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部署

  • 转发《关于举办吉林省“第六届中小学教师课件大赛”“第五届校园电视大赛”“第二届中小学教师论文大赛”三项赛事的通知》
  • 信息来源:未知     时间:2012-03-21 18:30

 

转发《关于举办吉林省“第六届中小学教师
课件大赛”“第五届校园电视大赛”“第二届中小学教师论文大赛”三项赛事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高新区、经开区教育局,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市属民办学校:
为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推动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省教育厅将举办吉林省“第六届中小学教师课件大赛”、“第五届校园电视大赛”、“第二届中小学教师论文大赛”等三项赛事。现将吉林省教育厅《关于举办吉林省“第六届中小学教师课件大赛”“第五届校园电视大赛”“第二届中小学教师论文大赛”三项赛事的通知》(吉教办字[2012]9号)转发给你们,望各单位、各部门按照通知要求,认真组织好各项赛事活动。
“课件大赛”参赛作品报送时间为:2012年5月31日前;“校园电视大赛”参赛作品报送时间为:2012年6月15日前;“论文大赛”参赛作品报送时间为:2012年6月15日前。以上三项赛事参赛作品统一报送至吉林市教育学院电教馆。
联系人:龙爱军   联系电话:62042825 13904400655
电子邮箱:longyezeming@126.com
 
吉林市教育局
二○一二年三月二十日
 
吉林省教育厅 通知
 
吉教办字〔2012〕9号
 
关于举办吉林省第六届中小学教师课件大赛”
           
             “第五届校园电视大赛”“第二届中小学
 
教师论文大赛”三项赛事的通知
 
各市(州)、长白山管委会教育局、电教馆(部):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水平,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经研究决定,举办“第六届吉林省中小学教师课件大赛”、“第五届吉林省中小学校园电视大赛”暨“第九届中国中小学校园电视评选活动”选拔赛、“第二届吉林省中小学教师论文大赛”等三项赛事。
请各相关单位予以重视,充分认识大赛活动在推进教育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中的作用和对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义,把大赛活动作为进一步推进相关工作的重要措施,广泛宣传发动,认真组织指导,做好申报工作,确保赛事活动的顺利进行。
大赛具体要求见附件。
 
附件1、第六届吉林省中小学教师课件大赛活动指南》
附件2、第五届吉林省中小学校园电视大赛暨第九届中国中小学校园电视评选活动选拔赛活动指南》
附件3、《第二届吉林省中小学教师论文大赛活动指南》
 
 
 
 
 
 
                            二Ο一二年三月十四日
 
 
 
 
 
 
 
 
主题词:中小学 教师课件校园电视教师论文大赛                         
 吉林省教育厅办公室                     2012年3月14印发
附件1:
 
第六届吉林省中小学教师课件大赛指南
 
为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吉林省电化教育馆将于2012年8月举办“第六届吉林省中小学教师课件大赛”。
大赛的指导思想是: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及网络应用能力、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和软件制作水平,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推动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本次大赛与前几届相比重在提高,要求参赛作品提高质量。
具体要求如下:
一、报送作品要求
参赛作品统一报到当地市(州)电教馆(部),由当地电教馆(部)统一组织、选拔汇总集中到一张或几张光盘(汇总表、作品、登记表)上报到吉林省电化教育馆。
二、报送时间及报名费
1.报送时间:2012年7月10日前(以邮戳为准)报送大赛组委会。
2.报名费:
1)“多媒体课件”每件作品缴纳报名费40元;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例”每件作品缴纳报名费100元;
3)“网络课程”每件作品缴纳报名费200元;
   4)优秀教案设计每件作品缴纳报名费40元;
5)“学科主题社区”每件作品缴纳报名费100元。
注:全国大赛作品报名费不重复收费,在省内大赛费用基础上补足差额即可。
三、参赛要求
本次大赛组委会由吉林省教育厅、省电化教育馆相关部门组成,组委会将于9月初在长春市举办大赛颁奖活动。
请各有关部门重视本次大赛工作,精心组织广大教师积极参加此项活动,充分利用参赛平台,加强协作与交流,合力推动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促进全省教育信息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联系方式
大赛组委会地址:长春市人民大街6755号 吉林省电化教育馆 409室
邮 编:130022
电 话:0431—85350081
联系人:刘老师
E-mail:85350081@163.com

