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部署

  • 吉林市教育局 关于做好2017年学校体育工作评估 及年度报告上报工作的通知
  • 信息来源:     时间:2017-12-27 13:20

吉林市教育局

关于做好2017年学校体育工作评估

及年度报告上报工作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高新区、经开区教育局,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市属民办学校:

按照教育部《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及《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办法》教体艺[2014]3号)要求,现就做好2017年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及年度报告上报工作通知如下:

一、上报时间

各县(市)区教育局:2018112日前上报。

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和市属民办学校:20171228日前上报。

二、上报内容

各县(市)区教育局:《2017年县(市)区学校体育年度报告》、县(市)区《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表》(附件4)、县(市)区《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审核结果报表》(附件3)及辖区内各级各类学校《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表》(附件4)。

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市属民办学校:学校2017年度《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同时附《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自评结果报表》(附件2)及《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表》(附件4)。

各县(市)区教育局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学校体育年度报告》应由学校体育工作组织管理、体育教育教学、学校体育工作条件保障、《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及数据上报、学校组织的阳光体育活动、参加国家、省、市各级各类体育竞赛活动情况等内容组成。

三、上报要求

1.各县(市)区教育局、各级各类学校要高度重视,要有专人负责,认真领会文件要求,切实做好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及年度报告上报工作,所报材料必须经学校校长签字确认。各县(市)区教育局要求主管局长签字确认。

2.各县(市)区教育局要认真做好2017年学校体育自评工作,组织辖区内各级各类学校按照《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附件1)要求做好评估工作,并认真填写《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自评结果报表》(附件2)。各县(区)教育局要形成本地区《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审核结果报表》(附件3)。

3.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填写《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表》(附件4),并逐级上报。

4.各县(市)区教育局和各级各类学校要按时完成上报工作,填报的各项数据必须要以学校原始资料为依托,不得弄虚作假、虚报漏报,必须保证各项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时效性(数据采集时间为201711日至1231日)。要求内容完善,亮点突出。

材料上报市教育局体卫艺处,联系人:唐华6204847615943298018邮箱:7489287@qq.com

 

附件:1.《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

2.《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自评结果报表》

3.《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审核结果报表》

4.《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表》

 

 

 

吉林市教育局

20171222


附件1

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

项目及权重

指标及权重

指标内容

等级与系数

A

B

C

D

1

0.8

0.6

0

 

 

 

20%

(一)

5%

1

学校成立政教、教务、总务、共青团(少先队)等部门参与的体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落实分工,定期研究工作。(注: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中学建立相应体育管理部门,配备专职干部和管理人员)

2

/

/

2

将体育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计划,制订具体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定期组织检查、考核

2

/

/

3

学校建立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应急管理机制,制定和实施体育安全管理工作方案,明确责任人,落实责任制

1

/

/

 

(二)

10%

 

4

校长将学校体育列入工作职责,明确一名副校长分管体育工作

1

/

/

5

每学期校长听体育课不少于4次,分管校长不少于6

2

4/6

3/5

2/4

<2/4

6

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严格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时规定

7

/

/

/

 

(三)

5%

 

7

公布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工作方案、基本要求和监督电话

2

/

/

8

利用公告栏、家长会和校园网,每学期通报一次学生体育活动情况

3

/

/

 

 

 

 

 

 

 

30%

 

 

 

 

(四)

15%

9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齐全

4

很好

较好

一般

10

依据课程标准组织体育教学,完成教学任务

5

很好

较好

一般

11

加强教学研究与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

3

/

/

12

严格执行体育课考勤和考核登记制度,并将结果放入学生档案

3

/

/

(五)

15%

13

制订阳光体育运动工作方案、基本要求

2

/

/

14

将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和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列入课表,严格实施

2

很好

较好

一般

15

每天上午安排大课间体育活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下午安排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

3

/

/

16

学校每年召开春、秋季运动会

3

/

/

17

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有85%以上的学生掌握至少2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

4

85%

70%

50%

<50%

18

对学生加强体育安全教育

1

/

/

 

