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区委、区政府对鳌龙河流域水质达标整治工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现场会推进重点问题解决;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工作手册,指导各乡镇全面整治畜禽粪污等影响水质改善的重点问题。
7月下旬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市里累计下发通报3期共21个问题,区工作专班累计印发通报8期共143个问题,现已全部整改完毕。经过4个月的不懈努力,鳌龙河流域水质得到全面提升,省控鳌龙河大桥断面水质主要指标均明显好转,化学需氧量由28毫克/升下降到了21毫克/升,氨氮由1.36毫克/升下降到了1.24毫克/升,总磷由0.45毫克/升下降到了0.20毫克/升。
一是强化问题排查整治。区河长办深入落实河长制,组织各级河长走遍沿岸村屯,发扬“铁脚板”精神,“人下场、车上路”,全面排查整治影响河流水质的突出问题。畜牧部门总结推广“梨树模式”、生物垫床养猪技术和生物菌剂降解技术等6种畜禽粪污处置经验模式。各乡镇运用无人机等技术手段开展河道大排查、大整治。生态环保部门先后对2家严重污染环境的养殖企业启动了处罚程序。经多方努力,随意倾倒粪污、垃圾的现象大量减少,流域环境面貌初步改观。
二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畜牧部门出台《昌邑区畜禽粪污存储点管理办法》,推动5座畜禽粪污存储中心建设项目,年处理畜禽粪污1.5万吨以上。住建部门推进桦皮厂镇800吨/天的污水处理站二期工程、左家镇河湾子镇区800吨/天的污水处理站建设工程,建成后将有效解决镇村生活污水直排问题。在重点部位设置监控摄像头41个,围栏网4137米,加强了岸上管控。水利、规自部门全面开展农用地侵占河道问题排查,印发《昌邑区鳌龙河流域河道管理范围内非法农用地退出实施方案》,对清退工作做出安排。
三是全力争取资金技术支持。策划包装《吉林市昌邑区鳌龙河河口湿地及生态缓冲带工程(一期)》项目,总投资7635.45万元,申请中央环保专项资金5344.82万元,已通过省生态环境厅组织的专家评审并上报生态环境部,正在等待国家技术审查。聘请专家现场指导,采用水体自净人工强化技术,在鳌龙河干流和条子沟、黑背河等重点支流设置临时挡水坝26座,通过增加河道环境容量、延长水力停留时间,提高河流自净能力及各类污染物降解率,水质改善效果十分明显。
目前,昌邑区正在以劣五类支流为重点,全力开展白庙子河、黑背河流域重点河段清淤治理,加快推进2个污水处理站扩建工程管网施工和农用地侵占河道问题整改,努力为促进省控断面水质持续提升做出昌邑贡献。
图为污水处理站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