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西部(重庆)科学城北碚园区新闻发布会在重庆市新闻发布中心举行,介绍了西部(重庆)科学城北碚园区建设情况和未来蓝图。记者从会上了解上,北碚围绕“科创碚城、大家之家”的发展定位,推进北碚园区的建设,正在大力建设重庆市传感器特色产业基地和西南大学科学中心。
重点打造传感器特色基地 园区建设提速
据了解,西部(重庆)科学城按照“一城引领、五区协同”的格局发展,北碚区有8个街镇、283平方公里纳入西部(重庆)科学城北碚园区,其定位发展是打造科学城的创新创业片区、城市副中心。其中歇马街道全域58.6平方公里纳入重庆高新区拓展园。
“我们根据北碚的特点提出了‘科创碚城、大家之家’的发展定位。”重庆市北碚区委副书记徐永德介绍,西部(重庆)科学城北碚园区自2020年9月成立以来,启动了城市设计国际征集和建设。同时,立足产业优势,正在大力建设重庆市传感器特色产业基地。
“智能传感器产业是一片蓝海,北碚产业基础良好。”北碚区委常委、区政府党组成员邓美涛介绍,北碚已经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汽车摩托车、智能装备、仪器仪表、材料、医药六大产业为支柱的工业体系,其中电子信息和汽车摩托车已经占到工业产值的63%,北碚现在已经是国内最大的仪器仪表生产基地,聚集了重庆川仪、四联集团、重庆材料研究院、重庆横河、重庆超硅等多家从事传感器研发、设计、销售以及相关业务的企业,传感器的产值占到了全市的63%。,特别是流量传感器在全球占有较大的份额。目前,北碚区已经形成了涵盖材料、设计、制造、测试、集成以及应用的传感器产业链。
北碚园区以重庆市传感器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为契机,联动长安等龙头企业,引进纵目科技、芯世物等一大批优质项目入驻,正加快打造北碚版的“芯屏器核”“集终生智”产业集群。截至目前,重庆市传感器特色产业基地项目(一期)主体工程完工。今年6月,重庆市北碚区78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及开竣工。其中,作为西部(重庆)科学城北碚园区重点建设项目,重庆市传感器特色产业基地项目迎来首批8个项目签约入驻。
下一步,科学城北碚园区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招商引资,大力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大健康等主导产业,加快完善产业链,力争用5-10 年时间,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
西南大学科学中心落户 联手打造四大中心
据了解,西南大学科学中心作为重庆市“十四五”规划建设的重大项目,是西南大学和北碚区共同参与西部(重庆)科学城北碚园区建设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8月27日,西南大学科学中心正式揭牌,为这项建设工作按下了快进键。
“西大科学中心+校地合作产业园既是科研的摇篮,更是新兴产业的孵化器。”西南大学副校长崔延强介绍,将结合西南大学的科技创新优势与北碚区产业发展布局,通过科学中心平台吸引国内外一流专家学者加盟,重点在种质创制、未来农业、类脑芯片、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等产业方面展开合作,合力打造四大中心:长江上游种质创制前沿研究中心;未来农业前沿研究中心;合成生物学与大健康前沿研究中心;智能制造与大数学前沿研究中心。每个中心将布局建设一批研究院(所)、工程技术中心、联合实验室等,总体规划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建设项目拟总投资约50亿元。
目前,科学中心首期示范项目将入驻园区C4孵化楼,9月底进行试运行,包括类脑芯片及智能装备科技创新中心、心理健康大数据中心和智慧生态物联网研发中心,首批示范项目3个,总投资5亿元。
崔延强表示,未来还要布局更多的项目,面向市场转化科研成果,孵化相应产业和相关产品,实现西南大学的科研成果能够真正落地,北碚的新兴产业能够蓬勃发展的双赢目标,使“西大科学中心+校地合作产业园”成为西部(重庆)科学城北碚园区人才聚集中心、科技创新发源地和新兴产业策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