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发生以来,吉林市人社局在抓疫情防控的同时,注重聚焦稳就业、保民生工作主线。以“两找一服务”为主线,牢牢把握服务民生的关键点,深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远程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最大限度地消减了疫情对人社服务和民生保障的影响,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开通公共就业线上服务,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为助推企业顺利复工复产,吉林市人社局积极开通线上服务渠道,设置办公电话呼叫转移,利用新媒体资源搭建不见面服务平台,利用“96885吉人在线”服务平台,积极开展就业创业服务专项行动。截至目前,累计有895家企业注册和使用96885平台,发布职位信息1233个。
开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绿色通道,开展档案服务预约办、政策咨询线上答、见习报名网上办、创业服务云指导和提供不限次数的“1311”服务。
举办参办各类招聘活动,大中城市网络专场、微信推介会、驻市高校视频双选会、千岗万企“就在吉林”吉聚人才线上招聘活动、民营企业招聘月专场直播、驻长(域外)高校校园招聘会等6大类线上招聘活动共16场,200余家企业累计提供就业岗位7600余个。
围绕社会保障卡应用实用,疏通办卡就医难点堵点,开通社会保障卡线上线下应急办理渠道,依托12333社会保障咨询平台为百姓答疑解惑。通过线上办理申领、挂失、激活社会保障卡业务2900余笔。
兜底安置困难群体,惠民政策精简流程
积极贯彻落实《全省人社领域全力支持抗击新冠疫情若干政策措施》。大力开发防疫消杀、卡点值守、物资配送、网格管理、卫生保洁等疫情防控特定公益岗位1460个。
持续加强重点群体帮扶力度,畅通帮扶渠道,目前已为7044名实现灵活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发放2021年度社保补贴3045万元。
制定下发了《关于做好疫情期间公益性岗位补贴发放工作的通知》。加大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力度,简化优化流程手续,为创业提供最高400万元创业资金支持,针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可先行用款、后补手续,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按规定予以展期。
职业技能线上培训,学用结合输送防控专业力量
紧急组织开展公共卫生辅助人员职业技能线上培训。培训包括“消毒员”“防疫员”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员”三个工种共3522人次。
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引导行业助力抗疫一线
全面调查掌握县(市)区拖欠工资案件,接收上级转办督办、欠薪和国务院“互联网+督查”等各类案件共计154件,受理处理各类渠道投诉案件79起,受惠群众近百名,为12名农民工追回拖欠工资10.99万元。
对全市20个抗疫隔离建设项目单位进行核查,共核查出近万人达1.44亿的人工费支出,以问题为导向,督促用人单位保证工程建设,按时支付工人工资。
积极引导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家政服务行业及“三支一扶”基层服务人员等500余人参与当地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各企业捐款捐物价值近百万元,累计为医疗、隔离和保供单位等新招聘200余名临时用工和合同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