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务信息公开 政策法规 机构职能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政务信息公开
政策法规
机构职能
联系我们
您所在的位置 > 首页>专题专栏>蛟河市交通局>政策法规
蛟河市交通运输局权责清单目录
来源:蛟河市交通运输局 作者: 时间:2022-01-07 09:11

 
部门(公章):蛟河市交通运输局    填表人:隋大威    联系电话: 13620726002   主要领导:马炳华         填表时间:2021年9月9日
序号 实施主体 基本编码
(主项)
事项名称
(主项)
基本编码
(子项)
事项名称
(子项)
业务办理项 事项类别 行使层级 设定依据 责任事项 责任事项依据 备注
1 蛟河市交通运输局 000118003000 道路旅客运输经营许可     终止道路旅客运输经营许可 行政许可 县级 1.【部门规章】《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已于202072日经第21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091日起施行。)第十一条 申请从事道路客运经营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与其经营业务相适应并经检测合格的客车:
  
1.客车技术要求应当符合《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规定》有关规定。
  
2.客车类型等级要求:
  从事一类、二类客运班线和包车客运的客车,其类型等级应当达到中级以上。
  
3.客车数量要求:
  (
1)经营一类客运班线的班车客运经营者应当自有营运客车100辆以上,其中高级客车30辆以上;或者自有高级营运客车40辆以上;
  (
2)经营二类客运班线的班车客运经营者应当自有营运客车50辆以上,其中中高级客车15辆以上;或者自有高级营运客车20辆以上;
  (
3)经营三类客运班线的班车客运经营者应当自有营运客车10辆以上;
  (
4)经营四类客运班线的班车客运经营者应当自有营运客车1辆以上;
  (
5)经营省际包车客运的经营者,应当自有中高级营运客车20辆以上;
  (
6)经营省内包车客运的经营者,应当自有营运客车10辆以上。
  (二)从事客运经营的驾驶员,应当符合《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有关规定。
  (三)有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监督检查、驾驶员和车辆安全生产管理的制度。
  申请从事道路客运班线经营,还应当有明确的线路和站点方案。
  第十二条 申请从事道路客运经营的,应当依法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有关登记手续后,按照下列规定提出申请:
  (一)从事一类、二类、三类客运班线经营或者包车客运经营的,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提出申请;
  (二)从事四类客运班线经营的,向所在地县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提出申请。
  在直辖市申请从事道路客运经营的,应当向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提出申请。
  省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对省内包车客运实行分类管理的,对从事市际包车客运、县际包车客运经营的,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提出申请;对从事县内包车客运经营的,向所在地县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提出申请。
2.根据《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国发〔2019 6号)下放后审批部门:省际、市际(除毗邻县行政区域间外)道路旅客运输经营许可下放至设区的市际叫交通运输部门,毗邻县行政区域间道路旅客运输运输经营许可下放至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直辖市人民政府自行确定下放事项的审批层级)
1.受理责任:(1)公示办理许可的条件、程序以及申请人所需提交的材料;申请人要求对公示内容予以说明、解释的,应当给予说明、解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2)申请资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受理申请,并出具《受理通知书》;(3)申请资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申请资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不得要求申请人提交无关的材料;(4)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受理,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并说明理由。
2.审查责任:(1)材料审核:对申请资料进行审核;(2)现场核查:需要进行现场核查的,应当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核查;(3)听取意见: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该利害关系人并应当听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意见;(4)组织听证:依据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的申请应进行听证;交通部门认为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许可事项,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依法举行听证。
3.决定责任:符合规定条件,制作《准予许可决定书》;不予许可的,制作《不予许可决定书》,说明理由。
4.送达责任:将《准予许可决定书》或者《不予许可决定书》送达申请人。
5.事后监管责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交通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及责任追究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监督管理责任。
6.其他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责任。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第三十条 行政机关应当将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有关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等在办公场所公示。申请人要求行政机关对公示内容予以说明、解释的,行政机关应当说明、解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第三十二条 行政机关对申请人提出的行政许可申请,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一)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即时告知申请人不受理;(二)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三)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四)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五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五)申请事项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照本行政机关的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当受理行政许可申请。 行政机关受理或者不予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应当出具加盖本行政机关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
2-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第三十四条 行政机关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第三十六条 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申请进行审查时,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该利害关系人。....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第四十六条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实施行政许可应当听证的事项,或者行政机关认为需要听证的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许可事项,行政机关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举行听证。
2-2.《交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2004年交通部令第10号)第十三条  实施机关受理交通行政许可申请后,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实施实质审查,应当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六) 对有关设备、设施、工具、场地进行实地核查。(七)依法进行检验、勘验、监测;(九)举行听证;
3.《交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2004年交通部令第10号)第十五条  除当场作出交通行政许可决定外,实施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交通行政许可决定。第十七条  实施机关依法做出不予行政许可的决定的,应当出具《不予交通行政许可决定书》,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 第四十四条 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颁发、送达行政许可证件,或者加贴标签、加盖检验、检测、检疫印章。
5-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第六十一条 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监督制度,通过核查反映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项活动情况的有关材料,履行监督责任。
5-2.《交通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及责任追究规定》(2004年交通部令第11号)第四条 县级以上交通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交通行政许可监督。
 
    道路客运经营许可(起讫地客运站点、途经路线、经营路线800公里以上班线车辆号牌备案) 行政许可 县级  
    定制客运备案 行政许可 县级  
    客运车辆年审 行政许可 县级  
    道路旅客运输经营许可(班车、包车、旅游、扩大经营范围及设立子公司)申请开业 行政许可 县级  
    换发经营许可证 行政许可 县级  
    道路旅客运输分公司备案 行政许可 县级  
    变更道路旅客运输备案信息 行政许可 县级  
    减少客运经营许可 行政许可 县级  
    道路客运班线经营许可(新增、延续、变更班线经营主体、起讫地、日发班次下限) 行政许可 县级  
    变更道路客运班线经营许可 行政许可 县级  
    更新客运车辆许可 行政许可 县级  
    暂停道路客运班线经营许可 行政许可 县级  
    终止道路客运班线经营许可 行政许可 县级 14个业务办理项
2 蛟河市交通运输局 000118017000 道路货运经营许可     道路货物运输许可变更(变更地址、法人、名称、减少经营范围) 行政许可 县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2004年4月30日国务院令第406号,2016年2月6日予以修改)第二十五条:申请从事货运经营的,应当按照下列规定提出申请并分别提交符合本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二十四条规定条件的相关材料:(一)从事危险货物运输经营以外的货运经营的,向县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提出申请;(二)从事危险货物运输经营的,向设区的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提出申请;(三)使用总质量4500千克及以下普通货运车辆从事普通货运经营的无需按照本条规定申请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及车辆运营证。 1.受理责任:(1)公示办理许可的条件、程序以及申请人所需提交的材料;申请人要求对公示内容予以说明、解释的,应当给予说明、解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2)申请资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受理申请,并出具《受理通知书》;(3)申请资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申请资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不得要求申请人提交无关的材料;(4)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受理,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并说明理由。
2.审查责任:(1)材料审核:对申请资料进行审核;(2)现场核查:需要进行现场核查的,应当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核查;(3)听取意见: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该利害关系人并应当听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意见;(4)组织听证:依据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的申请应进行听证;交通部门认为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许可事项,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依法举行听证。
3.决定责任:符合规定条件,制作《准予许可决定书》;不予许可的,制作《不予许可决定书》,说明理由。
4.送达责任:将《准予许可决定书》或者《不予许可决定书》送达申请人。
5.事后监管责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交通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及责任追究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监督管理责任。
6.其他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责任。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第三十条 行政机关应当将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有关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等在办公场所公示。申请人要求行政机关对公示内容予以说明、解释的,行政机关应当说明、解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第三十二条 行政机关对申请人提出的行政许可申请,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一)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即时告知申请人不受理;(二)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三)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四)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五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五)申请事项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照本行政机关的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当受理行政许可申请。 行政机关受理或者不予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应当出具加盖本行政机关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
2-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第三十四条 行政机关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第三十六条 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申请进行审查时,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该利害关系人。....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第四十六条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实施行政许可应当听证的事项,或者行政机关认为需要听证的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许可事项,行政机关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举行听证。
2-2.《交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2004年交通部令第10号)第十三条  实施机关受理交通行政许可申请后,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实施实质审查,应当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六) 对有关设备、设施、工具、场地进行实地核查。(七)依法进行检验、勘验、监测;(九)举行听证;
3.《交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2004年交通部令第10号)第十五条  除当场作出交通行政许可决定外,实施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交通行政许可决定。第十七条  实施机关依法做出不予行政许可的决定的,应当出具《不予交通行政许可决定书》,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 第四十四条 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颁发、送达行政许可证件,或者加贴标签、加盖检验、检测、检疫印章。
5-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第六十一条 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监督制度,通过核查反映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项活动情况的有关材料,履行监督责任。
5-2.《交通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及责任追究规定》(2004年交通部令第11号)第四条 县级以上交通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交通行政许可监督。
 
    普货、网络货运经营许可 行政许可 县级  
    道路货物运输企业设立子公司 行政许可 县级  
    扩大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范围 行政许可 县级  
    道路货物运输企业设立分公司 行政许可 县级  
    普货终止经营 行政许可 县级  
    普货车辆年审 行政许可 县级 7个业务办理项
3 蛟河市交通运输局 000118019000 道路旅客运输站(场)经营许可     道路客运站经营许可备案(在客运站所在城市市区、县城城区的主要途经地点设立停靠站点) 行政许可 县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2004年4月30日国务院令第406号,2016年2月6日予以修改)第四十条:申请从事道路运输站(场)经营、机动车维修经营和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业务的,应当向所在地县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提出申请,并分别附送符合本条例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第三十九条规定条件的相关材料。县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5日内审查完毕,作出许可或者不予许可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1.受理责任:(1)公示办理许可的条件、程序以及申请人所需提交的材料;申请人要求对公示内容予以说明、解释的,应当给予说明、解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2)申请资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受理申请,并出具《受理通知书》;(3)申请资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申请资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不得要求申请人提交无关的材料;(4)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受理,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并说明理由。
2.审查责任:(1)材料审核:对申请资料进行审核;(2)现场核查:需要进行现场核查的,应当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核查;(3)听取意见: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该利害关系人并应当听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意见;(4)组织听证:依据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的申请应进行听证;交通部门认为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许可事项,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依法举行听证。
3.决定责任:符合规定条件,制作《准予许可决定书》;不予许可的,制作《不予许可决定书》,说明理由。
4.送达责任:将《准予许可决定书》或者《不予许可决定书》送达申请人。
5.事后监管责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交通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及责任追究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监督管理责任。
6.其他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责任。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第三十条 行政机关应当将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有关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等在办公场所公示。申请人要求行政机关对公示内容予以说明、解释的,行政机关应当说明、解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第三十二条 行政机关对申请人提出的行政许可申请,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一)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即时告知申请人不受理;(二)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三)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四)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五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五)申请事项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照本行政机关的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当受理行政许可申请。 行政机关受理或者不予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应当出具加盖本行政机关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
2-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第三十四条 行政机关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第三十六条 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申请进行审查时,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该利害关系人。....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第四十六条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实施行政许可应当听证的事项,或者行政机关认为需要听证的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许可事项,行政机关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举行听证。
2-2.《交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2004年交通部令第10号)第十三条  实施机关受理交通行政许可申请后,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实施实质审查,应当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六) 对有关设备、设施、工具、场地进行实地核查。(七)依法进行检验、勘验、监测;(九)举行听证;
3.《交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2004年交通部令第10号)第十五条  除当场作出交通行政许可决定外,实施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交通行政许可决定。第十七条  实施机关依法做出不予行政许可的决定的,应当出具《不予交通行政许可决定书》,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 第四十四条 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颁发、送达行政许可证件,或者加贴标签、加盖检验、检测、检疫印章。
5-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第六十一条 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监督制度,通过核查反映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项活动情况的有关材料,履行监督责任。
5-2.《交通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及责任追究规定》(2004年交通部令第11号)第四条 县级以上交通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交通行政许可监督。
 
