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吉县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永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索  引 号: 112202210135216734/2018-09361
分  类: 综合政务(其他) ; 其他
发文机关: 永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18年03月28日
标      题: 永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永吉县2018年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文字号: 永政办发〔2018〕16号
发布日期: 2018年03月28日
索  引 号: 112202210135216734/2018-09361 分  类: 综合政务(其他) ; 其他
发文机关: 永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18年03月28日
标      题: 永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永吉县2018年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文字号: 永政办发〔2018〕16号 发布日期: 2018年03月28日
 永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永吉县2018年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县政府各相关部门:

永吉县2018年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永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328日         

 

永吉县2018年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中央、省、市、县的乡村振兴战略意见,落实“蛟河会议”精神,巩固“六清”美丽乡村建设成果,依据吉林市《2018年全市“六清”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要点》(吉市新农村发〔20176号),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全面落实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体部署,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突出“六清”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效果,实现升级转段,留住乡愁,走出一条具有我县特点的以特色产业小镇为支撑的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新路,为建设幸福美丽新永吉奠定坚实基础。

二、主要目标

——抓住一条主线。强化“六清”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持续保持农村干净起来的良好态势。

——盯住两个重点。抓好美丽乡村和特色产业小镇建设,把农村建设的“面子”和“里子”有机结合起来。

——实现两个突破。加大片区联动建设和路域环境整治力度,提升沿线成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

——做到两个全覆盖。着力垃圾绿色收运体系和乡镇政府所在地“三线下地”工程建设,补齐农村环境整治的短板。

三、重点任务

(一)强化“六清”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持续保持农村干净起来良好态势,破解农村垃圾治理难题。

一是建立“六清”环境整治垃圾收运体系。结合我县近几年“六清”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实际,参照外地成功经验,建设垃圾绿色收运体系。

牵头部门县住建局、县环保局。

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发改局、县新农村办、各乡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二是建立环卫保洁队伍和经费保障机制。保洁所需经费及垃圾运输费用由财政部门纳入县财政预算。     

牵头部门县住建局、县环保局。

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发改局、县新农村办、各乡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二)抓好美丽乡村建设,满足城乡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一是分层次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按照省新农村建设及市“三新”(新农业、新农村、新农民)行动的总体安排,今年我县打造万昌镇花家村1个省级美丽乡村。继续抓好7个已评为省级美丽乡村(口前镇务本村,西阳镇马鞍山村、兴隆村,万昌镇新房子村、玉华村、施家村,北大湖镇三家子村)的巩固提升工作,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美化、绿化、亮化工程。抓好省里确定的7个重点村(口前镇双顶子村、北大湖镇白马夫村、西阳镇西阳村、双河镇黑石村、黄榆乡乱石桥村、金家乡五里河村、万昌镇吴家村)项目建设,统筹村屯路、植树台、排水沟、围墙(围栏)和大门建设改造的空间需求,把公共空间和农户院落空间摆布好,突出每个村屯的品质、特色和个性,不搞“一刀切”强求统一模式。同时,每个乡镇(区)也要自行确定2-3个村进行重点建设。

牵头部门:县新农村办。

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林业局、县住建局、县发改局,各乡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二是扎实开展“美丽庭院、干净人家”活动。按照“五美五净”(清洁卫生庭院美、窗明几净室内美、植树栽花景色美、身心健康生活美、文明和谐村庄美,庭院净、居家净、厕所净、畜舍净、仪表净)要求,通过全员参与、示范带动、挂牌宣扬等方式,引导农户积极参与“美丽庭院、干净人家”活动,真正让农户庭院美丽起来,屋内干净起来。

牵头部门:县精神文明办。

责任单位:县妇联、团县委、县新农村办、各乡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三是继续实施农村绿化工程。围绕省级美丽乡村、重点村创建活动,按照防眩、通透等标准要求,进行公路两侧绿化,要求完成新增里程210公里,完善提高10公里,把农村公路建成美丽乡村的美丽连接带。其中县道由县交通运输局负责重点村屯绿化,其他由所在地乡镇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负责,县交通运输局负责技术指导。2018年全县村屯绿化新建数量42个,完善提高17个。各村屯的村旁、宅旁、水旁、路旁、庭院以及零星闲置地块适宜绿化的应全部进行绿化。要乔冠结合、选择适宜树种,开展果树进院行动,鼓励农户院内栽种果树。结合落实“三包三责”认领管护村屯路旁果树。充分利用闲置地块,植树种草,建设村屯小树林等休闲娱乐场所。

