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教育局
关于做好2017年学校体育工作评估
及年度报告上报工作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高新区、经开区教育局,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市属民办学校:
按照教育部《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及《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办法》(教体艺[2014]3号)要求,现就做好2017年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及年度报告上报工作通知如下:
一、上报时间
各县(市)区教育局:2018年1月12日前上报。
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和市属民办学校:2017年12月28日前上报。
二、上报内容
各县(市)区教育局:《2017年县(市)区学校体育年度报告》、县(市)区《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表》(附件4)、县(市)区《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审核结果报表》(附件3)及辖区内各级各类学校《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表》(附件4)。
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市属民办学校:学校2017年度《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同时附《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自评结果报表》(附件2)及《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表》(附件4)。
各县(市)区教育局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学校体育年度报告》应由学校体育工作组织管理、体育教育教学、学校体育工作条件保障、《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及数据上报、学校组织的阳光体育活动、参加国家、省、市各级各类体育竞赛活动情况等内容组成。
三、上报要求
1.各县(市)区教育局、各级各类学校要高度重视,要有专人负责,认真领会文件要求,切实做好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及年度报告上报工作,所报材料必须经学校校长签字确认。各县(市)区教育局要求主管局长签字确认。
2.各县(市)区教育局要认真做好2017年学校体育自评工作,组织辖区内各级各类学校按照《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附件1)要求做好评估工作,并认真填写《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自评结果报表》(附件2)。各县(区)教育局要形成本地区《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审核结果报表》(附件3)。
3.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填写《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表》(附件4),并逐级上报。
4.各县(市)区教育局和各级各类学校要按时完成上报工作,填报的各项数据必须要以学校原始资料为依托,不得弄虚作假、虚报漏报,必须保证各项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时效性(数据采集时间为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要求内容完善,亮点突出。
材料上报市教育局体卫艺处,联系人:唐华62048476,15943298018,邮箱:7489287@qq.com。
附件:1.《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
2.《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自评结果报表》
3.《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审核结果报表》
4.《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表》
吉林市教育局
2017年12月22日
附件1
项目及权重 |
指标及权重 |
序 号 |
指标内容 |
分 值 |
等级与系数 |
|||
A |
B |
C |
D |
|||||
1 |
0.8 |
0.6 |
0 |
|||||
一
组 织 管 理
(20%) |
(一) 管 理 到 位 (5%) |
1 |
学校成立政教、教务、总务、共青团(少先队)等部门参与的体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落实分工,定期研究工作。(注: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中学建立相应体育管理部门,配备专职干部和管理人员) |
2 |
是 |
/ |
/ |
否 |
2 |
将体育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计划,制订具体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定期组织检查、考核 |
2 |
是 |
/ |
/ |
否 |
||
3 |
