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时期,提供社会救助暖心守护。为实现“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让困难群众在疫情期间能正常申请享受国家的救助政策,昌邑区社会救助事业中心积极开展社会救助工作全流程网上办理新模式,大力宣传“963961”救助服务热线等便民渠道,充分运用“吉林市社会救助公众服务”微信小程序进行社会救助申请,通过信息核对、政府购买服务入户调查等方式进行受理、核准,严格按照户籍情况、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情况准确认定保障对象,确保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应保尽保,精准施保。昌邑区桦皮厂镇永胜村村民周平是视力一级残疾的重度残疾人,本人无法通过微信小程序申请,周平的母亲只好向区救助中心求助,经协调桦皮厂社会救助中心,通过手机微信的方式,将准备什么材料,如何上传各类照片,如何提交申请等内容详细讲解。目前,周平的低保申请经信息核对、第三方入户走访核查、民主评议会议等流程,已经获批,周平顺利享受了国家低保待遇。周平的低保申请是探索网上办理新模式的缩影,困难群众的情况多种多样、申请过程中的问题不尽相同,各乡镇和区民政局摸着石头过河,遇山修路,遇水搭桥,力求及时有效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疫”考之中,抓紧养老服务安全绳。老年人是肺炎疫情的易感人群,今年上半年,随着昌邑区风险等级的提高,区民政局迅速布置全区养老机构实行临时封闭管理、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暂停开展各类服务,摸排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入住老人的旅居(接触)史,做到底数清、动态明。下沉25名机关干部包保全区养老机构,指导养老机构负责人完善应急预案、防控方案、机构内感染控制与隔离制度、消杀记录、测温记录、来访人员登记记录,建立物品交接区、垃圾处置区、应急处置区、隔离区、观察区,设置1米隔离线。为养老机构发放防护服和其他用品,强化物资供应。现场调度养老机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帮助有困难的养老机构与环卫工人、社区联系,处理生活垃圾。为监督各养老机构实行全封闭管理,严格执行只出不进制度,区民政局为辖区养老机构安装监控,用于监控人员外出情况,严抓外出人员,严打防疫漏洞。为保证老人的健康和安全,昌邑区民政局工作人员加班加点统计所有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入住老人基本信息,为区疾控中心核酸检测提供详实名单,区疾控中心迅速完成2392名人员的核酸采样。协调、统计、采样,养老机构、区民政局、疾控中心密切配合,仅用一天时间完成辖区所有养老机构核酸采样工作。
以人为本,完善社区治理贴心服务。昌邑区始终以社区规范化建设为理念,以便民、利民为服务的出发点,以安民、乐民为工作成效的落脚点,整体推进社区建设,并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以文庙街道天胜社区为试行点和辐射点,着力打造为民服务“贴心站”。“贴心站”始终以居民需求为发力点,囊括了辖区内社会工作服务、社区协商、代办服务、关爱服务、残疾人服务、社会保障服务、安全服务、法律服务、再就业服务、青少年教育服务、老年服务、网络服务等24个服务项目。依托“昌邑区城市智能综合治理平台”,将各社区的基本情况、成果展现等信息资源、政策咨询、业务授理、矛盾调处等业务办理融入到“平台”内,实现对人口、房屋、居民政务生活服务等进行统一可视化管理,进而达到“以房找人、以人找房;查房知人、查人知住”的管理效果。同时、各社区依据“贴心站”分区域主动联络驻区企事业单位,开展“手拉手”帮扶救助、文艺宣传、医疗服务、主题党日等共建活动,切实营造良好的活动服务氛围,让贴心服务真正成为化解三方关系,百姓互助、受益的文化服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