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2日 星期二
登录 注册智能问答无障碍适老化
WWW.JLCITY.GOV.CN
欢天喜地迎新春 烟火气里年味浓——五县(市)春节前消费市场扫描
日期:2025-01-26    来源:江城日报
字号: 变大 变小
收藏 打印

消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正日益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力量。随着农历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五县(市)城乡消费市场持续升温,很多人家开始着手准备过年,不论是从线上下单到线下置办年货,还是预约民宿、年夜饭抑或是假期旅游,纷纷被提上日程。各县(市)大街小巷、广袤乡村不断升腾起温暖的烟火气,展现出消费市场的强大潜力和韧性。

永吉年货大集走货速度快

1月16日,永吉县金家满族乡集市日。鸡鸭鱼肉、年画对联、冻梨冻杮子,免费送书、赠送春联……大集上满满的年味中,还蕴藏着浓郁的文化味,深受赶集人欢迎。

“开集啦!”当天9点钟,随着金家满族乡党委书记李强敲响大锣,金家村秧歌队扭起欢乐大秧歌,将已经开启买买买、卖卖卖模式的年集氛围推向高潮。

鱼摊前人来人往,走货速度肉眼可见地快。卖鱼的是永吉县黄榆乡人,当天售卖白鲢、胖头两种鱼。“金家的大集我总来。我卖的鱼品质好,还便宜。这不,一个多小时,我已经卖了200多斤了。”一位背着帆布袋的女士挑了一条白鲢,称量、交钱,利落交易。“先放着,我去买点肉,一会儿回来取。”集市上,这样的赶集人很多,穿梭在一个个推位前,包里越装越鼓。

免费书摊是当天新增的项目。摊前挤满了人,怕人多书不够分,主办方限定一人领一本。“大集人多,我们趁此机会开展书香润乡村全民阅读活动,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金家乡宣传委员马小涵说。

集市不远,是金家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两位书法老师正在这里书写汉语、满语春联。买齐年货的赶集人,纷纷来到实践所,小小屋里求春联的人排上了队。

据了解,万昌镇、西阳镇、一拉溪镇、黄榆乡等永吉县所属各乡镇农贸大集近日均红火开集,赠春联、送剪纸、义务剪发等文明新风随处可见。群众在逛集市买年货同时,捎回了充满文化气息的“文明大礼包”。

磐石乡村消费潜力释放

蛇年春节将至,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

在磐石市黑石镇,一场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赶大集活动正在进行。1月16日,记者行走在集市中,被浓浓的年味包裹,在沿道路排开的摊位上,灯笼、春联、蔬菜水果、炒货干果等各类年货应有尽有,吆喝声此起彼伏,前来置办年货的人络绎不绝。

“今天置办了一些年货,等春节前几天再买点儿新鲜肉类和蔬菜就齐全了。”刚赶完集的农民李大伟说,这几年收入比以前高了,现在他买东西更看重营养和品质。

近年来,随着农村居民品牌意识、品质意识和环保意识的增强,以绿色智能家电为代表的升级类商品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旧冰箱已经用了10多年,一直没舍得换。趁着国家有政策,我最近换了台一级能效冰箱,享受国家优惠补贴2000元。”松山镇居民高亮说。

磐石市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村级物流服务网点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完善,有力推动乡村消费提质增效。“以前我们村没有物流网点,网购后需要专门去镇上或县城的服务网点取货,现在步行几分钟就能到快递站,取件很方便。”石嘴镇永丰村村民刘建国说。

在乡村消费潜力有效释放的同时,村里不断涌现的消费新场景,吸引了更多人来到乡村感受田园风光。在即将到来的春节假期,不少人计划选择来乡村民宿过年。宝山乡北锅盔村一位村民高兴地对记者说:“最近接到不少春节的订房电话,很多城里人选择带家人来咱们村里过年。”

从磐石市商务局获悉,去年该市通过开展节庆活动,畅通流通渠道,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正增长。“从2025年元旦开始,我们就依托大型商超开展了以旧换新、优惠礼遇等系列活动,为磐石人民带来一场场消费盛宴。我们的目标是,今年实现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以上。”磐石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蛟河农产品搭上网络快车

