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2日 星期二
登录 注册智能问答无障碍适老化
WWW.JLCITY.GOV.CN
关于着力增强职业教育发展适应性 不断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建议
日期:2023-12-07    来源:吉林市人民政府
字号: 变大 变小
收藏 打印
           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不断构建适应职业类型教育发展的管理体系”的建议

一是强化学校人事管理自主权。除持有相关领域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外,各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原则上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大专(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支持各职业院校自主招聘教师,支持各职业院校实行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以直接考察的方式公开招聘。二是进一步完善全市中等职业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制度,积极研究制定市属高等职业教育生均财政拨款制度,并依据我市经济发展和财力状况逐步提高生均财政拨款水平,新增教育经费向职业教育倾斜,保证学费收入向职业院校足额、及时返还,并且明确学费及社会服务收入不冲抵生均拨款。同时,还应不断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兴办职业教育,进一步拓宽办学筹资渠道。三是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全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吉林市关于加快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技能社会建设的实施方案》《市领导及市直相关部门联系职业院校工作方案》,着力破解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在协同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支持职业院校参与政府补贴性培训、建立技能竞赛激励机制、引进高层次人才等24个方面取得新突破。经过系统周密的筹备,2023年5月30日,全市职教大会成功召开。市委市政府对全市职业教育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对下一步职业教育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针对职业教育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会议明确提出建立政府推动机制,要求政府有关各部门,按照职教大会精神制定落实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加快解决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创造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关于“支持中职学校实施多样化办学”的建议

(一)落实职普融通,启动中职附设普通高中班试点。组织职普融通论证,带队到深圳优质学校调研学习,结合我市实际完成职普融通试点规划。2023年秋季学期,3所中职学校将附设普通高中班,学生可拥有高中学籍。其中,吉林女子学校下达100人招生计划,吉林机械工业学校和吉林工贸学校各下达80人招生计划,纳入今年全市中考招生录取平台普通高中批次录取,招生范围和市直普通高中一致。我市职普融通试点是全省教育的首创。这一举措给不同禀赋的学生多一次选择的机会,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一个入口,两条通道,双向融通”将为不同学生提供更多可能。

(二)保障实用技能人才培养,逐步扩大中职短学制专业招生规模。从完善实用人才培训体系出发,通过2023年专业论证审批,共计设立74个短学制专业点,从服务重点产业、推动重点人群培训、服务冰雪产业等角度设计每个短学制专业点的服务方向。通过短学制与培训融合,预计年内可形成2000人实用人才培养培训规模。

三、关于“不断强化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和育人方式改革”的建议

(一)加大高质量的培训供给,进一步拓宽培训工作覆盖面。组织各中职学校全力开展“1+X”证书培训认证工作,全年安排认证计划2600人,已完成培训认证1200余人。支持吉林机电工程学校、吉林省城市建设学校成功申报人社部门的职业等级培训认证基地,两所学校获得开展重点人群政策性培训的资质,首批将面向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驻吉高校学生开展对外“第三方”鉴定工作。此外,吉林机械工业学校与庆丰社区成立第一家社区学校,启动3D打印、无人机操控与维护等多个培训项目,职业教育服务继续教育取得新突破。

(二)推动一批新的产教融合平台建设。支持吉航职院与吉林航修公司建设“吉林省航空维系产业学院”,与吉林化纤集团成立“吉林工匠学院”。支持吉林省城市建设学校成立产教联盟,成立“吉菜产业学院”和“吉林建筑行业跨企业培训中心”。支持吉林机械工业学校成立“吉林市金属制品与装备制造行业协会”,与广盛工艺成立“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支持吉林工贸学校与金达达公司等企业加快组建“吉林省康复养老联合会”,成立全省养老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加快与“专精特新”企业对接,完善协作体工作机制,建设5个左右岗位技能实训基地和5个左右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培育20个左右协作典型案例。在现有基础上建设3个左右生产型实习实训基地,协作产值力争达到200万元。支持县级职教中心建立县域实用技能人才培训中心。谋划组建碳纤维、冰雪旅游和通用航空产教联合体。

 

