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详细信息

船营区司法局围绕“五点” 推动社区矫正工作再上新台阶

发布时间:2021-07-05 14:52    文章发布者:    浏览次数:28

为更好适应新形势下社区矫正工作要求,落实上级部门关于社区矫正工作的相关部署,船营区司法局把握新《社区矫正法》实施节点,于变局中开新局,采取多项措施,实现社区矫正工作的转型升级。

一是把握着眼点,加强学习,切实掌握新法精神实质。新《社区矫正法》实施前,组织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派驻民警和律师进行深入研学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参与两院两部《社区矫正法的实施办法》《吉林省社区矫正实施细则》的意见征求中;法律施行后,以学习会、交流会形式,组织辖区社区矫正工作者对社区矫正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进行集中学习,通过与前法的对比分析,引导社区矫正工作者准确识变、科学应变,正确理解法律原意和法律内涵。结合教育整顿工作要求,社区矫正过程中常见的执法难点和沉疴症结进行梳理解答,对在矫人员社区矫正卷宗开展全面自查自纠制定教育学习、档案管理等相应规章制度。对社区矫正工作中出现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进行整改,转变落后陈旧工作思维错误思想,切实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为运用新法,深入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打好基础。

找准切入点,配备人员,打造过硬的社区矫正执法工作队伍进一步完善司法局、社区矫正机构、司法所之间分工负责通过对工作力量的优化重组,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精准施策的工作新格局。同时选派机关12名年富力强、知识结构多元化的公务员下沉社区矫一线执法岗位。结合社区矫正公益岗位和派驻民警等辅助力量,通过专业培训、以老带新等方式,着力打造一支忠于法律、捍卫法律、严格执法、敢于担当的社区矫正执法工作队伍推动区社区矫正工作迈上新台阶。

三是强化关键点,严管厚爱,实现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有机结合强化管控措施。通讯联络、实地查访、信息化核查等方式,堵塞监管漏洞。通过大数据信息化排查方式,对辖区300余名社区矫正对象活动轨迹进行全面排查,对排查出的违法违规人员依法严肃处理涉及严重违法违、暂予监外执行情形消失的社区矫正对象提请收监执行。一年来,共对33名社区矫正对象进行训诫17名社区矫正对象给予警告组织有关部门和鉴定机构对3名暂予监外执行病情发生变化的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医学鉴定;并协助公安机关对2名在逃的社区矫正对象实施网上追逃。转变监管方式。采取分类型、分阶段、分级别的“三分矫正法”,按照集中教育统一学、个别教育单独学、警示教育针对学的方法,因材施教,修复社区矫正对象扭曲的人生观、价值观联合检察机关开展以“遵规守法谨记身份,珍惜自由重塑新生”为主题的集中警示教育活动,有效提升教育矫正质量。以吉林市创建文明城、卫生城为契机,组织引导社区矫正对象参加公益活动,40余栋包保社区居民楼的环境卫生进行清理。

四是抓实落脚点,依法审批,促进社区矫正对象回归社会。以促进社区矫正对象回归社会为落脚点,采取实地考察方式,对提出跨市县活动申请的社区矫正对象进行现场考察,依法调取申请人的工商营业登记、税务登记等有效证明,详细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和日常表现,对掌握情况进行梳理,联合区人民检察院,邀请10余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人民监督员召开听证会,对申请人跨市县活动申请进行公开听证后,批准其跨市县活动六个月的申请,保障申请人企业经营权利。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对辖区内300余名社区矫正对象进行逐人逐户的实地查访,通过入户走访和面对面交流谈心了解社区矫正对象工作生活情况,掌握社区矫正对象思想情感动向并对20名家庭显著困难的社区矫正对象进行物质帮扶,为他们带去关心关爱,促使他们转变心态,积极配合社区矫正教育监管。

五是紧盯着力点,强化宣传,扩大社区矫正认知度区政府楼前设置大型社区矫正法宣传栏和警示教育展板,制作社区矫正法宣传扇子、购物袋等宣传用品10000余只,在辖区内15个重要路口,以悬挂宣传幅、发放宣传品等方式,广泛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宣传。推进组织机构建设,成立由区政法委书记担任主任、公安、人社财政14个部门组成的吉林地区首家社区矫正委员会,充分发挥职能单位作用,提升社区矫正工作知晓度,强化工作落实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