牵头部门:县林业局。

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县新农村办、各乡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四是开展“花香永吉”美化活动。结合省级美丽乡村、重点村创建活动,提升农村居住环境美化,做到高低搭配、花草相间,尽量选择宿根花卉(黑心菊、荷兰菊等以及波斯菊、百日草、孔雀草、串红等一年生花卉)。县道的美化由县交通运输局负责,乡村道路沿线及乡镇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所在地的美化由属地乡镇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负责,县交通运输局负责技术指导。路边、农户房前屋后由农户负责栽种花草,村委会所在地、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按照职责分工完成。

牵头部门:县新农村办。

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各乡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五是推广生物质综合利用和节能环保新技术。加大综合利用力度,推广秸秆燃料化、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气料化使用。

牵头部门:县发改局。

责任单位:县环保局、县农业局、各乡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六是围绕美丽乡村、省级重点村建设,落实厕所革命、暖房子改造,同步开展改灶改浴工作。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主导产业的村屯,倡导污水集中收集处理,达标排放。

牵头部门:县住建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七是结合土地确权,全面清理侵占河堤公益用地,结合实际种植能固堤的树木,开展河道清淤,把河堤筑成“防洪堤”。

牵头部门:县水利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八是结合土地确权,在年初备耕期间收回道路两侧公益用地,抢时机先把排水沟全线清出来、把路肩修、把植树台培“宽”、把排水沟筑成“防洪沟”。结合实际植树、种花。

牵头部门:县交通运输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三)突出特色产业小镇培育,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产业支撑。

一是明确目标定位。特色产业小镇主要是指以特色产业为支撑,特色产业占比较大,产业聚集度较高,上下游关联度较强,有一定的规划控制面积,不同于常规上的行政建制的特定发展区域。从2018年起,我县拟规划推进6个特色产业小镇建设。

1.葡萄特色产业小镇西阳镇马鞍山村。西阳镇马鞍山村幅员面积32平方公里,21个社,840户,3220口人。葡萄种植是马鞍山村发展致富的一项主导产业,全村现有葡萄面积400公顷,占耕地面积72%,葡萄种植户483户,占全村总农户的53%,露地大棚184座,温室大棚26座,建成大小葡萄园200余个,葡萄储藏窖11座。2008年注册了“罗圈沟”牌商标,201711月被评为“吉林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全村42人取得市级高级果农培训证书、45人取得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毕业证。2017年,全村葡萄总产量达3500吨,实现销售收入2800万元,亩均收入6000元以上,成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依托葡萄产业,村集体经济年收入40万元。马鞍山罗圈沟葡萄已经成为葡萄领域名副其实的绿色无公害水果品牌,产品远销上海、杭州等20余个城市。下一步,马鞍山村将重点发展以葡萄采摘为主的休闲观光农业。

建设内容主要有基础设施、道路、文化广场、栅栏、围墙、景观小品、标识性建筑、植树台、美化绿化亮化等。

牵头部门:县新农村办。

责任单位:西阳镇。

2.冰雪特色产业小镇北大湖镇南沟村。南沟村位于北大湖镇的东南部,距镇政府12公里。全村现有农家乐餐饮业户28户。打造的家园小区,位于南沟村的西部,占地面积20公顷,现有住户234户,人口792人。借助北大壶开发区的区位优势及体育文化资源,餐饮服务业户年均增加收入1万多元。下一步,将依托北大壶体育旅游开发区,打造滑雪、休闲、商旅农业观光为一体的“冰雪特色小镇”。

