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昌邑区人民政府
www.jlscy.gov.cn
吉林市昌邑区朝鲜族风情民俗村建设项目
发布时间:2018-12-14 10:09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加快和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中等收入人群规模不断扩大,旅游大众化发展趋势更为明显,旅游已成为人们最重要的休闲方式之一,老年人、青少年、学生、农民等旅游消费人群快速扩大。

旅游业已成为中国第三产业中极具活力与潜力的新兴产业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拉动内需、增加创汇、调整产业结构、扶贫救困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我国民俗文化资源丰富,许多旅游项目都包括了民俗的内容,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尤其突出。随着对民俗旅游的重视,我国民俗旅游发展迅速中国民俗旅游的开发正慢慢成熟。一些城市也开发出一系列的民俗旅游项目,如深圳的中国民俗文化村、云南滇池山麓的云南民俗村、北京亚运村附近的中华民族园等。随着我国民俗旅游资源的逐渐开发,也带动了各地的经济发展。民俗旅游是利用本地区、本民族所特有的优势,如民族建筑、民俗风俗、民间歌舞、风味食品等加以开发利用,吸引游客的。可以说,这种旅游的投入相对较少,而回报也快。近年来,不少地区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民俗旅游活动,为经济贸易、商业发展开辟了市场,带动了当地的区域经济的发展。

一、项目背景

昌邑区拥有丰厚的旅游资源,具备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基本条件。一是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昌邑建区具有独特的闯关东历史印记,是关东移民文化的典型缩影,贡渔、鹰猎、萨满等活动具有鲜明的关东民俗文化特点;吉林文庙为乾隆御批,名列全国四大孔庙之一;吉林机器局洋务运动东北实践基地,影响深远;百年东市承载着吉林商贸发展兴衰历史;世界单体最大一号陨石落地于此,人畜无损,天人合一。二是人居生态环境优美。松花江蜿蜒环区长达57公里,清水绿带风光无限,吉林乌喇实景演绎关东山水文化,雾凇奇观中外驰名,地热温泉资源潜力巨大,城区人居环境优越。三是区位交通优势明显。沈铁吉林站、城际铁路换乘中心、公路客运站坐落昌邑,长吉高速公路、长吉北线公路穿城而过,城市交通四通八达。是旅游市场巨大。昌邑区是吉林市人口大区、商贸中心,按照吉林市北工、南居、中商的整体布局,商贸服务业蓬勃发展,旅游市场方兴未艾,每年接待游客超过50万人次,尤其民俗旅游在我市还是空白随着第二次“东北振兴”的开始,昌邑区旅游市场前景极为广阔。

二、项目概述

朝鲜族风情民俗村建设项目拟建于昌邑区左家镇黄花甸子村。计划投资5000万元,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主要建设停车场、利用原村落闲置房屋打造朝鲜族民俗客舍,朝鲜族饮食文化馆、朝鲜族历史文化长廊、朝鲜族博物馆、朝鲜族老街、朝鲜族民俗特色风情建筑、认养基地、玫瑰种植园等。

    按照吉林市确定 “旅游文化名城、新型产业基地、生态宜居城市” 的发展定位,左家镇立足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人文优势打造北药/健康特色小镇,并以此为依托推出系列旅游农副产品,把民族文化、民族风情、民族美食和旅游文化有机结合,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人文、资源”等多元特色要素的重要作用,全力打造朝鲜族风情民俗村建设项目。

    三、项目建设优势

左家镇位于长吉一体化的核心区域,随着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最具活力和成长空间的发展平台,北药小镇的建设为当地旅游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1、 区域优势:左家镇位于长吉两市之间,处于长白山脉向松嫩平原的过度地带,位于北纬42°属于黑土地冻土带核心区域。西距长春市68公里、东距吉林市43公里、距长春龙嘉机场55公里,是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核心位置,处于长吉两市半小时经济圈,承接长吉两市辐射带动。长图铁路、长吉公路北线、长吉城际铁路穿镇而过,距长吉高速桦皮厂出口10公里,为驾车旅游、货物运输 ,提供便捷的绿色通道。

