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2日 星期二
登录 注册智能问答无障碍适老化
WWW.JLCITY.GOV.CN
校社联动传温情 青银共融谱新篇——市民政局、市教育局协同发力架起“青银共融”暖心桥
日期:2025-08-21    来源:市民政局
字号: 变大 变小
收藏 打印

为深入贯彻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积极响应我市“养老十五分钟生活圈”建设部署,市教育局、市民政局联合印发了《“校社联动 青银共融”常态化共建方案》,全力打造“老有所乐、幼有所悟、代际共荣”的优秀典范和示范项目,积极营造全社会尊老爱幼的文明风尚。

8月19日,在市民政局、市教育局的联合组织下,吉林市第二中学精心选派27名学生志愿者,走进吉林市高新区久乐家养老院,开展敬老志愿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尊老敬老传统美德,搭建代际沟通桥梁。

图为活动现场

学生志愿者们抵达后,在养老院配合和指导下,迅速投入服务工作,将温暖与关怀送到长者身边,与他们亲切拉家常、聊趣事,耐心倾听长者们讲述过往的经历与人生智慧。温馨的话语、真诚的笑容,瞬间拉近了青银两代人的距离,消融了代际隔阂,活动现场洋溢着浓浓的温情。

图为活动现场

学生志愿者们为老人们献上了《歌唱祖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红歌联唱,还与养老院工作人员一起扭起了秧歌,老人们跟着节奏打拍、哼唱。歌声和娱乐活动不仅传递了青春的朝气,更承载着对历史的敬意和对革命精神的传承,让红色基因在代际交流中赓续。

 


图为活动现场

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学生志愿者们化身贴心助手,小心翼翼地推着轮椅,平稳护送老人上楼。虽然动作略显笨拙,但这一推一扶间,不仅是简单的体力帮助,更是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传统美德的生动诠释,让青少年在身体力行中深刻体会到关爱与责任的分量,实现了“幼有所悟”与“老有所乐”的双向奔赴。

此次“校社联动传温情,青银共融谱新篇”活动,以教育为桥、以社会为基,在应对老龄化挑战、传承文明基因、构建和谐生态中,交出的一份兼具温度与深度的实践答卷。

活动将宏观政策转化为“青银面对面”的具体行动。从资源对接的精准匹配,到活动设计的情感聚焦,再到长效机制的持续构建,让“老有所乐”不再局限于物质保障,更延伸至精神共融的深层需求;让“幼有所悟”跳出课堂说教,成为触摸社会、理解责任的生动教材。这种“政策—实践—民生”的闭环,为国家战略在基层的落地提供了可复制的“校社联动”样本。

 

图为活动现场

活动构建了传统美德与红色基因的“代际传递场”。青少年在听长者讲过往中触摸历史肌理,在推轮椅、拉家常中践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伦理,让尊老敬老从道德标语变为刻入骨髓的行动自觉;红歌联唱则让革命精神跨越年龄界限,在共唱共鸣中实现红色基因的代际赓续。这种“老带少传智慧、少助老显担当”的双向互动,不仅消融了代际隔阂,更让文明火种在青银两代人的“双向奔赴”中生生不息,为传统文化与红色精神的传承注入了鲜活的时代生命力。

图为活动现场

“校社联动”机制探索出家校社联动新路径:民政局的资源赋能、教育局的德育引领、学校的实践落地,三方合力既满足了银龄群体的情感需求,又为青少年搭建了成长课堂,更在全社会营造了尊老爱幼的文明风尚。这种模式打破了部门壁垒与资源孤岛,实现了“养老服务”与“立德树人”的价值互哺,为构建代际和谐、凝聚社会治理多元力量提供了“教育+社会”的协同范例,更以扎实成效为培育时代新人、建设和谐社会筑牢了根基。

市民政局、市教育局将通过推动学校(幼儿园)与养老机构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实现“教育资源反哺养老服务、养老场景赋能教育实践”的双向价值,构建“代际共融、青银互助、校社联动”的“十五分钟养老圈”社区治理新模式。



