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昌邑区人民政府
www.jlscy.gov.cn
昌邑区开足马力挺进扶贫决胜路
发布时间:2020-04-10 08:11

  以产“孵”金,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9218元;美丽乡村建设,3万多株花卉迎风而立,太阳能路灯整齐划一;将防疫巡视员设立为“扶贫特岗”;返贫预警、动态监测、危房改造、雨露计划……

  目前,全区150户323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2个省级贫困村实现完全脱贫,提前一年完成全区减贫任务。

  做实产业

  产业发展让农民走出田间地头,形成脱贫攻坚的造血功能和内生动力。

  在孤店子镇、土城子乡等5个乡镇,昌邑区建立了光伏发电项目。项目占地面积不大,空地、房顶上架起设备,然后将电输送给供电部门。供电部门付费再加上政策补贴,一笔真金白银就进账了。

  几个月前,孤店子镇孤家子村贫困户杜秀环,与其他2户贫困户一起,到村里领回光伏发电收益分红1050元。

  养殖业也有甜头。土城子乡渔楼村贫困户陈光东,利用包保单位出资购买的10只羊,通过包培训包销售等做法,实现利润4000元。

  通过光伏发电等15个“整区推进、整乡推进、整村推进”产业项目和49个“一户一策”项目,2019年,全区贫困户通过扶贫产业户均增收2528元。

  2020年,昌邑区积极推进与国家级龙头企业老爷岭公司扶贫合作项目,继续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逐个落实扶贫产业协议续签,延长带贫期限;扶志扶智,提振农民奋斗追梦精气神。

  打牢基建

  贫有百样、困有千种,扶贫就要有千百种方案。

  2016年以来,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昌邑区逐步优化农村水、路、房等基础设施。利用扶贫资金、行业资金以及帮扶资金,在前卫村和马虎头村2个省级贫困村建设村路22.7公里,路旁栽种3万多株万寿菊和一串红,安装太阳能路灯,建桥涵6座,石砌排水沟2.4公里。

  “以前?别提了,和现在没法比。”前卫村村民岳忠臣说,以前大风一刮满脸灰,下雨甩哪都是泥,现在白天大道溜光,夜里路灯通亮。

  吃完晚饭,三五村民散步聊天发视频,好不惬意。

  位于左家镇的马虎头村,有大小虎头两座山,环境不错。常常有外地“驴友”来登山,但坑洼的村路让他们苦不堪言。

  如今,马虎头村再也不“马虎”——虎头山下“路线”笔直、花草迎宾,村民的心亮起来,外地“驴友”笑起来。

  此外,昌邑区还兼顾非贫困插花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建田间作业路2.2公里、渠道衬砌和路边沟19.5公里、修建通村通户道路71.73公里。

  严防返贫

  脱贫之后更重要的是防止返贫。一旦返贫,将带来连锁反应。唯有不舍寸功,才能善作善成。

  在此前已有的基础上,昌邑区持续开展脱贫攻坚问题摸排,完善建档立卡返贫预警和动态调整机制,对全区脱贫户、边缘户分类管理、分类扶持、动态监测,确保已脱贫人口不返贫、边缘人口不致贫。

  截至2019年年底,全区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家庭学生全部在校就读,无因贫辍学学生;完成2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C/D级危房改造,经鉴定贫困户安全住房率100%;解决贫困户安全饮水问题,水量、方便度、保证率均达标。医疗保障、低保兜底、雨露计划等惠民政策到户到人……

  脱贫攻坚,浓缩着帮扶者孜孜以求的情怀。当前,全区尽锐出战,不折不扣抓好扶贫各项政策举措和工作落实,坚持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不误两促进”,确保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在超过4000元基础上稳定提高。

  阳春布德泽,扶贫再向前。一场全线出击、“弹药”充足的脱贫攻坚战,在昌邑大地火力全开。

   

  图为昌邑区扶贫项目

   