 

参赛作品登记表
                                   
作品编号:               
 
 
作品
名称
 
学科
 
作品
大小
MB
参赛
项目
基础教育组
多媒体课件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
教学设计□
学科主题社区□
 
小学□
初中□
高中□
其他□
中等职业教育组
多媒体课件 □
网络课程   
教学设计□
作者
信息
 
作者姓名
所在单位
 
 
 
 
联系人
姓 名
手 机
电子邮箱
 
 
@
通信地址
 
邮编
 
作品
特点
 
(包括作品简介,创作说明等)
 
 
 
 
 
作品安装运行说明
 
 
共享
说明
是否同意“组委会”将作品制作成集锦共享或出版
□是         □否       签字:      年 月 日
推荐
意见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我(们)在此申明所报送作品是我(们)原创构思并制作,不涉及他人的著作权。              
作者签名:1.          
          2.          
         
注:
① 报名表须加盖单位公章,并随作品光盘同时提交电子文档。
② “学科主题社区”和“网络课程”项目的电子版报名表可通过E-mail提交。
③ 不同参赛项目限报作者人数不同,按作者排序填写获奖证书。

 

附件2:
 
第五届吉林省中小学校园电视大赛
第九届中国中小学校园电视评选活动选拔赛
活动指南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充分发挥校园影视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提高教师应用校园影视教育技术的能力,加快中小学校优质影视资源建设,同时为参加“第五届中国校园电视节暨第九届中国中小学校园电视评选活动”做好选拔工作,经研究,决定2012年6月举办“第五届吉林省中小学校园电视大赛”暨“第九届中国中小学校园电视评选活动”选拔赛。大赛相关信息文件、报名表下载可登录吉林省电化教育馆网站(djg.jledu.gov.cn)查询。
              
