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防安全形势日益复杂严峻的当下,船营消防救援大队积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以创新为驱动,找难点、抓重点、突破点、除隐患,全面推进消防工作。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创新举措,为辖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火墙”。
一、全力推进高层建筑“一楼一牌”全覆盖工作。大队全面推进辖区高层民用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一楼一牌”设置工作,以精准化管理、公开化监督,全力消除小区安全隐患,守护城市安全。前期,大队联合街道、社区、物业小区对全区高层建筑开展排查,详细记录外墙保温材料类型、燃烧性能等级、安全管理制度及责任人信息等数据,为标牌设置和隐患治理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大队采用统一规格、统一标准制作“一楼一牌”标牌,清晰标注外墙保温材料燃烧性能等级、防火安全要求、责任单位及责任人信息等内容。这一工作的落实,不仅让监管部门、物业单位一目了然地掌握建筑隐患风险,还引导居民主动参与监督,形成全社会共治共管的良好氛围。
二、推进集中换电站安全建设。为进一步加强电动车消防安全管理,有效预防和遏制因电动车充电引发的火灾事故,船营大队积极行动,多管齐下推进集中换电站相关工作,全力保障辖区消防安全形势稳定。1、完善标准,规范建设。大队联合相关部门,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共清理了设在居住建筑的换电站20余个,制定并完善集中换电站建设的消防安全标准和管理制度。即:严禁换电站设置在居住建筑内。从充电桩的选型、安装位置、线路敷设,到充电场所的防火分隔、消防设施配备等各个环节都做出明确细致的规定。例如要求充电点应设置在通风良好、远离易燃易爆物品的独立区域;设置断电保护箱,充电线路必须穿管保护,防止线路老化短路引发火灾;每个充电点按面积和充电车辆数量合理配备相应数量的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以及简易喷淋装置等消防设施。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集中换电站的消防安全管理得到显著加强,为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消防大队还将持续加强对集中换电站场所的监管力度,不定期开展“回头看”检查,确保各项消防安全措施落到实处,切实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推进小区电动车充电棚建设,筑牢安全防线。近年来,随着电动车保有量的持续攀升,小区内电动车充电难题日益凸显,私拉电线、楼道充电等乱象丛生,严重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大队积极作为,多管齐下,全力推进小区电动车充电棚建设工作,为居民营造安全、便捷的生活环境。1、深入调研,精准规划。大队联合住建、社区、物业等相关部门,深入各小区展开实地调研。通过召开会议、上门走访等实际方式,详细掌握小区居民电动车保有量、日常充电需求以及对充电棚建设的意见建议。同时,对小区内的闲置空地、公共活动区域、停车场地等进行勘查,结合小区布局和消防通道设置,按照“安全、便捷、实用”的原则,科学规划充电棚建设位置,确保选址既不影响居民日常生活,又能满足消防安全距离要求。2、强化指导,规范建设。在充电棚建设过程中,消防大队安排专业人员全程跟踪指导,确保建设符合消防安全标准。对充电棚的建筑材料选用严格把关,要求必须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同时,按照《船营区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方案》(区消防救援委员会办公室15号)文件要求对小区电动车充电棚内部设置防火隔板,按停车位分组布置,一组车辆为5辆6米宽,组与组之间应采用砖墙或双层铁皮夹岩棉(岩棉大于5cm)进行分隔。每块隔板不低于1.5m*1.5m,耐火极限不低于1.5小时,防止火灾发生时火势迅速蔓延;规范充电线路敷设,要求电线必须穿管保护,安装漏电保护装置,避免因线路老化、短路等引发火灾事故。同时,根据充电棚规模和电动车数量,合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如灭火器、消火栓等,确保设施完好有效,并安装监控系统,实时监控充电情况,有效提升充电棚的消防安全系数。3、多方联动,协同推进。为加快充电棚建设进度,大队积极协调政府相关部门、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以及电力部门等,建立多方联动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督促物业公司落实主体责任,积极配合开展场地清理、建设协调等工作。截至目前已推动辖区内70余个封闭小区建成电动车充电棚,共计安装充电桩450余个,有效满足了居民的充电需求,从源头上减少了电动车充电引发的火灾隐患。
四、小喷淋助力大安全,全面铺开简易喷淋系统安装工作。为深入贯彻“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发展理念,打通九小场所“小火亡人”痛点,确保“打早、灭小”,攻克“九小场所”火灾防控工作难点,大队以高度的责任感提高辖区“九小场所”消防安全水平,全面推进船营区“九小场所”简易喷淋装置安装工作,力求从源头上消除火灾隐患。“九小场所”通常指小学校(幼儿园)、小医院、小商店、小餐饮、小旅馆、小歌舞娱乐场所、小网吧、小美容洗浴场所及小生产加工企业。这些场所分布广泛、数量众多,且普遍存在消防设施配备不足、人员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等问题,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严重后果 。简易喷淋系统作为一种经济实用、安装简便的消防设施,能够在火灾初期迅速响应,有效控制火势蔓延,为人员疏散和消防救援争取宝贵时间,对于提升“九小场所”消防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为确保简易喷淋安装工作顺利推进,大队成立了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等工作。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任务分工和时间节点,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同时,大队还组织召开了专题会议,对安装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要求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充分认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履行职责,密切协作配合,共同推进安装工作。在安装工作开展前,大队依托乡镇街道消防事业编文员组织街道、社区、派出所和单位对辖区内“九小场所”进行了全面排查摸底,详细掌握场所数量、分布位置、经营性质、消防安全状况等信息,并建立了工作台账。在此基础上,根据场所的火灾风险等级和实际需求,合理确定安装点位和数量,确保安装工作有的放矢。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确保简易喷淋系统的安装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同时,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管理,定期进行检查和指导,及时发现并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截至目前,已完成100余家“九小场所”简易喷淋系统的安装工作。已安装的简易喷淋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有效提升了场所的消防安全水平。
下一步,船营消防救援大队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安装进度,确保按时完成全部安装任务。通过这一系列创新工作举措的实施,船营消防救援大队辖区内的消防安全形势得到了显著改善,火灾事故发生率明显下降,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大幅提升,辖区的安全生产环境更加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