吉林市教育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站群导航
站群导航 |
县(市)区政府 |
市政府工作部门 |
市州政府网站 |
各省市政府网站 |
国家部委网站 |
新闻媒体
市人大市政协市纪委监委市委政法委市法院
市检察院
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工作部门
市州政府网站各省市政府网站
国家部委网站新闻媒体
联系电话:0432-65155806
本站流量:
网站标识码:2202000006
版权所有:吉林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网站标识码:2202000006
吉公网安备:22020402000219号
ICP备案编号:吉ICP备05005864号
版权所有:吉林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023年9月12日 星期二
登录 注册智能问答无障碍浏览关闭适老化
WWW.JLCITY.GOV.CN
关于着力增强职业教育发展适应性 不断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建议
日期:2023-12-07    来源:吉林市人民政府
           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不断构建适应职业类型教育发展的管理体系”的建议

一是强化学校人事管理自主权。除持有相关领域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外,各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原则上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大专(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支持各职业院校自主招聘教师,支持各职业院校实行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以直接考察的方式公开招聘。二是进一步完善全市中等职业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制度,积极研究制定市属高等职业教育生均财政拨款制度,并依据我市经济发展和财力状况逐步提高生均财政拨款水平,新增教育经费向职业教育倾斜,保证学费收入向职业院校足额、及时返还,并且明确学费及社会服务收入不冲抵生均拨款。同时,还应不断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兴办职业教育,进一步拓宽办学筹资渠道。三是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全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吉林市关于加快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技能社会建设的实施方案》《市领导及市直相关部门联系职业院校工作方案》,着力破解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在协同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支持职业院校参与政府补贴性培训、建立技能竞赛激励机制、引进高层次人才等24个方面取得新突破。经过系统周密的筹备,2023年5月30日,全市职教大会成功召开。市委市政府对全市职业教育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对下一步职业教育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针对职业教育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会议明确提出建立政府推动机制,要求政府有关各部门,按照职教大会精神制定落实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加快解决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创造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关于“支持中职学校实施多样化办学”的建议

(一)落实职普融通,启动中职附设普通高中班试点。组织职普融通论证,带队到深圳优质学校调研学习,结合我市实际完成职普融通试点规划。2023年秋季学期,3所中职学校将附设普通高中班,学生可拥有高中学籍。其中,吉林女子学校下达100人招生计划,吉林机械工业学校和吉林工贸学校各下达80人招生计划,纳入今年全市中考招生录取平台普通高中批次录取,招生范围和市直普通高中一致。我市职普融通试点是全省教育的首创。这一举措给不同禀赋的学生多一次选择的机会,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一个入口,两条通道,双向融通”将为不同学生提供更多可能。

(二)保障实用技能人才培养,逐步扩大中职短学制专业招生规模。从完善实用人才培训体系出发,通过2023年专业论证审批,共计设立74个短学制专业点,从服务重点产业、推动重点人群培训、服务冰雪产业等角度设计每个短学制专业点的服务方向。通过短学制与培训融合,预计年内可形成2000人实用人才培养培训规模。

三、关于“不断强化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和育人方式改革”的建议

(一)加大高质量的培训供给,进一步拓宽培训工作覆盖面。组织各中职学校全力开展“1+X”证书培训认证工作,全年安排认证计划2600人,已完成培训认证1200余人。支持吉林机电工程学校、吉林省城市建设学校成功申报人社部门的职业等级培训认证基地,两所学校获得开展重点人群政策性培训的资质,首批将面向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驻吉高校学生开展对外“第三方”鉴定工作。此外,吉林机械工业学校与庆丰社区成立第一家社区学校,启动3D打印、无人机操控与维护等多个培训项目,职业教育服务继续教育取得新突破。

(二)推动一批新的产教融合平台建设。支持吉航职院与吉林航修公司建设“吉林省航空维系产业学院”,与吉林化纤集团成立“吉林工匠学院”。支持吉林省城市建设学校成立产教联盟,成立“吉菜产业学院”和“吉林建筑行业跨企业培训中心”。支持吉林机械工业学校成立“吉林市金属制品与装备制造行业协会”,与广盛工艺成立“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支持吉林工贸学校与金达达公司等企业加快组建“吉林省康复养老联合会”,成立全省养老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加快与“专精特新”企业对接,完善协作体工作机制,建设5个左右岗位技能实训基地和5个左右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培育20个左右协作典型案例。在现有基础上建设3个左右生产型实习实训基地,协作产值力争达到200万元。支持县级职教中心建立县域实用技能人才培训中心。谋划组建碳纤维、冰雪旅游和通用航空产教联合体。

 

吉林市教育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