一、作品要求
(一)校园电视节目内容及格式要求
1、校园新闻类
    要求对校园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件的报道。要求具有真实性、时效性及文字精炼、篇幅短小等基本特征。它需要包含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用事实说话是校园新闻的一个重要特征。长度不超过3分钟。
2、校园专题片
侧重反映学校整体发展情况,或某一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可以从教育教学、特殊事件、校园人物等方面进行充分展示,有明显纪实风格,不允外加虚假操作。长度不超过15分钟。另外,为广泛搜索和深入挖掘各地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青少年对各地厚重文化底蕴的感知与认同,传承有着浓郁民族气息的优秀传统文化,2012年增设命题专题类节目《身边的民俗文化》。拍摄校园民俗文化的内容也极其丰富,既包括生产、生活民俗,也包括岁时节日和人生礼仪民俗,还有信仰民俗和民间文学艺术等。长度不超过10分钟。
3、校园文艺类
校园文艺类分校园微型剧、课本剧、校园歌曲(MTV)等,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在创作中主要抓住细节的表现,注重真实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结合,长度不超过15分钟。校园歌曲(MTV)分原创和再创作,要求画面紧扣主题并配上字幕,达到可视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
4、电视教学类
以教学内容为题材,通过拍摄、编辑等电视手段,也可采用电脑动画技术,制作而成的电视教学节目。要求选用各地通用教材的有关课程内容,长度不超过20分钟。
5、校园主持人
    校园电视台播音员、主持人进行的一切有关声音语言和副语言传播信息的活动。包括大型活动主持、演播室主持、户外活动主持与采访等,除了对播音的基本要求外,更加注重播音员和主持人对节目话题的引导、气氛的调节和临场应变的能力。送审片长不超过10分钟。
6、综合类
不在上述五个类别但也在校园电视台制作和播出的电视节目,包括动漫类、公益宣传、大型活动等。
参评作品统一使用电子(MPG、WMV)格式。凡技术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参评作品,取消参评资格。光盘盒上请注明参评单位、节目名称、参评类别、时间长度等信息。节目创作说明在500字以内。
(二)论文要求
论文侧重教育电视领域内研究、实践成果的记录和总结,既反映作者的理论、技术水平,又起到供同行学习、借鉴,促进学术交流、推动教育电视事业改革和发展的作用。具体选题包括校园电视性质、功能、价值取向的探索;校园电视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校园电视与课程改革的关系;校园电视与学科教学的关系;校园电视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校园电视与共青团、少先队的关系;校园电视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关系;校园电视与数字校园建设的关系;校园电视与计算机网络的关系;校园电视队伍建设的实践与研究;校园电视栏目设置、主题构思、技术装备、拍摄编辑技巧;校园电视的管理、组织等方面。要求:
1、A4纸打印,正文采用4号宋体字正反面打印,1.5倍行间距,与论文申报表装订在一起。
2、第一页:①.题名:用三号黑体字打印,下面内容空一行。②.摘要:600字以内,须具有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研究结论“四要素”。③.关键词:须选用能够反映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单词术语3-5个。摘要和关键词的内容均用5号楷体字打印。
3、正文:①.段落层次号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①”。一级标题采用黑体字。②.图必须有图序号、图题和其它必要的量。图序号用阿拉伯数字,与图题空一格,写在图下方。③.表一律放在论文内相应处。表序号用阿拉伯数字,与表题空一格,写在表的上方。有差异性检验的数值写在表的下方。④.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4、参考文献,含注释。作为一项大标题列出,内容要注全、末尾不加标点。顺序号用阿拉伯数字[1],与后面的内容空1格。论文同时准备电子文档附申报表。
5、所有参评作品须根据校园电视台工作并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忌空谈理论;要紧扣校园电视关键词,杜绝文不对题;注意论文的写作格式,忌将论文写成工作总结或课题研究报告等;严禁抄袭他人作品。
6、所有参评作品均不退还,请参赛单位做好备份。参评节目、资料等必须真实合法有效,评选委员会不承担由此而引发的任何法律责任或纠纷.电子稿发送至邮箱:xclcmq@163.com
 
(三)校园电视台选送要求
提供能较直观地反映校园电视台系统全貌实景的照片(不少于10张),工作介绍和实绩材料(500字左右),请把以上图文材料刻成光盘递交。
 
二、参赛时间
从即日起至2012年6月25日止,以邮寄作品的邮戳为准。(可先报名,后邮寄作品)
 
三、参赛范围
全省各中小学校、中等职业专业学校、各教师进修学校师生和教育相关单位(如:各级教育局、电教馆{部}、教育技术中心等等)人员均可报名参赛。
 
四、参评费用
(一)省内评奖:节目评选200元/部 ;主持人200元/人;论文参评费100元/篇;优秀校园电视台评选800/家;
(二)全国评奖:节目评选300元/部;主持人300元/人;论文参评费100元/篇;校园电视台评选1800元/家;
同时申报参加省内和国家大赛的,需提供2张节目光盘,及省内、国家级申报表和省内、国家级评审费。
 
五、联系方式
参赛作品统一报送至当地市(州)电教馆(部),由当地统一组织上报到省电化教育馆。
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地址:长春市人民大街6755号吉林省电化教育馆408室
    邮编:130022
咨询人:徐老师 赵老师  
电话:0431—85350091 或QQ:463705161

 

第五届吉林省中小学校园电视评选优秀校园电视节目申报表

制作单位
 
通讯地址
 
联系人
 
联系电话
 
QQ号码
 
 
节目名称
 
节目时间
本片     分钟        
参评项类
专题(     )   教学(     )    新闻(    )    其他(    )
   
策划
编导
撰稿
摄像
 制片或责编
解说(主持)
主创人员
 
 
 
 
 
 
曾否参加其它评比、
获奖情况
 
内容简介
 
使用情况
及反映
 
单位意见
   
 
(公章)
         
 

 
 
 
 
 
 
 
 
 
 