    终止道路客运站经营许可 行政许可 县级  
    班车客运经营者开展定制客运备案 行政许可 县级  
    道路客运站经营许可(新增、变更经营主体、客运站地址) 行政许可 县级 4个业务办理项
4 蛟河市交通运输局 000118022000 出租汽车经营许可     补(换)发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行政许可 县级 《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2004年6月29日国务院令第671号,2016年8月25日予以修改)附件第112项:出租汽车经营资格证、车辆运营证和驾驶员客运资格证核发(实施机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吉林省城市公共客运管理条例(2009年9月25日吉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第三十四条出租汽车客运经营实行行政许可制度。企业应当取得出租汽车客运经营资格后申请出租汽车运营许可,个人应当取得驾驶员从业资格证后申请出租汽车运营许可。 1.受理责任:(1)公示办理许可的条件、程序以及申请人所需提交的材料;申请人要求对公示内容予以说明、解释的,应当给予说明、解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2)申请资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受理申请,并出具《受理通知书》;(3)申请资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申请资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不得要求申请人提交无关的材料;(4)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受理,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并说明理由。
2.审查责任:(1)材料审核:对申请资料进行审核;(2)现场核查:需要进行现场核查的,应当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核查;(3)听取意见: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该利害关系人并应当听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意见;(4)组织听证:依据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的申请应进行听证;交通部门认为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许可事项,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依法举行听证。
3.决定责任:符合规定条件,制作《准予许可决定书》;不予许可的,制作《不予许可决定书》,说明理由。
4.送达责任:将《准予许可决定书》或者《不予许可决定书》送达申请人。
5.事后监管责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交通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及责任追究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监督管理责任。
6.其他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责任。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第三十条 行政机关应当将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有关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等在办公场所公示。申请人要求行政机关对公示内容予以说明、解释的,行政机关应当说明、解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第三十二条 行政机关对申请人提出的行政许可申请,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一)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即时告知申请人不受理;(二)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三)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四)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五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五)申请事项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照本行政机关的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当受理行政许可申请。 行政机关受理或者不予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应当出具加盖本行政机关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
2-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第三十四条 行政机关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第三十六条 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申请进行审查时,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该利害关系人。....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第四十六条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实施行政许可应当听证的事项,或者行政机关认为需要听证的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许可事项,行政机关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举行听证。
2-2.《交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2004年交通部令第10号)第十三条  实施机关受理交通行政许可申请后,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实施实质审查,应当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六) 对有关设备、设施、工具、场地进行实地核查。(七)依法进行检验、勘验、监测;(九)举行听证;
3.《交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2004年交通部令第10号)第十五条  除当场作出交通行政许可决定外,实施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交通行政许可决定。第十七条  实施机关依法做出不予行政许可的决定的,应当出具《不予交通行政许可决定书》,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 第四十四条 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颁发、送达行政许可证件,或者加贴标签、加盖检验、检测、检疫印章。
5-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第六十一条 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监督制度,通过核查反映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项活动情况的有关材料,履行监督责任。
5-2.《交通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及责任追究规定》(2004年交通部令第11号)第四条 县级以上交通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交通行政许可监督。
 
    变更巡游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许可条件) 行政许可 县级  
    暂停(终止)巡游出租汽车经营许可 行政许可 县级  
    新增出租汽车经营许可 行政许可 县级  
    变更出租汽车经营许可 行政许可 县级 5个业务办理项
5 蛟河市交通运输局 000118023000 车辆运营证核发     企业新增出租汽车运营许可 行政许可 县级 《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2004年6月29日国务院令第671号,2016年8月25日予以修改)附件第112项:出租汽车经营资格证、车辆运营证和驾驶员客运资格证核发(实施机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 1.受理责任:(1)公示办理许可的条件、程序以及申请人所需提交的材料;申请人要求对公示内容予以说明、解释的,应当给予说明、解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2)申请资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受理申请,并出具《受理通知书》;(3)申请资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申请资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不得要求申请人提交无关的材料;(4)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受理,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并说明理由。
2.审查责任:(1)材料审核:对申请资料进行审核;(2)现场核查:需要进行现场核查的,应当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核查;(3)听取意见: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该利害关系人并应当听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意见;(4)组织听证:依据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的申请应进行听证;交通部门认为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许可事项,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依法举行听证。
3.决定责任:符合规定条件,制作《准予许可决定书》;不予许可的,制作《不予许可决定书》,说明理由。
4.送达责任:将《准予许可决定书》或者《不予许可决定书》送达申请人。
5.事后监管责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交通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及责任追究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监督管理责任。
6.其他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责任。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第三十条 行政机关应当将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有关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等在办公场所公示。申请人要求行政机关对公示内容予以说明、解释的,行政机关应当说明、解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第三十二条 行政机关对申请人提出的行政许可申请,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一)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即时告知申请人不受理;(二)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三)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四)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五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五)申请事项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照本行政机关的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当受理行政许可申请。 行政机关受理或者不予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应当出具加盖本行政机关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
2-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第三十四条 行政机关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第三十六条 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申请进行审查时,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该利害关系人。....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第四十六条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实施行政许可应当听证的事项,或者行政机关认为需要听证的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许可事项,行政机关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举行听证。
2-2.《交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2004年交通部令第10号)第十三条  实施机关受理交通行政许可申请后,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实施实质审查,应当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六) 对有关设备、设施、工具、场地进行实地核查。(七)依法进行检验、勘验、监测;(九)举行听证;
3.《交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2004年交通部令第10号)第十五条  除当场作出交通行政许可决定外,实施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交通行政许可决定。第十七条  实施机关依法做出不予行政许可的决定的,应当出具《不予交通行政许可决定书》,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 第四十四条 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颁发、送达行政许可证件,或者加贴标签、加盖检验、检测、检疫印章。
5-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第六十一条 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监督制度,通过核查反映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项活动情况的有关材料,履行监督责任。
5-2.《交通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及责任追究规定》(2004年交通部令第11号)第四条 县级以上交通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交通行政许可监督。
 
    企业出租车辆更新许可 行政许可 县级  
    企业延续出租汽车运营许可 行政许可 县级  
    企业终止出租汽车运营许可 行政许可 县级  
    企业变更出租汽车运营许可主体 行政许可 县级  
    个人新增出租汽车运营许可 行政许可 县级  
    个人出租车辆更新许可 行政许可 县级  
    个人延续出租汽车运营许可 行政许可 县级  
    个人终止出租汽车运营许可 行政许可 县级  
    个人变更出租汽车运营许可主体 行政许可 县级  
    补发出租车道路运输证 行政许可 县级  
    换发出租车道路运输证 行政许可 县级  
    城市公共汽(电)车车辆运营证核发 行政许可 县级 13个业务办理项
6 蛟河市交通运输局 220118113000 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     新增网约车经营许可 行政许可 县级 《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交通运输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公安部 商务部 工商总局 质检总局 国家网信办令2016年第59号)第五条 申请从事网约车经营的,应当具备线上线下服务能力,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有企业法人资格;
  (二)具备开展网约车经营的互联网平台和与拟开展业务相适应的信息数据交互及处理能力,具备供交通、通信、公安、税务、网信等相关监管部门依法调取查询相关网络数据信息的条件,网络服务平台数据库接入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监管平台,服务器设置在中国内地,有符合规定的网络安全管理。
《城市公共客运管理条例》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城市公共客运,包括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和出租汽车客运。
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是指在城市内按照规定的线路、站点、时间和价格,为社会公众提供客运服务的经营活动。
出租汽车客运包括巡游出租汽车客运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客运。巡游出租汽车客运是指可在道路上巡游揽客、站点候客,喷涂、安装出租汽车标识,以七座及以下乘用车和驾驶劳务为乘客提供出行服务,并按照乘客意愿行使,根据行驶里程和时间计费的经营活动;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客运是指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构建服务平台,整合供需信息,使用符合条件的车辆和驾驶员,提供非巡游的预约出租汽车服务的经营活动。
《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2016修正)》
附件第112项:出租汽车经营资格证、车辆运营证和驾驶员客运资格证核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
《吉林省城市公共客运管理条例》(2009年9月25日吉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十四条 出租汽车客运经营实行行政许可制度。企业应当取得出租汽车客运经营资格后申请出租汽车运营许可,个人应当取得驾驶员从业资格证后申请出租汽车运营许可。《 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第五条申请从事网约车经营的,应当具备线上线下服务能力,符合下列条件:(一)具有企业法人资格;(二)具备开展网约车经营的互联网平台和与拟开展业务相适应的信息数据交互及处理能力,具备供交通、通信、公安、税务、网信等相关监管部门依法调取查询相关网络数据信息的条件,网络服务平台数据库接入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监管平台,服务器设置在中国内地,有符合规定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保护技术措施;(三)使用电子支付的,应当与银行、非银行支付机构签订提供支付结算服务的协议;(四)有健全的经营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服务质量保障制度;(五)在服务所在地有相应服务机构及服务能力;(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外商投资网约车经营的,除符合上述条件外,还应当符合外商投资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第六条 申请从事网约车经营的,应当根据经营区域向相应的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一)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申请表(见附件);(二)投资人、负责人身份、资信证明及其复印件,经办人的身份证明及其复印件和委托书; (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属于分支机构的还应当提交营业执照;(四)服务所在地办公场所、负责人员和管理人员等信息;(五)具备互联网平台和信息数据交互及处理能力的证明材料,具备供交通、通信、公安、税务、网信等相关监管部门依法调取查询相关网络数据信息条件的证明材料,数据库接入情况说明,服务器设置在中国内地的情况说明,依法建立并落实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保护技术措施的证明材料; (六)使用电子支付的,应当提供与银行、非银行支付机构签订的支付结算服务协议; (七)经营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服务质量保障制度文本; (八)法律法规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首次从事网约车经营的,应当向企业注册地相应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前款第(五)、第(六)项有关线上服务能力材料由网约车平台公司注册地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商同级通信、公安、税务、网信、人民银行等部门审核认定,并提供相应认定结果,认定结果全国有效。网约车平台公司在注册地以外申请从事网约车经营的,应当提交前款第(五)、第(六)项有关线上服务能力认定结果。 其他线下服务能力材料,由受理申请的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审核。
1.受理责任:(1)公示办理许可的条件、程序以及申请人所需提交的材料;申请人要求对公示内容予以说明、解释的,应当给予说明、解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2)申请资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受理申请,并出具《受理通知书》;(3)申请资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申请资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不得要求申请人提交无关的材料;(4)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受理,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并说明理由。
2.审查责任:(1)材料审核:对申请资料进行审核;(2)现场核查:需要进行现场核查的,应当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核查;(3)听取意见: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该利害关系人并应当听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意见;(4)组织听证:依据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的申请应进行听证;交通部门认为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许可事项,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依法举行听证。
3.决定责任:符合规定条件,制作《准予许可决定书》;不予许可的,制作《不予许可决定书》,说明理由。
4.送达责任:将《准予许可决定书》或者《不予许可决定书》送达申请人。
5.事后监管责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交通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及责任追究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监督管理责任。
6.其他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责任。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第三十条 行政机关应当将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有关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等在办公场所公示。申请人要求行政机关对公示内容予以说明、解释的,行政机关应当说明、解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第三十二条 行政机关对申请人提出的行政许可申请,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一)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即时告知申请人不受理;(二)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三)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四)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五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五)申请事项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照本行政机关的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当受理行政许可申请。 行政机关受理或者不予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应当出具加盖本行政机关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
2-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第三十四条 行政机关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第三十六条 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申请进行审查时,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该利害关系人。....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第四十六条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实施行政许可应当听证的事项,或者行政机关认为需要听证的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许可事项,行政机关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举行听证。
2-2.《交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2004年交通部令第10号)第十三条  实施机关受理交通行政许可申请后,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实施实质审查,应当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六) 对有关设备、设施、工具、场地进行实地核查。(七)依法进行检验、勘验、监测;(九)举行听证;
3.《交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2004年交通部令第10号)第十五条  除当场作出交通行政许可决定外,实施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交通行政许可决定。第十七条  实施机关依法做出不予行政许可的决定的,应当出具《不予交通行政许可决定书》,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 第四十四条 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颁发、送达行政许可证件,或者加贴标签、加盖检验、检测、检疫印章。
5-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第六十一条 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监督制度,通过核查反映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项活动情况的有关材料,履行监督责任。
5-2.《交通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及责任追究规定》(2004年交通部令第11号)第四条 县级以上交通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交通行政许可监督。
 
    换发网约车经营许可证 行政许可 县级  
    补发网约车经营许可证 行政许可 县级  
    终止网约车经营许可 行政许可 县级 4个业务办理项
7 蛟河市交通运输局 220118114000 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营许可     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新增) 行政许可 县级 1.《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2004年6月29日国务院令第412号,2009年1月29日予以修改)附件第112项:出租汽车经营资格证、车辆运营证和驾驶员客运资格证核发(实施机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
2.《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2016年7月14日经交通运输部第15次部务会议通过,自2016年11月1日起施行)  第十三条:服务所在地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依车辆所有人或者网约车平台公司申请,按第十二条规定的条件审核后,对符合条件并登记为预约出租客运的车辆,发放《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
1.受理责任:(1)公示办理许可的条件、程序以及申请人所需提交的材料;申请人要求对公示内容予以说明、解释的,应当给予说明、解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2)申请资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受理申请,并出具《受理通知书》;(3)申请资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申请资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不得要求申请人提交无关的材料;(4)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受理,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并说明理由。
2.审查责任:(1)材料审核:对申请资料进行审核;(2)现场核查:需要进行现场核查的,应当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核查;(3)听取意见: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该利害关系人并应当听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意见;(4)组织听证:依据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的申请应进行听证;交通部门认为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许可事项,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依法举行听证。
3.决定责任:符合规定条件,制作《准予许可决定书》;不予许可的,制作《不予许可决定书》,说明理由。
4.送达责任:将《准予许可决定书》或者《不予许可决定书》送达申请人。
5.事后监管责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交通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及责任追究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监督管理责任。
6.其他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责任。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第三十条 行政机关应当将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有关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等在办公场所公示。申请人要求行政机关对公示内容予以说明、解释的,行政机关应当说明、解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第三十二条 行政机关对申请人提出的行政许可申请,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一)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即时告知申请人不受理;(二)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三)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四)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五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五)申请事项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照本行政机关的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当受理行政许可申请。 行政机关受理或者不予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应当出具加盖本行政机关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
2-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第三十四条 行政机关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第三十六条 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申请进行审查时,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该利害关系人。....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第四十六条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实施行政许可应当听证的事项,或者行政机关认为需要听证的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许可事项,行政机关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举行听证。
2-2.《交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2004年交通部令第10号)第十三条  实施机关受理交通行政许可申请后,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实施实质审查,应当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六) 对有关设备、设施、工具、场地进行实地核查。(七)依法进行检验、勘验、监测;(九)举行听证;
3.《交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2004年交通部令第10号)第十五条  除当场作出交通行政许可决定外,实施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交通行政许可决定。第十七条  实施机关依法做出不予行政许可的决定的,应当出具《不予交通行政许可决定书》,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 第四十四条 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颁发、送达行政许可证件,或者加贴标签、加盖检验、检测、检疫印章。
5-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第六十一条 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监督制度,通过核查反映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项活动情况的有关材料,履行监督责任。
5-2.《交通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及责任追究规定》(2004年交通部令第11号)第四条 县级以上交通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交通行政许可监督。
 