学校建立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应急管理机制,制定和实施体育安全管理工作方案,明确责任人,落实责任制 |
1 |
是 |
/ |
/ |
否 |
||
(二) 领 导 重 视 (10%)
|
4 |
校长将学校体育列入工作职责,明确一名副校长分管体育工作 |
1 |
是 |
/ |
/ |
否 |
|
5 |
每学期校长听体育课不少于4次,分管校长不少于6次 |
2 |
4/6 |
3/5 |
2/4 |
<2/4 |
||
6 |
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严格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时规定 |
7 |
/ |
/ |
/ |
否 |
||
(三) 监 督 检 查 (5%)
|
7 |
公布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工作方案、基本要求和监督电话 |
2 |
是 |
/ |
/ |
否 |
|
8 |
利用公告栏、家长会和校园网,每学期通报一次学生体育活动情况 |
3 |
是 |
/ |
/ |
否 |
||
二
教 育 教 学
(30%)
|
(四) 课 程 教 学 (15%) |
9 |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齐全 |
4 |
很好 |
较好 |
一般 |
差 |
10 |
依据课程标准组织体育教学,完成教学任务 |
5 |
很好 |
较好 |
一般 |
差 |
||
11 |
加强教学研究与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 |
3 |
是 |
/ |
/ |
否 |
||
12 |
严格执行体育课考勤和考核登记制度,并将结果放入学生档案 |
3 |
是 |
/ |
/ |
否 |
||
(五) 校 园 体 育 活 动 (15%) |
13 |
制订阳光体育运动工作方案、基本要求 |
2 |
是 |
/ |
/ |
否 |
|
14 |
将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和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列入课表,严格实施 |
2 |
很好 |
较好 |
一般 |
差 |
||
15 |
每天上午安排大课间体育活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下午安排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 |
3 |
是 |
/ |
/ |
否 |
||
16 |
学校每年召开春、秋季运动会 |
3 |
是 |
/ |
/ |
否 |
||
17 |
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有85%以上的学生掌握至少2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 |
4 |
85% |
70% |
50% |
<50% |
||
18 |
对学生加强体育安全教育 |
1 |
是 |
/ |
/ |
否 |
||
三 条 件 保 障 (30%)
|
(六) 教 师 队 伍 (15%) |
19 |
体育教师数量达到国家规定要求 |
3 |
是 |
/ |
/ |
否 |
20 |
体育教师职务评聘公平、公正 |
3 |
是 |
/ |
/ |
否 |
||
21 |
体育教师工资待遇与其他任课教师同等对待 |
2 |
是 |
/ |
/ |
否 |
||
22 |
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纳入教学工作量 |
2 |
是 |
/ |
/ |
否 |
||
23 |
体育教师坚持集体备课、校本教研 |
2 |
是 |
/ |
/ |
否 |
||
24 |
体育教师参加培训、继续教育 |
2 |
是 |
/ |
/ |
否 |
||
(七) 场 地 器 材 与 经 费 (15%) |
25 |
体育场地、器材、设施达标情况 |
1 |
90% |
70% |
60% |
<60% |
|
26 |
体育场地平整、整洁,符合体育活动和体育教学要求 |
2 |
很好 |
较好 |
一般 |
差 |
||
27 |
体育场馆、设施管理规范,及时维护,确保安全运行 |
2 |
很好 |
较好 |
一般 |
差 |
||
28 |
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有专人负责管理 |
2 |
是 |
/ |
/ |
否 |
||
29 |
课余和节假日体育场馆向学生开放 |
4 |
是 |
/ |
/ |
否 |
||
30 |
公用经费按规定用于体育支出,满足学校体育工作需要 |
5 |
是 |
/ |
/ |
否 |
||
四 学 生 体 质 (20%)
|
(八) 开展 学生 体质 健康 测试 (5%) |
31 |
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做好全体学生体质健康测试 |
3 |
是 |
/ |
/ |
否 |
32 |
妥善保存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原始数据 |
1 |
是 |
/ |
/ |
否 |
||
33 |
按国家要求上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 |
1 |
是 |
/ |
/ |
否 |
||
(九) 测试 结果 (9%) |
34 |
有95%以上的学生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以上等级 |
5 |
95% |
94% |
92% |
<92% |
|
35 |
有40%以上的学生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良好以上等级,并逐年增长 |
4 |
40% |
30% |
25% |
<25% |
||
(十) 测试 评价 (6%) |
