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2日 星期二
登录 注册智能问答无障碍适老化
WWW.JLCITY.GOV.CN
船营区青岛街道筑牢基层党校“主阵地” 书写党员教育“新篇章”
日期:2025-08-27    来源:船营区
字号: 变大 变小
收藏 打印

今年以来,船营区青岛街道党工委紧扣街道党校建设工作要点,着力发挥党校教育培训基层党员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不断提升基层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为街道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为基层治理聚力赋能。

在“建”上下功夫,健全教学阵地体系。街道党工委充分整合利用现有资源,本着因地制宜、规范适用的原则,将党校教学培训场所设置在街道7楼会议室,配备电脑、音响、投影仪等设备设施。坚持以点带面,以街道党校为中心,建立4个“家门口”教学点,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庆丰社区学校、网格党群服务站等N个阵地,构建“1+4+N”的基层党员干部教育矩阵。结合重点工作和要求及时调整和充实培训计划,不断更新、拓展、充实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内容。街道党校、“家门口”教学点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各类培训、活动31次,参训党员干部500余人次,使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与业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在“讲”上谋创新,创新分类管理模式。街道党校严格按照政治合格、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原则,以街道领导干部、业务骨干、党校教师、各行业专业人士、典型模范等为主体动态建立“党校师资库”,储备35名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模式,采取“课堂+线上”“课堂+基地”“课堂+活动”三个融合教学模式。依托线上云党校、学习强国等平台,用好微信、朋友圈等网络媒介为行动不便党员学习创造便利条件。充分利用教育基地资源优势,推动理论课堂由原来的讲授为主向“沉浸式、融入式、互动式”转变。组织参观无物业自管小区鸿博园、官参局、吉林市廉政教育中心等活动10余次,调动党员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增强教学吸引力和感染力。

在“用”上求实效,夯实教育培训成果。坚持以服务群众提能见效检验党校的学习教育成果。结合“暖心大走访”深入居民区和商铺内开展宣讲,将理论化为“家常”,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家喻户晓、入脑入心,并推动解决26个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依托“两个覆盖”工作走访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和发展中存在的难点痛点问题,并加大惠企政策宣传力度。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各项问题,搭建家门口的为民服务平台,开展走访慰问、义医义诊、智慧助老等志愿服务活动20余次,不断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推动基层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图为党员干部学习教育活动现场



(责任编辑:岳舒曼)
初审:刘力豪 复审:赵梅霞 终审:宋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站群导航
站群导航 |
县(市)区政府 |
市政府工作部门 |
市州政府网站 |
各省市政府网站 |
国家部委网站 |
新闻媒体
市人大市政协市纪委监委市委政法委市法院
市检察院
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工作部门
市州政府网站各省市政府网站
国家部委网站新闻媒体
联系电话:0432-65155806
本站流量:
网站标识码:2202000006
版权所有:吉林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网站标识码:2202000006
吉公网安备:22020402000219号
ICP备案编号:吉ICP备05005864号
版权所有:吉林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023年9月12日 星期二
登录 注册智能问答无障碍浏览关闭适老化
WWW.JLCITY.GOV.CN
船营区青岛街道筑牢基层党校“主阵地” 书写党员教育“新篇章”
日期:2025-08-27    来源:船营区

今年以来,船营区青岛街道党工委紧扣街道党校建设工作要点,着力发挥党校教育培训基层党员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不断提升基层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为街道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为基层治理聚力赋能。

在“建”上下功夫,健全教学阵地体系。街道党工委充分整合利用现有资源,本着因地制宜、规范适用的原则,将党校教学培训场所设置在街道7楼会议室,配备电脑、音响、投影仪等设备设施。坚持以点带面,以街道党校为中心,建立4个“家门口”教学点,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庆丰社区学校、网格党群服务站等N个阵地,构建“1+4+N”的基层党员干部教育矩阵。结合重点工作和要求及时调整和充实培训计划,不断更新、拓展、充实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内容。街道党校、“家门口”教学点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各类培训、活动31次,参训党员干部500余人次,使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与业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在“讲”上谋创新,创新分类管理模式。街道党校严格按照政治合格、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原则,以街道领导干部、业务骨干、党校教师、各行业专业人士、典型模范等为主体动态建立“党校师资库”,储备35名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模式,采取“课堂+线上”“课堂+基地”“课堂+活动”三个融合教学模式。依托线上云党校、学习强国等平台,用好微信、朋友圈等网络媒介为行动不便党员学习创造便利条件。充分利用教育基地资源优势,推动理论课堂由原来的讲授为主向“沉浸式、融入式、互动式”转变。组织参观无物业自管小区鸿博园、官参局、吉林市廉政教育中心等活动10余次,调动党员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增强教学吸引力和感染力。

在“用”上求实效,夯实教育培训成果。坚持以服务群众提能见效检验党校的学习教育成果。结合“暖心大走访”深入居民区和商铺内开展宣讲,将理论化为“家常”,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家喻户晓、入脑入心,并推动解决26个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依托“两个覆盖”工作走访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和发展中存在的难点痛点问题,并加大惠企政策宣传力度。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各项问题,搭建家门口的为民服务平台,开展走访慰问、义医义诊、智慧助老等志愿服务活动20余次,不断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推动基层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图为党员干部学习教育活动现场



(责任编辑:岳舒曼)
初审:刘力豪 复审:赵梅霞 终审:宋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