建设内容主要有基础设施、路边沟修整、文化广场、栅栏、围墙、景观小品、标识性建筑、美化绿化亮化等。

牵头部门:县新农村办。

责任单位:北大湖镇。

3.稻香特色产业小镇万昌镇玉华村。玉华村位于万昌镇的西部,吉长南线公路中心地段。现有8个社,9个自然屯,916户,3076口人。幅圆面积9.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50公顷,均为水田。2015年,玉华村与宇丰集团合作,积极争取“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利用“土地置换资金”的合作开发模式,建设了103.1万平方米的“和谐家园”农民新社区,创新了村企合一发展新型城镇化的“玉华村模式”。农民新居包括住宅322套,高标准村部1个、养老中心1栋,还配套建设了健身广场、活动广场等。玉华村主导产业为水稻。村内现有大米生产企业3户,其中宇丰米业是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另2户是市级重点龙头企业。他们生产的“万昌大米”是国家三重保护的大米品牌产品(国家原产地标识认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形成了万昌镇独具特色的“稻香特色小镇”农产品加工产业群。宇丰米业公司还在玉华村建成了2万多平米的四季水果智能温室,发展特色采摘和旅游。

建设内容主要有基础设施、路边沟、栅栏、景观小品、标识性建筑、植树台、美化绿化亮化等。

牵头部门:县新农村办。

责任单位:万昌镇。

4.芦笋特色产业小镇万昌镇裴家村。裴家村12社现有农户176户,人口540人。宇丰米业公司在裴家村已建成芦笋大棚600栋,建设冰水预冷生产线一条,芦笋保鲜库2000平方米,可一次保鲜芦笋5000吨以上。芦笋园区采取土地统一流转、合作社集中投入、农户分散种植,芦笋统一回收的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共带动当地310个农户种植芦笋1000多亩。南方种植芦笋一般都采用大田露地种植。在北方,芦笋生产基本都在大棚内,每栋芦笋大棚约占地1亩,可生产新鲜芦笋1.5吨,每公斤芦笋出售价格在16元左右,每亩芦笋可收入2.4万元,纯收入1.5万元左右,是种玉米的15倍左右。芦笋主要以鲜食为主,内销30%,外销70%。内销城市为长春、哈尔滨、沈阳等、外销国家为以色列、日本、新加坡等。

建设内容主要有基础设施、路边沟、栅栏、景观小品、标识性建筑、植树台、美化绿化亮化等。

牵头部门:县新农村办。

责任单位:万昌镇政府。

5.林果特色产业小镇北大湖镇草庙子村。草庙子村位于北大湖镇的西南部,距镇政府16公里。2018年,村重点打造夹信屯和三湾屯两个区域,同时兼顾三湾屯途经榛果产业基地起点至夹信子屯蓝莓采摘园。夹信屯幅员面积1.2平方公里。现有农户26户,人口123人。退耕林地65公顷,用于发展榛树45公顷、栽植林果20公顷。农户建设葡萄大棚11栋,棚室葡萄种植面积2.4公顷。三湾屯幅员面积1.6平方公里。现有农户36户,人口165人。退耕林地28公顷,用于栽植榛树19公顷、栽植林果9公顷。林业产业潜在效益非常可观,该村的林业产业链条正在延伸,其坚实的产业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将引领该村向更具前景的未来发展。

建设内容主要有基础设施、路边沟修整、房屋改造、围墙、文化广场、栅栏、景观小品、标识性建筑、美化绿化亮化等。

牵头部门:县新农村办。

责任单位:北大湖镇政府。

6.紫苏特色产业小镇一拉溪镇江南村。一拉溪镇是东北最大的紫苏生产基地,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江南村124社长期种植紫苏,现有农户186户,人口720人,耕地面积291公顷。该村农民均有种植紫苏的成熟经验,通过土地流转、企业投资和农民自主合作相结合的方式,当地紫苏种植规模逐步扩大。下一步,借助打造紫苏特色小镇,将把特色农业、新农村建设和特色旅游有机结合,使紫苏特色小镇成为美丽乡村的典型,成为“江南百顷苏叶香”的新型城镇化的范例。