    换发网约车运输证 行政许可 县级  
    补发网约车运输证 行政许可 县级  
    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终止) 行政许可 县级 4个业务办理项
8 蛟河市交通运输局 220118021000 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经营许可     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线路经营许可 行政许可 县级 《吉林省城市公共客运管理条例》(2009年9月25日吉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十六条 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经营实行行政许可制度。从事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经营应当向城市公共客运管理机构申请取得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经营许可后,再申请线路经营许可。第十八条 申请线路经营许可应当符合城市公共客运管理机构规定的线路运营方案要求,并提交相应材料。 1.受理责任:(1)公示办理许可的条件、程序以及申请人所需提交的材料;申请人要求对公示内容予以说明、解释的,应当给予说明、解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2)申请资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受理申请,并出具《受理通知书》;(3)申请资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申请资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不得要求申请人提交无关的材料;(4)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受理,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并说明理由。
2.审查责任:(1)材料审核:对申请资料进行审核;(2)现场核查:需要进行现场核查的,应当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核查;(3)听取意见: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该利害关系人并应当听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意见;(4)组织听证:依据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的申请应进行听证;交通部门认为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许可事项,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依法举行听证。
3.决定责任:符合规定条件,制作《准予许可决定书》;不予许可的,制作《不予许可决定书》,说明理由。
4.送达责任:将《准予许可决定书》或者《不予许可决定书》送达申请人。
5.事后监管责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交通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及责任追究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监督管理责任。
6.其他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责任。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第三十条 行政机关应当将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有关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等在办公场所公示。申请人要求行政机关对公示内容予以说明、解释的,行政机关应当说明、解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第三十二条 行政机关对申请人提出的行政许可申请,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一)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即时告知申请人不受理;(二)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三)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四)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五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五)申请事项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照本行政机关的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当受理行政许可申请。 行政机关受理或者不予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应当出具加盖本行政机关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
2-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第三十四条 行政机关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第三十六条 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申请进行审查时,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该利害关系人。....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第四十六条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实施行政许可应当听证的事项,或者行政机关认为需要听证的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许可事项,行政机关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举行听证。
2-2.《交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2004年交通部令第10号)第十三条  实施机关受理交通行政许可申请后,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实施实质审查,应当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六) 对有关设备、设施、工具、场地进行实地核查。(七)依法进行检验、勘验、监测;(九)举行听证;
3.《交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2004年交通部令第10号)第十五条  除当场作出交通行政许可决定外,实施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交通行政许可决定。第十七条  实施机关依法做出不予行政许可的决定的,应当出具《不予交通行政许可决定书》,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 第四十四条 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颁发、送达行政许可证件,或者加贴标签、加盖检验、检测、检疫印章。
5-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第六十一条 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监督制度,通过核查反映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项活动情况的有关材料,履行监督责任。
5-2.《交通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及责任追究规定》(2004年交通部令第11号)第四条 县级以上交通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交通行政许可监督。
 
    延续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线路经营许可 行政许可 县级  
    终止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线路经营许可 行政许可 县级  
    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经营许可(暂停、终止) 行政许可 县级  
    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经营许可 行政许可 县级  
    暂停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线路经营许可 行政许可 县级  
    变更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经营许可备案 行政许可 县级  
    变更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线路经营许可 行政许可 县级 8个业务办理项
9 蛟河市交通运输局 000118079000 内河通航水域载运或拖带超重、超长、超高、超宽、半潜物体许可     内河通航水域载运或拖带超重、超长、超高、超宽、半潜物体许可 行政许可 县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55号) 1.受理责任:(1)公示办理许可的条件、程序以及申请人所需提交的材料;申请人要求对公示内容予以说明、解释的,应当给予说明、解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2)申请资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受理申请,并出具《受理通知书》;(3)申请资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申请资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不得要求申请人提交无关的材料;(4)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受理,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并说明理由。
2.审查责任:(1)材料审核:对申请资料进行审核;(2)现场核查:需要进行现场核查的,应当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核查;(3)听取意见: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该利害关系人并应当听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意见;(4)组织听证:依据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的申请应进行听证;交通部门认为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许可事项,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依法举行听证。
3.决定责任:符合规定条件,制作《准予许可决定书》;不予许可的,制作《不予许可决定书》,说明理由。
4.送达责任:将《准予许可决定书》或者《不予许可决定书》送达申请人。
5.事后监管责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交通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及责任追究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监督管理责任。
6.其他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责任。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第三十条 行政机关应当将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有关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等在办公场所公示。申请人要求行政机关对公示内容予以说明、解释的,行政机关应当说明、解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第三十二条 行政机关对申请人提出的行政许可申请,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一)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即时告知申请人不受理;(二)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三)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四)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五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五)申请事项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照本行政机关的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当受理行政许可申请。 行政机关受理或者不予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应当出具加盖本行政机关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
2-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第三十四条 行政机关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第三十六条 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申请进行审查时,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该利害关系人。....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第四十六条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实施行政许可应当听证的事项,或者行政机关认为需要听证的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许可事项,行政机关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举行听证。
2-2.《交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2004年交通部令第10号)第十三条  实施机关受理交通行政许可申请后,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实施实质审查,应当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六) 对有关设备、设施、工具、场地进行实地核查。(七)依法进行检验、勘验、监测;(九)举行听证;
3.《交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2004年交通部令第10号)第十五条  除当场作出交通行政许可决定外,实施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交通行政许可决定。第十七条  实施机关依法做出不予行政许可的决定的,应当出具《不予交通行政许可决定书》,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 第四十四条 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颁发、送达行政许可证件,或者加贴标签、加盖检验、检测、检疫印章。
5-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第六十一条 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监督制度,通过核查反映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项活动情况的有关材料,履行监督责任。
5-2.《交通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及责任追究规定》(2004年交通部令第11号)第四条 县级以上交通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交通行政许可监督。
 
10 蛟河市交通运输局 000118082000 渔业船舶及船用产品检验     渔业船舶初次检验 行政许可 县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1986年1月20日主席令第三十四号,2013年12月28日予以修改)第二十六条:制造、更新改造、购置、进口的从事捕捞作业的船舶必须经渔业船舶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下水作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检验条例》(2003年6月27日国务院令第383号)第三条:地方渔业船舶检验机构依照本条例规定,负责有关渔业船舶检验工作。第四条:国家对渔业船舶实行强制检验制度。强制检验分为初次检验、营运检验和临时检验。第九条:用于制造、改造的渔业船舶的有关航行、作业和人身财产安全以及防止污染环境的重要设备、部件和材料,在使用前应当经渔业船舶检验机构检验、检验合格的方可使用。
1.受理责任:(1)公示办理许可的条件、程序以及申请人所需提交的材料;申请人要求对公示内容予以说明、解释的,应当给予说明、解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2)申请资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受理申请,并出具《受理通知书》;(3)申请资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申请资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不得要求申请人提交无关的材料;(4)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受理,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并说明理由。
2.审查责任:(1)材料审核:对申请资料进行审核;(2)现场核查:需要进行现场核查的,应当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核查;(3)听取意见: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该利害关系人并应当听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意见;(4)组织听证:依据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的申请应进行听证;交通部门认为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许可事项,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依法举行听证。
3.决定责任:符合规定条件,制作《准予许可决定书》;不予许可的,制作《不予许可决定书》,说明理由。
4.送达责任:将《准予许可决定书》或者《不予许可决定书》送达申请人。
5.事后监管责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交通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及责任追究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监督管理责任。
6.其他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责任。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第三十条 行政机关应当将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有关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等在办公场所公示。申请人要求行政机关对公示内容予以说明、解释的,行政机关应当说明、解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第三十二条 行政机关对申请人提出的行政许可申请,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一)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即时告知申请人不受理;(二)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三)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四)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五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五)申请事项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照本行政机关的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当受理行政许可申请。 行政机关受理或者不予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应当出具加盖本行政机关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
2-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第三十四条 行政机关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第三十六条 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申请进行审查时,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该利害关系人。....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第四十六条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实施行政许可应当听证的事项,或者行政机关认为需要听证的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许可事项,行政机关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举行听证。
2-2.《交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2004年交通部令第10号)第十三条  实施机关受理交通行政许可申请后,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实施实质审查,应当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六) 对有关设备、设施、工具、场地进行实地核查。(七)依法进行检验、勘验、监测;(九)举行听证;
3.《交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2004年交通部令第10号)第十五条  除当场作出交通行政许可决定外,实施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交通行政许可决定。第十七条  实施机关依法做出不予行政许可的决定的,应当出具《不予交通行政许可决定书》,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 第四十四条 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颁发、送达行政许可证件,或者加贴标签、加盖检验、检测、检疫印章。
5-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第六十一条 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监督制度,通过核查反映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项活动情况的有关材料,履行监督责任。
5-2.《交通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及责任追究规定》(2004年交通部令第11号)第四条 县级以上交通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交通行政许可监督。
 
    渔业船舶临时检验 行政许可 县级  
    渔业船舶营运检验 行政许可 县级  
11 蛟河市交通运输局 000118027000 公路水运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文件审批     水运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文件审批 行政许可 县级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2000年1月30日国务院令第279号)第十一条:建设单位应当将施工图设计文件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审查。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制定。施工图设计文件未经审查批准的,不得使用。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2000年9月25日国务院令293号,2015年6月12日予以修改)第三十三条: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交通、水利等有关部门应当对施工图设计文件中涉及公路利益、公共安全、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内容进行审查。施工图设计文件未经审查批准的,不得使用。公路建设市场管理办法》(交通部令2015年第11号修订)第十八条:公路建设项目法人应当按照项目管理隶属关系将施工图设计文件报交通主管部门审批。施工图设计文件未经审批的,不得使用。 1.受理责任:(1)公示办理许可的条件、程序以及申请人所需提交的材料;申请人要求对公示内容予以说明、解释的,应当给予说明、解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2)申请资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受理申请,并出具《受理通知书》;(3)申请资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申请资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不得要求申请人提交无关的材料;(4)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受理,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并说明理由。
2.审查责任:(1)材料审核:对申请资料进行审核;(2)现场核查:需要进行现场核查的,应当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核查;(3)听取意见: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该利害关系人并应当听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意见;(4)组织听证:依据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的申请应进行听证;交通部门认为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许可事项,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依法举行听证。
3.决定责任:符合规定条件,制作《准予许可决定书》;不予许可的,制作《不予许可决定书》,说明理由。
4.送达责任:将《准予许可决定书》或者《不予许可决定书》送达申请人。
5.事后监管责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交通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及责任追究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监督管理责任。
6.其他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责任。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第三十条 行政机关应当将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有关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等在办公场所公示。申请人要求行政机关对公示内容予以说明、解释的,行政机关应当说明、解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第三十二条 行政机关对申请人提出的行政许可申请,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一)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即时告知申请人不受理;(二)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三)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四)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五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五)申请事项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照本行政机关的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当受理行政许可申请。 行政机关受理或者不予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应当出具加盖本行政机关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
2-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第三十四条 行政机关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第三十六条 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申请进行审查时,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该利害关系人。....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第四十六条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实施行政许可应当听证的事项,或者行政机关认为需要听证的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许可事项,行政机关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举行听证。
2-2.《交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2004年交通部令第10号)第十三条  实施机关受理交通行政许可申请后,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实施实质审查,应当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六) 对有关设备、设施、工具、场地进行实地核查。(七)依法进行检验、勘验、监测;(九)举行听证;
3.《交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2004年交通部令第10号)第十五条  除当场作出交通行政许可决定外,实施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交通行政许可决定。第十七条  实施机关依法做出不予行政许可的决定的,应当出具《不予交通行政许可决定书》,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 第四十四条 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颁发、送达行政许可证件,或者加贴标签、加盖检验、检测、检疫印章。
5-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第六十一条 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监督制度,通过核查反映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项活动情况的有关材料,履行监督责任。
5-2.《交通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及责任追究规定》(2004年交通部令第11号)第四条 县级以上交通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交通行政许可监督。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文件审批 行政许可 县级  
12 蛟河市交通运输局 000118012000 公路建设项目施工许可     公路建设项目施工许可 行政许可 县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1997年7月3日主席令第86号,2017年11月4日第五次修正)第二十五条:公路建设项目的施工,须按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的规定报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批准。
《国务院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国发〔2014〕50号),国家重点公路工程施工许可下放至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1.受理责任:(1)公示办理许可的条件、程序以及申请人所需提交的材料;申请人要求对公示内容予以说明、解释的,应当给予说明、解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2)申请资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受理申请,并出具《受理通知书》;(3)申请资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申请资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不得要求申请人提交无关的材料;(4)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受理,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并说明理由。
2.审查责任:(1)材料审核:对申请资料进行审核;(2)现场核查:需要进行现场核查的,应当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核查;(3)听取意见: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该利害关系人并应当听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意见;(4)组织听证:依据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的申请应进行听证;交通部门认为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许可事项,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依法举行听证。
3.决定责任:符合规定条件,制作《准予许可决定书》;不予许可的,制作《不予许可决定书》,说明理由。
4.送达责任:将《准予许可决定书》或者《不予许可决定书》送达申请人。
5.事后监管责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交通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及责任追究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监督管理责任。
6.其他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责任。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第三十条 行政机关应当将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有关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等在办公场所公示。申请人要求行政机关对公示内容予以说明、解释的,行政机关应当说明、解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第三十二条 行政机关对申请人提出的行政许可申请,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一)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即时告知申请人不受理;(二)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三)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四)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五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五)申请事项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照本行政机关的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当受理行政许可申请。 行政机关受理或者不予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应当出具加盖本行政机关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
2-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第三十四条 行政机关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第三十六条 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申请进行审查时,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该利害关系人。....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第四十六条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实施行政许可应当听证的事项,或者行政机关认为需要听证的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许可事项,行政机关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举行听证。
2-2.《交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2004年交通部令第10号)第十三条  实施机关受理交通行政许可申请后,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实施实质审查,应当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六) 对有关设备、设施、工具、场地进行实地核查。(七)依法进行检验、勘验、监测;(九)举行听证;
3.《交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2004年交通部令第10号)第十五条  除当场作出交通行政许可决定外,实施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交通行政许可决定。第十七条  实施机关依法做出不予行政许可的决定的,应当出具《不予交通行政许可决定书》,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 第四十四条 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颁发、送达行政许可证件,或者加贴标签、加盖检验、检测、检疫印章。
5-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第六十一条 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监督制度,通过核查反映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项活动情况的有关材料,履行监督责任。
5-2.《交通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及责任追究规定》(2004年交通部令第11号)第四条 县级以上交通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交通行政许可监督。
 
