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蛟河市工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现就《规划》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规划》起草的背景和过程
根据省、吉林市等上位规划及《蛟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精神,结合我市工业发展经济发展趋势和蛟河市市情,由市工信局牵头编制本规划,全面阐述规划期内蛟河市工业发展面临的发展环境、总体要求、发展重点、保障措施等,远景展望到2035年,指导我市工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编制工作正式启动后,按照规划编制决策程序和风险评估的有关要求,市工信局先后进行了前期研究、实地调研、内外部资料整理、规划报告撰写、征求意见、组织并通过专家评审、与市“十四五”规划纲要衔接、合法性审查、市政府审定等程序,对《规划》进行修改完善,形成现《规划》。
二、《规划》主要内容
《规划》共分由六个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是发展基础与环境。总结了“十三五”期间发展成效及存在问题。分析“十四五”期间发展的新机遇、新动力、新路径。
第二部分是总体思路。提出了“十四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提出规模工业企业数量和产值实现翻番,全力打造产业集群,骨干企业规模不断提升发展目标。并展望了2035 年基本实现产值突破 200 亿远景目标。
第三部分是重点任务。明确了五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分别是做“精”医药健康产业;做“深”农产品加工产业;做“优”绿色石材产业;做“大”新能源新材料产业。
第四部分是产业布局。结合国土空间规划,规上工业企业热力分别,根据区位特点、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着力构造“双核”的工业发展核心区,即以新区、天岗园区为两大核心引领极,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和区域分工,促进工业布局和产业集聚。
第五部分是重大工程。着眼于规划落地执行,提出了规模工业壮大工程、小微企业倍增工程、项目建设增量工程、金融服务助推工程、环境建设保障工程等五大工程。
第六部分是保障措施。从组织协调、要素保障、政策引导、招商引资、安全生产等五个方面提出保障措施。
相关文件链接:《蛟河市工业发展“十四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