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2日 星期二
登录 注册智能问答无障碍适老化
WWW.JLCITY.GOV.CN
把民生愿景“绘”成幸福实景——2024年全市民生工作综述
日期:2025-01-17    来源:吉林市融媒体中心
字号: 变大 变小
收藏 打印

一座高质量发展的城市,须有鲜明的民生底色。

2024年,市委、市政府坚持以民评民说为标准、以民心民力为依靠、以民意民声为依据、以民愿民盼为方向、以民惠民富为目标,坚定不移用民生“升级版”换取百姓“获得感”,用民生“温度”标注幸福“刻度”,在增进民生福祉的画卷上增笔添墨。

社会民生,让民声变“民升”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

2024年年初,市委社会工作部成立,由市委书记担任全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协调机制组长,提格统筹;以“党建引领、聚力强基”为工作主线,将社会工作上升到政治高度。

这一年,我市将“六个意识”贯穿城市建设全过程,深入实施道路畅通、旧城改造等城市更新十大工程,松花江百里生态绿廊、红旗大桥等工程开复工,松江中西路照明提升、抗联纪念广场等工程竣工投用,终结平山街十年不畅尴尬,结束沈吉铁路百年穿城历史,城市焕新带动人口连续两年实现净增长。

这一年,社会和谐稳定,党心与民心交融与共。我市把人民满意当作最高标准,坚持以党风带政风化民风,常态化开展民生问题“大调研大起底”,深化12345政务平台建设,起底和受理民生问题反馈评价满意率达99%以上,信访事项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均达100%,为民排忧解难成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涵养新风正气的生动实践。

一年来,我市日益完善可持续、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推进7个方面50项民生实事。疏通堵点,打好环境治理“阵地战”;突破难点,打好绿化美化“升级战”;整治痛点,打好教育医疗“持久战”;找准盲点,打好市容市貌整治“运动战”;把握特点,打好社区物业服务“突破战”;攻克重点,打好困难群众居所“保卫战”。城市发展始终坚守民生情怀,让发展实绩更有温度。

创业就业,让民忧变“民优”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稳则民心安。

我市把稳就业作为保障民生的重要抓手,强化基础建设,深入推进“大就业”格局构建行动;供需双向发力,深入推进“大服务”品牌创建行动;聚焦重点群体,深入推进“大兜底”援助帮扶行动;突出载体驱动,深入推进“大创业”支持促进行动;注重能力提升,深入推进“大培训”技能提升行动;整合宣传资源,深入实施“大宣传”舆论引导行动。

这一年,建设市、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1902个、“家门口”就业创业服务站430个、农村半小时服务圈1384个,公共就业服务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这一年,深入开展“96885 吉人在线”服务平台推广攻坚行动。线上,建设吉林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网和移动端就业平台、就业创业直播平台,打造“云招聘”品牌;线下,在每月20日就业大集的基础上,增加招聘会场次,实现线上线下服务一体化。

这一年,培育长白山菌类园艺工、吉林市锅包肉名厨等44个全国和地方劳务品牌,带动就业近6万人;建成11个零工市场和247个零工驿站,提供岗位万余个;开通就业援助绿色通道和线上援助渠道,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建设就业帮扶车间133个,守住建档立卡脱贫劳动力无一人返贫的底线。

这一年,建立创业项目、创业培训、创业孵化、创业指导、创业贷款“五位一体”创业服务体系;累计建设百余个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基地;培育“创办你的企业”(SYB)和网络创业培训师资,增加马兰花创业培训力量;与十余家银行建立合作关系,为创业者和创业企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14亿元。

“就业服务六大行动”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社区服务,让民意变“民逸”

社区是城市的最小“细胞”,社区服务牵动万千群众的“神经末梢”。

“真是想啥来啥,有长者食堂就不愁老人吃饭的事儿了。”市民李女士说,她父亲独居,吃饭总是对付,她是顾小的就顾不了老的。丰满区丰满街道山河社区长者食堂开办后,老人的吃饭问题解决了,让她省心和安心不少。

长者食堂如今已成为我市社区的特色亮点。食堂统一编号、标识和牌匾,支持助餐服务机构对不同年龄段老年人实行差异化优惠价格服务,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吃上“幸福餐”。

2024年,我市大力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城市养老服务三级网络设施覆盖率达到70%;项目化推进社区长者食堂建设,形成设施配置齐全、功能布局优化的多元老人助餐服务供给格局。

