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 | |
信息来源: 本站原创 时间:2023-10-11 | |
一、企业基本情况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吉化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吉林化学工业公司,是国家“一五”期间兴建的以“三大化”为标志的第一个大型化学工业基地,是新中国第一桶染料、第一袋化肥、第一炉电石的诞生地。1954年开工建设,1957年建成投产,1998年上划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007年重组整合为吉林石化公司。 投产60多年来,吉林石化从“三大化”、煤化工,到煤化工与石油化工并举,再到建成大型炼化一体化生产基地,走过了一条创业创新发展之路,先后为全国各地输送和培养各类人才6万多人,取得科研成果800多项,获得国家级荣誉100多项,为我国化学工业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公司坐落在吉林市龙潭区龙潭大街9号,法人代表金彦江。公司现有资产总额286.12亿元,其中固定资产893766.10万元。共有土地1137宗(其中吉林石化分公司128宗,吉化集团有限公司1009宗),总面积达16277019.86平方米,合24415.53亩。公司建筑面积219万平方米,其中,57万平方米办理了房产证;162万平方米未办理不动产证。 目前,公司原油加工能力1000万吨/年、乙烯生产能力85万吨/年、燃料乙醇生产能力70万吨/年,有炼化生产及辅助装置130余套,可生产115种石油化工产品。 2022年,吉林石化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总要求,全年加工原油900万吨、生产乙烯81万吨;主营业务收入706亿元,上市业务盈利5亿元;实现税金119亿元。总投资339亿元的炼油化工转型升级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建成了单套产能世界最大的揭阳年产60万吨ABS装置,ABS总产能实现翻番、跃升至国内第二。 公司炼化主业连续7年保持盈利、累计创效155亿元。产值贡献占吉林市地方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上缴税金连续8年超过百亿元、累计超过千亿元。 2023年公司预计实现产值774亿元(含北方),同比增长5.49%;预计实现利润17.1亿元。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吉林石化将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聚焦“实力吉化、活力吉化、美丽吉化”和“第一方阵”“领军企业”目标,强党建、夯根基、促改革、聚合力,保安全、降成本、增效益、提效率,推动实现“风险防控能力、运营管理能力、创新发展能力、组织保障能力、执行落实能力”五个明显提升,奋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二、企业员工构成 公司用工总量2万人,现有合同化员工在册17672人。其中:高级管理10人、中层管理329人、基层管理1759人、一般管理2278人、专业技术1724人、技能操作10495人。公司在岗人员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6463人(包括博士/硕士218人)、高/中级技术职称员工5429人。 三、主要产品情况 公司拥有生产装置84套、主要产品35个,主要合作单位为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吉林油田、中国石油炼化企业、销售公司以及吉林化纤、吉煤集团等。 ABS树脂产品,以丁二烯、苯乙烯、丙烯腈为原料,通过丁二烯聚合、ABS聚合、凝聚干燥、SAN聚合、混炼造粒装置,年生产能力120万吨,产品销往华南、华东、华北、西南等全国各地区,用于加工家电、玩具、文具、改性等产品。公司所属“中国石油ABS技术中心”开发出乳液法自主成套生产技术及系列新产品,生产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产能位居国内第二。0215A等牌号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具有较强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 丙烯腈产品,以丙烯、氨为原料,采用美国BP公司的丙烯氨氧化工艺技术,通过反应、吸收、精制单元,产出丙烯腈主导产品,是纤维、橡胶、塑料三大合成材料的重要化工原料,主要用来生产聚丙烯纤维(腈纶)、ABS塑料、稀硫铵塑料和丙烯酰胺等化工材料等。公司丙烯腈年生产能力55.6万吨,生产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具备产出酰胺级丙烯腈产品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 甲甲酯产品,以丙酮氰醇、硫酸、甲醇为原料,采用德国罗姆公司专利技术,通过酰胺化、酯化、萃取、精制单元,产出甲甲酯产品,主要用于生产有机玻璃和聚氯乙烯改性抗冲助剂ACR和MBS,此外还可用作腈纶生产的第二单体、离子交换树脂、纸张上光剂、纺织印染助剂、皮革处理剂、润滑油添加剂、原油降凝剂、木材和软木材的浸润剂、电机线圈的浸透剂、绝缘灌注材料和塑料型乳液的增塑剂等,用途十分广泛。