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牵动着每一个居民群众的心。在同病毒赛跑的紧要关头,昌邑区人民法院闻令而动,积极响应,前后200余名法院干部们脱下警服,穿上“白甲”,第一时间下沉社区、卡口,他们逆行出征,凝聚起磅礴力量,开展核酸检测、卡点值守、防疫知识宣传等工作,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幕幕温馨的画面,他们用责任和坚守,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实屏障。
冲锋在前 指挥调度“总舵手”
“目前还有什么困难需要院里帮助解决的吗?”作为莲花街道区级包保领导,昌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刘育林靠前指挥、下沉一线,全力协助街道落实落细落好各项疫情防控举措,每晚同街道党工委负责人分析研判疫情防控态势、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任务、破解街道社区疫情防控难题等,每天通过“动态巡查+不定时暗访”的方式深入基层,查找各点位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短板,全力筑牢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同时,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在人力和物力上全力支援社区防疫工作,组织法院干警先后支援1589人次,为居民搬运分发“蔬菜包”7轮次,为困难群众发放“爱心菜”39759份,消杀封控单元556次,24小时下沉街道53天,为街道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保驾护航。
坚守一线 驻守社区“新管家”
随着疫情态势的持续发展,区法院选派蒲海东、王志国、张终庆3名精干力量下沉社区,担任骊景社区、松江热电社区、桃源社区“第一书记”,他们挺身而出,勇挑重担,主动当起“小巷总理”,在社区实行24小时闭环管理,与社区工作人员同吃同住同谋划,一起攻坚克难,结合辖区实际,充分整合下派党员干部、物业公司、楼道党员、辖区民警等各方力量,协助各社区分别组建12个临时党支部,帮助社区书记做好人员网格分布、检测点位谋划、民生保障、环境消杀、垃圾清运等各项工作,像钉子一样坚守在最基层、第一线,用心用力筑牢疫情防线,用情用脚丈量为民初心,真正成为居民眼中的贴心“管家”,社区干部眼中悉心的“带头人”。
履职尽责 卡点值守“守门员”
为落实好全市静态管理工作要求,区法院主动作为,承担了骊景社区、松江热电社区卡点值守任务,设卡口、拉警戒、抬桌子、装围挡、搭帐篷,切实担当起小区疫情防控“守门员”。“您好,现在小区实行封闭管理,不允许随意进出,请问您有什么特殊情况吗?”“如果有外出需要,请第一时间向社区说明情况”这些话成了他们“口头禅”,不论严寒酷暑、不论刮风下雨,他们总是穿着防护服,对人员信息一遍遍核实、一遍遍确认,确保辖区居民安全,守好社区前沿防线。为了让长时间疲劳工作的社区干部“喘口气”,他们还安排干警担当夜班值守工作,成为莲花百姓“守夜人”。自封闭管控以来,卡点值守1458人次,劝导居民174人次。
践行初心 为民服务“贴心人”
“请有序排队、间隔两米,提前准备好健康码或者身份证......”疫情暴发以来,200余名法院干部们转化为志愿者,快速响应,和社区工作人员共同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他们穿上防护服化身“大白”,穿上红马甲化身“秩序员”,每天入户张贴居家隔离告知书、维持核酸秩序、运送防控物资、分发民生保障物资、宣讲解读最新政策,协助完成小区杀菌和巡逻等工作,他们不敢轻易喝水,六、七个小时不能上厕所和下午2、3点才能吃上午饭都是常态,他们用不变的坚守、无惧的气魄,携手扎牢防疫网。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无论是在封控区、社区一线,还是在民生保障工作中,昌邑区人民法院全体干部们都以敢作敢为的魄力、勇毅逆行的担当,全力投身抗疫斗争中,将不变的初心化为顽强的坚守,以实际行动擦亮了共产党员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正红底色,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贡献法院力量。
图为昌邑区人民法院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