13 蛟河市交通运输局 000118007000 占用、挖掘公路、公路用地或者使公路改线审批     占用、挖掘公路、公路用地或者使公路改线审批 行政许可 县级 《公路安全保护条例》(2011年3月7日国务院令第593号)第二十七条:进行下列涉路施工活动,建设单位应当向公路管理机构提出申请:(一)因修建铁路、机场、供电、水利、通信等建设工程需要占用、挖掘公路、公路用地或者使公路改线。 1.受理责任:(1)公示办理许可的条件、程序以及申请人所需提交的材料;申请人要求对公示内容予以说明、解释的,应当给予说明、解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2)申请资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受理申请,并出具《受理通知书》;(3)申请资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申请资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不得要求申请人提交无关的材料;(4)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受理,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并说明理由。
2.审查责任:(1)材料审核:对申请资料进行审核;(2)现场核查:需要进行现场核查的,应当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核查;(3)听取意见: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该利害关系人并应当听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意见;(4)组织听证:依据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的申请应进行听证;交通部门认为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许可事项,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依法举行听证。
3.决定责任:符合规定条件,制作《准予许可决定书》;不予许可的,制作《不予许可决定书》,说明理由。
4.送达责任:将《准予许可决定书》或者《不予许可决定书》送达申请人。
5.事后监管责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交通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及责任追究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监督管理责任。
6.其他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责任。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第三十条 行政机关应当将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有关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等在办公场所公示。申请人要求行政机关对公示内容予以说明、解释的,行政机关应当说明、解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第三十二条 行政机关对申请人提出的行政许可申请,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一)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即时告知申请人不受理;(二)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三)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四)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五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五)申请事项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照本行政机关的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当受理行政许可申请。 行政机关受理或者不予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应当出具加盖本行政机关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
2-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第三十四条 行政机关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第三十六条 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申请进行审查时,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该利害关系人。....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第四十六条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实施行政许可应当听证的事项,或者行政机关认为需要听证的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许可事项,行政机关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举行听证。
2-2.《交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2004年交通部令第10号)第十三条  实施机关受理交通行政许可申请后,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实施实质审查,应当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六) 对有关设备、设施、工具、场地进行实地核查。(七)依法进行检验、勘验、监测;(九)举行听证;
3.《交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2004年交通部令第10号)第十五条  除当场作出交通行政许可决定外,实施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交通行政许可决定。第十七条  实施机关依法做出不予行政许可的决定的,应当出具《不予交通行政许可决定书》,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 第四十四条 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颁发、送达行政许可证件,或者加贴标签、加盖检验、检测、检疫印章。
5-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第六十一条 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监督制度,通过核查反映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项活动情况的有关材料,履行监督责任。
5-2.《交通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及责任追究规定》(2004年交通部令第11号)第四条 县级以上交通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交通行政许可监督。
 
14 蛟河市交通运输局 000118008000 在公路增设或改造平面交叉道口审批     在公路增设或改造平面交叉道口审批 行政许可 县级 《公路安全保护条例》(2011年3月7日国务院令第593号)第二十七条:进行下列涉路施工活动,建设单位应当向公路管理机构提出申请:(六)在公路上增设或者改造平面交叉道口。 1.受理责任:(1)公示办理许可的条件、程序以及申请人所需提交的材料;申请人要求对公示内容予以说明、解释的,应当给予说明、解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2)申请资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受理申请,并出具《受理通知书》;(3)申请资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申请资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不得要求申请人提交无关的材料;(4)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受理,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并说明理由。
2.审查责任:(1)材料审核:对申请资料进行审核;(2)现场核查:需要进行现场核查的,应当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核查;(3)听取意见: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该利害关系人并应当听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意见;(4)组织听证:依据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的申请应进行听证;交通部门认为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许可事项,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依法举行听证。
3.决定责任:符合规定条件,制作《准予许可决定书》;不予许可的,制作《不予许可决定书》,说明理由。
4.送达责任:将《准予许可决定书》或者《不予许可决定书》送达申请人。
5.事后监管责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交通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及责任追究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监督管理责任。
6.其他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责任。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第三十条 行政机关应当将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有关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等在办公场所公示。申请人要求行政机关对公示内容予以说明、解释的,行政机关应当说明、解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第三十二条 行政机关对申请人提出的行政许可申请,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一)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即时告知申请人不受理;(二)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三)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四)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五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五)申请事项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照本行政机关的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当受理行政许可申请。 行政机关受理或者不予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应当出具加盖本行政机关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
2-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第三十四条 行政机关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第三十六条 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申请进行审查时,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该利害关系人。....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第四十六条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实施行政许可应当听证的事项,或者行政机关认为需要听证的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许可事项,行政机关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举行听证。
2-2.《交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2004年交通部令第10号)第十三条  实施机关受理交通行政许可申请后,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实施实质审查,应当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六) 对有关设备、设施、工具、场地进行实地核查。(七)依法进行检验、勘验、监测;(九)举行听证;
3.《交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2004年交通部令第10号)第十五条  除当场作出交通行政许可决定外,实施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交通行政许可决定。第十七条  实施机关依法做出不予行政许可的决定的,应当出具《不予交通行政许可决定书》,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 第四十四条 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颁发、送达行政许可证件,或者加贴标签、加盖检验、检测、检疫印章。
5-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第六十一条 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监督制度,通过核查反映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项活动情况的有关材料,履行监督责任。
5-2.《交通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及责任追究规定》(2004年交通部令第11号)第四条 县级以上交通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交通行政许可监督。
 
15 蛟河市交通运输局 000118009000 设置非公路标志审批     设置非公路标志审批 行政许可 县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1997年7月3日主席令第86号,2017年11月4日第五次修正)第五十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批准,不得在公路用地范围内设置公路标志以外的其他标志。
《公路安全保护条例》(2011年3月7日国务院令第593号)第二十七条:进行下列涉路施工活动,建设单位应当向公路管理机构提出申请:(五)利用跨越公路的设施悬挂非公路标志。
1.受理责任:(1)公示办理许可的条件、程序以及申请人所需提交的材料;申请人要求对公示内容予以说明、解释的,应当给予说明、解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2)申请资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受理申请,并出具《受理通知书》;(3)申请资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申请资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不得要求申请人提交无关的材料;(4)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受理,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并说明理由。
2.审查责任:(1)材料审核:对申请资料进行审核;(2)现场核查:需要进行现场核查的,应当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核查;(3)听取意见: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该利害关系人并应当听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意见;(4)组织听证:依据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的申请应进行听证;交通部门认为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许可事项,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依法举行听证。
3.决定责任:符合规定条件,制作《准予许可决定书》;不予许可的,制作《不予许可决定书》,说明理由。
4.送达责任:将《准予许可决定书》或者《不予许可决定书》送达申请人。
5.事后监管责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交通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及责任追究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监督管理责任。
6.其他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责任。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第三十条 行政机关应当将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有关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等在办公场所公示。申请人要求行政机关对公示内容予以说明、解释的,行政机关应当说明、解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第三十二条 行政机关对申请人提出的行政许可申请,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一)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即时告知申请人不受理;(二)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三)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四)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五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五)申请事项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照本行政机关的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当受理行政许可申请。 行政机关受理或者不予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应当出具加盖本行政机关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
2-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第三十四条 行政机关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第三十六条 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申请进行审查时,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该利害关系人。....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第四十六条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实施行政许可应当听证的事项,或者行政机关认为需要听证的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许可事项,行政机关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举行听证。
2-2.《交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2004年交通部令第10号)第十三条  实施机关受理交通行政许可申请后,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实施实质审查,应当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六) 对有关设备、设施、工具、场地进行实地核查。(七)依法进行检验、勘验、监测;(九)举行听证;
3.《交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2004年交通部令第10号)第十五条  除当场作出交通行政许可决定外,实施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交通行政许可决定。第十七条  实施机关依法做出不予行政许可的决定的,应当出具《不予交通行政许可决定书》,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 第四十四条 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颁发、送达行政许可证件,或者加贴标签、加盖检验、检测、检疫印章。
5-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第六十一条 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监督制度,通过核查反映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项活动情况的有关材料,履行监督责任。
5-2.《交通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及责任追究规定》(2004年交通部令第11号)第四条 县级以上交通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交通行政许可监督。
 
16 蛟河市交通运输局 000118031000 跨越、穿越公路修建桥梁、渡槽或者架设、埋设管道、电缆等设施,及在公路用地范围内架设、埋设管线、电缆等设施,或者利用公路桥梁、公路隧道、涵洞铺设电缆等设施许可     跨越、穿越公路修建桥梁、渡槽或者架设、埋设管道、电缆等设施,及在公路用地范围内架设、埋设管线、电缆等设施,或者利用公路桥梁、公路隧道、涵洞铺设电缆等设施许可 行政许可 县级 《公路安全保护条例》(2011年3月7日国务院令第593号)第二十七条:进行下列涉路施工活动,建设单位应当向公路管理机构提出申请:(二)跨越、穿越公路修建桥梁、渡槽或者架设、埋设管道、电缆等设施;(三)在公路用地范围内架设、埋设管道、电缆等设施;(四)利用公路桥梁、公路隧道、涵洞铺设电缆等设施。 1.受理责任:(1)公示办理许可的条件、程序以及申请人所需提交的材料;申请人要求对公示内容予以说明、解释的,应当给予说明、解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2)申请资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受理申请,并出具《受理通知书》;(3)申请资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申请资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不得要求申请人提交无关的材料;(4)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受理,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并说明理由。
2.审查责任:(1)材料审核:对申请资料进行审核;(2)现场核查:需要进行现场核查的,应当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核查;(3)听取意见: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该利害关系人并应当听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意见;(4)组织听证:依据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的申请应进行听证;交通部门认为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许可事项,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依法举行听证。
3.决定责任:符合规定条件,制作《准予许可决定书》;不予许可的,制作《不予许可决定书》,说明理由。
4.送达责任:将《准予许可决定书》或者《不予许可决定书》送达申请人。
5.事后监管责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交通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及责任追究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监督管理责任。
6.其他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责任。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第三十条 行政机关应当将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有关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等在办公场所公示。申请人要求行政机关对公示内容予以说明、解释的,行政机关应当说明、解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第三十二条 行政机关对申请人提出的行政许可申请,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一)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即时告知申请人不受理;(二)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三)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四)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五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五)申请事项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照本行政机关的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当受理行政许可申请。 行政机关受理或者不予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应当出具加盖本行政机关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
2-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第三十四条 行政机关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第三十六条 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申请进行审查时,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该利害关系人。....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第四十六条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实施行政许可应当听证的事项,或者行政机关认为需要听证的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许可事项,行政机关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举行听证。
2-2.《交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2004年交通部令第10号)第十三条  实施机关受理交通行政许可申请后,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实施实质审查,应当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六) 对有关设备、设施、工具、场地进行实地核查。(七)依法进行检验、勘验、监测;(九)举行听证;
3.《交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2004年交通部令第10号)第十五条  除当场作出交通行政许可决定外,实施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交通行政许可决定。第十七条  实施机关依法做出不予行政许可的决定的,应当出具《不予交通行政许可决定书》,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 第四十四条 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颁发、送达行政许可证件,或者加贴标签、加盖检验、检测、检疫印章。
5-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第六十一条 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监督制度,通过核查反映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项活动情况的有关材料,履行监督责任。
5-2.《交通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及责任追究规定》(2004年交通部令第11号)第四条 县级以上交通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交通行政许可监督。
 
