭东村,蛟河市天岗镇七道河村7个贫困村文化广场。其中,天北镇岭东村、天岗镇七道河村已完成项目招投标工作,近期开工,预计9月末完工。其余5个贫困村文化广场已建成。2017年底确保实现25个贫困村都“有文化活动场所”的标准。
二是“走基层、送文化”丰富多彩。以“走基层、送文化”活动为载体,把优秀的文艺活动带到贫困户身边。由蛟河市艺术团编排群众喜闻乐见、弘扬社会主旋律和社会新风尚的歌舞、小品、二人转节目30余个,上半年演出32场;电影公司精选优质片源,深入贫困村开展送电影下乡活动150场。确保每个贫困村每月看1场电影。
三是农家书屋图书更新有序推进。扎实开展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加强农家书屋管理力度,增加贫困村图书流通数量,定期对图书管理员进行培训。组织相关人员对每个贫困村农家书屋的图书进行更新,通过开展“送文化进基层”活动,补充图书60种,流通图书3000余册。
四是农村主题文化活动新颖别致。结合农村、农民、农业实际,策划启动了“欢乐庄稼院”农村主题文化活动。为贫困村各提供1万元活动经费、配备电脑2台、投影仪1套、组合音响1套。组织乡镇街(区)文化站制作优秀文艺作品为贫困村展演,鼓励贫困村文艺爱好者登台演出,开展活动20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