(责任编辑:周佳琦)
初审:刘力豪 复审:赵梅霞 终审:宋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站群导航
站群导航 |
县(市)区政府 |
市政府工作部门 |
市州政府网站 |
各省市政府网站 |
国家部委网站 |
新闻媒体
市人大市政协市纪委监委市委政法委市法院
市检察院
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工作部门
市州政府网站各省市政府网站
国家部委网站新闻媒体
联系电话:0432-65155806
本站流量:
网站标识码:2202000006
版权所有:吉林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网站标识码:2202000006
吉公网安备:22020402000219号
ICP备案编号:吉ICP备05005864号
版权所有:吉林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023年9月12日 星期二
登录 注册智能问答无障碍浏览关闭适老化
WWW.JLCITY.GOV.CN
校社联动传温情 青银共融谱新篇——市民政局、市教育局协同发力架起“青银共融”暖心桥
日期:2025-08-21    来源:市民政局

为深入贯彻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积极响应我市“养老十五分钟生活圈”建设部署,市教育局、市民政局联合印发了《“校社联动 青银共融”常态化共建方案》,全力打造“老有所乐、幼有所悟、代际共荣”的优秀典范和示范项目,积极营造全社会尊老爱幼的文明风尚。

8月19日,在市民政局、市教育局的联合组织下,吉林市第二中学精心选派27名学生志愿者,走进吉林市高新区久乐家养老院,开展敬老志愿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尊老敬老传统美德,搭建代际沟通桥梁。

图为活动现场

学生志愿者们抵达后,在养老院配合和指导下,迅速投入服务工作,将温暖与关怀送到长者身边,与他们亲切拉家常、聊趣事,耐心倾听长者们讲述过往的经历与人生智慧。温馨的话语、真诚的笑容,瞬间拉近了青银两代人的距离,消融了代际隔阂,活动现场洋溢着浓浓的温情。

图为活动现场

学生志愿者们为老人们献上了《歌唱祖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红歌联唱,还与养老院工作人员一起扭起了秧歌,老人们跟着节奏打拍、哼唱。歌声和娱乐活动不仅传递了青春的朝气,更承载着对历史的敬意和对革命精神的传承,让红色基因在代际交流中赓续。

 


图为活动现场

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学生志愿者们化身贴心助手,小心翼翼地推着轮椅,平稳护送老人上楼。虽然动作略显笨拙,但这一推一扶间,不仅是简单的体力帮助,更是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传统美德的生动诠释,让青少年在身体力行中深刻体会到关爱与责任的分量,实现了“幼有所悟”与“老有所乐”的双向奔赴。

此次“校社联动传温情,青银共融谱新篇”活动,以教育为桥、以社会为基,在应对老龄化挑战、传承文明基因、构建和谐生态中,交出的一份兼具温度与深度的实践答卷。

活动将宏观政策转化为“青银面对面”的具体行动。从资源对接的精准匹配,到活动设计的情感聚焦,再到长效机制的持续构建,让“老有所乐”不再局限于物质保障,更延伸至精神共融的深层需求;让“幼有所悟”跳出课堂说教,成为触摸社会、理解责任的生动教材。这种“政策—实践—民生”的闭环,为国家战略在基层的落地提供了可复制的“校社联动”样本。

 

图为活动现场

活动构建了传统美德与红色基因的“代际传递场”。青少年在听长者讲过往中触摸历史肌理,在推轮椅、拉家常中践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伦理,让尊老敬老从道德标语变为刻入骨髓的行动自觉;红歌联唱则让革命精神跨越年龄界限,在共唱共鸣中实现红色基因的代际赓续。这种“老带少传智慧、少助老显担当”的双向互动,不仅消融了代际隔阂,更让文明火种在青银两代人的“双向奔赴”中生生不息,为传统文化与红色精神的传承注入了鲜活的时代生命力。

图为活动现场

“校社联动”机制探索出家校社联动新路径:民政局的资源赋能、教育局的德育引领、学校的实践落地,三方合力既满足了银龄群体的情感需求,又为青少年搭建了成长课堂,更在全社会营造了尊老爱幼的文明风尚。这种模式打破了部门壁垒与资源孤岛,实现了“养老服务”与“立德树人”的价值互哺,为构建代际和谐、凝聚社会治理多元力量提供了“教育+社会”的协同范例,更以扎实成效为培育时代新人、建设和谐社会筑牢了根基。

市民政局、市教育局将通过推动学校(幼儿园)与养老机构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实现“教育资源反哺养老服务、养老场景赋能教育实践”的双向价值,构建“代际共融、青银互助、校社联动”的“十五分钟养老圈”社区治理新模式。



(责任编辑:周佳琦)
初审:刘力豪 复审:赵梅霞 终审:宋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