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有两大基础设施,即算力基础设施和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无论是数字产业化还是产业数字化,都需要普惠产品。算力是发展数字经济的生产力,在布局数字基础设施的当下,建设南京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恰逢其时。”4月29日,在南京鲲鹏·昇腾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上线仪式现场,华为中国区高级副总裁曹泽军如是说。
人工智能有三个要素:算法、算力、数据。当前,人工智能发展面临三个挑战,一是算力昂贵;二是人才稀缺,特别是基础研究人才;三是开发难度大,主要体现在算法开发难、应用开发难、业务部署难。
据悉,落地于南京江北新区的南京鲲鹏·昇腾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是长三角地区第一个基于国产技术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该中心采用全球领先并自主研发的华为昇腾人工智能计算芯片为核心算力引擎,建设自主可控人工智能计算能力,面向企业提供一站式普惠人工智能全流程服务,让人工智能的算力可以像水和电一样,成为一种新的城市公共资源,让AI触手可及。
目前,该中心已与100余家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交流,涉及基础科研、智能制造、医药研发等各领域,已完成50余家合作伙伴人工智能算力适配。未来,中心将持续构建从AI芯片、计算架构、一站式开发平台到全流程开发工具链的服务体系,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发展。
“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元宇宙都离不开芯片与算法的叠加交互。我们期待,鲲鹏·昇腾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能赋能更多企业、集聚更多人才、惠及更多人民。”仪式现场,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江北新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罗群表示,经济发展离不开创新的强力支撑,新区与华为持续保持密切合作,南京鲲鹏·昇腾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就是新区与华为携手打造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成果。
作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的积极参与者,曹泽军表示,未来,华为将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运营跟本地产业布局相结合,以普惠算力,赋能当地产业,发挥基础设施最大价值,通过算力+数据双轮驱动形成差异化的南京人工智能产业优势。
会上,江北新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联盟揭牌,首批共10家新区企业签约加入人工智能产业生态联盟。据悉,联盟将依托新区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领域优势,通过推动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协同创新发展,培育具有强大竞争优势的人工智能创新型产业集群,促进产学研合作及科技成果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