公司甲甲酯年生产能力25万吨,生产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具有较强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 乙丙橡胶产品,以乙烯、丙烯为原料(公司内部来源),通过聚合、失活水洗、闪蒸干燥、回收等装置,以溶液聚合工艺方式生产乙丙橡胶产品,年生产能力8.5万吨,产品销往华东、华南、东北、华北地区地区,二元乙丙橡胶主要用于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三元乙丙橡胶涵盖电线电缆、轨道交通、防水卷材、密封制品和汽车轮胎、汽车配套产品等多领域。其中乙丙橡胶J-0010获得2004年度中国石油科技创新二等奖,为公司单品种盈利最高的产品,在国内外市场都有较高的知名度,J-4045在低压电缆行业有8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 丁苯橡胶产品,以丁二烯、苯乙烯为原料(丁二烯部分外采,部分内供),通过聚合、单体回收、掺和、凝聚等装置,以连续生产方式生产丁苯橡胶SBR1500E,SBR1502、SBR1712、SBR1723等产品,年生产能力14万吨,产品销往华东、华南、东北、华北地区,用于加工轮胎等产品。我公司产品生产方式性能稳定,力学性能优秀,供货稳定,目前SBR1500E产品为无磷配方产品,SBR1502产品也完了无磷配方的工业化生产,可为下游用户提供环保产品。丁苯橡胶产品被中国企业管理协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评为“改革开放二十年最具影响力著名品牌”。 四、科技成果 近年来,吉林石化积极寻求与浙江大学、天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高校及行业优势企业进行合作,对外合作项目18项,签订合同金额约950万元,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研发进程,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PBL、ABS聚合反应釜放大及优化研究项目,委托浙江大学,通过优化现有聚合配方、操作条件及控制程序,将PBL反应釜成功由50m3放大到84m3,生产效率提高50%,同时PBL聚合转化率从88%提高到90%,该技术完善了60万吨/年ABS装置升级版工艺包,成功应用于揭阳项目建设。 截至2022年底,吉林石化拥有存量专利344件,其中发明专利259件(含国外专利2件),包括ABS树脂、乙丙橡胶、碳纤维、丁苯橡胶、PMMA、燃料乙醇等核心关键技术。 吉林石化以一院四中心为研发主体,各生产厂为科技成果转化主体。“十三五”以来,吉林石化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动力,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持续开展技术瓶颈攻关、新产品开发,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为公司稳健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乙烯装置效益最大化的优化控制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ABS成套技术开发及工业应用”等3项成果获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吉林石化持续加强科技投入,强化高质量创新成果产出和应用,不断推进管理创新,2022年,研发投入1.96亿元,占营业收入0.27%,被认定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创新型企业。 五、未来发展规划 吉林石化炼油化工转型升级项目,计划2023年完成土建、钢结构主体施工及设备采购及封图,2024年完成设备安装、工艺配管及电仪施工,2024年末大部分装置实现中交、2025年上半年全面开工。 项目主要内容包括:新建120万吨/年乙烯、60万吨/年ABS等21套炼油化工装置,改造9套装置,停运15万吨/年乙烯等7套装置。建成投产后,公司炼油加工能力保持现有规模,“减油增化”成效显著,年可减少油品263万吨、增产化工品约280万吨。乙烯产能和化工规模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形成具有吉化特色和市场竞争优势的产业布局及产品结构,迈向产业链中高端。其中:乙烯总产能达到190万吨/年;优势化工产品ABS、丙烯腈、甲甲酯产能国内领先;乙丙橡胶、苯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规模优势充分发挥;新增EVA、双酚A、顺丁橡胶等产品,促进产业链进一步延伸、产品结构更加合理。项目全部使用“绿电”,采用先进环保节能技术实现绿色生产,能效利用达到石化化工重点行业标杆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