2、生态优势:左家镇的全貌如参天绿树,地貌类型属于半山区地带,具备长白山脉全貌气候。全镇国有林地5000公顷,集体林地1万公顷,负氧离子浓度达15000/cm3。     药用植物、食用菌、山野菜,观赏植物种类齐全。气候条件生长积温2,779.8℃,属阳光充足地区,年平均降水量679mm毫米,冬季积雪深厚。气候条件十分宜居,适合中草药植物生长。

3、产业优势:全镇粮食作物主要以玉米和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北方道地药材、榛果、甜粘玉米及各种山野菜。其中北方道地药材180余种,大规模种植面积近300公顷,主要品种有人参、五味子、龙胆草、桔梗、黄精等。榛子种植面积400余公顷,2016年总产量实现12万斤;甜粘玉米种植面积达400余公顷;山野菜种植面积14公顷,初步形成地方山野菜特色。 特色养殖主要有貂、狐、貉、鹿、特色珍禽等,其中水貂养殖量突破1万只,狐、貉、鹿养殖量均达千只以上,全镇珍禽养殖量达10万余只,为中医药体验旅游打下良好基础。

4、政策优势:2017年,左家镇突出北药和健康主题,以“中医药”和“健康”为抓手,以自然生态、文旅创意、健康休闲为基础,以全新角度诠释传统中医药文化,力求做强、做大、做优左家北药/健康特色小城镇品牌。并以此为基础申报了吉林省第二批特色小城镇,积极争创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区。

5、旅游优势:左家镇旅游资源丰富,域内林秀水碧、山水掩映,大、小马虎头山、傲龙背山、朱家大山为长吉两地登山爱好者理想游玩地点,每年接待登山爱好者5000余人次,同时也是垂钓采风的理想景点。镇内有农大红酒庄、左家宾馆、朱记山庄等特色旅游企业10余家,各类农家乐、农家院100余家,年接待能力达5万人。

    四、项目建设前景

    本项目选址地左家镇黄花甸子村位于左家镇人民政府东南约8公里处,长吉北线路边,交通便利,东与前鸭河村相邻,南与桦皮长镇平原村相邻,西与大官地村相邻,北与前鸭河村相邻,幅员面积4平方公里,有耕地226公顷,其中水田226公顷。全村有4个自然屯,10个社,总人口1030人,333户,近年来,该村村民多数去韩国工作或定居,现居住人口42人,26户,目前大量房屋闲置,利于开发建设。 

朝鲜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朝鲜舞蹈,舞姿轻盈,静如柳丝拂水、动如仙鹤展翅。朝鲜歌曲旋律委婉、明快。朝鲜族体育运动最盛行的有传统的荡秋千、压翘板、拔河、摔跤、射箭等。朝鲜族风情浓郁,传统的特色民居,还有原汁原味的朝鲜族泡菜、冷面等餐饮美食。

该项目建成后,不仅填补昌邑区民俗旅游的空白,还能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当地农民收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等方面,将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有效地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建设内容

   朝鲜族风情民俗村建设项目将立足于镇情、村情,在保留村落原始韵味的基础上,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及附属公用设施、朝鲜族民俗博物馆、民宿客舍、民族商业一条街、民族风情娱乐园、认养基地、玫瑰种植园等