17 蛟河市交通运输局 000118032000 公路建筑控制区内埋设管线、电缆等设施许可     公路建筑控制区内埋设管线、电缆等设施许可 行政许可 县级 《公路安全保护条例》(2011年3月7日国务院令第593号)第二十七条:进行下列涉路施工活动,建设单位应当向公路管理机构提出申请:(七)在公路建筑控制区内埋设管道、电缆等设施。 1.受理责任:(1)公示办理许可的条件、程序以及申请人所需提交的材料;申请人要求对公示内容予以说明、解释的,应当给予说明、解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2)申请资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受理申请,并出具《受理通知书》;(3)申请资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申请资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不得要求申请人提交无关的材料;(4)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受理,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并说明理由。
2.审查责任:(1)材料审核:对申请资料进行审核;(2)现场核查:需要进行现场核查的,应当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核查;(3)听取意见: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该利害关系人并应当听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意见;(4)组织听证:依据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的申请应进行听证;交通部门认为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许可事项,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依法举行听证。
3.决定责任:符合规定条件,制作《准予许可决定书》;不予许可的,制作《不予许可决定书》,说明理由。
4.送达责任:将《准予许可决定书》或者《不予许可决定书》送达申请人。
5.事后监管责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交通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及责任追究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监督管理责任。
6.其他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责任。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第三十条 行政机关应当将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有关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等在办公场所公示。申请人要求行政机关对公示内容予以说明、解释的,行政机关应当说明、解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第三十二条 行政机关对申请人提出的行政许可申请,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一)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即时告知申请人不受理;(二)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三)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四)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五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五)申请事项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照本行政机关的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当受理行政许可申请。 行政机关受理或者不予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应当出具加盖本行政机关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
2-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第三十四条 行政机关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第三十六条 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申请进行审查时,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该利害关系人。....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第四十六条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实施行政许可应当听证的事项,或者行政机关认为需要听证的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许可事项,行政机关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举行听证。
2-2.《交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2004年交通部令第10号)第十三条  实施机关受理交通行政许可申请后,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实施实质审查,应当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六) 对有关设备、设施、工具、场地进行实地核查。(七)依法进行检验、勘验、监测;(九)举行听证;
3.《交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2004年交通部令第10号)第十五条  除当场作出交通行政许可决定外,实施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交通行政许可决定。第十七条  实施机关依法做出不予行政许可的决定的,应当出具《不予交通行政许可决定书》,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 第四十四条 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颁发、送达行政许可证件,或者加贴标签、加盖检验、检测、检疫印章。
5-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第六十一条 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监督制度,通过核查反映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项活动情况的有关材料,履行监督责任。
5-2.《交通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及责任追究规定》(2004年交通部令第11号)第四条 县级以上交通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交通行政许可监督。
 
18 蛟河市交通运输局 000118010000 更新采伐护路林审批     更新采伐护路林审批 行政许可 县级 《公路安全保护条例》(2011年3月7日国务院令第593号)第二十六条:禁止破坏公路、公路用地范围内的绿化物。需要更新采伐护路林的应当向公路管理机构提出申请经批准方可更新采伐并及时补种;不能及时补种的应当交纳补种所需费用由公路管理机构代为补种。 1.受理责任:(1)公示办理许可的条件、程序以及申请人所需提交的材料;申请人要求对公示内容予以说明、解释的,应当给予说明、解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2)申请资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受理申请,并出具《受理通知书》;(3)申请资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申请资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不得要求申请人提交无关的材料;(4)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受理,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并说明理由。
2.审查责任:(1)材料审核:对申请资料进行审核;(2)现场核查:需要进行现场核查的,应当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核查;(3)听取意见: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该利害关系人并应当听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意见;(4)组织听证:依据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的申请应进行听证;交通部门认为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许可事项,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依法举行听证。
3.决定责任:符合规定条件,制作《准予许可决定书》;不予许可的,制作《不予许可决定书》,说明理由。
4.送达责任:将《准予许可决定书》或者《不予许可决定书》送达申请人。
5.事后监管责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交通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及责任追究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监督管理责任。
6.其他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责任。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第三十条 行政机关应当将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有关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等在办公场所公示。申请人要求行政机关对公示内容予以说明、解释的,行政机关应当说明、解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第三十二条 行政机关对申请人提出的行政许可申请,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一)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即时告知申请人不受理;(二)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三)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四)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五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五)申请事项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照本行政机关的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当受理行政许可申请。 行政机关受理或者不予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应当出具加盖本行政机关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
2-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第三十四条 行政机关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第三十六条 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申请进行审查时,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该利害关系人。....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第四十六条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实施行政许可应当听证的事项,或者行政机关认为需要听证的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许可事项,行政机关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举行听证。
2-2.《交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2004年交通部令第10号)第十三条  实施机关受理交通行政许可申请后,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实施实质审查,应当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六) 对有关设备、设施、工具、场地进行实地核查。(七)依法进行检验、勘验、监测;(九)举行听证;
3.《交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2004年交通部令第10号)第十五条  除当场作出交通行政许可决定外,实施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交通行政许可决定。第十七条  实施机关依法做出不予行政许可的决定的,应当出具《不予交通行政许可决定书》,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 第四十四条 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颁发、送达行政许可证件,或者加贴标签、加盖检验、检测、检疫印章。
5-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第六十一条 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监督制度,通过核查反映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项活动情况的有关材料,履行监督责任。
5-2.《交通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及责任追究规定》(2004年交通部令第11号)第四条 县级以上交通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交通行政许可监督。
 
19 蛟河市交通运输局 000118006000 公路超限运输许可     公路超限运输许可 行政许可 县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1997年7月3日主席令第86号,2017年11月4日第五次修正)第五十条:超过公路、公路桥梁、公路隧道或者汽车渡船的限载、限高、限宽、限长标准的车辆,不得在有限定标准的公路、公路桥梁上或者公路隧道内行驶,不得使用汽车渡船。超过公路或者公路桥梁限载标准确需行驶的,必须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批准,并按要求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运载不可解体的超限物品的,应当按照指定的时间、路线、时速行驶,并悬挂明显标志。运输单位不能按照前款规定采取防护措施的,由交通主管部门帮助其采取防护措施,所需费用由运输单位承担。
《公路安全保护条例》(2011年3月7日国务院令第593号)第三十五条:车辆载运不可解体物品,车货总体的外廓尺寸或者总质量超过公路、公路桥梁、公路隧道的限载、限高、限宽、限长标准,确需在公路、公路桥梁、公路隧道行驶的,从事运输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公路管理机构申请公路超限运输许可。
第三十六条:申请公路超限运输许可按照下列规定办理:(一)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超限运输的,向公路沿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路管理机构提出申请,由起运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公路管理机构统一受理,并协调公路沿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路管理机构对超限运输申请进行审批,必要时可以由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统一协调处理;(二)在省、自治区范围内跨设区的市进行超限运输,或者在直辖市范围内跨区、县进行超限运输的,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公路管理机构提出申请,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公路管理机构受理并审批。
1.受理责任:(1)公示办理许可的条件、程序以及申请人所需提交的材料;申请人要求对公示内容予以说明、解释的,应当给予说明、解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2)申请资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受理申请,并出具《受理通知书》;(3)申请资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申请资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不得要求申请人提交无关的材料;(4)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受理,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并说明理由。
2.审查责任:(1)材料审核:对申请资料进行审核;(2)现场核查:需要进行现场核查的,应当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核查;(3)听取意见: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该利害关系人并应当听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意见;(4)组织听证:依据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的申请应进行听证;交通部门认为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许可事项,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依法举行听证。
3.决定责任:符合规定条件,制作《准予许可决定书》;不予许可的,制作《不予许可决定书》,说明理由。
4.送达责任:将《准予许可决定书》或者《不予许可决定书》送达申请人。
5.事后监管责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交通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及责任追究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监督管理责任。
6.其他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责任。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第三十条 行政机关应当将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有关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等在办公场所公示。申请人要求行政机关对公示内容予以说明、解释的,行政机关应当说明、解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第三十二条 行政机关对申请人提出的行政许可申请,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一)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即时告知申请人不受理;(二)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三)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四)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五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五)申请事项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照本行政机关的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当受理行政许可申请。 行政机关受理或者不予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应当出具加盖本行政机关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
2-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第三十四条 行政机关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第三十六条 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申请进行审查时,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该利害关系人。....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第四十六条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实施行政许可应当听证的事项,或者行政机关认为需要听证的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许可事项,行政机关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举行听证。
2-2.《交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2004年交通部令第10号)第十三条  实施机关受理交通行政许可申请后,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实施实质审查,应当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六) 对有关设备、设施、工具、场地进行实地核查。(七)依法进行检验、勘验、监测;(九)举行听证;
3.《交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2004年交通部令第10号)第十五条  除当场作出交通行政许可决定外,实施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交通行政许可决定。第十七条  实施机关依法做出不予行政许可的决定的,应当出具《不予交通行政许可决定书》,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 第四十四条 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颁发、送达行政许可证件,或者加贴标签、加盖检验、检测、检疫印章。
5-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第六十一条 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监督制度,通过核查反映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项活动情况的有关材料,履行监督责任。
5-2.《交通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及责任追究规定》(2004年交通部令第11号)第四条 县级以上交通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交通行政许可监督。
 
20 蛟河市交通运输局 220118018000 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证核发     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证补证、换证 行政许可 县级 《吉林省城市公共客运管理条例》第四十一条 出租汽车客运驾驶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并提交相应材料,经市、县(市)城市公共客运管理机构考试合格,取得从业资格证:
  (一)男性年龄在60周岁以下,女性年龄在55周岁以下,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身体健康;
  (二)有本地常住户口或者居住证;
  (三)取得相应的机动车驾驶证1年以上,1年内无重大交通责任事故记录;
  (四)遵守法律、法规。
  从业资格证被吊销的,自吊销之日起5年内不得申请。
1.受理责任:(1)公示办理许可的条件、程序以及申请人所需提交的材料;申请人要求对公示内容予以说明、解释的,应当给予说明、解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2)申请资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受理申请,并出具《受理通知书》;(3)申请资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申请资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不得要求申请人提交无关的材料;(4)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受理,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并说明理由。
2.审查责任:(2)材料审核:对申请뺀;ʜøǨ堀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8日通过)第三十条 行政机关应当将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有关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等在办公场所公示。申请人要求行政机关对公示内容予以说明、解释的,行政机关应当说明、解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第三十二条 行政机关对申请人提出的行政许可申请,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一)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即时告知申请人不受理;(二)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作出줘نⓀ˪(Ǩက  
21 蛟河市交通运输局 220118020000 城市公共汽电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证核发     城市公共汽(电)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证补证、换证、变更 行政许可 县级 《吉林省城市公共客运管理条例》(2009年9月25日吉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十八条 城市公共汽电车驾驶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经市、县(市)城市公共客运管理机构考试合格,取得从业资格证:
 (一)男性年龄在60周岁以下,女性年龄在55周岁以下,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身体健康;
 (二)有本地常住户口或者居住证;
 (三)取得相应的机动车驾驶证1年以上,3年内无重大交通责任事故记录; (四)遵守法律、法规。 从业资格证被吊销的,自吊销之日起5年内不得申请。
1.受理责任:(1)公示办理许可的条件、程序以及申请人所需提交的材料;申请人要求对公示内容予以说明、解释的,应当给予说明、解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2)申请资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受理申请,并出具《受理通知书》;(3)申请资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申请资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不得要求申请人提交无关的材料;(4)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受理,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并说明理由。
2.审查责任:(1)材料审核:对申请资料进行审核;(2)现场核查:需要进行现场核查的,应当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核查;(3)听取意见: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该利害关系人并应当听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意见;(4)组织听证:依据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的申请应进行听证;交通部门认为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许可事项,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依法举行听证。
3.决定责任:符合规定条件,制作《准予许可决定书》;不予许可的,制作《不予许可决定书》,说明理由。
4.送达责任:将《准予许可决定书》或者《不予许可决定书》送达申请人。
5.事后监管责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交通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及责任追究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监督管理责任。
6.其他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责任。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第三十条 行政机关应当将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有关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等在办公场所公示。申请人要求行政机关对公示内容予以说明、解释的,行政机关应当说明、解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第三十二条 行政机关对申请人提出的行政许可申请,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一)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即时告知申请人不受理;(二)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三)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四)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五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五)申请事项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照本行政机关的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当受理行政许可申请。 行政机关受理或者不予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应当出具加盖本行政机关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
2-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第三十四条 行政机关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第三十六条 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申请进行审查时,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该利害关系人。....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第四十六条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实施行政许可应当听证的事项,或者行政机关认为需要听证的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许可事项,行政机关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举行听证。
2-2.《交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2004年交通部令第10号)第十三条  实施机关受理交通行政许可申请后,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实施实质审查,应当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六) 对有关设备、设施、工具、场地进行实地核查。(七)依法进行检验、勘验、监测;(九)举行听证;
3.《交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2004年交通部令第10号)第十五条  除当场作出交通行政许可决定外,实施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交通行政许可决定。第十七条  实施机关依法做出不予行政许可的决定的,应当出具《不予交通行政许可决定书》,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 第四十四条 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颁发、送达行政许可证件,或者加贴标签、加盖检验、检测、检疫印章。
5-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第六十一条 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监督制度,通过核查反映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项活动情况的有关材料,履行监督责任。
5-2.《交通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及责任追究规定》(2004年交通部令第11号)第四条 县级以上交通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交通行政许可监督。
 
