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昌邑区人民政府
www.jlscy.gov.cn
​聚焦百姓需求 打造院区文化——昌邑区圈出“家门口”文“邑”新生活
发布时间:2023-06-14 14:20

  文化惠民凸显情怀,如甘泉露饮、滋润心田。昌邑区聚焦百姓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积极拓展群众身边隐形的文化资源,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将传统文化、政策理论从“云端”带到群众“身边”,实现出门闻书香、“家门口”可“充电”,为居民幸福生活增添绚烂底色,打造乐享院区文化生活圈。

  让红色教育在“家门口”呈现。昌邑区以有场所、有活动、有项目为标准,整合全区资源阵地、精准开展服务,充分发挥各级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阵地作用,增强新时代红色教育凝聚力。文庙街道天胜社区以红色家书、抗联故事、四史教育、党的光辉历程等内容为教育载体,健全红色教育基地“四部曲”,今年编排红色教育情景剧12个,开展红色教育10场次,受众达620人次。东局子街道盛昌社区以红色驿站、红色小巷、红色社区建设为抓手,穿点成线、连线成面,构建红色服务网络,打造红色廉政长廊。延安街道鸿博嘉园着力打造江边红色文化长廊,以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题,丰富精神文化内涵。各街道社区积极与文旅等部门联系,利用文化广场,组织居民观看红色电影20余场,打造家门口红色影院。昌邑区通过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促使红色教育成为凝心聚力的新高地。

  让全民阅读在“家门口”共享。昌邑区围绕“书香昌邑”建设,立足“微服务”提升,赋能社区公共服务,积极打造适合全龄段、全人群的沉浸式、多元化阅读新场景、新体验,引领广大群众在阅读中增长知识,在书香中陶冶情操。延江街道组织开展“书润心灵 悦享人生”主题读书交流活动。兴华街道林荫社区联合言几又书店积极打造居民“家门口”的“孔子学堂”、家庭课堂、楼院课堂、社区课堂,邀请吉林省儒学研究会、吉林办事处主任袁静坤教授为辖区居民解读《论语》,组织绘本阅读活动激发起孩子浓厚的读书兴趣。民主街道铁新建社区以“书香致文”社区阅读节为载体,组织社区老党员、老教师、老战士等开展“红色经典”诵读活动,在“家门口”就能学习充电。延安街道景园社区、民主街道苏园社区分别开展以“凝聚青年力量 传承红色基层”“以书香相伴 与智慧同行”为主题的读书分享会。各街道社区充分挖掘资源,不断丰富内涵建设,大到图书馆、书店,小到社区阅读空间、网格服务站图书角,通过领学、讲学、互学等多种方式为各类群众提供服务,一个个有文化、有温度、接地气的“阅读空间”,让书香“飘”到了居民群众的家门口。

  让传统文化在“家门口”传承。昌邑区将孔庙文化、传统戏剧、民族文化相融合,赋予传统文化新动能,促进传统文化融合传承。选取优秀的曲艺、京剧深植到社区基层建设中,开展曲艺教学、惠民演出、才艺交流等形式丰富的系列活动,满足老百姓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庙博物馆充分利用传统文化宣传阵地优势,先后开展“走进文庙 漫享生活”、汉服表演等活动,推出书法、古琴演奏、国学公益等系列文化展示,组织开展主题研学,让居民深切感受多姿多彩的传统文化。兴华街道、新建街道红大社区先后邀请吉林市戏剧团走进社区开展文艺汇演活动,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文化大餐”,领略戏曲的艺术魅力。东局子街道欣炭社区充分利用少数民族集中优势,开展特色的少数民族活动,促进民族融合发展。新地号辽东社区充分发挥“大党委”优势,挖掘专业人员组建辽东京剧协会、管弦乐队、象棋等文化协会,开展各类文艺汇演、比赛8场,创建“常青树”社区老年大学,开设国画、京剧等特色课程,营造文明、健康、欢乐、和谐的文化氛围,展示文化艺术魅力,奏响文化惠民新乐章。昌邑区统筹考虑不同文化门类的特点、周边环境和个人意愿,大力开展“家门口”的文化艺术普及、优秀文化传承等活动,让文化的种子在基层、群众中落地开花。

