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
|
优秀德育工作者
|
市直
|
12
|
船营
|
2
|
丰满
|
2
|
昌邑
|
3
|
龙潭
|
2
|
永吉
|
2
|
桦甸
|
3
|
磐石
|
3
|
蛟河
|
2
|
舒兰
|
3
|
高新区
|
1
|
经开区
|
1
|
合计
|
36
|
单位
|
标兵
|
优秀学生处主任(少先大队辅导员)
|
市直
|
5
|
14
|
船营
|
1
|
5
|
丰满
|
1
|
5
|
昌邑
|
1
|
6
|
龙潭
|
1
|
5
|
永吉
|
1
|
5
|
桦甸
|
1
|
6
|
磐石
|
1
|
6
|
蛟河
|
1
|
5
|
舒兰
|
1
|
6
|
高新区
|
|
1
|
经开区
|
|
1
|
合计
|
14
|
65
|
申报种类
|
|
相 片
|
||||
工作单位
|
|
|||||
姓 名
|
|
出生日期
|
|
性 别
|
|
|
政治面貌
|
|
参加工作
时 间
|
|
从事德育
工作时间
|
|
|
学校意见
(要求200字以上的学校鉴定)
|
领导签字 年 月 日
|
|||||
县(市)区教 育 局
意见
|
盖章 年 月 日
|
|||||
市教育局
意 见
|
盖章 年 月 日
|
申报种类
|
|
相 片
|
||||
工作单位
|
|
|||||
姓 名
|
|
出生日期
|
|
性 别
|
|
|
政治面貌
|
|
参加工作
时 间
|
|
在学生处
工作时间
|
|
|
学校意见
(要求200字以上的学校鉴定)
|
领导签字 年 月 日
|
|||||
县(市)区教 育 局
意见
|
盖章 年 月 日
|
|||||
市教育局
意 见
|
盖章 年 月 日
|
项目
|
序号
|
分值
|
考 评 内 容
|
得分
|
项目
总分
|
|
政治思想6分
|
1
|
3
|
认真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构建和谐社会及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有记录。
|
|
|
|
2
|
3
|
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省、市相关法律法规情况,有计划,有针对性,有总结。
|
|
|||
业务能力16分
|
3
|
4
|
国家、省、市论文论著获奖情况。
|
|
|
|
4
|
8
|
落实国家、省、市教育部门工作成绩突出。
|
|
|||
5
|
4
|
日常管理规范,有特色。
|
|
|||
制度落实7分
|
6
|
3
|
处室工作制度及岗位职责落实。(体现校长主抓德育)
|
|
|
|
7
|
4
|
对《中小学生守则》、《规范》及学生奖惩制度的落实。
|
|
|||
家长学校
8分
|
8
|
2
|
组织机构健全,规章制度完善。
|
|
|
|
9
|
2
|
教材、课时、计划、活动、讲座“五落实”情况。
|
|
|||
10
|
2
|
捐资助学情况(校内、外)。
|
|
|||
11
|
2
|
对家庭教育科研的参与和指导。
|
|
|
|
|
队伍建设13分
|
12
|
2
|
理论培训每年不少于4次。
|
|
|
|
13
|
6
|
对大型活动、班队会的设计(精心设计德育载体)。
|
|
|||
14
|
2
|
德育科研有成果 。
|
|
|||
15
|
3
|
学科渗透体现德育为首及主渠道作用。
|
|
|||
学生教育24分
|
16
|
5
|
省、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的事迹有推广,有效果。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学生参与面广。
|
|
|
|
17
|
5
|
对普及率、及格率、优秀率、流失率的档案管理。
|
|
|||
18
|
5
|
单亲、障碍、学困、留守特殊群体的管理规范。
|
|
|||
19
|
5
|
开展各种教育活动有计划,有落实。学生无违法、违纪事件。
|
|
|||
20
|
4
|
对“四育人”工作的落实成绩显著。
|
|
|||
心理健康教育9分
|
21
|
3
|
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工作体系,每年不少于4次专题研究学生心理教育工作。
|
|
|
|
22
|
3
|
心理咨询室、教师、教材、档案管理规范。
|
|
|||
23
|
3
|
心理健康教育的科研工作有成绩,效果突出。
|
|
|||
获奖
|
24
|
3
|
思想道德建设及学生实践活动方面效果显著。
|
|
|
|
25
|
3
|
精神文明方面。
|
|
|||
情况12分
|
26
|
3
|
参加国家、省、市各类竞赛方面。
|
|
|
|
27
|
3
|
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绿色学校等方面的工作成绩显著。
|
|
|||
其它工作5分
|
28
|
3
|
突破性工作。
|
|
|
|
29
|
2
|
创新工作。
|
|
|||
总分
|
|
![]() |
http://122.137.242.24:8080/pub/17008jls/uploads/soft/120307/53-12030G64012.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