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昌邑区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
和2021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书 面)
——2021年1月8日在吉林市昌邑区
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区财政局局长 赵蕴韬
各位代表:
受区政府委托,现将昌邑区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预算草案提请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我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在区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努力克服减收增支等不利因素影响,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加强财源建设,保障重点支出,推进财税改革,注重风险防控,全力以赴打好“三大攻坚战”,推动全区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较好完成了年度预算目标任务。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1.财政收入
2020年区本级财政收入完成31472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3%,剔除政策性减收和一次性收入因素,按可比口径增长2%,完成了全年计划任务。其中:增值税收入7434万元,完成预算的99.5%,同比下降32%;企业所得税收入5783万元,完成预算的91.9%,同比增长8.8%;个人所得税收入1229万元,完成预算的103.3%,同比下降3.7%;其他税种收入10943万元,完成预算的110.1%,同比下降29.8%;非税收入6083万元,完成预算的107.5%,同比下降43.1%。
2.财政支出
2020年区本级财政支出预计完成219398万元,完成预算的99.7%,同比增长34.8%。重点支出执行情况如下: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5492万元,完成预算的96.8%,同比下降15.4%,主要是一般性支出压减;公共安全支出1540万元,完成预算的118.5%,同比增长12.5%;教育支出34279万元,完成预算的99.6%,同比增长9.8%;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43632万元,完成预算的97%,同比增长32.6%,主要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补缴2019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费;卫生健康支出16468万元,完成预算的102.9%,同比下降14.1%;节能环保支出1121万元,完成预算的118%,同比增长1.2%;城乡社区事务支出77471万元,完成预算的93.3%,同比增长109%,主要是新增债券支出61800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11572万元,完成预算的125.8%,同比增长53.1%,主要是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力度;交通运输支出3178万元,完成预算的96.3%,同比增长67.3%,主要是“四好农村路”项目已完成工程结算,资金款项陆续拨付到位;住房保障支出7639万元,完成预算的144.1%,同比增长31.8%,主要是新增老旧小区改造一般债券支出;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1544万元,完成预算的96.8%,同比下降6.8%;债务付息支出3771万元,完成预算的125.7%,同比增长39.6%,主要是新增债券增加付息支出。
3.平衡情况
2020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入完成262686万元,其中:区本级财政收入31472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24406万元,新增债券转贷收入63800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333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0659万元,调入资金27016万元;2020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支出完成262686万元,其中:区本级财政支出219398万元,上解上级支出5811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162万元,债务还本支出3万元,结转下年支出34312万元。收支相抵,当年实现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1.政府性基金收入
2020年,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2908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834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收入74万元。
2.政府性基金支出
2020年,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预计完成16178万元。具体支出项目为:水库移民后期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支出220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0852万元(含棚户区改造专项债券安排的支出10129万元);彩票公益金支出141万元;抗疫国债安排的支出4328万元;专项债券付息及发行费支出637万元。
3.政府性基金平衡情况
2020年全区政府性基金收入预计完成52831万元,其中: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2908万元;省、市基金专项补助收入6559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343万元,专项债券转贷收入42000万元,调入资金21万元。 2020年,全区政府性基金支出预计完成52831万元,其中: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16178万元;调入一般公共预算3162万元;结转下年支出33491万元。收支相抵,全区政府性基金当年实现收支平衡。
