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建议:
目前,吉林市生鲜超市遍地开花,市民日常需求的果蔬已经基本能够满足,露天早市的“菜篮子”功能逐渐弱化,弊端尤为凸显。据不完全统计,吉林市城区内有近20多处大型早市
,今年经相关部门多次联合治理,虽有所改观,但与吉林市积极倡导的创建文明城还有一定的差距。在道路拥堵、噪音、商品质量、缺斤短两、税费征收等方面还存在提升的空间。
因此建议:
一、规范管理现有大型露天早市,利用现有场地或现有农贸市场的场地资源,将露天早市转移进农贸市场,不仅让现有场地利用率提升,同时,便于业主经营管理。
二、迁移妨碍交通早高峰、影响学生上学、离居民楼过近的大型早市,加强文明城市治理力度。
三、加强质量管理,加大监管力度;提升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治理,加强食品安全防护,守护市民的餐桌安全。
四、严格查处、取消小型散摊早市,对私自设置的早市场进行管理。
建议答复: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主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协办
因传统及生活习惯等因素,我市的露天早市形成由来已久。早期,露天早市的形成大大的缓解了民市买菜难的问题,为市民带来了方便;现在,逛早市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特别是老年朋友)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悄然形成了我市独有的“早市文化”,但早期露天早市的管理工作的确存在着诸多问题。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又要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我局自2017年起,对全市20个早市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及整治,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我局规定全市露天早市早7:30开始撤市,8:00之前撤市完毕并完成卫生保洁工作,尽可能避开早高峰时段。
二、按照市场管理规定,我局要求市场管理企业,禁止农用车辆等高噪音车辆进入市场经营,同时不得使用扩音器、音箱等噪音设备,以此减少噪音污染。
三、自2019年起,我局牵头,联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建立联检制度,打击假冒伪劣商品,杜绝假冒伪劣商品在露天早市售卖。
四、露天早市的清扫保洁工作是我局督导检查的重点内容,其费用支出全部由市场经营管理企业负责,并由街道卫生清扫单位具体承担,确保按要求完成清扫任务。
五、我局将细化联检项目、加大联检力度、完善联检制度、建立消费者投诉渠道,解决消费者维权难的问题。
六、自2017年起,我局通过拍卖竞标的方式确定露天早市经营权,对全市早市实行市场化运作,并将收取的公共资源管理费全额上缴财政。
七、2019年,按照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总体要求,我局重点围绕露天市场管理领域存在的欺行霸市等涉黑涉恶问题,认真总结前期工作的经验教训,通过转变露天早市经营管理权交易方式、修改完善合同条款、加强日常监管、加大宣传力度等方式,杜绝串通投标等违法行为、严禁出现欺行霸市、粗暴管理和乱收费等问题,全面加大露天市场环境治理力度,取得一定成效。
下一步我局将结合代表提出的宝贵意见,针对性的开展工作,以提升露天早市的管理水平,改善露天早市的整体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