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教育局关于
2014年吉林市中小学校阳光体育大课间
展示评比活动情况的通报
各县(市)区教育局,高新区、经开区、食品区教育局,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市属民办学校:
为展示我市中小学校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成果,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户外体育锻炼,推动阳光体育运动深入开展,市教育局于今年6月中旬至11月中旬组织开展了全市中小学校阳光体育大课间展示评比活动。现将活动情况予以通报。
本次活动参与学校多,涉及面广,活动质量高,是此项活动开展以来规模最大、精品活动最多的一次。各县(市)区教育局、开发区教育局和市教育局直属学校高度重视、狠抓落实,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以大课间为突破口,推动学校整体工作。各中小学校领导亲自带头参与活动,与全校师生形成合力,经过几年的共同努力,大课间活动质量提高了,师生的态度转变了,领导、教师和学生之间关系也更加融洽了。教师收获了健康的身体,消除了职业倦怠,激发了工作热情,凝聚了团队力量,成了引领学校正风气、促进学校发展的积极因素。比如:吉化第二小学校、吉林市第八中学校等学校,以大课间取得的成效为辐射点,带动校园文化建设,有效推动了学校整体工作。
二、德智体美“四育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各中小学校有意识的将德育、智育和美育等诸多教育元素有机融入大课间活动当中。学校领导、全体师生随着优美的音乐,完成体操、舞蹈和自选活动项目,整个锻炼过程轻松舒适。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耐心引导,同学之间相互学习、积极创新、踊跃展示。学生在快乐中强健了体魄、培养了专注力、发展了爱好特长、提升了意志品质,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创新内容和方法,促进学生体质增强。各中小学校大课间活动内容既有体育项目,也有文艺项目;既有室外项目,也有室内项目;既有传统项目,也有时尚运动;既有民族、民间传统项目,也有快乐体育项目;还有各式各样的心理拓展练习。具体内容涵盖了国操,学校自编的韵律操、器械操、健美操、武术操和班级特色操、主题教育操、校园集体舞等,还有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抖空竹、跳绳、踢毽、呼啦圈、自制沙铃、体育游戏、交谊舞、扇子舞和传统养身健体活动等培养学生特长的自主活动项目。学校根据实际精心编排,充分利用有限时间和空间,最大限度的安排学生文体活动,并逐步增加运动量和运动负荷。在活动中同学互学互助、相互监督、共同进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有效的提高了锻炼效果。比如:磐石市红旗岭镇第三小学校的大课间活动开展了五年,学生的运动量逐年增加,学生体质明显增强。监测结果显示:短短两个月,学生的平均身高增长了3厘米,学生体重普遍下降,最多的降低了8斤,在大型活动中,学生长时间站立导致的中暑晕倒现象也没有了。
四、加强活动顶层设计,充分突出学校特色。各中小学校通过赴先进地区学习经验,聘请专家到校指导,学校领导亲自参与设计,极大的提高了大课间活动水平。在活动形式上,多数学校采取了全程无口令指挥,学生根据音乐的变换完成国操、校本操、舞蹈和自主活动项目,活动过程衔接自然流畅,进退场安全有序。还有的学校采用一套乐曲同时指挥室内外两套大课间活动,拓展了学生的活动空间。学校将体育艺术特色有机融入到大课间活动当中。例如: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的踢毽和跳绳、吉林市朝鲜族实验小学校的足球和篮球、磐石市第三中学校的扇子舞、丰满区艺术实验小学校的“小苹果”舞蹈等特色活动,每天在大课间活动中集中或分散的练习和展示,逐渐形成了学校活动特色。
虽然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市大课间活动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活动质量参差不齐,学校之间开展不平衡;活动水平逐段下降,小学好于初中、初中好于高中和职业学校;活动设计不够科学,多数学校不能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对症下药,影响了锻炼实效;活动内容中传统的终身体育项目、技术含量高的项目安排较少,不利于学生养成终身锻炼习惯。
今后,市教育局将把推进中小学校大课间活动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并将其纳入教育重点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评估指标体系,凡未按要求开展好大课间活动的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工作评估等级降为四等。市、县(市)区教育局将对中小学校大课间开展情况进行阶段性督导检查,并及时通报,每年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展示评比活动。大课间活动是推动学校体育工作,落实健康第一的思想,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各地、各校要充分认识大课间活动的重要性,在活动中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不断提高。并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深化阳光体育运动,进一步促进我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附件: 2014年吉林市中小学校阳光体育大课间展示评比果
吉林市教育局
2014年12月8日
附件
2014年吉林市中小学校阳光体育大课间展示评比结果
一、优秀组织奖
永吉县教育局
桦甸市教育局
磐石市教育局
舒兰市教育局
蛟河市教育局
丰满区教育局
船营区教育局
龙潭区教育局
二、小学组
一等奖:
磐石市红旗岭镇第三小学校
吉化第二小学校
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校
吉林市第二实验小学校
吉林市朝鲜族实验小学校
蛟河市百圣源小学校
磐石市第一小学校
吉化第一实验小学校
舒兰市法特中心小学校
丰满区艺术实验小学校
桦甸市城北小学校
永吉县北大壶中心校
桦甸市第一实验小学校
桦甸市永吉小学校
二等奖:
舒兰市第四小学校
永吉县口前镇春登中心校
蛟河市天岗中心校
丰满区英语实验小学校
丰满区第二实验小学校
舒兰市开原镇中心校
丰满区第一实验小学校
丰满区第二小学校
船营区实验小学校
龙潭区大口钦中心校
龙潭区双语实验小学校
船营区第二实验小学校
经开区九年制小学校
永吉县口前镇中心小学校
蛟河市胜利小学校
昌邑区第三实验小学校
船营区第五小学校
磐石市驿马中心校
三、初中组
一等奖:
吉林市第八中学校
桦甸市第六中学校
永吉县西阳镇九年制学校
磐石市第三中学校
蛟河市第六中学校
磐石市实验中学校
永吉县黄榆乡九年制学校
二等奖:
舒兰市庆丰学校
舒兰市第三中学校
桦甸市第三中学校
蛟河市第九中学校
吉林市第二十六中学校
吉林市第二十三中学校
吉林松花江中学校
龙潭区金珠学校
吉林市第三十中学校
龙潭区江机中学校
四、高中组
一等奖:
永吉县实验高中学校
吉林市朝鲜族中学校
二等奖:
磐石市第五中学校
吉林松花江中学校
舒兰市第二中学校
吉林市实验中学校
桦甸市第四中学校
吉林市田家炳中学校
五、职业学校组
一等奖:
吉林信息工程学校
二等奖:
吉林工业经济学校
吉林机械工业学校
吉林机电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