1月14日10时许,蛟河市黄松甸镇,吉林吉芝养生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灵芝基地菌椴加工车间,25岁的闫春旭调整好设备,开始直播:“来啊,叔叔阿姨看这里!我手里拿的是一份儿5天的试吃装。如果你对灵芝孢子粉不是很了解,就来我的直播间看一看……”

闫春旭一家三代人种植灵芝,基地200栋大棚年种植灵芝36万椴,采收灵芝孢子粉2.5万公斤。2014年,他们生产的破壁灵芝孢子粉申请拿到国家保健食品文号,走进了药厂和大型商超。紧跟互联网潮流,基地开起网店,销售从线下拓展到线上。闫春旭和弟弟专门到杭州市学习电子商务课程,学成归乡,从父辈手中接过灵芝产品销售接力棒。

如今,闫春旭和弟弟都在做网络主播,每天从7时直播到19时。“企业电商年销售额能达到二三百万元。今年春节前市场十分火爆,1月份前半个月,销售额就达到了100余万元。”

像闫春旭和弟弟这样的网络主播,蛟河市还有上百名。在他们的带动下,灵芝孢子粉、黑木耳、甜黏玉米、人参、黏豆包、小笨鸡等当地特色农产品搭上网络快车,销往大江南北。据介绍,去年蛟河市209家电商企业实现网络零售额超20亿元。

蛟河市商务局副局长杨卓介绍,今年从元旦开始的前半个月,蛟河市网络零售额实现了较快增长,1月份网络零售额增速预计在25%以上。“消费的加快恢复正在变成经济的主拉动力。”

舒兰鹅街喜迎“春节档”消费热

傍晚,舒兰市鹅街上“鹅”状路灯亮起,这条因“鹅”成名的小街开始了一天最繁华的时刻。随着春节临近,鹅街室外更加热闹起来,一众商铺内人流不断。

鹅街于去年6月份以夜市形式投入运营。鹅街上的商户大多是餐饮店,每天晚上会有不少人来到这里品舒兰鹅餐,一些店若不提早预约,都抢不上座位。商家们也是在餐饮之上,增加了很多“戏码”。

舒兰记忆火锅集市是一家集鹅肉火锅、怀旧体验等为一体的火锅店。1月17日,记者前去探店,看到工作人员正在门口忙着卸货。经理齐力猛介绍,店里生意越来越好,单日最高销售额达到1.5万元,最近他们投资10万元打造了一间火锅影院,可以供30人左右边用餐边观影。

“鹅村长”新派淮扬菜的生意同样兴隆。饭店负责人田丽介绍,店里每天的营业额都在1万元左右,5个包厢几乎天天客满。截至目前,他们还售出1200余套盐水鹅礼盒。

临近春节,鹅文创产品受到消费者追捧。在鹅街上的白鹅文创店,店主纪艳蕊正在使用黏土捏制文创新产品“小白鹅消防员”,忙得不亦乐乎。小白鹅雕塑是店里的热销单品,开业以来已卖出数百只。“最近总有人进屋看看,遇到称心的就直接买下了。”

白翎羽绒、法特酱大鹅等舒兰白鹅产品同样受到消费者青睐,不少人选择给家里人改一件羽绒服、做一床羽绒被,抑或是送去几只酱鹅、鹅货。通过发达的物流系统,舒兰白鹅正“飞”向全国各地。

鹅街上有近20家门店,经营的均是与鹅相关的餐饮、文创、服装等产品。据预测,沿街商户从去年7月开始陆续运营以来,总营收300万元左右。目前,鹅街正在迎来建成后第一波“春节档”,很多商户计划选择过年期间不休息,拥抱新一轮消费热潮。

桦甸冰雪旅游持续升温

临近春节,桦甸冰雪旅游市场持续升温,各处冰雪景区各类活动精彩纷呈,分别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