36 |
每年在校内公布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总体结果,并通报学生及家长 |
2 |
是 |
/ |
/ |
否 |
|
37 |
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档案的重要内容,并形成制度 |
2 |
是 |
/ |
/ |
否 |
||
38 |
分析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动态把握学生体质健康发展趋势 |
2 |
是 |
/ |
/ |
否 |
填表说明:
1.第6条:按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安排体育与健康课时;
2.第19条:体育教师数量按照《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测算;
3.第22条:体育教师组织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每周计2课时,组织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含统计、整理、上报),每班每学年计8课时。
4.第25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达标情况,按照《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测算;
5.第30条:上级教育部门拨付公用经费中,安排用于开展学校体育活动、比赛以及易耗体育器材购置费用数额和比例;
6.第32条:保留各年级《国家学生体育健康标准登记卡》原件备查;
7.第34条:以各学段毕业年级学生测试结果为例。
加分条件:
1.创新体育活动内容、方式和载体,增强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2.每年在一次校级运动会中,设计全体学生参加的项目;
3.每年组织不少于10次的校级单项体育比赛;
4.学校有体育代表队,每周训练不得少于两次,积极参加上级教育或体育部门组织的竞赛。
凡具备以上条件之一的每项加2分,最多加8分。
附件2
单位全称(公章):
校 长 |
|
主管校长 |
|
电话 |
|
|||||||||||||||||||||||||
教务(体育)主任 |
|
体育组长 |
|
电话 |
|
|||||||||||||||||||||||||
体育教师数 |
|
体育教师缺额人数 |
|
体育教师平均周课时 |
|
|||||||||||||||||||||||||
年级 |
班数 |
学生人数 |
年级 |
班数 |
学生人数 |
年级 |
班数 |
学生人数 |
年级 |
班数 |
学生人数 |
|||||||||||||||||||
一年级 |
|
|
四年级 |
|
|
七年级 |
|
|
高一 |
|
|
|||||||||||||||||||
二年级 |
|
|
五年级 |
|
|
八年级 |
|
|
高二 |
|
|
|||||||||||||||||||
三年级 |
|
|
六年级 |
|
|
九年级 |
|
|
高三 |
|
|
|||||||||||||||||||
各 项 指 标 评 估 结 果 |
||||||||||||||||||||||||||||||
序号 |
评估指标内容(要点) |
得分 |
存在主要问题 |
|||||||||||||||||||||||||||
1 |
成立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工作 |
|
|
|||||||||||||||||||||||||||
2 |
将体育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计划 |
|
|
|||||||||||||||||||||||||||
3 |
建立意外伤害应急管理机制 |
|
|
|||||||||||||||||||||||||||
4 |
校长将学校体育列入工作职责 |
|
|
|||||||||||||||||||||||||||
5 |
校长、分管校长听体育课次数 |
|
|
|||||||||||||||||||||||||||
6 |
严格落实体育与健康课时规定 |
|
|
|||||||||||||||||||||||||||
7 |
公布阳光体育运动工作方案 |
|
|
|||||||||||||||||||||||||||
8 |
每学期通报学生体育活动情况 |
|
|
|||||||||||||||||||||||||||
9 |
体育教学计划、单元计划等齐全 |
|
|
|||||||||||||||||||||||||||
10 |
依据课程标准组织体育教学 |
|
|
|||||||||||||||||||||||||||
11 |
加强教学研究与课程教学改革 |
|
|
|||||||||||||||||||||||||||
12 |
严格执行体育课考勤、考核制度 |
|
|
|||||||||||||||||||||||||||
13 |
制订阳光体育运动工作方案 |
|
|
|||||||||||||||||||||||||||
14 |
将校园体育活动纳入教学计划 |
|
|
|||||||||||||||||||||||||||
15 |
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等时间 |
|
|
|||||||||||||||||||||||||||
16 |
学校每年召开春、秋季运动会 |
|
|
|||||||||||||||||||||||||||
17 |
85%学生掌握至少2项体育技能 |
|
|
|||||||||||||||||||||||||||
18 |
对学生加强体育安全教育 |
|
|
|||||||||||||||||||||||||||
19 |
体育教师数量达到规定标准 |
|
|
|||||||||||||||||||||||||||
20 |
体育教师职务评聘公平、公正 |
|
|
|||||||||||||||||||||||||||
21 |
体育教师工资待遇、工作服装 |
|
|
|||||||||||||||||||||||||||