(三)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经市财政局核定2020年我区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157048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99448万元、专项债务限额57600万元)。截至2020年末,我区存量政府债务余额130808万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73208万元、专项债务余额57600万元,符合政府债务限额管理要求。
总体来看,2020年我区严格落实、追踪各类债券资金使用情况,合理确定举债规模,按时偿还债券本息,完成债务化解任务,确保全区债务风险切实可控。本年度新增吉林大街工字楼、四川街棚户区改造项目专项债券22000万元,吉林都市工业产业园项目专项债券20000万元。本年度新增老旧小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项目一般债券2000万元。充分利用债券资金助力重大公益性项目领域建设,切实发挥了债券资金对社会民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支撑作用。
二、2020年财政主要工作
(一)全力以赴组织财政收入,切实保障财政平稳运行
2020年面对经济下行、减税降费、疫情冲击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全年地方级财政收入同比下降20548万元。面对严峻形势,财政部门迎难而上,积极作为。一是密切关注收入形势,压实征管责任,以提高收入质量为核心,加强与税务部门协同联动,齐抓共管,实现税收“颗粒归仓”。二是提高非税收入质量,充分盘活存量资金,全年调入存量资金27016万元,加强国有资产处置收入,挖掘土地资产增收潜力,拓宽增收渠道。
(二)兜实兜牢“三保”底线,积极向上争取各类资金
财政部门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多方扩充财源,弥补短收缺口。一是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争取政法、社保、教育、农林水、经建等各类专项资金17435元;二是积极向上申报抗疫特别国债资金、争取特殊转移支付及政策性直达资金倾斜30499万元,用于保障重点民生、提升防治救治能力建设支出;三是争取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积极谋划和争取债券资金44000万元,用于2020年老旧小区改造、吉林大街工字楼、四川街棚户区改造、吉林都市工业产业园项目。
(三)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基本民生保障水平
2020年,财政部门在抓好收入的同时,严格预算执行,统筹调度资金,努力克服收支矛盾,全力做好“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工作,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将“三保”重点兜底工作落到实处。全年民生资金投入达到147365万元,剔除债券收入安排的支出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5%。其中: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安排教育事业支出34279万元,教育附加费1191万元,义务教育经费支出2622万元。加大医疗卫生投入。筹措安排公共卫生服务资金3562万元。落实脱贫攻坚、强农惠农政策。安排脱贫攻坚资金1093万元,发放惠农补助4308万元。增加城乡社区环境卫生投入。安排环境保护支出1121万元,保障文明城市创建投入600万元。推进城乡社区重点民生工程建设。安排暖房子工程、老旧小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棚户区改造等改善人居环境资金14300万元。强化疫情防控资金保障。全力筹措疫情防控资金,启动“绿色通道”,确保资金、防控物资及时快速到位,全年累计投入5668万元,用于基层疫情防控补助资金、PCR实验室、防治救治能力建设和抗疫物资保障等疫情防控体系建设。
(四)精抓细管财政管理,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政府采购管理切实加强。优化采购流程,强化采购主体责任,全年共完成采购预算金额10999万元,实际采购金额10704万元,综合节支率2.68 %。投资评审质量持续提高。全年共完成招标控制价投资评审项目85个,审减金额1074万元,审减率3.8%;完成结算评审105个,审减金额1115万元,审减率5.8%,全年共计节约财政支出2189万元,有效控制了项目建设成本。国有资产管理系统化。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年度报告制度,运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精细化管理国有资产。财政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开展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专项治理和非税收入、预决算公开、会计信息质量等专项检查,保障财政资金安全规范使用。政务公开工作全面推进。全区一级预算单位全部按要求在区门户网站公开预决算、“三公”经费支出及地方政府债务信息。强化直达资金管理。我区全年共收到直达资金30499万元,参照直达资金2890.32万元,已全部分解完成。
当前财政工作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风险挑战明显上升:一是受多重因素影响,财政增收压力空前。我区存量税源挖潜已达瓶颈,新税源尚未形成支撑,加上新冠疫情冲击和大规模减税降费影响,财政增收乏力,收入稳增长十分困难。二是因收支矛盾激增,财政运行异常艰难。我区税收总量少,可控财力增长有限,而财政必保支出较多,刚性支出持续攀升,财政收支结构性矛盾愈加凸显,现金调度极其紧张。面对诸多困难,为保持财政平稳运行,亟需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三、2021年预算草案
(一)2021年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区委总体部署和要求,聚焦民生和发展两大核心,牢牢把握财源建设主线、财政支出底线、财政管理标线,着力提升生财、聚财、用财、理财水平,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为促进我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
(二)2021年预算(草案)编制情况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同时考虑各项政策性因素,我们对2021年预算收支草案编制如下:
1.财政收入
2021年,区本级财政收入计划完成33035万元,同比增长5%。其中,税收收入计划完成26765万元,非税收入计划完成6270万元。
2.财政支出
