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2日 星期二
登录 注册智能问答无障碍适老化
WWW.JLCITY.GOV.CN
“红”扬文明善治 “绿”化特色产业——记“全国文明村镇”桦甸红石砬子镇
日期:2025-06-30    来源:江城日报
字号: 变大 变小
收藏 打印

6月的桦甸市红石砬子镇,两幅画面交相辉映:小红石村的播种器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赶制发往山东的订单货品;高兴村的灵芝大棚中,村民们在棚内地面喷洒石灰水,重点防控绿霉感染。这个刚刚获评“全国文明村镇”的东北小镇,用“党建红”引领、“志愿红”筑基、“生态绿”赋能,书写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篇章。

党建红涵养文明气质

激活乡村治理新动能

近年来,红石砬子镇积极破除陈规陋习、培育文明乡风,全域推行“道德积分超市”管理模式。镇党委、政府带领辖区13个行政村制定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章程,通过“党建+移风易俗”模式,让党组织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与引导全民倡树喜事新办、厚养薄葬、节俭养德、文明理事等社会新风尚。

截至目前,全镇建成“道德积分超市”11个。村民通过参与公益活动、践行文明准则累计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或优先享受惠民政策。前不久,村民王晓娜用自家的积分兑换了洗衣液:“现在谁家办红白事都按章程来,攀比之风没有了,心思全用在致富上。”

志愿红点亮文明底色

构建基层治理同心圆

清晨的高兴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志愿者们正协助灵芝合作社开展种植管理,紧张、有序。这些志愿者均从属于红石砬子镇的17支志愿服务队。他们的脚步村屯全覆盖,群众的需求全响应。在常态化志愿服务中,志愿者们以社区、公共文化设施等场所为重点,扎实开展为老、为小、为困难群体、为需要心理辅导和情感慰藉群体、为社会公共需要的“五为”志愿服务活动。

红石砬子镇党委书记刘巍介绍,镇里创新打造“志愿服务+网格治理”机制,积极组织志愿者参与环境整治、矛盾调解、助老扶幼等民生实事,累计开展“美化家园清洁活动”“雷锋精神我先学”等志愿服务活动百余次,服务群众达2000余人次。

生态绿夯实文明根基

打造富民强镇新引擎

立足资源禀赋,红石砬子镇以产业振兴赋能文明创建,走出一条“特色农业+文旅融合”的发展路径:依托山林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黑木耳种植,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形成“一根菌棒富一方”的产业格局;聚焦农业机械化需求,扶持本土企业研发生产播种器,产品销售覆盖东北三省及内蒙古等地,成为省内知名的“播种器之乡”……

高兴村积极发展中草药种植,年产值达到2500万元,初步形成强村、富民、就业的产业链条。小红石村有300多户村民,80%以上在播种器产业链上就业。郭伍播种器制造厂工人谭秋颖算了一笔账:“农闲时在厂里月挣3000元,农忙回家种地,年收入三四万元。”这种“亦工亦农”的生产生活模式,让该村常住人口较周边村多出一成。

“文明善治的红色引擎遇上特色产业的绿色动能,产生的不仅是经济价值,更是乡村治理的良性循环。”刘巍表示,红石砬子镇将以获评“全国文明村镇”为新起点,持续深化“党建红+志愿红+生态绿”深度融合,让文明之花在乡村全面振兴征程上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李伟洪 魏紫微)



(责任编辑:赵梅霞)
初审:赵梅霞 复审:尹小婧 终审:宋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站群导航
站群导航 |
县(市)区政府 |
市政府工作部门 |
市州政府网站 |
各省市政府网站 |
国家部委网站 |
新闻媒体
市人大市政协市纪委监委市委政法委市法院
市检察院
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工作部门
市州政府网站各省市政府网站
国家部委网站新闻媒体
联系电话:0432-65155806
本站流量:
网站标识码:2202000006
版权所有:吉林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网站标识码:2202000006
吉公网安备:22020402000219号
ICP备案编号:吉ICP备05005864号
版权所有:吉林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023年9月12日 星期二
登录 注册智能问答无障碍浏览关闭适老化
WWW.JLCITY.GOV.CN
“红”扬文明善治 “绿”化特色产业——记“全国文明村镇”桦甸红石砬子镇
日期:2025-06-30    来源:江城日报

6月的桦甸市红石砬子镇,两幅画面交相辉映:小红石村的播种器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赶制发往山东的订单货品;高兴村的灵芝大棚中,村民们在棚内地面喷洒石灰水,重点防控绿霉感染。这个刚刚获评“全国文明村镇”的东北小镇,用“党建红”引领、“志愿红”筑基、“生态绿”赋能,书写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篇章。

党建红涵养文明气质

激活乡村治理新动能

近年来,红石砬子镇积极破除陈规陋习、培育文明乡风,全域推行“道德积分超市”管理模式。镇党委、政府带领辖区13个行政村制定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章程,通过“党建+移风易俗”模式,让党组织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与引导全民倡树喜事新办、厚养薄葬、节俭养德、文明理事等社会新风尚。

截至目前,全镇建成“道德积分超市”11个。村民通过参与公益活动、践行文明准则累计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或优先享受惠民政策。前不久,村民王晓娜用自家的积分兑换了洗衣液:“现在谁家办红白事都按章程来,攀比之风没有了,心思全用在致富上。”

志愿红点亮文明底色

构建基层治理同心圆

清晨的高兴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志愿者们正协助灵芝合作社开展种植管理,紧张、有序。这些志愿者均从属于红石砬子镇的17支志愿服务队。他们的脚步村屯全覆盖,群众的需求全响应。在常态化志愿服务中,志愿者们以社区、公共文化设施等场所为重点,扎实开展为老、为小、为困难群体、为需要心理辅导和情感慰藉群体、为社会公共需要的“五为”志愿服务活动。

红石砬子镇党委书记刘巍介绍,镇里创新打造“志愿服务+网格治理”机制,积极组织志愿者参与环境整治、矛盾调解、助老扶幼等民生实事,累计开展“美化家园清洁活动”“雷锋精神我先学”等志愿服务活动百余次,服务群众达2000余人次。

生态绿夯实文明根基

打造富民强镇新引擎

立足资源禀赋,红石砬子镇以产业振兴赋能文明创建,走出一条“特色农业+文旅融合”的发展路径:依托山林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黑木耳种植,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形成“一根菌棒富一方”的产业格局;聚焦农业机械化需求,扶持本土企业研发生产播种器,产品销售覆盖东北三省及内蒙古等地,成为省内知名的“播种器之乡”……

高兴村积极发展中草药种植,年产值达到2500万元,初步形成强村、富民、就业的产业链条。小红石村有300多户村民,80%以上在播种器产业链上就业。郭伍播种器制造厂工人谭秋颖算了一笔账:“农闲时在厂里月挣3000元,农忙回家种地,年收入三四万元。”这种“亦工亦农”的生产生活模式,让该村常住人口较周边村多出一成。

“文明善治的红色引擎遇上特色产业的绿色动能,产生的不仅是经济价值,更是乡村治理的良性循环。”刘巍表示,红石砬子镇将以获评“全国文明村镇”为新起点,持续深化“党建红+志愿红+生态绿”深度融合,让文明之花在乡村全面振兴征程上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李伟洪 魏紫微)



(责任编辑:赵梅霞)
初审:赵梅霞 复审:尹小婧 终审:宋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