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有舟可渡,山有路可行。在昌邑区教育科学研究所紧锣密鼓地筹备下,第十六届“希望之光工程”开班典礼于近日,在吉林市铁路第一实验小学如期举行。参加本次开班典礼的有:昌邑区教育局分管领导、昌邑区教育科学研究所负责人及全体科研员、各校科研主任、第十五届“希望之光工程”拔尖教师、优秀教师、优秀导师代表以及第十六届“希望之光工程”全体新学员。
典礼首先由昌邑区教育局分管领导致辞:在肯定区教育科研工作的同时,对第十五届“希望之光工程”取得的佳绩表示祝贺,对第十六届新学员提出殷切期望:教师是教育工作的根本,教学研究是教育深耕的必由之路,希望年轻教师,“教”以潜心,“研”以致远,在教研之路上砥砺前行、大胆创新,为昌邑加快建设教育强区,凝心聚力。接着,区教育科学研究所科研员丛颂扬宣读了《第十五届“希望之光工程”表彰文件》就拔尖教师、优秀教师、优秀导师进行了表彰。区教育局领导为获奖代表颁奖。随后,吉林市第三十二中学教师王慧敏,作为第十五届获奖学员代表发言。她梳理了两年来的培训历程,分享了培训过程中的艰辛与成长。新学员代表吉林市铁路第一实验小学教师杨雪,满怀着对教育科研的憧憬:倡议全体新学员要严格遵守培训制度,认真学习教育科研理论知识,夯实专业素养,提升自身教育科研能力,为昌邑教育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新老两届学员的发言,展现了昌邑区教育科研力量的生生不息。最后,第十六届“希望之光工程”班主任——区教育科学所研究员栗艳波做开班讲话。就即将开始的两年培训内容做了简要的介绍,在对学员们提出中肯要求的同时,鼓励大家严格自律,勤勉笃学,相信在领导的勉励、科研人员的引领、老学员的经验分享下,七十五位新学员必将通过自身的拼搏,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行,行有所效。
开班典礼后区教育科学所为本届新学员精心准备了学习培训。区所研究员丛颂扬、刘杰分别以《如何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教”的有根,“说”的有据——如何说课》为题,为学员们做了培训。
希望之光工程两年一期,是培养全区优秀教师的一项重要培训工程,历时十六届,共培养杰出教育人才千余人,其中不乏区骨干、市骨干、省骨干教师,培训从教育科研、小课题研究、教学案例分析、论文撰写等方面为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培训,为昌邑教育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通过本次开班典礼,又一批年轻教师将开启学习之旅,预祝他们学有所成,为昌邑教育再立新功。预祝本次培训活动圆满成功,为建设教育强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图为研究员为新学员做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