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2日 星期二
登录 注册智能问答无障碍适老化
WWW.JLCITY.GOV.CN
2015年吉林市玉米螟发生气象适宜程度等级预报
日期:2015-07-02    来源:吉林市人民政府
字号: 变大 变小
收藏 打印
2015年吉林市玉米螟发生气象适宜程度等级预报
一、预报结论
根据去年冬季以来气象条件、玉米螟发生发展气象等级预测模型的预测等综合分析,预计2015年6-7月玉米螟发生气象适宜程度等级为二级:气象条件有利于玉米螟中等程度发生。
二、预报依据
    1、2014年冬季气温偏高,积雪较深,越冬幼虫成活率高
2014年冬季平均气温为-9.8℃,比历年同期高1.5℃;降水量为40.3毫米,比历年同期少7.4%,积雪深度10厘米左右,积雪较深。气象条件有利于玉米螟幼虫越冬,越冬幼虫成活率高。
2、2015年入春以来气温偏高,降水偏多,利于玉米螟化蛹和羽化
2015年春季平均气温为7.6℃,较常年同期高0.9℃。特别是4月下旬全市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5.4℃,利于玉米螟越冬幼虫复苏;平均降水量为137.7毫米,较常年同期多21.2%。5月上中旬出现了持续15天的明显低温时段,低温会造成玉米螟发育迟缓,易造成成虫产卵高峰期与大喇叭口期相遇而加重玉米螟危害。降水偏多,为解除幼虫滞育、促进化蛹提供了较适宜的水分条件。6月上旬-7月上旬正值玉米螟化蛹、羽化及成虫产卵期,6月上中旬平均气温19.1℃,比历年同期低0.2℃;降水量73.4毫米,比常年同期多12.6%。高湿环境利于玉米螟化蛹、羽化及成虫产卵。
3、未来气象条件有利于玉米螟幼虫危害
据市气象台预报,2015年7月上旬气温稍高,降水偏少。温度和水分条件均利于玉米螟成虫的产卵、卵孵化及幼虫生长发育。
三、建议对策
1.目前吉林地区绝大多数玉米已经进入拔节期,长势良好,为玉米螟提供了良好的食物来源。玉米螟即将进入成虫羽化期、产卵期,各玉米螟常发区、去年重发区,应根据植保部门监测的玉米螟发育进度,根据“五统一”的原则统一释放赤眼蜂,以达到最佳防治效果。
2.未采取赤眼蜂防治的地块,应密切关注玉米螟幼虫发育,视危害实况及时采取玉米心叶高效颗粒剂防治,避免危害加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站群导航
站群导航 |
县(市)区政府 |
市政府工作部门 |
市州政府网站 |
各省市政府网站 |
国家部委网站 |
新闻媒体
市人大市政协市纪委监委市委政法委市法院
市检察院
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工作部门
市州政府网站各省市政府网站
国家部委网站新闻媒体
联系电话:0432-65155806
本站流量:
网站标识码:2202000006
版权所有:吉林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网站标识码:2202000006
吉公网安备:22020402000219号
ICP备案编号:吉ICP备05005864号
版权所有:吉林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023年9月12日 星期二
登录 注册智能问答无障碍浏览关闭适老化
WWW.JLCITY.GOV.CN
2015年吉林市玉米螟发生气象适宜程度等级预报
日期:2015-07-02    来源:吉林市人民政府
2015年吉林市玉米螟发生气象适宜程度等级预报
一、预报结论
根据去年冬季以来气象条件、玉米螟发生发展气象等级预测模型的预测等综合分析,预计2015年6-7月玉米螟发生气象适宜程度等级为二级:气象条件有利于玉米螟中等程度发生。
二、预报依据
    1、2014年冬季气温偏高,积雪较深,越冬幼虫成活率高
2014年冬季平均气温为-9.8℃,比历年同期高1.5℃;降水量为40.3毫米,比历年同期少7.4%,积雪深度10厘米左右,积雪较深。气象条件有利于玉米螟幼虫越冬,越冬幼虫成活率高。
2、2015年入春以来气温偏高,降水偏多,利于玉米螟化蛹和羽化
2015年春季平均气温为7.6℃,较常年同期高0.9℃。特别是4月下旬全市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5.4℃,利于玉米螟越冬幼虫复苏;平均降水量为137.7毫米,较常年同期多21.2%。5月上中旬出现了持续15天的明显低温时段,低温会造成玉米螟发育迟缓,易造成成虫产卵高峰期与大喇叭口期相遇而加重玉米螟危害。降水偏多,为解除幼虫滞育、促进化蛹提供了较适宜的水分条件。6月上旬-7月上旬正值玉米螟化蛹、羽化及成虫产卵期,6月上中旬平均气温19.1℃,比历年同期低0.2℃;降水量73.4毫米,比常年同期多12.6%。高湿环境利于玉米螟化蛹、羽化及成虫产卵。
3、未来气象条件有利于玉米螟幼虫危害
据市气象台预报,2015年7月上旬气温稍高,降水偏少。温度和水分条件均利于玉米螟成虫的产卵、卵孵化及幼虫生长发育。
三、建议对策
1.目前吉林地区绝大多数玉米已经进入拔节期,长势良好,为玉米螟提供了良好的食物来源。玉米螟即将进入成虫羽化期、产卵期,各玉米螟常发区、去年重发区,应根据植保部门监测的玉米螟发育进度,根据“五统一”的原则统一释放赤眼蜂,以达到最佳防治效果。
2.未采取赤眼蜂防治的地块,应密切关注玉米螟幼虫发育,视危害实况及时采取玉米心叶高效颗粒剂防治,避免危害加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