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2日 星期二
登录 注册智能问答无障碍适老化
WWW.JLCITY.GOV.CN
船营区:大美绥河 青春太平岭
日期:2021-10-21    来源:船营区
字号: 变大 变小
收藏 打印

盘算着驻村已满3月,看着镜子里自己袖口、脖领处的黑白晒痕;想着妇女主任时常提醒饭余泔水留下喂鸡的嘱咐;回忆经常到愈加熟络的到农户院里摘菜为饭桌上添道硬菜的场景;回味走访入户后,在蒿子里捕捉当年新生的绿肚蝈蝈的乐趣...这些都是不断经历的过往片段、耳闻实践和忙中带趣。三个城里来的娃儿落到笔头,记录日志、分享过程、存留记忆。

如篇题“大美”“青春”,表意船营区大绥河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间节点背景下,乡镇基层实实在在干出来了变化。相较村中旧貌,用“听说那个乡镇干部下村来回只用了20分钟”反映破损坑洼的村屯道路;“农村室外旱厕脏臭,路边堆粪熏人”是评价农村环境的固有印象;天黑睡觉、农闲打牌,娱乐活动单一与现代化基础设施匮乏导致村民一眼望到头式的生活状态。如今,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目标越加相近。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打牢基础是首要关键,建强村“三委”班子,提高工作队伍整体能力素质是前提。今年换届后,由8人组成的太平岭村“三委”成员,平均年龄达47岁。年龄结构方面,较上届有所降低,且老、中、青梯次更加均衡,但工作人员在落实相对复杂的任务时,政策理论水平、研究谋划全村长远发展的能力,仍惯于沿用老办法,思想较为守旧,缺少创新意识。对电脑、手机等现代化办公方式,掌握不够熟练。同时,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村中许多家庭,父母双方常年外出务工,孩子成了留守儿童,在家跟着老人一起生活,“一老一小”的组合除了在学校接受基本义务教育,由于老人的文化有限,只能给予孩子到点吃饭、睡觉式的“散养”爱护。针对突出问题与走访实际,驻村工作队创新开办“十分钟共学”分享学堂。明确驻村工作队、村“三委”成员、村民党员,以及适龄学生作为共学主体,利用新时代实践站现有书籍文刊建立起农家书屋。有了前者的理论文化宝库,同步挖掘发挥共学主体在各自擅长领域的专业优势,开设“强业务——条例政策顺口溜”“铭初心——党史渊源读书会”“学榜样——向模范楷模学习”“长本领——农业技术学习”等课程内容,整合农闲碎片时间,自主选课认领,注重分享过程、教学相长,以互相分享的方式,共取所长填补知识盲区,促进共同成长。把脉寻根,关注薄弱细微环节。

为切实增强村级各项事务经办能力,做到“村民无小事、事事有回音”,真正达到“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活动目的。从完善机制着手,突出聚焦省市区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有效衔接的总体要求。通过健全组织机构自上而下、上下协同,组织领导以党组织为引领、党员群众群治联动的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联动提升村级治理水平。先布点联户,精准到人。为全村16名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协同11个社社长、村民代表共同夯实10户联保机制,保证各项政策要求落实到位;再补填层级,衔接重要环节。11名党员中心户负责承上启下,对上承报本组工作事项,对下传达指导安排工作任务有效推进;最终校验成果,完成闭环。村“两委”成员与驻村工作队担任工作督导组长,负责对收集、整理、汇总后的工作信息,完成网格管理中的最终闭环,三级网格协同发力,以整体联动的工作模式,高质量完成村级治理。在网格化管理的实践探索过程中,八社一患有肝腹水的村民,由于夫妻身体不好,还要抚养两名正在上学的子女,导致家庭拮据,无力就医,向村中反映自身困难。镇政府、村支部、驻村工作队第一时间召开“我为群众办实事”联商议事会议,发挥驻村工作队派出单位优势资源,在免除缴纳住院押金的情况下,提前接收患者住院治疗。同时,协调市医保局开通医保紧急绿色通道,全城跑腿为村民代办城镇医保业务,报销在院期间治疗费用。目前已为其成功办理最低生活保障,防止该家庭因病造成返贫问题。

