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3 15:26 来源:吉林市人民政府
收藏 打印
字号: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关于加快启动吉林市温德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建议

代表建议:

    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温德河流域综合整治工作:

    一、科学制定整体规划。

    二、促进生态防洪防枯。

    三、加强环境保护和投入。

    四、大力发展旅游产业。

 

建议答复:市水利局主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协办

    一、关于“科学制定整体规划”

   2017年特大洪水发生后,我市加大温德河综合治理力度,积极推动相关规划工作。结合全面推行河长制,编制了《吉林市温德河治理保护规划》,明确河流现状、存在的问题、治理与保护工作目标、主要任务等,并就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等方面工作做出了具体规划。为做好区域水土保持工作,吉林市和永吉县水利部门于2019年分别编制完成了《吉林市市区水土保持规划(2019-2030年)》和《永吉县水土保持规划(2018-2030年)》,吉林市政府和永吉县政府分别于2020年2月和2019年9月印发文件对规划予以批复实施。2020421日,市政府贺志亮市长主持召开专题会议,进一步研究推进温德河防洪工程及流域治理工作。会议就温德河防洪工程及流域治理的必要性提出了意见,指出要深刻认识温德河防洪工程及流域治理工作对于保障两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统筹区域规划,科学制定总体规划,以保障城市防洪安全为前提,统筹道路交通、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会议确定,成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统一指挥调度,全力加快工程建设步伐。

    二、关于“促进生态防洪防枯”

    近年来,我市采取各类措施,大力实施综合治理,积极修复温德河流域生态环境。市水利局争取中央水利发展资金990万元,完成了温德河主城区段水毁堤防修复任务,修复水毁堤防2.4公里。永吉县争取资金6365万元,相继实施了永吉县镇西3社段、红旗村至阿拉街村段、北大湖镇段等温德河上游河道治理工程,有效提升了河道防洪能力。永吉县投资603万元,加强河道清淤整治,累计清淤292公里,清淤量241万立方米;丰满区投资85.6万元对温德河淤积严重的巴虎桥段和马相段进行清淤疏浚,共清淤11万立方米。温德河治理重点项目永吉县县城防洪工程,总投资18.6亿元,已于今年4月启动实施,丰满区段和吉林市城区段温德河治理项目正在抓紧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尽早实施。为确保河道行洪安全,保护和修复河道生态环境,2019年市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河道采砂管理工作的通知》对全市河道采砂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年,水利部门与公安部门建立了联合执法机制,下发了《“雷霆护水”专项执法行动实施方案》。截至目前,市、县两级水利与公安部门已开展联合执法50余次,打击非法采砂33起,结案25起,移送公安机关3起,行政处罚12.5万元,清理砂石4200立方米。今年5月1日,新修订的《吉林市河道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对河道内非法采砂由原来的按照每立方米5至10元罚款,提高到了每立方米70元至200元,必将对非法采砂形成有力震慑。同时,各级水利部门不断强化土保持监管,严格开展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查,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2019年全市共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319.36平方公里,其中永吉县36.55平方公里、丰满区10.81平方公里。2020年全市计划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12平方公里,将为修复温德河流域生态环境发挥重要作用。

    三、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和投入”

    生态环境部门以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目标任务为核心,不断加强温德河流域污染防治工作。永吉经开区污水处理厂达到3万吨/日规模,确保永吉县城生活污水和永吉经开区工业企业污水能够集中收集处理,并稳定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温德河水质基本保持在良好水体。“十三五”以来,围绕着温德河流域生态建设恢复,谋划了前二道乡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计划投资2亿元,建设污水处理工程、人工湿地系统、雨水管网、垃圾收集处置系统、河道生态修复工程(生态清淤、水质提升、生态堤岸建设),目前项目已进入设计实施阶段。同时,认真贯彻落实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定期开展温德河水质监测,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审批,对重点排污企业强化监察执法,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违规行为,对温德河上游永吉、丰满辖区严格控制新建高污染行业建设项目,从源头减少污染排放,努力保护温德河水环境。2017年我市全面推行河长制,水利部门积极履行河长办职责,落实各级河长2563名,巡河员1849、保洁员2395名。温德河作为重点河流落实了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和巡河员、保洁员,进一步明确了治理保护责任。通过河长巡河、无人机巡河等方式及时发现整治了河流治理保护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通过开设媒体曝光台及时受理群众关于河流治理方面的举报,并采取督办等方式予以解决。通过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全市共清理整治四乱问题 581处,清理河道垃圾15万立方米。通过实施江河绿化暨“绿岸行动”,共完成河道绿化535公里。农业面源污染是影响水生态环境的重要污染源。为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我市率先开展了“农药包装废弃物专项整治行动”,通过加大投入和加强宣传引导,回收处理工作已覆盖所有县、市、区初步统计,全市农药包装废弃物已收集312.3吨,处理完成268.1吨,取得了一定成效。

    四、关于“大力发展旅游产业”

    旅游产业是我市重点发展的朝阳产业,山水资源优势是我市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基础。我市江河湖库众多,水资源相对丰沛,温德河作为市区范围内除松花江外最重要的河流,必将成为我市着力打造的第二条江河景观带。近年来,市水利局大力组织实施水生态文明建设,通过采取各类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改善水生态环境,取得了积极成效。重点实施了温德河湿地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二期)建设项目,恢复治理湿地面积51.83万平方米,增加水域面积24.49万平方米,增加湿地植物面积12.5万平方米,完成投资5427万元,对改善区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水土资源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不懈努力,我市顺利通过了国家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验收,成为全国第一批水生态文明城市,为后续旅游产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温德河综合治理和开发工作,相关部门已经结合防洪需要启动了滨河景观路的规划工作,力争尽早启动实施,建成后必将有效缓解吉林市南部出口交通压力,同时构建吉林市区到永吉县城的生态绿道走廊,形成新的沿河景观带,有效带动沿岸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和房地产开发,促进各类功能小区建设。为再生满族历史文化景观,相关属地政府正在积极探索温德河右岸小白山区域综合开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我市冰雪资源得天独厚,近年来冰雪旅游产业发展迅猛。位于温德河流域上游的北大湖度假区,2018至2019雪季接待滑雪人次增速位居全国第一。同时,区域内相关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特别是总投资500亿元的中瑞联创滑雪小镇项目实现签约,建成后将成为雪道长度219公里,年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的世界一流、亚大第一的滑雪旅游休闲度假区为我市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