1月19日,南楼山景区凤舞瀑,从山顶顺流而下的水流沿着石壁凝结成冰,仿佛一条洁白的玉带悬挂山间,冰瀑的落差较大,多级叠瀑层次分明,甚为壮观。东北民族特色古典雪乡枫雪部落,冰雪娱乐与民俗文化交织把这里变成一片奇幻胜地,景区开设高坡滑雪圈、冬季垂钓、林海雪原红色旅游沉浸式体验、马拉爬犁等冰雪娱乐项目,让游客体验到别致的冰雪风情。在冰雪乐活胜地名峰生态度假村,游客不仅可以滑雪圈、溜冰、玩雪地足球、开雪地摩托、抽冰猴、冰钓,还可以选购物美价廉的东北土特产品,品尝东北特色农家美食,入住东北民俗特色农家小院,另有一番滋味。

桦甸市旅游协会会长、名峰生态度假村董事长郎立梅介绍,近期前来景区玩冰戏雪的游客明显增多。最忙的一天,景区接待游客6000余人次,就餐游客多达600余人。“光是南方来的‘小土豆’,我们已接待3000余人次。除夕晚上的住宿,早早地就被预订一空,届时我的办公室都要腾出来搞接待。”

“新雪季,我们深入挖掘山水林田冰雪资源特色,推出‘悦动金城 畅享冰雪’主题活动,努力做强冰雪产业,打响‘桦’字号旅游品牌。”桦甸市文广旅局副局长王智臣介绍,他们积极打造冰雪旅游精品路线,除南楼山、枫雪部落、名峰生态度假村各具特色外,冰雪奇趣天地辉发湖、梦幻冬韵胜境红石湖等地均值得一游。

据预测,桦甸新雪季可接待游客35万人次,实现直接收入3000万元,旅游总收入2.5亿~2.8亿元,占全年接待游客总量和收入的20%左右。 (李伟洪 张春和 马婧 李春红 靳旭)




(责任编辑:赵梅霞)
初审:赵梅霞 复审:尹小婧 终审:宋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站群导航
站群导航 |
县(市)区政府 |
市政府工作部门 |
市州政府网站 |
各省市政府网站 |
国家部委网站 |
新闻媒体
市人大市政协市纪委监委吉林市长安网市法院
市检察院
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工作部门
市州政府网站各省市政府网站
国家部委网站新闻媒体
联系电话:0432-65155806
本站流量:
网站标识码:2202000006
版权所有:吉林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网站标识码:2202000006
吉公网安备:22020402000219号
ICP备案编号:吉ICP备05005864号
版权所有:吉林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023年9月12日 星期二
登录 注册智能问答无障碍浏览关闭适老化
WWW.JLCITY.GOV.CN
欢天喜地迎新春 烟火气里年味浓——五县(市)春节前消费市场扫描
日期:2025-01-26    来源:江城日报

消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正日益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力量。随着农历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五县(市)城乡消费市场持续升温,很多人家开始着手准备过年,不论是从线上下单到线下置办年货,还是预约民宿、年夜饭抑或是假期旅游,纷纷被提上日程。各县(市)大街小巷、广袤乡村不断升腾起温暖的烟火气,展现出消费市场的强大潜力和韧性。

永吉年货大集走货速度快

1月16日,永吉县金家满族乡集市日。鸡鸭鱼肉、年画对联、冻梨冻杮子,免费送书、赠送春联……大集上满满的年味中,还蕴藏着浓郁的文化味,深受赶集人欢迎。

“开集啦!”当天9点钟,随着金家满族乡党委书记李强敲响大锣,金家村秧歌队扭起欢乐大秧歌,将已经开启买买买、卖卖卖模式的年集氛围推向高潮。

鱼摊前人来人往,走货速度肉眼可见地快。卖鱼的是永吉县黄榆乡人,当天售卖白鲢、胖头两种鱼。“金家的大集我总来。我卖的鱼品质好,还便宜。这不,一个多小时,我已经卖了200多斤了。”一位背着帆布袋的女士挑了一条白鲢,称量、交钱,利落交易。“先放着,我去买点肉,一会儿回来取。”集市上,这样的赶集人很多,穿梭在一个个推位前,包里越装越鼓。

免费书摊是当天新增的项目。摊前挤满了人,怕人多书不够分,主办方限定一人领一本。“大集人多,我们趁此机会开展书香润乡村全民阅读活动,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金家乡宣传委员马小涵说。