    1、建立游客服务中心及附属公用设施,为游客提供综合性服务。

    2、朝鲜族民俗博物馆:展示朝鲜族的历史和文化,以及朝鲜族传统生活用具。建设不同历史时期的朝鲜族民居,展现朝鲜族的建筑艺术。

    3、民宿客舍:利用村内原有房屋改造民俗客舍,另外再选址建设一个三星级以上规模的宾馆,用以承接旅游观光团队和婚礼、聚会等,建筑风格上突出民族特色。

    4、民族商业一条街:修建民族风格的商业网点,主体建筑为朝鲜族饮食制作坊及餐饮区,开设民族商品专业店、旅游特产商店和民族风味餐厅。

5、民族风情娱乐园:朝鲜族民俗展示区,开展朝鲜族民族体育娱乐表演和民族歌舞表演活动,晚间举行民族歌舞篝火晚会。建设小型家庭主题公园等设施。

6、认养基地: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频出,市场品牌林立、质量良莠不齐。消费者难于选到新鲜、纯正、健康的生态食材。推出“互联网+认养”模式,采用生态种植/养殖、24小时监控直播、保鲜仓储、按需加工、专业配送的方式。真正实现生态食材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的“0”环节直供。生态食材不进入市场流通环节,从根源上避免了掺假售假,让您放心品尝纯正、安全生态食材

7、玫瑰种植园:以科技化农园模式为主,打造综合性玫瑰体验中心。园区内部种植区域,要体现科技化与农旅化的结合。科技生产为主,因农而旅。核心打造玫瑰综合产业链,辅以玫瑰商街等,结合体验、文化、居所、教育、商贸、香道培训等,在园区结合玫瑰文化打造玫瑰旅游文化旅景点。突出玫瑰嘉年华、玫瑰亲子乐园、房车营地等项目。

    六、投资概算

 表1:    项目总投资汇总一览表      单位:万元

序号

费用名称

投资额

占总投资的比例%

备注

1

建设投资

4000

80

 

2

利息

 

 

 

3

流动资金

1000

20

 

 

项目总投资(1+2+3)

5000

100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七、资金来源

企业自筹或股权投资。

    八、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

九、经济效益分析

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年营业收入可达4000万元,利润800万元,7年回收成本。

十、社会效益分析

该项目的建设可以打造区域性旅游名片,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当地农民收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升我区经济发展等社会效益方面,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2023年9月12日 星期二
WWW.JLSCY.GOV.CN
吉林市昌邑区朝鲜族风情民俗村建设项目
发布时间:2018-12-14 10:09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加快和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中等收入人群规模不断扩大,旅游大众化发展趋势更为明显,旅游已成为人们最重要的休闲方式之一,老年人、青少年、学生、农民等旅游消费人群快速扩大。

旅游业已成为中国第三产业中极具活力与潜力的新兴产业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拉动内需、增加创汇、调整产业结构、扶贫救困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我国民俗文化资源丰富,许多旅游项目都包括了民俗的内容,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尤其突出。随着对民俗旅游的重视,我国民俗旅游发展迅速中国民俗旅游的开发正慢慢成熟。一些城市也开发出一系列的民俗旅游项目,如深圳的中国民俗文化村、云南滇池山麓的云南民俗村、北京亚运村附近的中华民族园等。随着我国民俗旅游资源的逐渐开发,也带动了各地的经济发展。民俗旅游是利用本地区、本民族所特有的优势,如民族建筑、民俗风俗、民间歌舞、风味食品等加以开发利用,吸引游客的。可以说,这种旅游的投入相对较少,而回报也快。近年来,不少地区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民俗旅游活动,为经济贸易、商业发展开辟了市场,带动了当地的区域经济的发展。