按照《预算法》及中央、省、市相关文件要求,科学编制区本级预算,2021年区本级财政收入预计为33035万元,加上上级税收返还、固定结算补助、提前下达专项转移支付、调入资金等,区本级财政收入预计达到119061万元。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区本级支出安排119061万元。
按支出功能分类项目安排如下: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8654万元;国防支出23万元;公共安全支出1372万元;教育支出28146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97万元;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30513万元;卫生健康支出7969万元;节能环保支出982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4247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4483万元;交通运输支出2931万元;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211万元;住房保障支出3694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1392万元;债务付息还本支出2847万元;按照本级预算支出的1%安排预备费1200万元,用于当年预算执行中难以预见的特殊支出。
按支出经济分类项目安排如下:
工资福利支出65215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21222万元;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3215万元;债务付息支出2255万元;资本性支出6360万元;对企业补助2000万元;对社会保障基金的补助17002万元;国内债务还本支出592万元;预备费1200万元。
(三)政府性基金预算
2021年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计划为2000万元(其中,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500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500万元),上年结转收入33491万元。根据收入情况,按照“收支平衡”原则,全区政府性基金支出安排35491万元。
四、2021年财政重点工作
(一)全力挖潜增收,做大财源
加大向内挖潜力度。进一步完善财税征管体制,加强综合治税措施,摸清税源、摸透情况,抓牢重点税源,抓细中小税源,抓实非税收入,弥补减收缺口。同时,抓好财源载体建设,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优良服务为依托,以财税金融政策为支持,助力企业轻装上阵,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持续优化税源结构,加快形成新的税收增长点,打好财税可持续增收基础。
加大向上争取力度。认真梳理国家、省、市政策和支持专项、奖补项目,准确把握投资方向和重点领域,争取更多符合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的各类项目资金及专项资金。大力争取一般债券、专项债券、中央保障性安居工程奖补、乡村振兴资金,促成更多项目资金落地我区,助力经济社会高效发展。
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加大土地收储、出让力度,扩大政府性基金补助收入规模,加强改善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拓展融资空间。推动区级融资公司运营市场化、专业化、规范化,拓宽投融资渠道,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助力我区城市建设。
(二)全力优化支出,保障重点
突出厉行勤俭节约。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大力压减低效、无效、非必需的项目支出,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控行政运行成本。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减轻财政支出压力,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强化预算刚性约束,严控预算执行程序安排支出。
突出支出优先序列。坚决兜牢“六保”支出底线,确保“六保”资金优先支出。坚持精打细算,把有限资金用到刀刃上,合理利用直达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集中财力办实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持续优化支出结构,支持区民生工程开展,做好疫情防控、乡村振兴、污染防治、帮扶脱贫、科研创新、老旧小区改造等重点领域保障。
突出资金统筹调度。多渠道筹措资金,盘活各类存量资金、资产,加快土地出让收益清算,清理财政暂付性款项,严格对外借款,强化库款保障。加大各类资金整合力度,科学调度、统筹安排,提升财政保障能力。
(三)全力提升效能,科学理财
全面推行预算绩效管理。严格预算执行,以绩效结果为导向分配资金,加强硬性约束。加快推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形成预算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体系,跟踪预算执行进展,加强预算执行分析,建立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体系,减少资金沉淀,提高预算约束力和透明度。稳步推进非税收缴电子化改革。实现非税收缴全程监控,有效降低收缴风险,提升非税收缴管理水平。切实提升国有资产管理能力。加强对国有企业的重大事项、人事管理等工作流程的监督管理,不断提高决策的科学化、规范化。
(四)全力防范风险,强化管控
提升债务管控能力。严格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完善举借有度、化解有方、监管有力的债务管理机制。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稳妥有序化解隐性债务存量,持续降低隐性债务率。科学评估财政可承受能力,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关系,做到积极争取、风险可控,有效提高债券资金争取能力和资金使用效益。加强上争资金力度。积极谋划和争取专项债券、一般债券资金,主要用于加强完善区级基础设施建设、保障重点民生,弥补资金缺口。
各位代表,2021年财政改革发展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区委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下,坚定信心、砥砺前行、锐意进取、不懈努力,力争实现全年预算收支任务,为推动我区高质量发展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