 

30%

 

 

(六)

15%

19

体育教师数量达到国家规定要求

3

/

/

20

体育教师职务评聘公平、公正

3

/

/

21

体育教师工资待遇与其他任课教师同等对待

2

/

/

22

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纳入教学工作量

2

/

/

23

体育教师坚持集体备课、校本教研

2

/

/

24

体育教师参加培训、继续教育

2

/

/

 

 

 

(七)

15%

25

体育场地、器材、设施达标情况

1

90%

70%

60%

<60%

26

体育场地平整、整洁,符合体育活动和体育教学要求

2

很好

较好

一般

27

体育场馆、设施管理规范,及时维护,确保安全运行

2

很好

较好

一般

28

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有专人负责管理

2

/

/

29

课余和节假日体育场馆向学生开放

4

/

/

30

公用经费按规定用于体育支出,满足学校体育工作需要

5

/

/

20%

 

 (八)

开展

学生

体质

健康

测试

5%

31

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做好全体学生体质健康测试

3

/

/

32

妥善保存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原始数据

1

/

/

33

按国家要求上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

1

/

/

 

(九)

测试

结果

9%

34

95%以上的学生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以上等级

5

95%

94%

92%

<92%

35

40%以上的学生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良好以上等级,并逐年增长

4

40%

30%

25%

<25%

 

(十)

测试

评价

6%

36

每年在校内公布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总体结果,并通报学生及家长

2

/

/

37

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档案的重要内容,并形成制度

2

/

/

38

分析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动态把握学生体质健康发展趋势

2

/

/

 

填表说明:

1.6条:按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安排体育与健康课时;

2.19条:体育教师数量按照《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测算;

3.22条:体育教师组织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每周计2课时,组织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含统计、整理、上报),每班每学年计8课时。

4.25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达标情况,按照《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测算;

5.30条:上级教育部门拨付公用经费中,安排用于开展学校体育活动、比赛以及易耗体育器材购置费用数额和比例;

6.32条:保留各年级《国家学生体育健康标准登记卡》原件备查;

7.34条:以各学段毕业年级学生测试结果为例。

加分条件:

1.创新体育活动内容、方式和载体,增强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2.每年在一次校级运动会中,设计全体学生参加的项目;

3.每年组织不少于10次的校级单项体育比赛;

4.学校有体育代表队,每周训练不得少于两次,积极参加上级教育或体育部门组织的竞赛。

凡具备以上条件之一的每项加2分,最多加8分。


附件2

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自评结果报表

单位全称(公章):              

  

 

主管校长

 

电话

 

教务(体育)主任

 

体育组长

 

电话

 

体育教师数

 

体育教师缺额人数

 

体育教师平均周课时

 

年级

班数

学生人数

年级

班数

学生人数

年级

班数

学生人数

年级

班数

学生人数

一年级

 

 

四年级

 

 

七年级

 

 

高一

 

 

二年级

 

 

五年级

 

 

八年级

 

 

高二

 

 

三年级

 

 

六年级

 

 

九年级

 

 

高三

 

 

各 项 指 标 评 估 结 果

序号

评估指标内容(要点)

得分

存在主要问题

1

成立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工作

 

 

2

将体育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计划

 

 

3

建立意外伤害应急管理机制

 

 

4

校长将学校体育列入工作职责

 

 

5

校长、分管校长听体育课次数

 

 

6

严格落实体育与健康课时规定

 

 

7

公布阳光体育运动工作方案

 

 

8

每学期通报学生体育活动情况

 

 

9

体育教学计划、单元计划等齐全

 

 

10

依据课程标准组织体育教学

 

 

11

加强教学研究与课程教学改革

 

 

12

严格执行体育课考勤、考核制度

 

 

13

制订阳光体育运动工作方案

 

 

14

将校园体育活动纳入教学计划

 

 

15

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等时间

 

 

16

学校每年召开春、秋季运动会

 

 

17

85%学生掌握至少2项体育技能

 

 