社区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是做好服务工作的重要因素。2024年,我市开展社区工作人员“头雁”计划,选派优秀社区党组织副职人员,到指定社区锻炼学习,带动社区干部队伍能力整体提升。我市还试点推进特色社区建设,围绕文化引领、村社联动等场景,打造试点社区,增强社区服务供给能力;打造端午节亲子互动、百家宴品百家美食等社区品牌活动,举办全市首届社区团体舞创意大赛,不断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体育事业,让民想变“民享”

“冬天能在江里划龙舟的北方城市,也只有吉林市了吧。”这是中国·吉林市国际冬季龙舟邀请赛引发的惊叹。

“现场看国家级航空模型队的表演,太过瘾了。”这是中国·吉林全国航空模型邀请赛带来的幸福感。

“六届吉马,我全参加了。”这是2024吉林市马拉松赛汇聚的热情。

这一年,我市深挖体育赛事潜力,水、陆、空都奉上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赛事活动。首届城市家庭铁人三项赛、凯乐石东北100松花湖跑山赛、全国大学生赛艇锦标赛、畅游松花江冬泳活动、吉林·松花江横渡活动等一系列大型赛事,让五湖四海的目光投向我市,也让江城百姓过足眼瘾。

乐享体育成果,不但要“看得见”,还要“摸得着”。

这一年,根据群众需求,我市定向更新配建健身路径、配建乒乓球台,另外还建设小型体育公园、社区智慧化健身房、多功能运动场、滑板公园,开展国球进社区项目;将体育健身场馆和运动场开放时间延长,不断擦亮体育健身名片。全年举办各类群众体育活动百项次,通过赛事活动,普及宣传科学健身知识,激发群众健身热情。

我市的体育事业不仅带来“心想事成”的满足感,还给市民增添自豪感。在巴黎奥运会上,我市培养输送的运动员摘得银牌和铜牌,实现我市在夏季奥运会上奖牌零的突破。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一年里,一项项民生工程、一件件民生实事,不断为民生“加码”、为幸福“提速”,让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改革发展的红利。(董雪扬)




(责任编辑:赵梅霞)
初审:赵梅霞 复审:尹小婧 终审:宋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站群导航
站群导航 |
县(市)区政府 |
市政府工作部门 |
市州政府网站 |
各省市政府网站 |
国家部委网站 |
新闻媒体
市人大市政协市纪委监委市委政法委市法院
市检察院
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工作部门
市州政府网站各省市政府网站
国家部委网站新闻媒体
联系电话:0432-65155806
本站流量:
网站标识码:2202000006
版权所有:吉林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网站标识码:2202000006
吉公网安备:22020402000219号
ICP备案编号:吉ICP备05005864号
版权所有:吉林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023年9月12日 星期二
登录 注册智能问答无障碍浏览关闭适老化
WWW.JLCITY.GOV.CN
把民生愿景“绘”成幸福实景——2024年全市民生工作综述
日期:2025-01-17    来源:吉林市融媒体中心

一座高质量发展的城市,须有鲜明的民生底色。

2024年,市委、市政府坚持以民评民说为标准、以民心民力为依靠、以民意民声为依据、以民愿民盼为方向、以民惠民富为目标,坚定不移用民生“升级版”换取百姓“获得感”,用民生“温度”标注幸福“刻度”,在增进民生福祉的画卷上增笔添墨。

社会民生,让民声变“民升”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

2024年年初,市委社会工作部成立,由市委书记担任全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协调机制组长,提格统筹;以“党建引领、聚力强基”为工作主线,将社会工作上升到政治高度。

这一年,我市将“六个意识”贯穿城市建设全过程,深入实施道路畅通、旧城改造等城市更新十大工程,松花江百里生态绿廊、红旗大桥等工程开复工,松江中西路照明提升、抗联纪念广场等工程竣工投用,终结平山街十年不畅尴尬,结束沈吉铁路百年穿城历史,城市焕新带动人口连续两年实现净增长。

这一年,社会和谐稳定,党心与民心交融与共。我市把人民满意当作最高标准,坚持以党风带政风化民风,常态化开展民生问题“大调研大起底”,深化12345政务平台建设,起底和受理民生问题反馈评价满意率达99%以上,信访事项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均达100%,为民排忧解难成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涵养新风正气的生动实践。

一年来,我市日益完善可持续、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推进7个方面50项民生实事。疏通堵点,打好环境治理“阵地战”;突破难点,打好绿化美化“升级战”;整治痛点,打好教育医疗“持久战”;找准盲点,打好市容市貌整治“运动战”;把握特点,打好社区物业服务“突破战”;攻克重点,打好困难群众居所“保卫战”。城市发展始终坚守民生情怀,让发展实绩更有温度。

