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教育局办公室
吉市教办发〔2013〕19号
吉林市教育局办公室
关于印发《吉林市“百千万”扶助农村教育
行动计划(2012—2015年)》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市教育局直属各中小学校(幼儿园):
《吉林市“百千万”扶助农村教育行动计划(2012-2015年)》已经吉林市教育局批准,现予印发。望各单位、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吉林市教育局办公室
2013年4月18日
吉林市“百千万”扶助农村教育行动计划
(2012—2015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 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切实提高我市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市提供高质量的师资保障,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为指引,以《吉林市“十二五”教师专业发展工作规划》为指导,遵循“面向全员,倾斜农村,突出骨干”的工作原则,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提升我市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二、工作目标
力争通过3年时间,使我市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情意得到较大改善,专业知识得到较大丰富,专业技能得到较大提升,使我市城乡中小学教师的二元结构差异进一步缩小,初步形成惠及城乡的专业化教师队伍体系。
三、工作项目
(一)“百校拉手”项目
“百校拉手”项目是城乡学校的互助提高载体,旨在通过城市优质学校拉动农村薄弱学校的发展。即选择50所城市优质学校和50所农村薄弱学校,结成一对一的帮扶对子,通过协作、互助、共享等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有效促进农村薄弱学校的发展。
(二)“千校联盟”项目
“千校联盟”项目是区域学校的互助提高载体,旨在以一定区域内的教师专业基地学校为基点,辐射周边学校形成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建立问题共研、经验共生、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工作机制,提高区域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师专业化水平。
1.市域联盟
以市教育局直属教师专业发展基地学校为核心,以县(市区)城区核心教师专业发展基地学校为成员,形成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共同研究教育教学实践问题和教师专业发展策略方法,实现学校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步提升和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共同提升。
2.县域联盟
以县(市区)教师专业发展基地学校为核心,以乡镇教师专业发展基地学校为成员,形成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共同研究探讨本县(市区)内大家共同关注、共同面对的教育教学实践和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同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化水平。
3.乡域联盟
以乡镇教师专业发展基地学校为核心,以周边普通学校为成员,形成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实现区域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和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共同提升。
(三)“万人结对”项目
“万人结对”项目是区域教师的互助提高载体,旨在通过城镇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和帮扶,带动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即选择5000名城镇优秀中小学教师和5000名农村中小学教师,结成帮扶对子,建立教师之间长期的互助合作关系,通过课题研究、课例研讨、问题解决等方式,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一)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为本项工作提供切实保障
1.建立市、县(市区)、校三级工作领导组和工作组,负责本项工作的组织领导、业务指导和具体实施。
2.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将本项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书考核范畴,切实保证本项工作的有序实施。
3.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从年度教师培训经费中划拨专项经费,用于本项工作的各项支出,确保本项工作的有效实施。
(二)科学组织实施,确保各项工作目标的全面达成
1.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学业务指导部门,要依据“吉林市‘百千万’扶助农村教育行动计划”三个子项目的实施办法,结合辖区工作实际,制定本地区具体工作实施方案。各学校和教师,要依据工作具体要求和自身工作实际,制定个性化的执行方案。
2.要适时召开相关工作的启动培训会,全面部署安排各项具体工作,并对各项工作的基本操作技术进行专业培训。
3.要加强各项工作的过程管理,及时处理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不断调整和改进工作策略,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
4.要适时开展针对性的督导、检查和评估,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发现工作典型,并大力宣传推广,带动学校和教师的不断发展。
吉林市教育局办公室 2013年4月18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