18

对学生加强体育安全教育

 

 

19

体育教师数量达到规定标准

 

 

20

体育教师职务评聘公平、公正

 

 

21

体育教师工资待遇、工作服装

 

 

22

体育活动、测试纳入教学工作量

 

 

23

体育教师集体备课、校本教研

 

 

24

体育教师参加培训、继续教育

 

 

25

体育场地、器材、设施达标

 

 

26

体育场地平整、整洁,符合要求

 

 

27

体育场馆管理规范,安全运行

 

 

28

体育场地、器材等有专人负责

 

 

29

课余、假日体育场馆向学生开放

 

 

30

公用经费满足学校体育需要

 

 

31

做好全体学生体质健康测试

 

 

32

妥善保存体质健康测试数据

 

 

33

按要求上报体质健康测试数据

 

 

34

95%以上学生达到标准合格等级

 

 

35

40%以上学生达到标准良好等级

 

 

36

每年公布健康测试总体结果

 

 

37

健康水平列入综合素质档案

 

 

38

分析测试结果,把握体质趋势

 

 

加分项目

 

  

 

得分总计

 

自评等级

 

                                                             

请对应《中小学校体育工作等级评估指标体系》进行自评,并填写此表。此表一式两份,报送上级教育部门一份,学校存档一份。

校长签字:        填报人:     联系电话:

填报日期:          


附件3

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审核结果报表

教育行政部门盖章:

 

学校

类别

 

学校总数

 

优秀

等级

学校

%

良好

等级

学校

%

合格等级

学校

%

不合格学校

%

加分

学校

%

普通

高中

 

 

 

 

 

 

 

 

 

 

 

中职

学校

 

 

 

 

 

 

 

 

 

 

 

普通

初中

 

 

 

 

 

 

 

 

 

 

 

普通

小学

 

 

 

 

 

 

 

 

 

 

 

总计

 

 

 

 

 

 

 

 

 

 

 

 

 

请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于1231日前,将本表与评估工作报告一并报教育部;本表适用省(区、市)、地(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填报。

 

教育行政部门分管领导签字:     主管部门负责人签字: 

 

填报人:      电话:        填报日期:        


 

附件4

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表

报送单位(盖章):                  报送负责人:                               联系电话:

号项

 

 

体育教

师人数

()

%

田径场

(块)

学校体育工作等级评估

学校体育经费支

出情况(万元)

体育中考实施情况

建立体

育专项

督导制

制订体

育活动

意外伤

害保障

措施

 

4

4

0

0

 

优秀

良好

及格

不及格

 

%

%

%

%

1

小学

 

 

 

 

 

 

 

 

 

 

 

 

 

 

 

 

 

 

 

 

 

 

 

 

 

 

 

 

2

初中

 

 

 

 

 

 

 

 

 

 

 

 

 

 

 

 

 

 

 

 

 

 

 

 

 

 

 

 

3

高中

 

 

 

 

 

 

 

 

 

 

 

 

 

 

 

 

 

 

 

 

 

 

 

 

 

 

 

 

4

九年一贯

制学校

 

 

 

 

 

 

 

 

 

 

 

 

 

 

 

 

 

 

 

 

 

 

 

 

 

 

 

 

5

十二年一

贯制学校

 

 

 

 

 

 

 

 

 

 

 

 

 

 

 

 

 

 

 

 

 

 

 

 

 

 

 

 

6

完全中学

 

 

 

 

 

 

 

 

 

 

 

 

 

 

 

 

 

 

 

 

 

 

 

 

 

 

 

 

7

总计

 

 

 

 

 

 

 

 

 

 

 

 

 

 

 

 

 

 

 

 

 

 

 

 

 

 

 

 

 

 

 

 

 

 

 

 

 

 

 

 

 

 

 

 

 

 

 

 

 

 

 

 

 

 

 

 

 

 

 

 

 

 

 

 

 

 

 

/uploads/file/20171222/20171222033956_27817.doc

 

 

 

 

 

 

 


(编辑: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