2023年9月12日 星期二
WWW.JLSCY.GOV.CN
​聚焦百姓需求 打造院区文化——昌邑区圈出“家门口”文“邑”新生活
发布时间:2023-06-14 14:20   

  文化惠民凸显情怀,如甘泉露饮、滋润心田。昌邑区聚焦百姓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积极拓展群众身边隐形的文化资源,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将传统文化、政策理论从“云端”带到群众“身边”,实现出门闻书香、“家门口”可“充电”,为居民幸福生活增添绚烂底色,打造乐享院区文化生活圈。

  让红色教育在“家门口”呈现。昌邑区以有场所、有活动、有项目为标准,整合全区资源阵地、精准开展服务,充分发挥各级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阵地作用,增强新时代红色教育凝聚力。文庙街道天胜社区以红色家书、抗联故事、四史教育、党的光辉历程等内容为教育载体,健全红色教育基地“四部曲”,今年编排红色教育情景剧12个,开展红色教育10场次,受众达620人次。东局子街道盛昌社区以红色驿站、红色小巷、红色社区建设为抓手,穿点成线、连线成面,构建红色服务网络,打造红色廉政长廊。延安街道鸿博嘉园着力打造江边红色文化长廊,以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题,丰富精神文化内涵。各街道社区积极与文旅等部门联系,利用文化广场,组织居民观看红色电影20余场,打造家门口红色影院。昌邑区通过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促使红色教育成为凝心聚力的新高地。

  让全民阅读在“家门口”共享。昌邑区围绕“书香昌邑”建设,立足“微服务”提升,赋能社区公共服务,积极打造适合全龄段、全人群的沉浸式、多元化阅读新场景、新体验,引领广大群众在阅读中增长知识,在书香中陶冶情操。延江街道组织开展“书润心灵 悦享人生”主题读书交流活动。兴华街道林荫社区联合言几又书店积极打造居民“家门口”的“孔子学堂”、家庭课堂、楼院课堂、社区课堂,邀请吉林省儒学研究会、吉林办事处主任袁静坤教授为辖区居民解读《论语》,组织绘本阅读活动激发起孩子浓厚的读书兴趣。民主街道铁新建社区以“书香致文”社区阅读节为载体,组织社区老党员、老教师、老战士等开展“红色经典”诵读活动,在“家门口”就能学习充电。延安街道景园社区、民主街道苏园社区分别开展以“凝聚青年力量 传承红色基层”“以书香相伴 与智慧同行”为主题的读书分享会。各街道社区充分挖掘资源,不断丰富内涵建设,大到图书馆、书店,小到社区阅读空间、网格服务站图书角,通过领学、讲学、互学等多种方式为各类群众提供服务,一个个有文化、有温度、接地气的“阅读空间”,让书香“飘”到了居民群众的家门口。

  让传统文化在“家门口”传承。昌邑区将孔庙文化、传统戏剧、民族文化相融合,赋予传统文化新动能,促进传统文化融合传承。选取优秀的曲艺、京剧深植到社区基层建设中,开展曲艺教学、惠民演出、才艺交流等形式丰富的系列活动,满足老百姓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庙博物馆充分利用传统文化宣传阵地优势,先后开展“走进文庙 漫享生活”、汉服表演等活动,推出书法、古琴演奏、国学公益等系列文化展示,组织开展主题研学,让居民深切感受多姿多彩的传统文化。兴华街道、新建街道红大社区先后邀请吉林市戏剧团走进社区开展文艺汇演活动,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文化大餐”,领略戏曲的艺术魅力。东局子街道欣炭社区充分利用少数民族集中优势,开展特色的少数民族活动,促进民族融合发展。新地号辽东社区充分发挥“大党委”优势,挖掘专业人员组建辽东京剧协会、管弦乐队、象棋等文化协会,开展各类文艺汇演、比赛8场,创建“常青树”社区老年大学,开设国画、京剧等特色课程,营造文明、健康、欢乐、和谐的文化氛围,展示文化艺术魅力,奏响文化惠民新乐章。昌邑区统筹考虑不同文化门类的特点、周边环境和个人意愿,大力开展“家门口”的文化艺术普及、优秀文化传承等活动,让文化的种子在基层、群众中落地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