  图为昌邑区扶贫项目

2023年9月12日 星期二
WWW.JLSCY.GOV.CN
昌邑区开足马力挺进扶贫决胜路
发布时间:2020-04-10 08:11   

  以产“孵”金,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9218元;美丽乡村建设,3万多株花卉迎风而立,太阳能路灯整齐划一;将防疫巡视员设立为“扶贫特岗”;返贫预警、动态监测、危房改造、雨露计划……

  目前,全区150户323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2个省级贫困村实现完全脱贫,提前一年完成全区减贫任务。

  做实产业

  产业发展让农民走出田间地头,形成脱贫攻坚的造血功能和内生动力。

  在孤店子镇、土城子乡等5个乡镇,昌邑区建立了光伏发电项目。项目占地面积不大,空地、房顶上架起设备,然后将电输送给供电部门。供电部门付费再加上政策补贴,一笔真金白银就进账了。

  几个月前,孤店子镇孤家子村贫困户杜秀环,与其他2户贫困户一起,到村里领回光伏发电收益分红1050元。

  养殖业也有甜头。土城子乡渔楼村贫困户陈光东,利用包保单位出资购买的10只羊,通过包培训包销售等做法,实现利润4000元。

  通过光伏发电等15个“整区推进、整乡推进、整村推进”产业项目和49个“一户一策”项目,2019年,全区贫困户通过扶贫产业户均增收2528元。

  2020年,昌邑区积极推进与国家级龙头企业老爷岭公司扶贫合作项目,继续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逐个落实扶贫产业协议续签,延长带贫期限;扶志扶智,提振农民奋斗追梦精气神。

  打牢基建

  贫有百样、困有千种,扶贫就要有千百种方案。

  2016年以来,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昌邑区逐步优化农村水、路、房等基础设施。利用扶贫资金、行业资金以及帮扶资金,在前卫村和马虎头村2个省级贫困村建设村路22.7公里,路旁栽种3万多株万寿菊和一串红,安装太阳能路灯,建桥涵6座,石砌排水沟2.4公里。

  “以前?别提了,和现在没法比。”前卫村村民岳忠臣说,以前大风一刮满脸灰,下雨甩哪都是泥,现在白天大道溜光,夜里路灯通亮。

  吃完晚饭,三五村民散步聊天发视频,好不惬意。

  位于左家镇的马虎头村,有大小虎头两座山,环境不错。常常有外地“驴友”来登山,但坑洼的村路让他们苦不堪言。

  如今,马虎头村再也不“马虎”——虎头山下“路线”笔直、花草迎宾,村民的心亮起来,外地“驴友”笑起来。

  此外,昌邑区还兼顾非贫困插花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建田间作业路2.2公里、渠道衬砌和路边沟19.5公里、修建通村通户道路71.73公里。

  严防返贫

  脱贫之后更重要的是防止返贫。一旦返贫,将带来连锁反应。唯有不舍寸功,才能善作善成。

  在此前已有的基础上,昌邑区持续开展脱贫攻坚问题摸排,完善建档立卡返贫预警和动态调整机制,对全区脱贫户、边缘户分类管理、分类扶持、动态监测,确保已脱贫人口不返贫、边缘人口不致贫。

  截至2019年年底,全区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家庭学生全部在校就读,无因贫辍学学生;完成2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C/D级危房改造,经鉴定贫困户安全住房率100%;解决贫困户安全饮水问题,水量、方便度、保证率均达标。医疗保障、低保兜底、雨露计划等惠民政策到户到人……

  脱贫攻坚,浓缩着帮扶者孜孜以求的情怀。当前,全区尽锐出战,不折不扣抓好扶贫各项政策举措和工作落实,坚持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不误两促进”,确保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在超过4000元基础上稳定提高。

  阳春布德泽,扶贫再向前。一场全线出击、“弹药”充足的脱贫攻坚战,在昌邑大地火力全开。

   

  图为昌邑区扶贫项目

   

  图为昌邑区扶贫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