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我市将心理疏导纳入疫情防控整体部署,组建“疫”心疏导组,开展“五个一”专项服务,切实减轻疫情防控一线人员和广大群众的心理压力。
送上一句问候,传递组织关怀。制定《组建各级“疫”心疏导组开展抗疫一线工作人员和广大群众心理咨询服务的通知》,引导各领域建立94个“疫”心疏导组,开展心理疏导和政策宣传。蛟河市人大、市政协组织全体机关干部,持续对居家隔离人员、抗疫一线的所有医护人员进行心理疏导,与乡科级干部开展谈心谈话,沟通感情,排解压力。市直机关工委组织市直部门“一把手”深入抗疫一线,时刻关注干部职工思想、工作和生活动态。17个乡镇街领导班子成员与方舱医院和定点医院救治人员、集中隔离点和封控区隔离人员建立1320个心理疏导对子,推送健康知识,用暖心贴心服务赢得群众安心放心。截至目前,384名同志开展心理疏导服务4万余人次。
开通一批热线,筑牢心理防线。推送全国、省和吉林市心理咨询热线21个。开通蛟河市心理咨询服务热线,开展专业心理干预知识培训81次。隔离专班组织专业心理咨询人员,累计为1400余名集中隔离人员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协调解决问题310余件。蛟河市教育局成立心理健康学科委员会,10位专业老师24小时为师生和家长提供一对一心理咨询和疏导。蛟河市卫生健康局组建22个“疫”心疏导组,关心关爱一线医务人员特别是援吉人员心理动态,开展援助服务452人次。
制作一段视频,引导文明抗疫。在蛟河发布开通主播说防疫专栏,录制短视频,动员全体市民积极参与核酸检测、同心抗疫、共渡难关。蛟河市融媒体中心制作播放原创MV,录制短片,编排快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小节目,丰富群众日常生活,引导群众开启“宅”家新生活。蛟河市妇联微信公众号开通居家抗“疫”专栏,推送9期女性云课堂线上瑜伽教学。
办结一件实事,解决急难愁盼。50个居家隔离服务组,采取“服务+疏导+管控”三项举措,每天定时定点对居家隔离人员进行沟通,协调解决急难愁盼问题。126个“帮帮团”,点对点联系服务无法兼顾家庭的“疫”线干部家属,帮助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各种困难148件。社区干部每天与封控区人员、60岁以上的独居老人等群体电话沟通,掌握思想动态,倾听群众诉求,帮助解决难题近千件。蛟河市农业农村局动员党员干部购买滞销蔬菜近千斤,为菜农寻求蔬菜销路。
发出一份倡议,提振抗疫士气。蛟河市委市政府发布慰问信,感谢“疫”路同行、默默付出的一线医护人员。共青团蛟河市委员会向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志愿者发出感谢信,乡镇街党(工)委也都通过微信群发布慰问信、感谢信,激励抗疫一线党员干部坚守岗位、努力前行,引导广大群众支持抗疫、众志成城,共同守护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