集市不远,是金家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两位书法老师正在这里书写汉语、满语春联。买齐年货的赶集人,纷纷来到实践所,小小屋里求春联的人排上了队。

据了解,万昌镇、西阳镇、一拉溪镇、黄榆乡等永吉县所属各乡镇农贸大集近日均红火开集,赠春联、送剪纸、义务剪发等文明新风随处可见。群众在逛集市买年货同时,捎回了充满文化气息的“文明大礼包”。

磐石乡村消费潜力释放

蛇年春节将至,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

在磐石市黑石镇,一场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赶大集活动正在进行。1月16日,记者行走在集市中,被浓浓的年味包裹,在沿道路排开的摊位上,灯笼、春联、蔬菜水果、炒货干果等各类年货应有尽有,吆喝声此起彼伏,前来置办年货的人络绎不绝。

“今天置办了一些年货,等春节前几天再买点儿新鲜肉类和蔬菜就齐全了。”刚赶完集的农民李大伟说,这几年收入比以前高了,现在他买东西更看重营养和品质。

近年来,随着农村居民品牌意识、品质意识和环保意识的增强,以绿色智能家电为代表的升级类商品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旧冰箱已经用了10多年,一直没舍得换。趁着国家有政策,我最近换了台一级能效冰箱,享受国家优惠补贴2000元。”松山镇居民高亮说。

磐石市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村级物流服务网点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完善,有力推动乡村消费提质增效。“以前我们村没有物流网点,网购后需要专门去镇上或县城的服务网点取货,现在步行几分钟就能到快递站,取件很方便。”石嘴镇永丰村村民刘建国说。

在乡村消费潜力有效释放的同时,村里不断涌现的消费新场景,吸引了更多人来到乡村感受田园风光。在即将到来的春节假期,不少人计划选择来乡村民宿过年。宝山乡北锅盔村一位村民高兴地对记者说:“最近接到不少春节的订房电话,很多城里人选择带家人来咱们村里过年。”

从磐石市商务局获悉,去年该市通过开展节庆活动,畅通流通渠道,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正增长。“从2025年元旦开始,我们就依托大型商超开展了以旧换新、优惠礼遇等系列活动,为磐石人民带来一场场消费盛宴。我们的目标是,今年实现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以上。”磐石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蛟河农产品搭上网络快车

1月14日10时许,蛟河市黄松甸镇,吉林吉芝养生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灵芝基地菌椴加工车间,25岁的闫春旭调整好设备,开始直播:“来啊,叔叔阿姨看这里!我手里拿的是一份儿5天的试吃装。如果你对灵芝孢子粉不是很了解,就来我的直播间看一看……”

闫春旭一家三代人种植灵芝,基地200栋大棚年种植灵芝36万椴,采收灵芝孢子粉2.5万公斤。2014年,他们生产的破壁灵芝孢子粉申请拿到国家保健食品文号,走进了药厂和大型商超。紧跟互联网潮流,基地开起网店,销售从线下拓展到线上。闫春旭和弟弟专门到杭州市学习电子商务课程,学成归乡,从父辈手中接过灵芝产品销售接力棒。

如今,闫春旭和弟弟都在做网络主播,每天从7时直播到19时。“企业电商年销售额能达到二三百万元。今年春节前市场十分火爆,1月份前半个月,销售额就达到了100余万元。”

像闫春旭和弟弟这样的网络主播,蛟河市还有上百名。在他们的带动下,灵芝孢子粉、黑木耳、甜黏玉米、人参、黏豆包、小笨鸡等当地特色农产品搭上网络快车,销往大江南北。据介绍,去年蛟河市209家电商企业实现网络零售额超20亿元。

蛟河市商务局副局长杨卓介绍,今年从元旦开始的前半个月,蛟河市网络零售额实现了较快增长,1月份网络零售额增速预计在25%以上。“消费的加快恢复正在变成经济的主拉动力。”