“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关键在人,要有务实的举措,激发起每户村民共同参与村级建设的主动性和维护建设成果的思想共鸣。太平岭村作为船营区第一批全省千村示范创建村,对标“九有六无”的验收标准,在庭院卫生、畜禽圈养、干净居室等方面仍有一定差距,主要矛盾集中在农户长期生活和传统种植习惯所形成的陋习。为彻底扭转此类现象,并形成长效化的良性转变,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班子以“五好一满意”星级评定为灵感,采取村民星级评定的办法,探索设立美丽庭院、乡贤能人、带富帮手、服务奉献等星级项目量化村民支持示范创建付出贡献,定期实施参观民主评定,产生“星级贡献榜”,利用村支部主题党日,带领村民参观“标杆家庭”,用亲眼所见、亲身体会的直观冲击,逐渐在全村营造出创先争优、你追我赶的浓厚氛围,正向激励广大村民改正陋习。在评比过程中,排查到一户村民,离婚后无子女,父母双亡,独自生活,因脑血栓后遗症行动不便,屋内院落长期无人打理导致脏乱不堪。经本人同意后,经多方沟通协调,将其送入特困供养指定养老机构托管,既保证了“一户都不掉队”的创建标准,又解决了村民的生活难题。

“三心工程”表决心,更应表真心。“生命因有意义而精彩”,太平岭村驻村工作队表示:两年的驻村时间无疑是组织所给予锻造初心、磨炼品质、锤炼本领的珍贵机会,对太平岭村的596户、1823名村民更是一份代表党和政府形象的使命,愿用最坦诚的情怀收获到彼此最真挚的感情。

图为驻村小队对脱贫户进行登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站群导航
站群导航 |
县(市)区政府 |
市政府工作部门 |
市州政府网站 |
各省市政府网站 |
国家部委网站 |
新闻媒体
市人大市政协市纪委监委市委政法委市法院
市检察院
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工作部门
市州政府网站各省市政府网站
国家部委网站新闻媒体
联系电话:0432-65155806
本站流量:
网站标识码:2202000006
版权所有:吉林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网站标识码:2202000006
吉公网安备:22020402000219号
ICP备案编号:吉ICP备05005864号
版权所有:吉林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023年9月12日 星期二
登录 注册智能问答无障碍浏览关闭适老化
WWW.JLCITY.GOV.CN
船营区:大美绥河 青春太平岭
日期:2021-10-21    来源:船营区

盘算着驻村已满3月,看着镜子里自己袖口、脖领处的黑白晒痕;想着妇女主任时常提醒饭余泔水留下喂鸡的嘱咐;回忆经常到愈加熟络的到农户院里摘菜为饭桌上添道硬菜的场景;回味走访入户后,在蒿子里捕捉当年新生的绿肚蝈蝈的乐趣...这些都是不断经历的过往片段、耳闻实践和忙中带趣。三个城里来的娃儿落到笔头,记录日志、分享过程、存留记忆。

如篇题“大美”“青春”,表意船营区大绥河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间节点背景下,乡镇基层实实在在干出来了变化。相较村中旧貌,用“听说那个乡镇干部下村来回只用了20分钟”反映破损坑洼的村屯道路;“农村室外旱厕脏臭,路边堆粪熏人”是评价农村环境的固有印象;天黑睡觉、农闲打牌,娱乐活动单一与现代化基础设施匮乏导致村民一眼望到头式的生活状态。如今,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目标越加相近。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打牢基础是首要关键,建强村“三委”班子,提高工作队伍整体能力素质是前提。今年换届后,由8人组成的太平岭村“三委”成员,平均年龄达47岁。年龄结构方面,较上届有所降低,且老、中、青梯次更加均衡,但工作人员在落实相对复杂的任务时,政策理论水平、研究谋划全村长远发展的能力,仍惯于沿用老办法,思想较为守旧,缺少创新意识。对电脑、手机等现代化办公方式,掌握不够熟练。同时,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村中许多家庭,父母双方常年外出务工,孩子成了留守儿童,在家跟着老人一起生活,“一老一小”的组合除了在学校接受基本义务教育,由于老人的文化有限,只能给予孩子到点吃饭、睡觉式的“散养”爱护。针对突出问题与走访实际,驻村工作队创新开办“十分钟共学”分享学堂。明确驻村工作队、村“三委”成员、村民党员,以及适龄学生作为共学主体,利用新时代实践站现有书籍文刊建立起农家书屋。有了前者的理论文化宝库,同步挖掘发挥共学主体在各自擅长领域的专业优势,开设“强业务——条例政策顺口溜”“铭初心——党史渊源读书会”“学榜样——向模范楷模学习”“长本领——农业技术学习”等课程内容,整合农闲碎片时间,自主选课认领,注重分享过程、教学相长,以互相分享的方式,共取所长填补知识盲区,促进共同成长。把脉寻根,关注薄弱细微环节。