22 蛟河市交通运输局 000718005000 客运站站级核定     客运站站级核定 行政确认 县级 "1.《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第十一条;申请从事客运站经营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客运站经有关部门组织的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并且经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组织的站级验收合格;(二)有与业务量相适应的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三)有相应的设备、设施,具体要求按照行业标准《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及建设要求》(JT/T200)的规定执行;(四)有健全的业务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服务规范、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车辆发车前例检、安全生产责任制、危险品查堵、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的制度。
2.《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JT/T200-2004)第八条;;一、二级车站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行业主管部门按本标准组织验收;其他级别的车站由所在地行业主管部门按本标准组织验收。"
1、评定责任:汽车客运站建成后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站级评定 1、《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交科教发〔2004〕190号)第八条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取消、下放和保留省级行政权利事项清单的通告》(吉政明电【2018】18号)  
23 蛟河市交通运输局 000718009000 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注册     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注册 行政确认 县级 《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管理规定》第十六条取得从业资格证的出租汽车驾驶员,应当经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从业资格注册后,方可从事出租汽车客运服务。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注册有效期为3年。 1.受理责任:巡游出租汽车驾驶员申请从业资格注册或者延续注册的,应当填写《巡游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注册登记表》(式样见附件2),持其从业资格证及与出租汽车经营者签订的劳动合同或者经营合同,到发证机关所在地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注册。
   个体巡游出租汽车经营者自己驾驶出租汽车从事经营活动的,持其从业资格证及车辆运营证申请注册。
2.审查责任:对出租汽车驾驶员材料进行审查。
3.决定责任:对符合申请出租汽车驾驶员,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5日内办理完结注册手续,并在从业资格证中加盖注册章。
4.送达责任:对符合规定的,县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将签署核定意见,并及时送达申请人。
5.其他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责任。
《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6年第63号
  第十六条 取得从业资格证的出租汽车驾驶员,应当经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从业资格注册后,方可从事出租汽车客运服务。
   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注册有效期为3年。第十七条 出租汽车经营者应当聘用取得从业资格证的出租汽车驾驶员,并在出租汽车驾驶员办理从业资格注册后再安排上岗。
   第十八条 巡游出租汽车驾驶员申请从业资格注册或者延续注册的,应当填写《巡游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注册登记表》(式样见附件2),持其从业资格证及与出租汽车经营者签订的劳动合同或者经营合同,到发证机关所在地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注册。
   个体巡游出租汽车经营者自己驾驶出租汽车从事经营活动的,持其从业资格证及车辆运营证申请注册。
   第十九条 受理注册申请的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5日内办理完结注册手续,并在从业资格证中加盖注册章。
   第二十条 巡游出租汽车驾驶员注册有效期届满需继续从事出租汽车客运服务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30日前,向所在地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延续注册。
 
24 蛟河市交通运输局 000718018000 公路工程交工验收向交通主管部门备案     公路工程交工验收向交通主管部门备案 行政确认 县级 《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交通部令第3号) 1.受理责任:(1)申请资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受理申请;(2)申请资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申请资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不得要求申请人提交无关的材料;(3)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2.审核责任:通过初审的,由桥梁运行监管单位对项目进行审核,必要时组织专家现场评审,举行专家评审会议。需要征求安监部门、水行政管理部门、流域管理机构、海事管理机构等有关单位,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3.决定责任:做出申请人是否可以按要求疏浚的确认决定。未通过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4.送达责任:将确认决定送达申请人。5.事后监管责任:公路管理机构对桥梁安全运行实施监管。6.其他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责任。 《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交通部令第3号)  
25 蛟河市交通运输局 220718001000 在公路桥梁跨越的河道上下游500米范围内进行疏浚作业是否符合公路桥梁安全要求的确认     在公路桥梁跨越的河道上下游500米范围内进行疏浚作业是否符合公路桥梁安全要求的确认 行政确认 县级 《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593号)第二十一条  在公路桥梁跨越的河道上下游各500米范围内依法进行疏浚作业的,应当符合公路桥梁安全要求,经公路管理机构确认安全方可作业。
    《吉林省公路条例》(吉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57号)第五条  省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主管全省的公路管理工作。省公路管理机构负责国道、省道的建设、养护和路政管理。
    《吉林省高速公路路政管理条例》(2005年3月31日吉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6号)第三条  省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高速公路路政管理工作,其所属的高速公路管理机构负责高速公路路政管理的具体工作。
1.受理责任:(1)申请资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受理申请;(2)申请资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申请资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不得要求申请人提交无关的材料;(3)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2.审核责任:通过初审的,由桥梁运行监管单位对项目进行审核,必要时组织专家现场评审,举行专家评审会议。需要征求安监部门、水行政管理部门、流域管理机构、海事管理机构等有关单位,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3.决定责任:做出申请人是否可以按要求疏浚的确认决定。未通过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4.送达责任:将确认决定送达申请人。5.事后监管责任:公路管理机构对桥梁安全运行实施监管。6.其他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责任。 1.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第三十二条 行政机关对申请人提出的行政许可申请,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一)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即时告知申请人不受理;(二)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三)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四)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五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五)申请事项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照本行政机关的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当受理行政许可申请。
2-1.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第三十四条 行政机关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
2-2.《公路安全保护条例》(2011年2月16日通过)第二十一条 在公路桥梁跨越的河道上下游各500米范围内依法进行疏浚作业的,应当符合公路桥梁安全要求,经公路管理机构确认安全方可作业。
2-3.参照《交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2004年交通部令第10号)第十三条  实施机关受理交通行政许可申请后,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实施实质审查,应当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十)召开专家评审会议审查申请材料的真实性。
3.参照《交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2004年交通部令第10号)第十五条  除当场作出交通行政许可决定外,实施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交通行政许可决定。第十七条  实施机关依法做出不予行政许可的决定的,应当出具《不予交通行政许可决定书》,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4.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 第四十四条 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颁发、送达行政许可证件,或者加贴标签、加盖检验、检测、检疫印章。
5.《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若干意见》(交公路发【2013】321号)三、认真落实桥梁安全运行十项制度(一)责任划分制度。要逐桥划分桥梁养护和安全运行的工作责任。具体承担公路桥梁养护和管理任务的有关单位(以下简称“桥梁养管单位”)是桥梁安全运行的责任主体。县级及以上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其委托承担监管职责的公路管理机构是桥梁安全运行的监管单位。其他相关单位的责任按法律法规规定执行。
 
26 蛟河市交通运输局 220718022000 道路运输证配发     道路运输证配发 行政确认 县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第十条 申请从事客运经营的,应当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有关登记手续后,按照下列规定提出申请并提交符合本条例第八条规定条件的相关材料:
  (一)从事县级行政区域内客运经营的,向县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提出申请;
  (二)从事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跨2个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客运经营的,向其共同的上一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提出申请;
  (三)从事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客运经营的,向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提出申请。
  依照前款规定收到申请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审查完毕,作出许可或者不予许可的决定。予以许可的,向申请人颁发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并向申请人投入运输的车辆配发车辆营运证;不予许可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对从事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客运经营的申请,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依照本条第二款规定颁发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前,应当与运输线路目的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协商;协商不成的,应当报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决定。"
《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国发〔2019 〕6号)省际、市际(除毗邻县行政区域间外)道路旅客运输经营许可下放至设区的市级交通运输部门,毗邻县行政区域间道路旅客运输经营许可下放至县级交通运输部门(直辖市人民政府自行确定下放事项的审批层级)
1.受理责任:(1)申请资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受理申请;(2)申请资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申请资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不得要求申请人提交无关的材料;(3)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2.审核责任:通过初审的,由桥梁运行监管单位对项目进行审核,必要时组织专家现场评审,举行专家评审会议。需要征求安监部门、水行政管理部门、流域管理机构、海事管理机构等有关单位,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3.决定责任:做出申请人是否可以按要求疏浚的确认决定。未通过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4.送达责任:将确认决定送达申请人。5.事后监管责任:公路管理机构对桥梁安全运行实施监管。6.其他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责任。 1.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第三十二条 行政机关对申请人提出的行政许可申请,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一)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即时告知申请人不受理;(二)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三)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四)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五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五)申请事项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照本行政机关的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当受理行政许可申请。
2-1.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第三十四条 行政机关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
2-2.《公路安全保护条例》(2011年2月16日通过)第二十一条 在公路桥梁跨越的河道上下游各500米范围内依法进行疏浚作业的,应当符合公路桥梁安全要求,经公路管理机构确认安全方可作业。
2-3.参照《交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2004年交通部令第10号)第十三条  实施机关受理交通行政许可申请后,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实施实质审查,应当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十)召开专家评审会议审查申请材料的真实性。
3.参照《交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2004年交通部令第10号)第十五条  除当场作出交通行政许可决定外,实施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交通行政许可决定。第十七条  实施机关依法做出不予行政许可的决定的,应当出具《不予交通行政许可决定书》,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4.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 第四十四条 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颁发、送达行政许可证件,或者加贴标签、加盖检验、检测、检疫印章。
5.《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若干意见》(交公路发【2013】321号)三、认真落实桥梁安全运行十项制度(一)责任划分制度。要逐桥划分桥梁养护和安全运行的工作责任。具体承担公路桥梁养护和管理任务的有关单位(以下简称“桥梁养管单位”)是桥梁安全运行的责任主体。县级及以上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其委托承担监管职责的公路管理机构是桥梁安全运行的监管单位。其他相关单位的责任按法律法规规定执行。
 
    道路运输证终止 行政确认 县级  
    补发道路运输证 行政确认 县级  
    换发道路运输证 行政确认 县级  
    道路运输证恢复 行政确认 县级 5个业务办理项
27 蛟河市交通运输局 220718024000 省际、市际、县际包车客运标志牌备案审核、发放管理     省际、市际、县际包车客运标志牌备案审核、发放管理 行政确认 县级 《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16年第82号)第五十六条 客运包车应当凭车籍所在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核发的包车客运标志牌,按照约定的时间、起始地、目的地和线路运行,并持有包车票或者包车合同,不得按班车模式定点定线运营,不得招揽包车合同外的旅客乘车。
  客运包车除执行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下达的紧急包车任务外,其线路一端应当在车籍所在地。省际、市际客运包车的车籍所在地为车籍所在的地区,县际客运包车的车籍所在地为车籍所在的县。
  非定线旅游客车可持注明客运事项的旅游客票或者旅游合同取代包车票或者包车合同。
 第五十七条 省际临时客运标志牌(见附件9)、省际包车客运标志牌(见附件10)由省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按照交通运输部的统一式样印制,交由当地县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向客运经营者核发。省际包车客运标志牌和加班车、顶班车、接驳车使用的省际临时客运标志牌在一个运次所需的时间内有效,因班车客运标志牌正在制作或者灭失而使用的省际临时客运标志牌有效期不得超过30天。
  从事省际包车客运的企业应按照交通运输部的统一要求,通过运政管理信息系统向车籍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备案后方可使用包车标志牌。
  省内临时客运标志牌、省内包车客运标志牌样式及管理要求由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自行规定。
1.受理责任:对客运企业提出的旅游包车线路牌申请进行受理
2.审查责任:对旅游包车车辆,约定的时间、起始地、目的地和线路进行审查
3.批准责任:对《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第五十六条、五十七条的行为进行批准。
4.其他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责任。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第三十条 行政机关应当将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有关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等在办公场所公示。申请人要求行政机关对公示内容予以说明、解释的,行政机关应当说明、解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第三十二条 行政机关对申请人提出的行政许可申请,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一)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即时告知申请人不受理;(二)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三)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四)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五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五)申请事项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照本行政机关的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当受理行政许可申请。 行政机关受理或者不予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应当出具加盖本行政机关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
2-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通过)第三十四条 行政机关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第三十六条 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申请进行审查时,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该利害关系人。....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第四十六条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实施行政许可应当听证的事项,或者行政机关认为需要听证的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许可事项,行政机关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举行听证。
2-2.《交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2004年交通部令第10号)第十三条  实施机关受理交通行政许可申请后,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实施实质审查,应当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六) 对有关设备、设施、工具、场地进行实地核查。(七)依法进行检验、勘验、监测;(九)举行听证; 3、
《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16年第82号 第五十六条 客运包车应当凭车籍所在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核发的包车客运标志牌,按照约定的时间、起始地、目的地和线路运行,并持有包车票或者包车合同,不得按班车模式定点定线运营,不得招揽包车合同外的旅客乘车。
  客运包车除执行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下达的紧急包车任务外,其线路一端应当在车籍所在地。省际、市际客运包车的车籍所在地为车籍所在的地区,县际客运包车的车籍所在地为车籍所在的县。
  非定线旅游客车可持注明客运事项的旅游客票或者旅游合同取代包车票或者包车合同。
  第五十七条 省际临时客运标志牌(见附件9)、省际包车客运标志牌(见附件10)由省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按照交通运输部的统一式样印制,交由当地县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向客运经营者核发。省际包车客运标志牌和加班车、顶班车、接驳车使用的省际临时客运标志牌在一个运次所需的时间内有效,因班车客运标志牌正在制作或者灭失而使用的省际临时客运标志牌有效期不得超过30天。
  从事省际包车客运的企业应按照交通运输部的统一要求,通过运政管理信息系统向车籍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备案后方可使用包车标志牌。
  省内临时客运标志牌、省内包车客运标志牌样式及管理要求由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自行规定。
 
