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政府新闻办于8月21日(星期四)14:00,在市政府新闻发布厅举行“三年站排头 实现新突破”2025年吉林市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专场。吉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路建国,吉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褚晓欣,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铁军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吉林日报、中国吉林网、江城日报、吉林市广播电视台等9家媒体的15名记者参会。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肖模喜主持了本场新闻发布会。
肖模喜:
各位媒体记者朋友: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吉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三年站排头 实现新突破”2025年吉林市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专场。
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领域,主要围绕城乡空间规划、住房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建筑行业管理、人居环境改善等核心任务展开,旨在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建筑业可持续发展。今天邀请吉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路建国先生介绍聚力攻坚城建项目建设,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关情况。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褚晓欣先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铁军先生,他们将共同回答记者们的问题,请各媒体对发布会的内容给予充分关注和深入报道。
下面,请路建国先生介绍相关情况。
路建国:
年初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住建局聚焦新时代省域副中心和“景区中的城市”建设目标,抬高标尺、加压奋进,将“六个意识”贯穿城市建设全过程,着力推进城市更新、房地产开发、物业整治提升等一系列工作任务,宜居韧性城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是强化城建项目“硬支撑”,全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建筑业提质增效,上半年全市在建工程项目239个,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3.2亿元、增长1.3%。持续用力稳定房地产市场,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1-7月份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达到22.1亿元、增长5.8%。紧扣国家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谋划包装城市更新、地下管网等城建项目42个,争取国家和省级资金21.1亿元、超过去年全年总额,1-7月份住建领域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9亿元,正向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4个百分点,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筑牢基础设施“筋骨架”,夯实城市发展基础支撑。红旗大桥、江北污水处理厂等52项城市更新项目开工建设,纸业路、恒山东路等4条梗阻多年的断头路完工通车,儿童医院人行过街天桥即将投用。维修改造迎宾大路、北京路等城区街路402条、26.5万平方米,维修方砖石板6824平方米、边石4.1公里、排水井2968座,兜底处置无主问题窨井154个。更新改造和平路、清源街等15条照度不足街路LED路灯,更换路灯灯罩3300盏。启动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新改建水、热、气等老旧市政管网311.7公里,汛前清掏城区排水井2.54万座,城市安全发展韧性显著提升。
三是攻坚城市环境“薄弱点”,全面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加快推进171个老旧小区改造,同步更新17个老旧小区电梯113部,年内再启动实施195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推动物业企业维修小区破损道路2521处、外墙体2328处,更新消防设施设备点位1.3万个,维修屋面防水1519处、4.2万平方米。充分挖掘城市“金角银边”土地潜力,建成转角公园、名木古树公园40个,栽植乔灌木3911株、绿篱7397平方米、草坪4.1万平方米、花卉101万株,处置枯树病树1950株,提升松江中西路、通潭路、青山大街等13条城市景观路,城市人居环境不断优化。
四是聚焦人民群众“急关切”,有效提升民生保障水平。针对群众关心的供热问题,开展“访民问暖”行动,走访入户211.8万户次,解决问题9.8万个,群众有效投诉率由6%降至4%,群众满意度由82%提升至97%;正在开展的供热领域“冬病夏治”专项行动,维修改造供热管线100.7公里,为758户低温用户制定“一户一策”整改方案。针对群众关心的供气问题,开展全市燃气安全集中整治专项行动,排查各类燃气用户61.6万户,为1200户鳏寡孤独用户免费更换减压阀、灶具连接管,整改燃气安全隐患1.4万项,为45栋高层建筑接通管道燃气。针对群众关心的供水问题,持续加强城市用水保障,接收社会自管二次供水泵房104座,供水管网漏损率较去年同期下降3.7个百分点。针对群众关心的住房困难问题,为4687户住房困难家庭发放租赁补贴512万元,为850户住房困难家庭配租公租房,完成公有住房出售审核备案830套、4.8万平方米。
五是破解物业服务“烦心事”,持续优化物业管理水平。全面贯彻市委、市政府物业整治工作部署,制定出台《吉林市物业整治提升工作方案》,市委社工部选派“五支行政力量”下沉社区开展执法工作,市中级人民法院设立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绿色通道”,市住建局创新开展党建引领、包保共建、服务群众活动,组织本系统126名党员干部深入一线包保60个住宅小区,通过整洁楼道、疏通下水、增补绿地、修补防水、拆除违建等具体举措,示范带动各城区推进物业企业整治提升。年初以来,全市排查整改物业领域问题5566个,解决群众物业诉求12865件,整改物业企业违规行为718起,清退物业服务项目9个,物业企业履约率达到91%、较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物业服务质量明显改善。
下一步,市住建局将深入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精准把握城市内涵式发展战略取向,以“解难题、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为契机,从问题导向查找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从目标导向查找影响城市竞争力、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弱项,创新城建工作理念、模式和手段,下好“绣花”功夫,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件接着一件办,持续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和获得感,为建设新时代新江城贡献住建力量!
肖模喜:
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前请通报所属的新闻机构。请举手提问。
吉林日报:
“城市更新三年行动”开展以来,“打通城市断头路”一直是群众最为关心关注的话题。请介绍一下,我市“打通城市断头路”工作的整体进展及下步打算?
