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直动态

  • 2025年“江城名师培养对象”教育教学理论测试前研训活动启幕
  • 信息来源:吉林市教育学院     时间:2025-09-25 08:14

   

  9月22日,在教育家精神的引领下,2025年“江城名师培养对象”教育教学理论测试前研训活动于吉林市第二实验小学隆重启幕。本次研训以“教学理论深化与实践创新”为主题,聚焦理想信念、育人智慧与道德情操三大维度,通过专题讲座、互动研讨、示范引领等多维形式,为全体参培教师注入理论活水,点燃实践火花。

  会上,吉林市教育局副局长、吉林市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邵敏表示,当前正是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名师作为教师队伍的“领头雁”,肩负着提升教育质量、引领教学改革的重任。“江城教育的进步,离不开一代代名优教师的坚守;江城教育的未来,更需要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名师来支撑。”他的话语中,饱含着对教师队伍的深切期望。“成为名师,既是荣誉,更是责任;既是终点,更是起点。”鼓励大家珍惜机会,以勤学、反思、创新为路径,早日成为在省内外有影响力的学科领军教师,也预祝本次培训取得圆满成功,祝愿各位老师学有所成、早日成长为实至名归的“江城名师”!

  随后,市教育学院副院长顾炳海以《弘扬教育家精神,勇担新时代使命》为题,深入浅出地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的深刻内涵。从“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到“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到“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顾院长以理论为纲、以案例为脉,引导教师深刻领悟教育工作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与战略属性。他特别强调,“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是教师人格的基石,唯有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梦、民族梦,方能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市教育学院教务处主任杨彦飞以诗意的语言开启《也道教育是寻常——AI时代教师的“科研”“阅读”与“写作”》专题讲座。他从“常识的缺失”切入,呼吁教师回归教育本真,在技术浪潮中保持批判与清醒。通过“三专”理念(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的阐释,杨主任指出:教师应成为“自觉研究型”的明师、名师,乃至教育家。面对AI赋能教育的浪潮,他提出“三有三不”法则——有高质量问题、结构、回音,不迷信、不依赖、不恐慌,鼓励教师以人文精神驾驭技术,成为“智慧的倍增器”。讲座中,他更以“四维书单”启迪教师拓宽阅读视野,以“六写”路径夯实专业写作根基,让教育思考落地生根。

  学院教师继续教育部老师带来的《当代教育心理学》讲座,从教师专业发展、学习动机理论到经典认知发展阶段模型,层层剖析教育背后的心理机制。姜水晶结合皮亚杰的认知建构、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等,生动阐释了如何基于学生心理规律设计教学、激发动力、塑造行为。她强调,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情感的共鸣者、思维的点燃者。唯有深入理解学生心灵图景,方能实现“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

  整场研训活动内容饱满、节奏紧凑,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实践的温度。参训教师全程投入,或凝神聆听,或疾书笔记,或互动提问,在思想的碰撞中收获启迪,在专业的引领中明确方向。大家纷纷表示,此次研训如同一场“及时雨”,为即将到来的理论测试与教学实践注入了信心与动力。

  下午的培训先由学前、小学、初中、高中、职教五个学段研训部主任从仁爱之心、育人智慧、躬耕态度、弘道追求等维度开展专题讲座,随后各学段教师进行示范引路课,内容详尽具有针对性与实操性。

   

 

 

 

 

 

 

 

 

 

 

 初审|王福文 李莉  复审|刘红艳 王茜  终审|顾炳海 景洪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