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昌邑区信息科技学科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推进人工智能教育普及,打造数字化教育新形态。近日,昌邑区教师进修学校组织开展了“优化信息科技学科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主题培训活动,区教师进修学校主管领导以及全区中小学信息科技学科任教师五十余人参加本次活动。
指南解读:筑牢课程发展根基。
信息科技兼职教研员于洋老师、昌邑区第十二小学杨惠婷老师围绕3-8年级教学指南展开系统剖析。从新课程资源开发的视角出发,结合典型课例,深入解读课程目标、内容结构与学业质量标准,提出“任务驱动+项目实践”的教学设计思路,为教师提供了可操作的实施路径。
教学创新:探索课堂转型路径。
电教部李明豫主任以“新课标视域下有效地实施课堂教学”为主题,系统阐述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方法与实践策略。她强调,信息科技课程应聚焦计算思维培养,通过“问题解决”模式整合多学科知识,构建“情境创设--任务设计--实践探究--评价反馈”的教学闭环。李主任现场展示了AI辅助教学的创新案例,引发教师热烈参与及讨论。
竞赛赋能:构建创新教育生态。
在探讨如何以竞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这一议题时,李主任深入阐释了各级各类信息科技竞赛的育人价值,并提出“竞赛即研修”的发展理念,将竞赛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 “练兵场”与“催化剂”。
此次培训聚焦教学技能提升与专业素养锤炼,强调人工智能教育的重要性,要求教师主动适应角色转变,强化数字化教学能力。今后,昌邑区教师进修学校将持续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助力信息科技学科教学质量提升。
图为专题讲座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