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直动态

  • 吉林省电教馆深入吉林市第五中学调研人工智能试点校建设工作
  • 信息来源:吉林市第五中学     时间:2025-10-17 07:45

      

  为切实推动教学数字化向纵深发展,进一步落实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改革措施,10月14日,吉林省电化教育馆馆长刘云程带队走进吉林市第五中学,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专项调研。吉林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市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邵敏,市教育学院教务处处长杨彦飞,市教育局信息中心主任景洪海,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副处长金星陪同调研。

  吉林市第五中学作为一所拥有深厚底蕴和卓越办学成果的初级中学,是“吉林省首批中小学智慧校园试点校”之一(全省33所学校,吉林市5所学校),同时被评为“吉林省首批人工智能赋能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学校”之一(吉林市共3所)。此次调研不仅为学校带来了AI赋能教育的新思路,更以清晰的框架为教学改革与质量提升擘画了可行路径与发展蓝图。

  在校全体领导班子的陪同下,调研组深入课堂开展沉浸式调研,细致了解了AI技术与日常教学深度融合的具体实践和实施效果。

  随后,调研组听取了关于“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的集体备课汇报。此次集体备课汇报充分体现了教师积极拥抱时代变革,以AI技术为关键抓手,全力推进教育教学系统性重塑的探索与实践。

  教学和备课展示后,相关领导听取了关于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相关汇报。校党委书记李学波和校长刘阳分别从改革基础、改革目标、改革路径与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汇报。

  调研组对学校在AI赋能教育教学方面的探索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就技术应用的深度与广度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刘云程馆长强调:要以数据驱动教学优化,强化AI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创新。注重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构建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模式,作为改革探索的 “先行者”,要在工作谋划上快人一步、在实践落地中深人一层。邵敏局长指出:学校应进一步完善技术平台支撑体系,推动资源共享与区域协同,并从课程实施与基础教育衔接角度,提出深化应用场景的可行性路径。

  此次调研为学校注入了新的动能,学校将坚定深化AI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核心地位,不断拓展其应用广度与深度,着力构建一个智能化、个性化、高效能的新型育人体系,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在课程设计、课堂实施、评价反馈等全链条、全环节中的深度融合,激发教育模式的系统性变革,为构建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贡献坚实的实践力量。

  

 

 

 

 

 

 

初审|温硕 李莉  复审|曹家玮 王茜  终审|张京京 景洪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