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求内容: 学生所在小学:吉林市第二实验小学高新校区二年级相关老师:王姓美术老师自2023年以来,学生每周美术课后回家要求家长同意参加校外的活动,但是家长没有收到学校或班主任的相关通知,于是反复询问孩子得知,是美术老师在课堂上提起的,想报名的可以找她报名。于是家长回忆起上学期就有一次,孩子放学回家说起“想去老师家的农场看蚕宝宝”,家长以为只是孩子和老师的课堂互动,没有再提起此事。这学期自3月份以来,每周回家都会提起有想去参加的课外活动,家长本来以为是学校组织,但是并没有收到学校官方通知,于是多方打听其他同学家长,了解到一个公众号:蚕宝研学。孩子说的活动都是这个公众号发布的,因为不了解这个组织的背景,是否安全,具体活动内容与学校的关系,没有报名参加。但是孩子每次都特别失望,认为是自己错过了学校组织的团体活动。如果只是偶尔在课堂上提起一些内容可以理解,但从频率(每周)和孩子叙述的内容来看“在学校里课堂上ppt"里有讲解、图片和画面。家长不理解这是什么情况?学校的教学内容是否包含了这个部分?想咨询一下,教育局是否对于在职教师在课堂上宣传个人的商业活动的行为是否有相关政策?学校和教育局对此事的看法是什么?
学生所在小学:吉林市第二实验小学高新校区二年级
相关老师:王姓美术老师
自2023年以来,学生每周美术课后回家要求家长同意参加校外的活动,但是家长没有收到学校或班主任的相关通知,于是反复询问孩子得知,是美术老师在课堂上提起的,想报名的可以找她报名。
于是家长回忆起上学期就有一次,孩子放学回家说起“想去老师家的农场看蚕宝宝”,家长以为只是孩子和老师的课堂互动,没有再提起此事。
这学期自3月份以来,每周回家都会提起有想去参加的课外活动,家长本来以为是学校组织,但是并没有收到学校官方通知,于是多方打听其他同学家长,了解到一个公众号:蚕宝研学。孩子说的活动都是这个公众号发布的,因为不了解这个组织的背景,是否安全,具体活动内容与学校的关系,没有报名参加。
但是孩子每次都特别失望,认为是自己错过了学校组织的团体活动。
如果只是偶尔在课堂上提起一些内容可以理解,但从频率(每周)和孩子叙述的内容来看“在学校里课堂上ppt"里有讲解、图片和画面。家长不理解这是什么情况?学校的教学内容是否包含了这个部分?
想咨询一下,教育局是否对于在职教师在课堂上宣传个人的商业活动的行为是否有相关政策?
学校和教育局对此事的看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