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8 13:45 来源:吉林市人民政府
收藏 打印
字号: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关于常态化防控下稳定我市就业工作的建议

委员提案:

  就业是民生之本。随着疫情的缓解和最终的战胜,企业将加快复工复产,前期积累的消费和投资将会继续释放,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也会同步扩张。疫情当前,为了避免人员聚集性传播病毒,保护毕业生的身体健康,许多的用人企业都停止了线下的招聘会,对于即将要就业的大学生们却不是一个好消息,如何度过这个难关成了当下大学生最应该思考的问题。疫情影响经济低迷,各行业、各企业经营状况受影响极大。新增就业压力与转岗安置困难并存。那么,如何在疫情防控中做好稳就业工作,成为了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为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下稳定我市就业工作,因此建议: 

  一、充分利用线上招聘渠道。 

  二、开设培训讲座,指导毕业生提高自身能力。 

  三、加强重点群体的帮扶。 

  四、各高校积极配合,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 

  五、充分挖掘现有的就业机会。 

  六、支持中小微企业稳定就业。 

  七、推广优化线上公共就业服务。 

  

提案答复:市人社局主办 

  受春节前后全国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和5月份疫情反弹扩散双重影响,部分企业停工停产职工待岗,工人不出去,导致我市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就业压力也随之加大为缓解我市的就业压力,2月末,市政府下发了《吉林市就业专项行动计划》,从七个方面出台了20条措施,全力保障我市企业复工复产,保障就业局势的基本稳定。  

  一、全力以赴保就业局势稳定 

  一是建立包保机制,确保企业复工复产。成立了就业服务专班,建立层干部包保企业和24小时联系人制度,对全市625户规模企业和420户个体私营等中小微企业进行摸底调查,根据企业需求行分级类管理,及时掌握用工需求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挂图作战,销号管理,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帮助企业度过难关。   

  二是全面开展线上招聘,促进供需对接。春节过后,将原计划在春风行动和就业援助月期间召开的招聘会全部线上举办,组织开展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截止到6月12日,举办线上招聘会165场,登记招聘企业1742户,累计提供岗位6961个,4140名求职者线进行求职登记,采取远程招聘、不见面对接的方式,企业输送了急需的产业工人,促进了劳动力供需双方精准对接。另外,人力资源市场职业指导人员对在线提交求职申请的求职者,进行电话回访,目前已主动与4500余名求职者进行线对接,在线进行职业指导,推荐就业岗位。 

  三是精准施策保障重点群体就业。在大学生就业方面,实施了就业招聘计划,91家节后复工企业提供就业岗位2123个,目前企业与求职者达成就业意向49人,已成功签约入职14人。6月中下旬,还将为全市疾病预防和控制等相关卫生部门选优配强191名高校毕业生;三季度将再组织一次普招,预计两个批次共招聘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不少于1300人。在农村劳动力就业方面,下发了《关于在疫情期间对我市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工作给予支持的函》、《关于做好域外就业服务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域外信息发布和劳务输出相关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进行统筹协调,搜集整理了3.67万个江苏、浙江、上海等长三角地区和天津等环渤海区域用工信息,依托远程面试平台,组织劳动者与企业线上对接,截止到5月末,农村劳动力转移29.2万人。在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方面,建立了就业困难人员实名制信息数据库,开辟了“就业援助绿色通道”和援助专区,对就业困难人员、残疾人、复转军人等重点群体实施精准就业援助。截止到5月帮助2744名城镇失业人员上就业岗位,城镇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 

  二、按需设置培训项目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 

  出台了《吉林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就企业职工开展岗前培训、安全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转岗培训等实行补贴培训。重点围绕我市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做好贫困家庭子女、贫困劳动力、“两后生”、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下岗失业人员和转岗职工、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罪犯和刑满释放人员八类人员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的技能水平,使其更好地融入到就业工作中。 

  三、积极引导鼓励创业带动就业 

  是组织实施线上创业培训。开展线上创业大讲堂,目前已为2240名学员建立了学习专用帐号,1730名创业者(拟创业人员)在线参与培训,提升创业能力。 

  二是提供小额贷款支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降低反担保门槛,简化贷款程序,通过智慧人社网站、电子邮箱、微信公众号、业务电话等方式,积极开通疫情防控卫生防疫、医药产品、医用器材等重点保障企业和促进企业复工复产企业贷款绿色通道,对信用记录良好的存量贷款在微信和视频平台上“不见面”考核,容缺处理,目前已为175名创业者和创业企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718万元,吸纳和带动就业1268人。 

  三是加快返乡创业基地建设步伐。目前我市已建设省市级返乡创业基地58个其中:省级基地19个,进入基地创业企业有1090户,吸纳和带动就业8244人。 

  四、落实扶持政策保障企业复工复产 

  缓解疫情影响,国省、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税降费及就业补贴、创业补贴稳岗补贴等政策减轻企业经营成本截止目前,已为生产疫情防控物资的吉林市友华材料厂发放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7000元。为2400户企业发放稳岗补贴资金1.49亿元,惠及职工人数17.05万人。 

  受两次疫情的影响,我市曾两度封城,对工业生产、餐饮旅游等行业的影响很大,在线下服务基本停滞的情况下,虽然我们提出了一些超常规的工作措施,开通了线上服务,但成效有限。下一步,根据疫情防控的实际,我们将逐步放开线下服务,加大服务的力度,提高服务的质量,为我市的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促进就业局基本稳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