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皮不好看的、个头小的地瓜也能卖成钱了。”近日,蛟河市白石山镇地瓜加工项目在闲置的原前柳村小学正式开工建设。
项目投入运行后,可年储存地瓜20万公斤以上、分拣地瓜50万公斤以上,还可大量生产地瓜淀粉,年销售总额、利润可观。
白石山镇的沙壤土富含有机质,酸性环境好,成就了这里地瓜的独特品质。数据显示,白石山镇16个村种植地瓜的有9家合作社、26个家庭农场。常胜村“鹰嘴砬子地瓜”因品质优良、营养丰富更受消费者喜爱。
过去一段时间,白石山镇地瓜产业面临着高产不高效的困境。虽然地瓜种植面积达304公顷、年产量突破750万公斤,但产品只能以初级农产品形式销售,附加值低。白石山镇党委政府深入调研后,确立了全产业链发展的破局思路,跳出传统农业思维,推动地瓜产业从单一的种植环节向加工、销售等全链条延伸,进一步提升产业效益。
白石山镇锚定“良种选育、品质提升、品牌塑造”三大战略方向,打出了一套产业升级的“组合拳”。在科技赋能方面,今年春天,白石山镇与省市农科院深度合作,引入脱毒育苗等先进技术,促使地瓜亩产量提升20%以上;在品质管控方面,建立标准化种植体系,推行统一的生产标准和技术规程;在品牌建设方面,积极推动“鹰嘴砬子”商标注册,设计特色包装,提升产品附加值。同时,为新发村申请了130万元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推动前柳村以闲置土地入股,促成新发村、前柳村合作,与蛟河市惠诚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建设地瓜分拣中心及深加工项目。
“我们引进智能分拣线,能按糖度、大小自动分级,同时开发地瓜干、地瓜淀粉、地瓜叶咸菜等产品。”惠诚供应链公司负责人介绍,项目匹配400平方米分拣中心、400平方米深加工车间和200立方米冷库。项目投产后,新发村、前柳村村集体都有一定收益,而且地瓜售价可提高0.6元~1元/公斤。此前,项目建设方已与白石山镇地瓜合作社签订了25万公斤收购订单。(李春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