一、项目背景

昌邑区拥有丰厚的旅游资源,具备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基本条件。一是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昌邑建区具有独特的闯关东历史印记,是关东移民文化的典型缩影,贡渔、鹰猎、萨满等活动具有鲜明的关东民俗文化特点;吉林文庙为乾隆御批,名列全国四大孔庙之一;吉林机器局洋务运动东北实践基地,影响深远;百年东市承载着吉林商贸发展兴衰历史;世界单体最大一号陨石落地于此,人畜无损,天人合一。二是人居生态环境优美。松花江蜿蜒环区长达57公里,清水绿带风光无限,吉林乌喇实景演绎关东山水文化,雾凇奇观中外驰名,地热温泉资源潜力巨大,城区人居环境优越。三是区位交通优势明显。沈铁吉林站、城际铁路换乘中心、公路客运站坐落昌邑,长吉高速公路、长吉北线公路穿城而过,城市交通四通八达。是旅游市场巨大。昌邑区是吉林市人口大区、商贸中心,按照吉林市北工、南居、中商的整体布局,商贸服务业蓬勃发展,旅游市场方兴未艾,每年接待游客超过50万人次,尤其民俗旅游在我市还是空白随着第二次“东北振兴”的开始,昌邑区旅游市场前景极为广阔。

二、项目概述

朝鲜族风情民俗村建设项目拟建于昌邑区左家镇黄花甸子村。计划投资5000万元,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主要建设停车场、利用原村落闲置房屋打造朝鲜族民俗客舍,朝鲜族饮食文化馆、朝鲜族历史文化长廊、朝鲜族博物馆、朝鲜族老街、朝鲜族民俗特色风情建筑、认养基地、玫瑰种植园等。

    按照吉林市确定 “旅游文化名城、新型产业基地、生态宜居城市” 的发展定位,左家镇立足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人文优势打造北药/健康特色小镇,并以此为依托推出系列旅游农副产品,把民族文化、民族风情、民族美食和旅游文化有机结合,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人文、资源”等多元特色要素的重要作用,全力打造朝鲜族风情民俗村建设项目。

    三、项目建设优势

左家镇位于长吉一体化的核心区域,随着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最具活力和成长空间的发展平台,北药小镇的建设为当地旅游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1、 区域优势:左家镇位于长吉两市之间,处于长白山脉向松嫩平原的过度地带,位于北纬42°属于黑土地冻土带核心区域。西距长春市68公里、东距吉林市43公里、距长春龙嘉机场55公里,是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核心位置,处于长吉两市半小时经济圈,承接长吉两市辐射带动。长图铁路、长吉公路北线、长吉城际铁路穿镇而过,距长吉高速桦皮厂出口10公里,为驾车旅游、货物运输 ,提供便捷的绿色通道。

2、生态优势:左家镇的全貌如参天绿树,地貌类型属于半山区地带,具备长白山脉全貌气候。全镇国有林地5000公顷,集体林地1万公顷,负氧离子浓度达15000/cm3。     药用植物、食用菌、山野菜,观赏植物种类齐全。气候条件生长积温2,779.8℃,属阳光充足地区,年平均降水量679mm毫米,冬季积雪深厚。气候条件十分宜居,适合中草药植物生长。

3、产业优势:全镇粮食作物主要以玉米和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北方道地药材、榛果、甜粘玉米及各种山野菜。其中北方道地药材180余种,大规模种植面积近300公顷,主要品种有人参、五味子、龙胆草、桔梗、黄精等。榛子种植面积400余公顷,2016年总产量实现12万斤;甜粘玉米种植面积达400余公顷;山野菜种植面积14公顷,初步形成地方山野菜特色。 特色养殖主要有貂、狐、貉、鹿、特色珍禽等,其中水貂养殖量突破1万只,狐、貉、鹿养殖量均达千只以上,全镇珍禽养殖量达10万余只,为中医药体验旅游打下良好基础。

4、政策优势:2017年,左家镇突出北药和健康主题,以“中医药”和“健康”为抓手,以自然生态、文旅创意、健康休闲为基础,以全新角度诠释传统中医药文化,力求做强、做大、做优左家北药/健康特色小城镇品牌。并以此为基础申报了吉林省第二批特色小城镇,积极争创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区。

5、旅游优势:左家镇旅游资源丰富,域内林秀水碧、山水掩映,大、小马虎头山、傲龙背山、朱家大山为长吉两地登山爱好者理想游玩地点,每年接待登山爱好者5000余人次,同时也是垂钓采风的理想景点。镇内有农大红酒庄、左家宾馆、朱记山庄等特色旅游企业10余家,各类农家乐、农家院100余家,年接待能力达5万人。