建设内容主要有基础设施、路边沟、文化广场、栅栏、景观小品、标识性建筑、植树台、美化绿化亮化等。

牵头部门:县新农村办。

责任单位:一拉溪镇政府。

二是坚持规划先行。按照地域特色、区域特点、资源禀赋、历史传承和文化积淀,制定规划,实现梯度建设,错位发展。

牵头部门:新农村办。

责任单位:北大湖镇、西阳镇、万昌镇、一拉溪镇。

三是强化产业培育。开展“农业+、互联网+”行动,结合返乡下乡人员创新创业,充分把握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把优质供给、优美生态、优良环境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催生新创意、衍生新产业、打造新业态、构建新模式,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延长产业链、优化供应链、提升价值链。

牵头部门:县农业局。

责任单位:北大湖镇、西阳镇、万昌镇、一拉溪镇。

四是推进北大湖镇、一拉溪镇、万昌镇、西阳镇4个乡镇政府所在地城镇化建设,重点是基础设施和特色文化建设。

牵头部门:县住建局、县文广新局。

责任单位:北大湖镇、西阳镇、万昌镇、一拉溪镇。

(四)着力抓好乡镇政府所在地“三线下地”工程建设,实现镇区面貌整体提升。

一是抓好去“蜘蛛网”的“三线下地”工程。各乡镇(区)要结合城镇化改造和环境整治,集中治理主干道公路沿线电力、电信、移动、联通、电视网络等线路线杆,消除私接乱拉、借杆架线、跨街连接、电杆倾斜、废弃杆线残留,采取入地、入管、贴墙、捆扎等方式,统一梳理,集中架设,确保整齐、美观、安全。

牵头部门:县住建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联通公司永吉分公司、移动公司永吉分公司、电信公司永吉分公司、铁通公司永吉分公司、吉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永吉分公司、国网吉林永吉县供电有限公司。

二是抓好“两治理一加强”。重点整治道路、背街小巷、镇村结合部等区域环境卫生,做到垃圾日产日清。治理临时建筑乱搭乱建、车辆乱停乱放、商铺乱摆乱占、主要公路及集市外探头市场、牌匾规格不统一。加强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特别是要建设好污水集中收集处理和雨污分流设施。 

牵头部门:县住建局、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认真履行组织领导工作智能,通过定期和不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部署以“六清”为主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重大问题加强工作研究和部署,切实把任务落到实处,抢早安排部署。各乡镇党委政府、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要高度重视以“六清”为主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要把主要精力投放到以“六清”为主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上,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各有关部门履行职责时,也要从有利于以“六清”为主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上,主动站位,自觉上位。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调度、协调和情况综合工作,及时掌握工作动态,推动工作落实。

牵头部门:县新农村办。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各相关责任部门。

(二)突出典型引领。发挥典型创建引领工作,开设永吉县电视台“美丽乡村”栏目,全面报道我县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对一些好的模式和做法,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报道,对态度消极应付、效果不好的单位进行公开曝光。

牵头部门: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新局、县广播电视台。

责任单位:县新农村办、各乡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三)加大帮扶力度。调动包保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自身职能,形成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广泛参与的强大合力,共同为美丽乡村建设创造条件。

牵头部门:县扶贫办。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四)规范日常调度。按照工作目标任务,排出任务时间表,完善调度内容,县新农村办定期跟踪调度各事涉部门,促进各项任务如期完成。

牵头部门:县新农村办。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五)强化督导检查。改进督导督查方式,采取不通知时间和人员,随机抽查村屯,现场录拍,整治问题影视资料公开播放,集中评审,通报约谈等方式,或者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做到随机化、常态化。县政府年内将组织2次拉练式巡回检查。

牵头部门:县新农村办。

责任单位:事涉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六)注重工作统筹。既要抓重点村、脱贫村、片区村这些点,更要抓普通村屯这个面。既要抓县乡领导的组织推动,更要抓村社干部的示范带动。既要抓党委政府的靠前组织,更要抓一户一人的一线落实。

牵头部门:县新农村办。

责任单位:事涉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七)搞好资金整合。整合一事一议、水利移民、城乡绿化、发改项目、省级重点村建设项目、厕所革命、暖房子工程等涉农项目资金,集中打造以产业为支撑的特色小镇美丽乡村。

牵头部门:县财政局。

责任单位:事涉单位、县新农村办、各乡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