舒兰鹅街喜迎“春节档”消费热

傍晚,舒兰市鹅街上“鹅”状路灯亮起,这条因“鹅”成名的小街开始了一天最繁华的时刻。随着春节临近,鹅街室外更加热闹起来,一众商铺内人流不断。

鹅街于去年6月份以夜市形式投入运营。鹅街上的商户大多是餐饮店,每天晚上会有不少人来到这里品舒兰鹅餐,一些店若不提早预约,都抢不上座位。商家们也是在餐饮之上,增加了很多“戏码”。

舒兰记忆火锅集市是一家集鹅肉火锅、怀旧体验等为一体的火锅店。1月17日,记者前去探店,看到工作人员正在门口忙着卸货。经理齐力猛介绍,店里生意越来越好,单日最高销售额达到1.5万元,最近他们投资10万元打造了一间火锅影院,可以供30人左右边用餐边观影。

“鹅村长”新派淮扬菜的生意同样兴隆。饭店负责人田丽介绍,店里每天的营业额都在1万元左右,5个包厢几乎天天客满。截至目前,他们还售出1200余套盐水鹅礼盒。

临近春节,鹅文创产品受到消费者追捧。在鹅街上的白鹅文创店,店主纪艳蕊正在使用黏土捏制文创新产品“小白鹅消防员”,忙得不亦乐乎。小白鹅雕塑是店里的热销单品,开业以来已卖出数百只。“最近总有人进屋看看,遇到称心的就直接买下了。”

白翎羽绒、法特酱大鹅等舒兰白鹅产品同样受到消费者青睐,不少人选择给家里人改一件羽绒服、做一床羽绒被,抑或是送去几只酱鹅、鹅货。通过发达的物流系统,舒兰白鹅正“飞”向全国各地。

鹅街上有近20家门店,经营的均是与鹅相关的餐饮、文创、服装等产品。据预测,沿街商户从去年7月开始陆续运营以来,总营收300万元左右。目前,鹅街正在迎来建成后第一波“春节档”,很多商户计划选择过年期间不休息,拥抱新一轮消费热潮。

桦甸冰雪旅游持续升温

临近春节,桦甸冰雪旅游市场持续升温,各处冰雪景区各类活动精彩纷呈,分别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

1月19日,南楼山景区凤舞瀑,从山顶顺流而下的水流沿着石壁凝结成冰,仿佛一条洁白的玉带悬挂山间,冰瀑的落差较大,多级叠瀑层次分明,甚为壮观。东北民族特色古典雪乡枫雪部落,冰雪娱乐与民俗文化交织把这里变成一片奇幻胜地,景区开设高坡滑雪圈、冬季垂钓、林海雪原红色旅游沉浸式体验、马拉爬犁等冰雪娱乐项目,让游客体验到别致的冰雪风情。在冰雪乐活胜地名峰生态度假村,游客不仅可以滑雪圈、溜冰、玩雪地足球、开雪地摩托、抽冰猴、冰钓,还可以选购物美价廉的东北土特产品,品尝东北特色农家美食,入住东北民俗特色农家小院,另有一番滋味。

桦甸市旅游协会会长、名峰生态度假村董事长郎立梅介绍,近期前来景区玩冰戏雪的游客明显增多。最忙的一天,景区接待游客6000余人次,就餐游客多达600余人。“光是南方来的‘小土豆’,我们已接待3000余人次。除夕晚上的住宿,早早地就被预订一空,届时我的办公室都要腾出来搞接待。”

“新雪季,我们深入挖掘山水林田冰雪资源特色,推出‘悦动金城 畅享冰雪’主题活动,努力做强冰雪产业,打响‘桦’字号旅游品牌。”桦甸市文广旅局副局长王智臣介绍,他们积极打造冰雪旅游精品路线,除南楼山、枫雪部落、名峰生态度假村各具特色外,冰雪奇趣天地辉发湖、梦幻冬韵胜境红石湖等地均值得一游。

据预测,桦甸新雪季可接待游客35万人次,实现直接收入3000万元,旅游总收入2.5亿~2.8亿元,占全年接待游客总量和收入的20%左右。 (李伟洪 张春和 马婧 李春红 靳旭)




(责任编辑:赵梅霞)
初审:赵梅霞 复审:尹小婧 终审:宋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