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局子街道关工委深刻把握新时代青少年心理特点与需求,主动作为、整合资源,牵头成立“青少年心灵驿站”,将心理健康服务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关爱”,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筑起温暖防线。
锚定需求“建阵地”,让驿站成为“温暖港湾”。东局子街道始终把“精准服务”作为驿站建设的核心,紧扣青少年实际需求。在选址方面,放弃传统办公场所,将驿站选在青少年集中的社区活动中心、学校门口的流动咨询岗、社区的法治门诊、乃至“大树下、车厢里”的灵活谈话点,真正实现了“服务跟着孩子需求走”。组建“1+N”服务团队,通过岗前培训、案例研讨提升沟通能力,让关爱更有说服力。此外,街道采取线上预约、电话预约以及第三方预约的方式,每周固定开放线下咨询,同步开通线上“心灵热线”,确保青少年在放学后、周末等“空窗期”有困惑能找到人、说上话。
创新方式“强服务”,让关爱走进“青春心田”。东局子街道不断创新服务形式,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温暖。定期开展“情绪管理工作坊”,通过绘画疗愈、角色扮演、团体游戏等形式,让青少年在互动中释放压力,学会正确表达情绪。选拔心理状态积极、有责任心的青少年担任“心灵伙伴”,用同龄人视角倾听困惑、分享经验。开设“家长课堂”,邀请专家讲解亲子沟通技巧、青春期心理特点,帮助家长理解孩子、改善家庭氛围,形成“驿站引导、家庭配合”的关爱合力。今年以来,已组织活动14场,覆盖青少年130余人次。
长效保障“固根基”,让驿站持续“发光发热”。心理健康服务不是“一阵风”,需要长期坚持、久久为功。东局子街道从机制建设入手,确保驿站能稳定运行、发挥实效。街道与学校、社区、民政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问题共商、服务共推”机制,通过社区公告、学校宣传栏、家长群等渠道,宣传驿站服务内容与心理健康知识,消除青少年对“心理咨询”的误解。同时,对接受过重点咨询或干预的青少年,在1个月、3个月等关键时间点进行回访,了解其近期状态与改善情况,评估帮扶效果的持续性,并根据需要提供“再支持”。自“心灵驿站”成立以来,累计接待青少年咨询130余人次,帮助6名有焦虑、抑郁倾向的青少年缓解情绪,成功化解12起家庭亲子矛盾。
下一步,东局子街道关工委计划新增“校园驿站”分支、开设“青春期专题讲座”,力争用优质的服务、务实的举措、温暖的行动,守护好每一位青少年的阳光心灵,助力他们在青春赛道上健康奔跑。
初审:郝佳 复审:黄月 终审:于丽丽




吉公网安备 22020202000130号

首页
吉林市昌邑区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