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好人
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敬业奉献、孝老爱亲……近年来,吉林市精神文明建设围绕大局,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江城好人的事迹感染着全市民众,他们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为了城市更繁荣,一直在行动……
2019年第二季度
“敬业奉献”江城好人:
马志刚
马志刚,男,汉族,1968年4月生,中共党员,蛟河市松江镇九年制学校教师。
自1985年参加工作以来,马志刚一直扎根农村,做一名普普通通的乡村教师。奉献乡村教育,是他一生不变的追求。三十年,他用一根教鞭坚守一方净土,呕心沥血;三十年,他凭两袖清风执着于有教无类,殚精竭力;三十年,他站在三尺讲台奉献一片赤子丹心,无怨无悔。
他1984年参加工作,在条件艰苦的村小下伸点工作了8年。为确保学生的安全,上课、下课、吃饭他都和学生在一起。为了让孩子们在春秋也能吃上一口热乎饭,马志刚在教室的一角搭起小炉子,每天中午亲自为孩子热饭。乡村学校的条件虽然艰苦,但也有无限的快乐,从孩子们澄澈的眼底,马志刚看到了教师无上的光荣。
2012年开学初,班级有一名同学得了急性肾小球肾炎,原本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姑娘,面对病痛的折磨,心灰意冷,开始厌学。作为班主任,马志刚主动帮家长筹钱,并多方面打听并联系专业医院入院治疗。两个月她病愈出院后,马志刚又协调各学科教师为她补课,现在这名学生在吉林市一家医院当了护士。
2013年,一个学生考上了高中,但因家里老人治病花光了积蓄,没钱交学费,他得知后便将要还房贷的2800元借给这名学生,并转告孩子家长:“这几年孩子的学费我都会帮助他想办法,一定让孩子上大学”。
由于长年劳累,马志刚患上了心脏病、高血压、颈椎病等,但他从未要求学校减轻一点工作量,仍然是哪里需要到哪里去,勇于担当,勇挑重担。马志刚无私的奉献精神,既展现出教师的生命意义,又展现出共产党员的真我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