 
 
 
 
 
 
 
 
 
 
 
 
 
 
 
 
 
 
 
 
 
 
 
 
 
 
 
 
第五届吉林省中小学校园电视评选优秀论文申报表

论文标题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E-email
QQ
 
单位名称
 
单位地址
 
 
 
   
 
   
 
   
 

 
第五届吉林省中小学校园电视评选优秀主持人申报表

选手姓名
 
 
 
出生年月
 
所在年级
 
政治面貌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或E-emailQQ
 
选送单位
 
   
 
(公章)
单位地址
 
 单位电话
 
 
  
 
 
   
 
   
 
   
 

 
 
 
 
 
 
 
 
 
 
 
 
 
 
 
 
 
 
 
 
 
 
 
 
 
 
 
 
 
 
 
 
 
 
 
 
 
第五届吉林省中小学校园电视评选优秀校园电视台申报表
申报单位
                 
    
(公章)                   
校园电视台名称
 
单位地址
 
单位网址或E-mail
 
 
 
电话
 
 
联系人
 
电话
 
QQ
 
联系人地址  
 
 
 
联系人E-mail
 
校园电视(网)主要概况
 
 
市(州)电化
教育馆意见
 
                   (公章)
 
 
附件3:
 
第二届吉林省中小学教师论文大赛指南
 
为了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探索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理论、规律、模式和方法,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培养创新人才,在省教育厅指导下,吉林省电化教育馆于2012年4月至9月主办第二届吉林省中小学教师论文大赛,现将本次论文大赛的具体活动事宜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吉林省电化教育馆
承办单位:《中小学电教》杂志社
二、活动时间
论文提交时间:2012年4月1日至7月1日
省级评审时间: 2012年7月2至9月1
三、参加对象
吉林省中小学各学科教师及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相关部门的工作者。
四、征文范围
此次征文活动主题为“信息技术与教育创新”,探索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理论、规律、模式和方法,促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水平的提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培养创新人才,反映广大师生将教育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经验与感悟。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发展和变革的实践与研究
2.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创新与深层应用研究
3.   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4.   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5.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应用与学校教育现代化的研究
6.   中小学校信息化平台的功能系统设计的研究
7.   区域性教育信息网络平台的功能系统设计的研究
8.   数字化实验室、智能机器人实验室的应用研究
9.   “校讯通”对协同“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应用研究
10. 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和策略研究
11. 信息技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实现教育公平的研究
12. 不限于以上内容,其他与教育信息技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有关的内容以及相关研究成果
五、征文要求
1.文章要有明确的观点和具体的内容,能突出重点,围绕一个中心展开论述,要能反映学术和实践创新。文章字数在3000字—15000字(含图表)。应包含题目、作者署名及工作单位、摘要(200字以上)、关键词(3-5个)、正文、参考文献。
2.来稿一律不收取任何评审费用。
3.作者所投稿件必须是从未在任何报刊等媒体发表的原创稿件。如有剽窃或抄袭行为,一切后果由作者本人负责。作者需保证稿件及各种说明、引言等无任何法律纠纷。
六、评审方式和报送方式
1.论文大赛将组织省级评审和地区评审。各地电教馆负责组织地区级评审,地区级的评审标准、评审细则、获奖比例和奖项设置由各地电教馆自行确定。吉林省电教馆负责组织全省评审,并制定全省评审标准。
2.各地区请于7月2日前将评选结果报送吉林省电化教育馆。
七、奖项设置和论文发表
1.优秀组织奖:根据各地电教馆和学校宣传、组织情况以及投稿数量,评出若干优秀组织奖,优秀组织奖评选对象包括各地电教馆和学校。
2.优秀论文奖:设置一等奖1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30名、优秀奖若干。在评审结束后将召开论文交流及颁奖大会(另行通知),向获奖者颁发获奖证书和奖品。
3.论文发表:部分获奖论文将在《中小学电教》杂志发表。
八、联络方式
联系单位:《中小学电教》杂志社
联系人和联系电话:陈 钺 0431-85383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