路建国:
市委、市政府将打通断头路作为城市更新三年行动的重要任务,高位部署、统筹推进。目前,“断头路”打通工作进展顺利。
一是靶向发力,坚持民生优先。紧扣市民出行的“急难愁盼”,我们系统梳理并锁定10条影响面广、群众呼声高的断头路(桥)作为首批攻坚目标,坚持“降低施工难度、急用工程先行”原则,“一路一策”制定攻坚方案。比如,根据实地情况科学调整沙田街规划路径,优先保障西江宸院小区防灾减灾通道畅通;集中力量破解征收难题,将横亘恒山东路长达15年的未征收土地一举攻克。目前,恒山东路、纸业路、东兴街、东青街4条道路已完工通车,其余6条年内全部贯通。届时,东山片区、船营西部居住板块、西南向长春出城通道等区域的堵点问题将大幅缓解,平均通行时间可节省5-10分钟。
二是精细管理,推动压茬实施。我们注重精细管理、精心实施。一方面,强化信息公开与便民指引,施工前主动向周边居民公示工程信息和通行导览图,建华北街等工程还合理修建施工便道,保障居民临时通行顺畅。另一方面,坚持质效并进、灵活安排工序,将噪音较大的工序集中在白天进行,夜间则开展噪音小的作业;永庆街施工中采用“先道路后明渠”的超常规方案,既确保安全度汛,又抢抓了工期。同时,落实“建管齐抓、随见随修”机制,确保“畅通一条、管好一条、受益一片”,让城市更新成果更好惠及广大市民。
三是动态排查,健全长效治理。打通断头路不是终点,而是服务群众的新起点。我们将继续秉持主动、精细、效率、质量、节俭、智能的工作意识,持续梳理排查群众关注的其他道路瓶颈问题,分类施策、分步实施,把群众的所需所盼当作工作的“风向标”。下一步,还将陆续启动红旗路延长段等断头路建设,以一条条畅通之路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
此外,汛期即将结束,为解决主城区易积水路段问题,接下来我们将陆续启动解放路、松江东路等21条主次街路雨污水管线更新改造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会给广大群众及周边商户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请大家给予理解和支持。我们将坚持“最优方案、最低成本、最高效率、最好效果”原则,会同各城区政府、各施工单位严格做好施工监管,合理安排工序,抢抓有效施工时间,落实各项文明施工要求,尽最大努力降低对大家的影响。
肖模喜:
请继续提问。
吉林市广播电视台:
刚刚在主发布中提到,今年我市启动了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请问,该工程具体是如何规划设计的?
褚晓欣: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系统观念,立足“整体谋划、突出重点、统筹推进”原则,结合城市体检成果,由市住建局牵头组织相关部门编制完成城市生命线工程规划设计,并经供排水、供热、燃气、桥梁等行业专家充分论证,确保规划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
规划的核心思路是:在我市既有供水、供热等二级平台基础上,利用三年时间建成覆盖多领域的城市生命线工程。该工程以云服务平台为数据整合核心,以“综合监管+专项监测”为主线,综合运用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等技术,通过部署专业物联感知设备,搭建覆盖燃气、排水、供水、供热、桥梁等重点领域的生命线安全监管平台,具体分阶段推进:
2025年,优先打造燃气领域专项监管平台,同步搭建城市生命线平台基本框架,为后续建设奠定基础;
2026年,重点推进排水、供水领域建设,实现这两个领域的深度监管与智能预警;
2027年,完成桥梁专项建设,对供热等关键领域进行功能补足,并与前期建成的综合监管平台整合,最终实现多领域数据互联互通、共享共用,持续丰富智慧应用场景。
目前,燃气专项监管平台已率先启动建设,现已布设完成845套智能物联传感设备,各项工作按计划稳步推进。
下一步,我们将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抓好重点任务落实,加快推动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切实以高水平安全支撑城市高质量发展。
肖模喜:
最后一个问题,请继续提问。
江城晚报:
目前吉林市房地产业整体表现如何?下半年是否计划推出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及活动?
刘铁军:
我市坚决贯彻落实国家房地产市场政策,围绕政策支持、展销活动等方面多措并举推动吉林市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统计数据方面。1-7月份,吉林市房地产开发投资22.1亿元,同比增长5.8%;房地产新开工面积32.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3.1%。吉林市本级商品住房上市面积29.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8.2%;商品住房上市套数2426套,同比增长185.4%;商品住房销售均价同比增长11.1%;二手住房交易面积171.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3%;二手住房交易均价同比增长0.8%,呈现销量平稳“筑底”、房价反弹“止跌”、投资逆转“回暖”特点。
政策支持方面。7月发布《吉林市“好房子”建设实施方案(试行)》,出台优化供地选址等9个方面44条政策。发布《吉林市关于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出台购房补贴等7个方面22条优惠政策。针对购房人的优惠政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全款购买本市城区新建商品住房的每套给予1-1.5万元购房消费券补助;毕业五年内高校毕业生给予一次性购房补贴,博士研究生8万元、硕士研究生5万元、本科生3万元;以及进一步加大了在住房公积金提取、使用上的政策支持力度。详情请在市住建局官方网站查询。
展销活动方面。举办春季、夏季、盛夏消费季、“爱家爱宠”4次房交会以及2次商品房推介活动,出台专门优惠政策,促进住房市场消费。
关于今年下半年商品房促销活动有关问题。目前,我市正在积极筹办下半年房地产促销月系列活动,对活动期间购买参展企业新建商品住房的购房人给予专属消费券补助,届时我们将在各级媒体和市住建局官方网站发布活动具体政策,请市民朋友关注了解。
肖模喜:
场上提问环节就到这里。记者朋友如有其他问题需要进一步了解,可以在发布会结束后同市住建局对接,进行深入采访。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嘉宾,谢谢大家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