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4 10:06 来源:吉林市人民政府
收藏 打印
字号: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激发“双创”动能 拓宽振兴之路——解读城市四个发展定位之“建设创新创业高地”

  创新创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活力源泉。建设创新创业高地,是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提出的我市“十四五”期间城市发展“四个定位”之一。

  我市创新创业活力较强,在2020年中国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排行榜中位列第31名,建设校城融合“双创”基地推动产业发展工作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十四五”时期,我市将坚持创新在全市振兴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围绕科技前沿和核心技术突破加大科技创新和进口替代力度,促进创新要素向六大产业集群、重点行业和企业集聚,形成创新支撑、平台企业、专业园区、金融服务、市场拉动“五位一体”创新驱动产业发展模式,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我市将重点围绕科技创新、新兴产业培育等推进创新工作。

  聚焦重点产业发展,实施科技创新促进工程。围绕我市六大产业集群的重点企业,聚焦价值链关键环节,集聚创新资源,部署创新链,制定产业发展技术路线图,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力争取得产业先进技术重大突破,支撑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提升产业能级。

  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实施新兴产业培育工程。抓住5G、人工智能等新科技发展机遇,促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智慧化升级,支持“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经济”等发展。

  围绕人民高质量生活需求,实施科技创新支撑工程。突出我市农作物、长白山特产、适宜优质水稻生产等资源优势,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重点围绕人口与健康、生态环保、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等领域,着力加强疫病应急及检测、健康养老、生态环境治理等技术攻关,组织实施一批科技计划项目,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强化科技支撑民生科技发展能力。

  深入实施“校城融合”战略,实施产学研协同创新工程。继续发挥我市8所高校的创新优势,深入实施校城融合“567”工程,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平台,打造知识创新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技术成果转化平台。聚焦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域内外重大科技创新主体集聚,分层级精准打造区域性科技创新平台。

  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实施科技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精选创新重点企业提供精准服务,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建立科技企业特派员制度。

  聚焦新兴产业发展,实施科技创新人才兴业工程。围绕碳纤维产业,探索实施“政企学”联动、“留引培”一体化的人才兴业计划。持续推进科技领军人才引进计划。持续开展科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

  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实施科技创新体系升级工程。深化科技金融融合发展。持续发挥科技风险补偿资金支持作用,支持企业进行科技成果产业化。完善科技计划体系,进一步挖掘政府科技发展计划对区域创新体系的引导作用。

  我市还将加强创新资源整合,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速工程;强化双创服务体系建设,实施科技创新服务优化工程;加强科技交流合作,实施创新资源集聚工程。

  “十四五”期间,我市将把稳就业摆在更加突出重要位置,着力搭建就业创业平台,营造良好的就业创业氛围,全力推动劳动者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强化经济发展就业导向。实行更加多元的用工形式和更加灵活的薪酬分配、扶持互联网+等新业态经济健康发展;支持养老、托幼、健康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发挥劳动密集型企业吸纳就业作用,释放就业潜力,全市累计城镇新增就业17.5万人。

  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坚持需求导向,突出培训重点,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十四五”期间,我市技能人才将增长2.1万,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重将从29%提高到30%。

  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企业集聚发展。探索新时期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发展方向,加强基层平台公共就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为社会各类群体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强化就业创业对接平台的搭建。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积极构建线上线下就业服务平台。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的保障制度。

  强化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建设。继续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人员、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加强对城镇各类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帮扶,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持在每年55万人的规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率达到10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