22 |
体育活动、测试纳入教学工作量 |
|
|
|||||||||||||||||||||||||||
23 |
体育教师集体备课、校本教研 |
|
|
|||||||||||||||||||||||||||
24 |
体育教师参加培训、继续教育 |
|
|
|||||||||||||||||||||||||||
25 |
体育场地、器材、设施达标 |
|
|
|||||||||||||||||||||||||||
26 |
体育场地平整、整洁,符合要求 |
|
|
|||||||||||||||||||||||||||
27 |
体育场馆管理规范,安全运行 |
|
|
|||||||||||||||||||||||||||
28 |
体育场地、器材等有专人负责 |
|
|
|||||||||||||||||||||||||||
29 |
课余、假日体育场馆向学生开放 |
|
|
|||||||||||||||||||||||||||
30 |
公用经费满足学校体育需要 |
|
|
|||||||||||||||||||||||||||
31 |
做好全体学生体质健康测试 |
|
|
|||||||||||||||||||||||||||
32 |
妥善保存体质健康测试数据 |
|
|
|||||||||||||||||||||||||||
33 |
按要求上报体质健康测试数据 |
|
|
|||||||||||||||||||||||||||
34 |
95%以上学生达到标准合格等级 |
|
|
|||||||||||||||||||||||||||
35 |
40%以上学生达到标准良好等级 |
|
|
|||||||||||||||||||||||||||
36 |
每年公布健康测试总体结果 |
|
|
|||||||||||||||||||||||||||
37 |
健康水平列入综合素质档案 |
|
|
|||||||||||||||||||||||||||
38 |
分析测试结果,把握体质趋势 |
|
|
|||||||||||||||||||||||||||
加分项目 |
|
加 分 |
|
|||||||||||||||||||||||||||
得分总计 |
|
自评等级 |
|
|||||||||||||||||||||||||||
请对应《中小学校体育工作等级评估指标体系》进行自评,并填写此表。此表一式两份,报送上级教育部门一份,学校存档一份。
校长签字: 填报人: 联系电话:
填报日期: 年 月 日
附件3
教育行政部门盖章:
学校 类别 |
学校总数
|
优秀 等级 学校 |
% |
良好 等级 学校 |
% |
合格等级 学校 |
% |
不合格学校 |
% |
加分 学校 |
% |
普通 高中 |
|
|
|
|
|
|
|
|
|
|
|
中职 学校 |
|
|
|
|
|
|
|
|
|
|
|
普通 初中 |
|
|
|
|
|
|
|
|
|
|
|
普通 小学 |
|
|
|
|
|
|
|
|
|
|
|
总计 |
|
|
|
|
|
|
|
|
|
|
|
请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于12月31日前,将本表与评估工作报告一并报教育部;本表适用省(区、市)、地(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填报。
教育行政部门分管领导签字: 主管部门负责人签字:
填报人: 电话: 填报日期: 年 月 日
附件4
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表
报送单位(盖章): 报送负责人: 联系电话:
序
号项
序 号 |
项 目 类 别 学 校 类 别 |
学 校 数 ( 所 ) |
体 育 课 开 足 数 |
落 实 每 天 一 小 时 体 育 锻 炼 数 |
组 织 大 课 间 体 育 活 动 数 |
体育教 师人数 (人) |
体 育 教 师 缺 额 比 ( % ) |
体 育 教 师 缺 额 数 |
体 育 教 师 生 师 比 |
体 育 教 师 参 训 人 数 |
教 师 受 县 级 以 上 表 彰 人 数 |
田径场 (块) |
篮 球 场 ( 块 ) |
排 球 场 块 |
体 育 馆 ( 个 ) |
游 泳 池 ( 个 ) |
学 生 体 质 测 试 室 ( 个 ) |
体 育 器 材 达 标 数 |
学校体育工作等级评估 |
各 级 专 职 体 育 教 研 员 人 数 |
学校体育经费支 出情况(万元) |
体育中考实施情况 |
建立体 育专项 督导制 度 |
制订体 育活动 意外伤 害保障 措施 |
|
||||||||||||||||
专 |
兼 职 |
4 |
4 0 0 米 以 下 |
体 |
体 育 专 用 器 材 经 费 支 出 |
体 育 工 作 经 费 |
是 |
否 |
|
||||||||||||||||||||||||||||||||
优秀 |
良好 |
及格 |
不及格 |
地 |
分 值 |
分 值 占 总 分 比 例 |
|
||||||||||||||||||||||||||||||||||
所 |
% |
所 |
% |
所 |
% |
所 |
% |
是 |
否 |
是 |
否 |
||||||||||||||||||||||||||||||
1 |
小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初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
高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
九年一贯 制学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
十二年一 贯制学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
完全中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
总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uploads/file/20171222/20171222033956_27817.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