28 蛟河市交通运输局 000918001000 裁决客运经营者发车时间安排纠纷     裁决客运经营者发车时间安排纠纷 行政裁决 县级 《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交通部令第10号发布,交通运输部令第10号第一次修正,交通运输部令第4号第二次修正,交通运输部令第2号第三次修正,交通运输部令第8号第四次修正交通运输部令第34号第五次修正)
第五十七条客运站经营者应当禁止无证经营的车辆进站从事经营活动,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合法客运车辆进站经营。
客运站经营者应当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合理安排发车时间,公平售票。
客运经营者在发车时间安排上发生纠纷,客运站经营者协调无效时,由当地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裁定。
1.受理责任:客运经营者在发车时间安排上发生纠纷,客运站经营者协调无效时,由当地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裁定。
2.调查责任: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对立案的案件,指定专人负责,及时组织调查取证,与争议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进行实地调查时,工作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应当出示行政执法证件。必要时,可举行公开听证,由当事人双方当面陈述案情,进行辩论、举证、质证,以查明案情。
3.调解责任: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在查清事实、分清权属关系的基础上先行调解,帮助当事人达成协议。调解应当坚持自愿、合法的原则。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书。并在调解书生效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将调解书送达当事人,并同时抄报上一级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
4.裁决责任: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根据事实和法律法规、政策提出调查处理意见,决定制作并向双方当事人送达裁决书。并抄报上一级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
5.执行责任: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根据生效调解书或裁决决定书办理。
6.监管责任:当事人对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处理裁决不服的,可向上一级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复议。
7.其他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责任。
《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 交通运输部令2016年第82号
 第六十二条 客运站经营者应当禁止无证经营的车辆进站从事经营活动,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合法客运车辆进站经营。
  客运站经营者应当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合理安排发车时间,公平售票。
  客运经营者在发车时间安排上发生纠纷,客运站经营者协调无效时,由当地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裁定。 
 
29 蛟河市交通运输局 221018009000 对经建设单位验收合格后的公路水运工程项目备案     对经建设单位验收合格后的公路水运工程项目备案 其他行政权利 县级 《吉林省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条例》(吉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9号)第十七条 公路水运工程经建设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自验收合格之日起15日内,建设单位应当将验收报告报负责项目监管的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1.受理责任:(1)申请资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受理申请;(2)申请资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申请资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不得要求申请人提交无关的材料;(3)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2.审核责任:通过初审的,由桥梁运行监管单位对项目进行审核,必要时组织专家现场评审,举行专家评审会议。需要征求安监部门、水行政管理部门、流域管理机构、海事管理机构等有关单位,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3.决定责任:做出申请人是否可以按要求疏浚的确认决定。未通过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4.送达责任:将确认决定送达申请人。5.事后监管责任:公路管理机构对桥梁安全运行实施监管。6.其他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责任。 《吉林省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条例》(吉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9号)第十七条 公路水运工程经建设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自验收合格之日起15日内,建设单位应当将验收报告报负责项目监管的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30 蛟河市交通运输局 221018029000 对公路建设项目招标人自行办理招标事宜的备案     对公路建设项目招标人自行办理招标事宜的备案 其他行政权利 县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1999年8月30日主席令第21号,2017年12月27日主席令第86号修正)第十二条第三款 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招标人自行办理招标事宜的,应当向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备案。 1.受理责任:(1)申请资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受理申请;(2)申请资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申请资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不得要求申请人提交无关的材料;(3)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2.审核责任:通过初审的,由桥梁运行监管单位对项目进行审核,必要时组织专家现场评审,举行专家评审会议。需要征求安监部门、水行政管理部门、流域管理机构、海事管理机构等有关单位,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3.决定责任:做出申请人是否可以按要求疏浚的确认决定。未通过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4.送达责任:将确认决定送达申请人。5.事后监管责任:公路管理机构对桥梁安全运行实施监管。6.其他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1999年8月30日主席令第21号,2017年12月27日主席令第86号修正)第十二条第三款 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招标人自行办理招标事宜的,应当向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备案。  
31 蛟河市交通运输局 221018007000 公路、水运工程质量监督手续的办理     公路、水运工程质量监督手续的办理 其他行政权利 县级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第十三条 建设单位在领取施工许可证或者开工报告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
 《公路水运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第二十四条 建设单位在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后、工程开工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施工许可或者开工备案手续。
    《公路建设监督管理办法》第六条 第二款  除应当由交通部实施的监督管理职责外,省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依据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公路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国家高速公路网建设项目、交通部和省级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重点公路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
1.受理责任:(1)申请资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受理申请;(2)申请资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申请资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不得要求申请人提交无关的材料;(3)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2.审核责任:通过初审的,由桥梁运行监管单位对项目进行审核,必要时组织专家现场评审,举行专家评审会议。需要征求安监部门、水行政管理部门、流域管理机构、海事管理机构等有关单位,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3.决定责任:做出申请人是否可以按要求疏浚的确认决定。未通过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4.送达责任:将确认决定送达申请人。5.事后监管责任:公路管理机构对桥梁安全运行实施监管。6.其他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责任。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第十三条 建设单位在领取施工许可证或者开工报告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
 《公路水运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第二十四条 建设单位在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后、工程开工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施工许可或者开工备案手续。
    《公路建设监督管理办法》第六条 第二款  除应当由交通部实施的监督管理职责外,省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依据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公路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国家高速公路网建设项目、交通部和省级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重点公路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
 
32 蛟河市交通运输局 221018078000 巡游汽车驾驶员服务监督卡     巡游汽车驾驶员服务监督卡 其他行政权利 县级 《吉林省城市公共客运管理条例》第四十六条 出租汽车客运经营者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按时向城市公共客运管理机构报送统计报表;
(二)确定车辆驾驶员并到城市公共客运管理机构备案,办理服务监督卡;
(三)执行价格管理部门规定的收费标准,公示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向出租汽车驾驶员发放客运出租汽车专用票据;
(四)与聘用的驾驶员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不得损害驾驶员的合法权益;
(五)公布服务监督电话,及时处理投诉;
(六)对驾驶员进行安全和服务的教育培训;
(七)不得私自安装、改动、维修计价器和拆卸计价器铅封;
(八)不得安排未取得驾驶员从业资格证和服务监督卡的人员运营。
1.受理责任:(1)申请资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受理申请;(2)申请资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申请资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不得要求申请人提交无关的材料;(3)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2.审核责任:通过初审的,由桥梁运行监管单位对项目进行审核,必要时组织专家现场评审,举行专家评审会议。需要征求安监部门、水行政管理部门、流域管理机构、海事管理机构等有关单位,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3.决定责任:做出申请人是否可以按要求疏浚的确认决定。未通过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4.送达责任:将确认决定送达申请人。5.事后监管责任:公路管理机构对桥梁安全运行实施监管。6.其他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责任。 《吉林省城市公共客运管理条例》第四十六条 出租汽车客运经营者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按时向城市公共客运管理机构报送统计报表;
(二)确定车辆驾驶员并到城市公共客运管理机构备案,办理服务监督卡;
(三)执行价格管理部门规定的收费标准,公示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向出租汽车驾驶员发放客运出租汽车专用票据;
(四)与聘用的驾驶员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不得损害驾驶员的合法权益;
(五)公布服务监督电话,及时处理投诉;
(六)对驾驶员进行安全和服务的教育培训;
(七)不得私自安装、改动、维修计价器和拆卸计价器铅封;
(八)不得安排未取得驾驶员从业资格证和服务监督卡的人员运营。
 
33 蛟河市交通运输局 221018095000 营运车辆报停     营运车辆报停 其他行政权利 县级 《道路运输管理工作规范》第六章第二节 第三项(四) 客运车辆报停
1. 客运车辆报停的,道路运输经营者需持拟报停车辆的《道路运输证》到原发证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办理报停手续,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暂时收回《道路运输证》。
2.客运车辆报停后拟恢复运营的,道路旅客经营者应当向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申请领回道路运输证。
3.无正当理由客运车辆连续报停不得超过180天。
1.受理责任:(1)申请资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受理申请;(2)申请资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申请资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不得要求申请人提交无关的材料;(3)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2.审核责任:通过初审的,由桥梁运行监管单位对项目进行审核,必要时组织专家现场评审,举行专家评审会议。需要征求安监部门、水行政管理部门、流域管理机构、海事管理机构等有关单位,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3.决定责任:做出申请人是否可以按要求疏浚的确认决定。未通过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4.送达责任:将确认决定送达申请人。5.事后监管责任:公路管理机构对桥梁安全运行实施监管。6.其他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责任。 《道路运输管理工作规范》第六章第二节 第三项(四) 客运车辆报停
1. 客运车辆报停的,道路运输经营者需持拟报停车辆的《道路运输证》到原发证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办理报停手续,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暂时收回《道路运输证》。
2.客运车辆报停后拟恢复运营的,道路旅客经营者应当向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申请领回道路运输证。
3.无正当理由客运车辆连续报停不得超过180天。
 
34 蛟河市交通运输局 221018097000 对巡游出租汽车企业服务质量信誉考核     对巡游出租汽车企业服务质量信誉考核 其他行政权利 县级 《出租汽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办法》第五章 驾驶员服务质量信誉考核第四章 出租汽车企业服务质量信誉考核第十五条 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应每年组织开展本地区出租汽车企业的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工作,并在考核周期次年的4月底前完成。
第十六条 出租汽车企业应在每年的2月底前,向服务所在地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申请上一年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并如实报送出租汽车企业服务质量信誉档案等材料。
1.受理责任:(1)申请资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受理申请;(2)申请资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申请资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不得要求申请人提交无关的材料;(3)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2.审核责任:通过初审的,由桥梁运行监管单位对项目进行审核,必要时组织专家现场评审,举行专家评审会议。需要征求安监部门、水行政管理部门、流域管理机构、海事管理机构等有关单位,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3.决定责任:做出申请人是否可以按要求疏浚的确认决定。未通过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4.送达责任:将确认决定送达申请人。5.事后监管责任:公路管理机构对桥梁安全运行实施监管。6.其他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责任。 《出租汽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办法》第五章 驾驶员服务质量信誉考核第四章 出租汽车企业服务质量信誉考核第十五条 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应每年组织开展本地区出租汽车企业的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工作,并在考核周期次年的4月底前完成。
第十六条 出租汽车企业应在每年的2月底前,向服务所在地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申请上一年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并如实报送出租汽车企业服务质量信誉档案等材料。
 
35 蛟河市交通运输局 221018098000 对巡游出租汽车个体经营者服务质量信誉考核     对巡游出租汽车个体经营者服务质量信誉考核 其他行政权利 县级 《出租汽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办法》第五章 驾驶员服务质量信誉考核第四章 出租汽车企业服务质量信誉考核第十五条 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应每年组织开展本地区出租汽车企业的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工作,并在考核周期次年的4月底前完成。
第十六条 出租汽车企业应在每年的2月底前,向服务所在地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申请上一年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并如实报送出租汽车企业服务质量信誉档案等材料。
1.受理责任:(1)申请资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受理申请;(2)申请资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申请资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不得要求申请人提交无关的材料;(3)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2.审核责任:通过初审的,由桥梁运行监管单位对项目进行审核,必要时组织专家现场评审,举行专家评审会议。需要征求安监部门、水行政管理部门、流域管理机构、海事管理机构等有关单位,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3.决定责任:做出申请人是否可以按要求疏浚的确认决定。未通过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4.送达责任:将确认决定送达申请人。5.事后监管责任:公路管理机构对桥梁安全运行实施监管。6.其他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责任。 《出租汽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办法》第五章 驾驶员服务质量信誉考核第四章 出租汽车企业服务质量信誉考核第十五条 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应每年组织开展本地区出租汽车企业的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工作,并在考核周期次年的4月底前完成。
第十六条 出租汽车企业应在每年的2月底前,向服务所在地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申请上一年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并如实报送出租汽车企业服务质量信誉档案等材料。
 