创业就业,让民忧变“民优”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稳则民心安。

我市把稳就业作为保障民生的重要抓手,强化基础建设,深入推进“大就业”格局构建行动;供需双向发力,深入推进“大服务”品牌创建行动;聚焦重点群体,深入推进“大兜底”援助帮扶行动;突出载体驱动,深入推进“大创业”支持促进行动;注重能力提升,深入推进“大培训”技能提升行动;整合宣传资源,深入实施“大宣传”舆论引导行动。

这一年,建设市、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1902个、“家门口”就业创业服务站430个、农村半小时服务圈1384个,公共就业服务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这一年,深入开展“96885 吉人在线”服务平台推广攻坚行动。线上,建设吉林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网和移动端就业平台、就业创业直播平台,打造“云招聘”品牌;线下,在每月20日就业大集的基础上,增加招聘会场次,实现线上线下服务一体化。

这一年,培育长白山菌类园艺工、吉林市锅包肉名厨等44个全国和地方劳务品牌,带动就业近6万人;建成11个零工市场和247个零工驿站,提供岗位万余个;开通就业援助绿色通道和线上援助渠道,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建设就业帮扶车间133个,守住建档立卡脱贫劳动力无一人返贫的底线。

这一年,建立创业项目、创业培训、创业孵化、创业指导、创业贷款“五位一体”创业服务体系;累计建设百余个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基地;培育“创办你的企业”(SYB)和网络创业培训师资,增加马兰花创业培训力量;与十余家银行建立合作关系,为创业者和创业企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14亿元。

“就业服务六大行动”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社区服务,让民意变“民逸”

社区是城市的最小“细胞”,社区服务牵动万千群众的“神经末梢”。

“真是想啥来啥,有长者食堂就不愁老人吃饭的事儿了。”市民李女士说,她父亲独居,吃饭总是对付,她是顾小的就顾不了老的。丰满区丰满街道山河社区长者食堂开办后,老人的吃饭问题解决了,让她省心和安心不少。

长者食堂如今已成为我市社区的特色亮点。食堂统一编号、标识和牌匾,支持助餐服务机构对不同年龄段老年人实行差异化优惠价格服务,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吃上“幸福餐”。

2024年,我市大力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城市养老服务三级网络设施覆盖率达到70%;项目化推进社区长者食堂建设,形成设施配置齐全、功能布局优化的多元老人助餐服务供给格局。

社区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是做好服务工作的重要因素。2024年,我市开展社区工作人员“头雁”计划,选派优秀社区党组织副职人员,到指定社区锻炼学习,带动社区干部队伍能力整体提升。我市还试点推进特色社区建设,围绕文化引领、村社联动等场景,打造试点社区,增强社区服务供给能力;打造端午节亲子互动、百家宴品百家美食等社区品牌活动,举办全市首届社区团体舞创意大赛,不断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体育事业,让民想变“民享”

“冬天能在江里划龙舟的北方城市,也只有吉林市了吧。”这是中国·吉林市国际冬季龙舟邀请赛引发的惊叹。

“现场看国家级航空模型队的表演,太过瘾了。”这是中国·吉林全国航空模型邀请赛带来的幸福感。

“六届吉马,我全参加了。”这是2024吉林市马拉松赛汇聚的热情。

这一年,我市深挖体育赛事潜力,水、陆、空都奉上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赛事活动。首届城市家庭铁人三项赛、凯乐石东北100松花湖跑山赛、全国大学生赛艇锦标赛、畅游松花江冬泳活动、吉林·松花江横渡活动等一系列大型赛事,让五湖四海的目光投向我市,也让江城百姓过足眼瘾。

乐享体育成果,不但要“看得见”,还要“摸得着”。

这一年,根据群众需求,我市定向更新配建健身路径、配建乒乓球台,另外还建设小型体育公园、社区智慧化健身房、多功能运动场、滑板公园,开展国球进社区项目;将体育健身场馆和运动场开放时间延长,不断擦亮体育健身名片。全年举办各类群众体育活动百项次,通过赛事活动,普及宣传科学健身知识,激发群众健身热情。

我市的体育事业不仅带来“心想事成”的满足感,还给市民增添自豪感。在巴黎奥运会上,我市培养输送的运动员摘得银牌和铜牌,实现我市在夏季奥运会上奖牌零的突破。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一年里,一项项民生工程、一件件民生实事,不断为民生“加码”、为幸福“提速”,让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改革发展的红利。(董雪扬)




(责任编辑:赵梅霞)
初审:赵梅霞 复审:尹小婧 终审:宋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