为切实增强村级各项事务经办能力,做到“村民无小事、事事有回音”,真正达到“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活动目的。从完善机制着手,突出聚焦省市区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有效衔接的总体要求。通过健全组织机构自上而下、上下协同,组织领导以党组织为引领、党员群众群治联动的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联动提升村级治理水平。先布点联户,精准到人。为全村16名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协同11个社社长、村民代表共同夯实10户联保机制,保证各项政策要求落实到位;再补填层级,衔接重要环节。11名党员中心户负责承上启下,对上承报本组工作事项,对下传达指导安排工作任务有效推进;最终校验成果,完成闭环。村“两委”成员与驻村工作队担任工作督导组长,负责对收集、整理、汇总后的工作信息,完成网格管理中的最终闭环,三级网格协同发力,以整体联动的工作模式,高质量完成村级治理。在网格化管理的实践探索过程中,八社一患有肝腹水的村民,由于夫妻身体不好,还要抚养两名正在上学的子女,导致家庭拮据,无力就医,向村中反映自身困难。镇政府、村支部、驻村工作队第一时间召开“我为群众办实事”联商议事会议,发挥驻村工作队派出单位优势资源,在免除缴纳住院押金的情况下,提前接收患者住院治疗。同时,协调市医保局开通医保紧急绿色通道,全城跑腿为村民代办城镇医保业务,报销在院期间治疗费用。目前已为其成功办理最低生活保障,防止该家庭因病造成返贫问题。

“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关键在人,要有务实的举措,激发起每户村民共同参与村级建设的主动性和维护建设成果的思想共鸣。太平岭村作为船营区第一批全省千村示范创建村,对标“九有六无”的验收标准,在庭院卫生、畜禽圈养、干净居室等方面仍有一定差距,主要矛盾集中在农户长期生活和传统种植习惯所形成的陋习。为彻底扭转此类现象,并形成长效化的良性转变,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班子以“五好一满意”星级评定为灵感,采取村民星级评定的办法,探索设立美丽庭院、乡贤能人、带富帮手、服务奉献等星级项目量化村民支持示范创建付出贡献,定期实施参观民主评定,产生“星级贡献榜”,利用村支部主题党日,带领村民参观“标杆家庭”,用亲眼所见、亲身体会的直观冲击,逐渐在全村营造出创先争优、你追我赶的浓厚氛围,正向激励广大村民改正陋习。在评比过程中,排查到一户村民,离婚后无子女,父母双亡,独自生活,因脑血栓后遗症行动不便,屋内院落长期无人打理导致脏乱不堪。经本人同意后,经多方沟通协调,将其送入特困供养指定养老机构托管,既保证了“一户都不掉队”的创建标准,又解决了村民的生活难题。

“三心工程”表决心,更应表真心。“生命因有意义而精彩”,太平岭村驻村工作队表示:两年的驻村时间无疑是组织所给予锻造初心、磨炼品质、锤炼本领的珍贵机会,对太平岭村的596户、1823名村民更是一份代表党和政府形象的使命,愿用最坦诚的情怀收获到彼此最真挚的感情。

图为驻村小队对脱贫户进行登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