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昌邑区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秉持高质量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步伐,着力解决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运行质量不断提升,经济保持平稳略增态势。
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50.6亿元,不变价增长3.3%,环比提高2.1个百分点,位列全市第四;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49.1亿元,增长52.5%,位列全市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92.3亿元,增长5.4%,位列全市第三;地方级财政收入实现7.9亿元,剔除一次性收入,增长13.5%。整体指标稳中向好,优于第二季度。
昌邑区坚持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规模同步壮大,以增量带动结构优化,以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同步做好增量调整和存量优化两篇大文章。一方面,积极扶持东市商圈传统商贸业转型升级,促进线上线下交易融合互动;另一方面,利用哈达湾区域搬迁改造释放的发展空间,加快现代服务业核心区和吉林昌邑金融集聚区建设。
项目建设扎实推进。昌邑区围绕“432”产业体系和“五区”建设目标,深度谋划和实施了一批投资额度大、生成速度快、拉动力强的重大项目。同时,把项目建设作为扩大有效投资的主要载体,以集中破解项目建设中的制约性问题为切入点,以强化项目督办推进、提高服务水平为主要手段,全面加快项目建设进程。前三季度,全区开复工项目46个,年度计划投资44.51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21个,年度计划投资12.56亿元;复工项目25个,年度计划投资31.95亿元。
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以发展现代农业、绿色农业为重点,持续推进现代农业“三个体系”建设。落实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2414公顷,粮食产量稳定在26万吨;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土地流转面积累计完成10500公顷;特色小镇建设进展顺利,左家、桦皮厂、孤店子均已编制完成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美丽乡村建设有序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显著;土地确权颁证工作有序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初见成效。前三季度一产增加值实现7.8亿元,增长5%,位列全市第一;
工业经济平稳增长。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开展更加精准的产需衔接、银企对接服务,强化涉企融资服务效能,协调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坚持采用“一对一”式新型产需对接模式,有效协调推进区内企业开展产品配套服务;加大技术支持培育力度,天宇科技等5户企业成功纳入全市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名单行列。前三季度,工业增加值不变价增长7.6%,高于上一季度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49.1亿元,增长52.5%。其中,吉林炭素实现产值34.5亿元,增长185.5%,拉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提高69.6个百分点,拉动作用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