36 蛟河市交通运输局 221018094000 经营性道路运输驾驶员诚信考核     经营性道路运输驾驶员诚信考核 其他行政权利 县级 《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18号令第三十四条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诚信考核和计分考核周期为12个月,从初次领取从业资格证之日起计算。诚信考核等级分为优良、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分别用AAA级,AA级,A级和B级表示。在考核周期内累积积分超过规定的,诚信考核等级为B级。 1.受理责任:(1)申请资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受理申请;(2)申请资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申请资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不得要求申请人提交无关的材料;(3)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2.审核责任:通过初审的,由桥梁运行监管单位对项目进行审核,必要时组织专家现场评审,举行专家评审会议。需要征求安监部门、水行政管理部门、流域管理机构、海事管理机构等有关单位,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3.决定责任:做出申请人是否可以按要求疏浚的确认决定。未通过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4.送达责任:将确认决定送达申请人。5.事后监管责任:公路管理机构对桥梁安全运行实施监管。6.其他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责任。 《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18号令第三十四条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诚信考核和计分考核周期为12个月,从初次领取从业资格证之日起计算。诚信考核等级分为优良、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分别用AAA级,AA级,A级和B级表示。在考核周期内累积积分超过规定的,诚信考核等级为B级。  
37 蛟河市交通运输局 221018024000 从事机动车维修业务经营备案     从事机动车维修业务经营备案 其他行政权利 县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2004年4月30日国务院令第406号,2019年3月2日国务院令第709号《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三次修正)第三十九条 第二款从事机动车维修经营业务的,应当在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有关登记手续后,向所在地县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进行备案,并附送符合本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条件的相关材料。 1.受理责任:(1)公示办理备案的条件、程序以及申请人所需提交的材料;申请人要求对公示内容予以说明、解释的,应当给予说明、解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2)申请资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受理申请,并出具《受理通知书》;(3)申请资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1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申请资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不得要求申请人提交无关的材料;(4)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受理,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并说明理由。2.审查责任:(1)材料审核:应当自受理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审查完毕,作出许可或者不予许可的决定。予以备案的,向申请人颁发机动车备案证明;不予许可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3.决定责任: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对符合法定条件的机动车维修备案申请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应当出具《机动车维修经营备案证明》,明确许可事项;并在10日内向被许可人发放《机动车维修经营备案证明》,并告知被许可人所在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 4.送达责任:将《机动车维修经营备案证明》送达申请人。5.事后监管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根据2019年3月2日国务院令第709号《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三次修订,自2019年03月18日起施行。及《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的具体规定履行监督管理责任。6.其他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2004年4月30日国务院令第406号,2019年3月2日国务院令第709号《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三次修正)第三十九条 第二款从事机动车维修经营业务的,应当在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有关登记手续后,向所在地县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进行备案,并附送符合本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条件的相关材料。  
38 蛟河市交通运输局 221018096000 营运车辆转籍     营运车辆转籍 其他行政权利 县级 道路运输管理工作规范 第三章 道路货物运输管理工作规范 第一节 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许可 九、货运车辆异动
(一)货运车辆转籍、过户办理程序
1.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者要求将货运车辆转籍、过户的,应当向原发证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提出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1)《车辆转籍过户申请表》(2)《道路运输证》(3)经办人的身份证明及其复印件、所在单位出具明确被委托人姓名和办理事项的委托书。
2.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接到申请后,应当向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者出具货运车辆转籍、过户证明,收回车辆的《道路运输证》,并将车辆变动情况登记在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者的车辆管理档案中。   
3.货运车辆转籍、过户,属不同管辖区域的,原发证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向车辆转入地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移交车辆管理档案。   
4.货运车辆转籍、过户后,拟继续从事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的,货运车辆的新所有人应当凭货运车辆转籍、过户证明和车辆管理档案,向转入地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重新申请。符合条件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尽快为申请人办理相关手续。   
5.货运车辆转籍、过户后,未办理相关经营手续从事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的,视为无《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或《道路运输证》从事道路货物运输经营活动。
道路运输管理工作规范 第六章 道路旅客运输管理工作规范 第二节 道路客运车辆管理 三、客运车辆异动客运车辆转籍、过户的,按照以下程序办理:
1.道路旅客运输经营者要求将客运车辆转籍、过户的,应当向原发证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提出申请。
2.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接到申请后,应当收回车辆的《道路运输证》,向道路旅客运输经营者出具客运车辆转籍、过户证明,并将车辆变动情况登记在道路旅客运输经营者的车辆档案中。
3.客运车辆转籍、过户的,属不同管辖区域的,原发证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向转入地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移交车辆档案。
4.客运车辆转籍、过户后,拟继续从事道路旅客运输经营的,客运车辆的新所有人应当凭客运车辆转籍、过户证明和车辆档案,向转入地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重新申请。符合条件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尽快为申请人办理相关手续。
5.客运车辆转籍、过户后,未办理相关经营手续从事道路旅客运输经营的,视为无《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或《道路运输证》从事道路旅客运输经营。
1.受理责任:(1)申请资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受理申请;(2)申请资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申请资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不得要求申请人提交无关的材料;(3)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2.审核责任:通过初审的,由桥梁运行监管单位对项目进行审核,必要时组织专家现场评审,举行专家评审会议。需要征求安监部门、水行政管理部门、流域管理机构、海事管理机构等有关单位,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3.决定责任:做出申请人是否可以按要求疏浚的确认决定。未通过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4.送达责任:将确认决定送达申请人。5.事后监管责任:公路管理机构对桥梁安全运行实施监管。6.其他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责任。 道路运输管理工作规范 第三章 道路货物运输管理工作规范 第一节 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许可 九、货运车辆异动
(一)货运车辆转籍、过户办理程序
1.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者要求将货运车辆转籍、过户的,应当向原发证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提出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1)《车辆转籍过户申请表》(2)《道路运输证》(3)经办人的身份证明及其复印件、所在单位出具明确被委托人姓名和办理事项的委托书。
2.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接到申请后,应当向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者出具货运车辆转籍、过户证明,收回车辆的《道路运输证》,并将车辆变动情况登记在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者的车辆管理档案中。   
3.货运车辆转籍、过户,属不同管辖区域的,原发证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向车辆转入地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移交车辆管理档案。   
4.货运车辆转籍、过户后,拟继续从事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的,货运车辆的新所有人应当凭货运车辆转籍、过户证明和车辆管理档案,向转入地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重新申请。符合条件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尽快为申请人办理相关手续。   
5.货运车辆转籍、过户后,未办理相关经营手续从事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的,视为无《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或《道路运输证》从事道路货物运输经营活动。
道路运输管理工作规范 第六章 道路旅客运输管理工作规范 第二节 道路客运车辆管理 三、客运车辆异动客运车辆转籍、过户的,按照以下程序办理:
1.道路旅客运输经营者要求将客运车辆转籍、过户的,应当向原发证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提出申请。
2.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接到申请后,应当收回车辆的《道路运输证》,向道路旅客运输经营者出具客运车辆转籍、过户证明,并将车辆变动情况登记在道路旅客运输经营者的车辆档案中。
3.客运车辆转籍、过户的,属不同管辖区域的,原发证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向转入地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移交车辆档案。
4.客运车辆转籍、过户后,拟继续从事道路旅客运输经营的,客运车辆的新所有人应当凭客运车辆转籍、过户证明和车辆档案,向转入地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重新申请。符合条件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尽快为申请人办理相关手续。
5.客运车辆转籍、过户后,未办理相关经营手续从事道路旅客运输经营的,视为无《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或《道路运输证》从事道路旅客运输经营。
 
39 蛟河市交通运输局 221018099000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备案     普通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经营备案 其他行政权利 县级 《国务院关于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的通知》(国发〔2021〕7号)附件1《中央层面设定的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改革清单(2021年全国版)》第71条“取消‘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许可’,改为备案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二十条 机动车的驾驶培训实行社会化,由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对驾驶培训学校、驾驶培训班实行备案管理,并对驾驶培训活动加强监督,其中专门的拖拉机驾驶培训学校、驾驶培训班由农业(农业机械)主管部门实行监督管理。 交通运输部关于做好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经营备案有关工作的通知 运输服务司 第一条 明确备案要求 拟从事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业务的,应依法向市场监管部门登记,具备《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16年第51号)中规定的普通机动车驾驶员培训、道路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培训、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练场经营的相关培训业务条件,到所在地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进行备案。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应按照备案事项开展相应培训业务。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许可证件仍在有效期内的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可继续按原许可事项开展培训业务。许可证件有效期届满后拟按原许可事项继续从事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业务的,可在有效期届满前到原许可所在地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备案。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变更经营项目、培训能力、培训车型、机构名称、法定代表人、教练场地等备案事项的,应到原许可或备案所在地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办理备案变更。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需要终止经营的,应在终止经营前30日内书面告知原许可或备案所在地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1.受理责任:(1)公示办理许可的条件、程序以及申请人所需提交的材料;申请人要求对公示内容予以说明、解释的,应当给予说明、解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2)申请资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受理申请,并出具《受理通知书》;(3)申请资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1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申请资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不得要求申请人提交无关的材料;(4)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受理,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并说明理由。2.审查责任:(1)材料审核:应当自受理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审查完毕,作出许可或者不予许可的决定。予以许可的,向申请人颁发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不予许可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3.决定责任: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对符合法定条件的道路货运经营申请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应当出具《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经营行政许可决定书》,明确许可事项;并在10日内向被许可人发放《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并告知被许可人所在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 4.送达责任:将《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送达申请人。5.事后监管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根据2019年3月2日国务院令第709号《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三次修订,自2019年03月18日起施行。及《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的具体规定履行监督管理责任。6.其他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责任。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 第十条申请从事普通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业务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取得企业法人资格。   (二)有健全的培训机构。   包括教学、教练员、学员、质量、安全、结业考试和设施设备管理等组织机构,并明确负责人、管理人员、教练员和其他人员的岗位职责。具体要求按照《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资格条件》(GB/T30340)相关条款的规定执行。   (三)有健全的管理制度。   包括安全管理制度、教练员管理制度、学员管理制度、培训质量管理制度、结业考试制度、教学车辆管理制度、教学设施设备管理制度、教练场地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具体要求按照《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资格条件》(GB/T30340)相关条款的规定执行。   (四)有与培训业务相适应的教学人员。   1.有与培训业务相适应的理论教练员。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聘用的理论教练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持有机动车驾驶证,具有汽车及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或者汽车及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具有两年以上安全驾驶经历,熟练掌握道路交通安全法规、驾驶理论、机动车构造、交通安全心理学、常用伤员急救等安全驾驶知识,了解车辆环保和节约能源的有关知识,了解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教学知识,具备编写教案、规范讲解的授课能力。   2.有与培训业务相适应的驾驶操作教练员。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聘用的驾驶操作教练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持有相应的机动车驾驶证,年龄不超过60周岁,符合一定的安全驾驶经历和相应车型驾驶经历,熟练掌握道路交通安全法规、驾驶理论、机动车构造、交通安全心理学和应急驾驶的基本知识,熟悉车辆维护和常见故障诊断、车辆环保和节约能源的有关知识,具备驾驶要领讲解、驾驶动作示范、指导驾驶的教学能力。   3.所配备的理论教练员数量要求及每种车型所配备的驾驶操作教练员数量要求应当按照《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资格条件》(GB/T30340)相关条款的规定执行。   (五)有与培训业务相适应的管理人员。   管理人员包括理论教学负责人、驾驶操作训练负责人、教学车辆管理人员、结业考核人员和计算机管理人员。具体要求按照《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资格条件》(GB/T30340)相关条款的规定执行。   (六)有必要的教学车辆。   1.所配备的教学车辆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要求,并装有副后视镜、副制动踏板、灭火器及其他安全防护装置。具体要求按照《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资格条件》(GB/T30340)相关条款的规定执行。   2.从事一级普通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的,所配备的教学车辆不少于80辆;从事二级普通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的,所配备的教学车辆不少于40辆;从事三级普通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的,所配备的教学车辆不少于20辆。具体要求按照《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资格条件》(GB/T30340)相关条款的规定执行。   (七)有必要的教学设施、设备和场地。   具体要求按照《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资格条件》(GB/T30340)相关条款的规定执行。租用教练场地的,还应当持有书面租赁合同和出租方土地使用证明,租赁期限不得少于3年。  
    道路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培训经营备案 其他行政权利 县级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 第十一条申请从事道路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培训业务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取得企业法人资格。 (二)具备相应车型的普通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资格。   1.从事道路客货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培训业务的,应当同时具备大型客车、城市公交车、中型客车、小型汽车(含小型自动挡汽车)等四种车型中至少一种车型的普通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资格和通用货车半挂车(牵引车)、大型货车等两种车型中至少一种车型的普通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资格。   2.从事危险货物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培训业务的,应当具备通用货车半挂车(牵引车)、大型货车等两种车型中至少一种车型的普通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资格。   (三)有与培训业务相适应的教学人员。   1.从事道路客货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培训业务的,应当配备2名以上教练员。教练员应当具有汽车及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或者汽车及相关专业高级以上技术职称,熟悉道路旅客运输法规、货物运输法规以及机动车维修、货物装卸保管和旅客急救等相关知识,具备相应的授课能力,具有2年以上从事普通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的教学经历,且近2年无不良的教学记录。   2.从事危险货物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培训业务的,应当配备2名以上教练员。教练员应当具有化工及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或者化工及相关专业高级以上技术职称,熟悉危险货物运输法规、危险化学品特性、包装容器使用方法、职业安全防护和应急救援等知识,具备相应的授课能力,具有2年以上化工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经历,且近2年无不良的教学记录。   (四)有必要的教学设施、设备和场地。   1.从事道路客货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培训业务的,应当配备相应的机动车构造、机动车维护、常见故障诊断和排除、货物装卸保管、医学救护、消防器材等教学设施、设备和专用场地。   2.从事危险货物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培训业务的,还应当同时配备常见危险化学品样本、包装容器、教学挂图、危险化学品实验室等设施、设备和专用场地。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练场经营备案 其他行政权利 县级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 第十二条申请从事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练场经营业务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取得企业法人资格。 (二)有与经营业务相适应的教练场地。具体要求按照《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练场技术要求》(GB/T30341)相关条款的规定执行。   (三)有与经营业务相适应的场地设施、设备,办公、教学、生活设施以及维护服务设施。具体要求按照《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练场技术要求》(GB/T30341)相关条款的规定执行。   (四)具备相应的安全条件。包括场地封闭设施、训练区隔离设施、安全通道以及消防设施、设备等。具体要求按照《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练场技术要求》(GB/T30341)相关条款的规定执行。   (五)有相应的管理人员。包括教练场安全负责人、档案管理人员以及场地设施、设备管理人员。 3个业务办理项
  共计39项,其中:行政许可21项、行政确认6项、行政裁决1项,其他权力11项(据实填写)。
                         

无标题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吉ICP备12005976号      公安局备案编号:22028102000001
     蛟河市人民政府主办 蛟河市政府办公室承办 信息中心管理运营
地址:吉林省蛟河市民主路11号 邮政编码:132500 Fax:0432-67224620 Email:jiaohe@jiaohe.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