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社区,千头万绪,管好“小事”就是治理“大事”。自城乡基层治理平台推进使用以来,昌邑区哈达湾街道严格“六步接办”流程,强化“五支队伍”联动,推动街道基层治理持续向好、环境明显改善,使辖区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显著提升。
数据“全覆盖”,四网融合“一网统揽”。哈达湾街道以6个社区、90个网格的家庭人员组成、特殊类型、联系方式、房屋类别等基本情况为基础数据,以网格员走访线上填报、群众诉求事项申办等新情况为实事数据,形成街道民情大数据的“一本细账”,让基层治理数字化平台成为可移动的、可共享的电子版台账。街道负责人、社区书记、网格员可以在政通江城APP端口随时查看相关数据,分析辖区总体情况,做到提户知人、提人知事、提事知情、提情知策,域内民情民意摸得着、把得准,实现“一屏”动态观全域,让基层治理抓得更实更准。
工作“全身心”,走访服务“一沉到底”。通过网格员下户走访巡查上报反馈发现的问题,社区书记或副职进行核实并给予意见办理。如社区不能办理的,则上报到街道层面;街道层面不能办理,则上报到区级层面,层层审批受理。办理全过程可视,“倒逼”基层干部下沉一线,主动走进群众心坎,逐步强化“被需要”感;从“单一管”到“微治理”,扎实做好民意搜集、政策宣讲、隐患排查、矛盾化解、代办服务等工作,推动域内问题矛盾“发现在萌芽、处置在事前”,推动诉求在一线、服务在一线,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截至目前,全街下属社区共上报633件城市事件,其中民生事项占98%,均在网格内得到有效化解。
问题“全闭环”,问效督查“一键直达”。专人负责监督,从严从实推动办,构建事件上传、责任划分、任务分配、结果反馈、综合评价等情况督查机制,将无故延期受理、拖延不办、敷衍应付等情况及时预警,确保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推动形成“闭环管理”;同时建立“一天一提醒、一周一排名”管理办法,设立“红黑榜”名单,并将其纳入到创建“五好”社区的评判标准,对上传事件质量优、办结率高的社区进行表扬,对不作为、慢作为的干部进行通报,真正以“严监督”推动“快落实”,增强干部责任担当和服务群众的“全科”本领,推动基层治理工作做实做细做出彩。
下一步,哈达湾街道将不断提升城乡基层治理平台的治理成效,从点滴做起,推动行政服务从人力密集型向人机交互型转换,充分认识“基层工作无小事”,加快共筑共建共享进程,不断提升居民群众的满意度和治理水平的专业度,在“零距离”的接触中增进信任度,让辖区居民感受到脚下“稳稳的幸福”。
图为哈达湾街道推进使用城乡基层治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