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船营区开展2025年防汛防台风转移安置实战应急演练,以“贴近实战、突出重点”为原则,全面检验山洪灾害预警下人员转移安置的应急处置能力。区防指总指挥、区长王志刚参加演练。本次演练以大绥河镇小绥河村受强降雨诱发山洪风险为背景,围绕会商研判、桌面推演、现场人员转移避险、安置保障及总结复盘等环节展开。
在会商研判环节,模拟8月9日至12日受东北冷涡影响,全区普降暴雨、大暴雨,市气象部门发布暴雨橙色预警。区防指综合气象预警、水文信息等研判,启动Ⅲ级应急响应,各成员单位按职责开展工作。桌面推演则涵盖多个场景,结合城市内涝处置、巡堤排险、开挖非常溢洪道等场景,模拟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带来的不良影响,各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待排除险情后,解除Ⅲ级应急响应,并做好后续工作。
在人员转移实战演练过程中,从接收到暴雨橙色预警、启动防汛防台风Ⅲ级应急响应,到组织重点人群优先转移、“十户联保”机制批量转移村民,再到对拒绝撤离人员实施强制转移,各环节紧凑有序。在转移安置群众方面,安置点不仅配齐饮用水、方便面、被褥等基本生活物资,还安排了医护人员、公安干警及工作人员,通过“一对一”询问群众诉求、开展心理疏导等方式,及时解决群众实际困难,让转移群众感受到关怀与温暖。此外,针对安置点因人员密集出现的通讯和电力故障,通讯保障组迅速调配应急通信车搭建临时网络,电力保障组紧急抢修并增设临时供电系统,确保服务不中断。演练中还运用了无人机巡查、应急通信车等装备,提升了实战处置的科技支撑水平,全方位检验了应急响应启动、群众转移效率、部门协同配合及安置保障能力。最后,各成员单位对演练进行全面复盘。区防指常务副总指挥、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李冰对演练进行点评。他强调,各部门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紧盯转移方案优化、风险点排查、物资储备等关键环节,切实把防汛工作落实到“最后一公里”,确保实现“无溃坝、无决堤、无亡人、无倒灌、无失联”的防汛目标。
王志刚对演练成效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各单位各部门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谋划“万全之策”,应对“万一可能”。要提高思想认识,牢固树立极限思维,进一步完善细化应急演练,加强转移人员力量配备,做到人员分组管理、责任到人。要完善安置点管理,备齐生活、医疗物资,配备心理疏导和诉求保障人员,实行网格化管理。要完善各类方案预案,一把手要亲自梳理审核,明确水库下游等重点区域应对措施、灾后核灾参与部门及流程。要加强值班值守,全面压实责任链条,坚决守住汛期安全防线。要优化前置性工作,关注河道险段、城区低洼处,与相关部门联动做好防汛力量准备,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此次防汛防台风转移安置实战应急演练,不仅是对船营区防汛应急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更是一次实战动员。通过演练,进一步增强了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能力,提升了全区应对突发灾害的应急处置水平,为安全度汛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船营区将继续以实战为导向,不断完善防汛工作体系,为全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副区长李响,以及区防指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演练。
图为桌面推演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