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区文庙街道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网格支撑、居民参与”为主线,通过常态化的听需、议事、解忧,探索一条“小事不出网格、矛盾就地化解”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精准“听需”,打通民情收集“神经末梢”。文庙街道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优势,领导班子带头下沉社区常态化“进楼栋、入家门”,在与居民拉家常、问冷暖中,主动发现和收集民生关切与治理难题。此前在走访过程中,居民集中反映楼道内部分供热管道老化,存在漏水问题,街道第一时间牵头联动供热公司针对9栋存在问题的居民楼展开调查,排查漏点10处,其中楼道9处,居民家1处,通过详细传递居民诉求,明确漏水管道整改标准和时间节点,将问题化解于萌芽状态。
多元“议事”,搭建共商共治“联动平台”。针对辖区内部分小区存在的公共区域堆物、环境卫生等反复性强的“老大难”问题,文庙街道召开“居民议事会”6次。会议邀请涉及的居民代表、物业公司等多方主体共同参加。专题讨论环境卫生问题,共同学习消防安全法规,分析典型案例,并就清理方案、后续维护管理等展开充分讨论。通过集思广益,最终形成了“主动清理+定期巡查”的综合整治方案,用“坐下来”议事的机制,让各方意见得到充分表达,凝聚治理共识。
合力“解忧”,构建矛盾纠纷“终结机制”。面对因房屋装修、广场舞噪音等引发的邻里纠纷,文庙街道注重发挥“解铃还须系铃人”的智慧。组建社区老党员、居民代表等组成“邻里和事佬”队伍,利用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进行前期疏导。以情、理相结合的方式多元调解,成功化解了12次矛盾纠纷。同时,街道建立跟踪督办与反馈机制,确保“议而有决、决而有行、行而有效”,真正让居民的“烦心事”得到实质性解决,形成了“事情共商、难题共解、家园共建”的良好局面。
下一步,昌邑区文庙街道将继续深化和完善治理模式,不断丰富其内涵与外延,努力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幸福家园。
图为施工现场

首页
收藏
打印
分享

吉公网安备:22020402000219号
吉林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