    四、项目建设前景

    本项目选址地左家镇黄花甸子村位于左家镇人民政府东南约8公里处,长吉北线路边,交通便利,东与前鸭河村相邻,南与桦皮长镇平原村相邻,西与大官地村相邻,北与前鸭河村相邻,幅员面积4平方公里,有耕地226公顷,其中水田226公顷。全村有4个自然屯,10个社,总人口1030人,333户,近年来,该村村民多数去韩国工作或定居,现居住人口42人,26户,目前大量房屋闲置,利于开发建设。 

朝鲜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朝鲜舞蹈,舞姿轻盈,静如柳丝拂水、动如仙鹤展翅。朝鲜歌曲旋律委婉、明快。朝鲜族体育运动最盛行的有传统的荡秋千、压翘板、拔河、摔跤、射箭等。朝鲜族风情浓郁,传统的特色民居,还有原汁原味的朝鲜族泡菜、冷面等餐饮美食。

该项目建成后,不仅填补昌邑区民俗旅游的空白,还能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当地农民收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等方面,将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有效地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建设内容

   朝鲜族风情民俗村建设项目将立足于镇情、村情,在保留村落原始韵味的基础上,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及附属公用设施、朝鲜族民俗博物馆、民宿客舍、民族商业一条街、民族风情娱乐园、认养基地、玫瑰种植园等

    1、建立游客服务中心及附属公用设施,为游客提供综合性服务。

    2、朝鲜族民俗博物馆:展示朝鲜族的历史和文化,以及朝鲜族传统生活用具。建设不同历史时期的朝鲜族民居,展现朝鲜族的建筑艺术。

    3、民宿客舍:利用村内原有房屋改造民俗客舍,另外再选址建设一个三星级以上规模的宾馆,用以承接旅游观光团队和婚礼、聚会等,建筑风格上突出民族特色。

    4、民族商业一条街:修建民族风格的商业网点,主体建筑为朝鲜族饮食制作坊及餐饮区,开设民族商品专业店、旅游特产商店和民族风味餐厅。

5、民族风情娱乐园:朝鲜族民俗展示区,开展朝鲜族民族体育娱乐表演和民族歌舞表演活动,晚间举行民族歌舞篝火晚会。建设小型家庭主题公园等设施。

6、认养基地: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频出,市场品牌林立、质量良莠不齐。消费者难于选到新鲜、纯正、健康的生态食材。推出“互联网+认养”模式,采用生态种植/养殖、24小时监控直播、保鲜仓储、按需加工、专业配送的方式。真正实现生态食材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的“0”环节直供。生态食材不进入市场流通环节,从根源上避免了掺假售假,让您放心品尝纯正、安全生态食材

7、玫瑰种植园:以科技化农园模式为主,打造综合性玫瑰体验中心。园区内部种植区域,要体现科技化与农旅化的结合。科技生产为主,因农而旅。核心打造玫瑰综合产业链,辅以玫瑰商街等,结合体验、文化、居所、教育、商贸、香道培训等,在园区结合玫瑰文化打造玫瑰旅游文化旅景点。突出玫瑰嘉年华、玫瑰亲子乐园、房车营地等项目。

    六、投资概算

 表1:    项目总投资汇总一览表      单位:万元

序号

费用名称

投资额

占总投资的比例%

备注

1

建设投资

4000

80

 

2

利息

 

 

 

3

流动资金

1000

20

 

 

项目总投资(1+2+3)

5000

100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七、资金来源

企业自筹或股权投资。

    八、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

九、经济效益分析

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年营业收入可达4000万元,利润800万元,7年回收成本。

十、社会效益分析

该项目的建设可以打造区域性旅游名片,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当地农民收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升我区经济发展等社会效益方面,促进城乡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