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妍妍是吉林市第二实验小学的一名普通女教师。她以顽强拼搏的斗志,扎实的工作作风,优秀的业务才能,辛勤的汗水和聪明才智谱写了一曲曲感人的奉献之歌。在为师的阵营里挥洒着她的青春,用红烛的激情为生命导航。
始终把树师德,视为自己的人生追求
她说:带好班级,不但要加强自身的思想建设,师德建设,还要有吃苦耐劳、自我牺牲的精神。要有一颗从我做起的诚心,有一颗关心爱护学生的爱心,还要有一颗干好班主任工作的信心。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她思想逐渐成熟,工作方法灵活多样,工作起来得心应手,她所带的班级学生懂事上进、乐观进取,班级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她每天早来晚走,经常利用早晨,中午和自习课时间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使学生的语文成绩逐步上升。她还利用节假日对学生进行家访,了解每一个孩子的家庭状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帮教。她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经常与家长沟通,建立班级的“沟通心桥”,每学期都有致家长的一封信,共同商量如何帮助孩子们成长。每到六一儿童节、元旦、孩子生日等,她都会自费给学生买奖品和礼物,写上鼓励和祝福的话语。每次要求学生做到的事,她总是身体力行:班级大扫除,她忙前忙后;班级扫雪,她总是冲在最前面,和学生们一起干得热火朝天。班级有父母都在外地的学生,她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爱护他们,让他们在不在母亲身边都同样享受着母亲般的关爱。
这点点滴滴的细节,对班级管理发挥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她所带的班级多次被评为“校优秀班级”,市优秀少先中队,市红旗中队,连续十年被评为全面发展班,常规管理先进班,纪律卫生活动标兵班等。
始终把教书育人,视为自己的不懈探索
王妍妍喜欢教书,她喜欢课堂,她认为这里是最能体现教师价值存在的地方,也是最使她快乐的地方。她最大的教学风格就是幽默、无拘无束。为了学生在四十分钟内切切实实地学到知识,她认真备课,上网查资料,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修改教案。她的课堂总是欢声笑语,学生不是在听课,而是在享受和参与,课上平等沟通,每节课都收获很大。学生总是在不知不觉之中获得大量知识,恋恋不舍地离开课堂。而她觉得,看着学生昂着一张张小脸认真地听课,听着他们激烈地讨论,感受学生那求知的心,那真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她说过:“我应该感谢我的学生,他们让我感受到了工作的愉快。”
在教学实践中,她敬业意识强,奉献精神好,课改劲头足,教学成绩优,八年来,她所带的两届班级在每次期末考试中都成绩突出,被评为教学质量先进班。在工作中,她大胆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方法,在经过充分了解学生后,分组合作教学和分层次目标教学,使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责任和努力的目标,学习热情和劲头更足更浓了。
在教中研,研中改,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主动承担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子课题任务,并获得个人优秀成果奖。她撰写的教学论文,多次在课题研讨会上交流。此外还获得市师德征文特等奖,市第二届班主任工作论坛特等奖,吉林省优秀班主任称号。多次承担市观摩课,汇报课,获得一致好评。在全国、省、市、校的竞赛课中多次获奖,取得了理论和实践的双收获。
始终把无私奉献,视为自己的神圣使命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而大爱的铸就,更需要无私的奉献。作为教师,她深爱着她的学生,让学生们感受到她的爱。有道是“真情兮,春风熙熙如母爱”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使她深切地感受到,只有用爱去唤醒爱,才会收获教育事业中最真诚的幸福。
有人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而同样作为母亲的王妍妍即使在怀孕期间也没有耽误一天工作。2005年,她成了一位准妈妈,在这期间她仍然担任语数双科教师和班主任工作,超大的工作量对于一个正常的女老师来说,都是相当辛苦的。而她作为一个怀着孕的老师,却每天战斗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就像她常说的:“干自己喜欢的事业,我觉得浑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劲儿。” 怀孕期间,她一直呕吐不止,尤其到了妊娠晚期,由于血色素偏低,上课时常觉得头晕,有一次甚至还在班级晕倒。学生见状吓坏了,有的跑上前扶她,有的跑去叫其他的老师。从那以后,她常常觉得体力透支,一不注意就会晕倒。家里人知道后,又三番五次地劝她早点请假休息。她本想听家人的,可转念一想,期末考试就要到了,若在这节骨眼上丢下学生,那就太没责任心了,于是又继续坚持上班。直到孩子们走进考场的那一刻,她才拖着早已疲惫的身体,走下了讲台,而那时距离她生产只剩下三天。
2005年12月26日,她历经几个小时的疼痛终于生下了女儿。当她抱起孩子的那一刹那,她想起了自己怀胎十月的艰辛,和生产时的艰难。而那一刻她竟又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自己的学生,并暗暗在心里发誓:今后她一定要更加关爱这些孩子,否则就对不起学生的母亲,同时也愧为人母。
誓言无声,一直以来,她总是尽最大努力去关心、爱护她的学生。虽然自己的孩子很小,需要花很多时间去照顾,但当时学校正是缺人阶段,如果她不上班,原来班级的学生怎么办,她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于是毅然决然的放弃了产假,仅仅休息了一个多月,便于2006年2月22日再次走上了她深爱的讲台。上班期间,她没送过一天奶、请过一次假、耽误一节课。面对嗷嗷待哺,难以割舍的女儿,她选择把爱更多地给了她的学生。在旁人看来的辛苦,她却只字不提,仍旧兢兢业业地工作。孩子出生不久,因为没有母乳喂养,孩子抵抗力低下身体一直孱弱,得了过敏性哮喘。屋漏偏逢连夜雨,2010年四岁的女儿,被确诊为大叶性肺炎,而就是在这时,她仍然坚持白天工作,将孩子托付给父母照料,晚上马不停蹄的奔向医院护理病重的女儿,看着孩子烧红的脸颊,听着女儿粗重的呼吸,摸着宝贝滚烫的身体,她的心都碎了,眼泪一次次浸湿了病床。“可怜天下父母心”面对自己的孩子,她愧疚,多小的生命啊,多么需要她的陪伴啊。而此时此刻她深知自己不仅是个母亲,更是个被人喻为“春蚕”般无私奉献的教师,她若舍不得女儿,若因为关心自己的孩子而割舍了对全班几十个孩子的爱,那就太自私了。她觉得这样做有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神圣赞誉,而内心深处也会为此内疚和自责的。女儿与学生犹如站在天平的两端,在他们之间,她毫不犹豫地倾向了后者,用给女儿一个人的爱去爱全班四十几个孩子!工作中,学生错过了班车,她亲自送回;学生闹了矛盾,她耐心教育劝解;学生生病发烧,她嘘寒问暖。就这样她白天微笑待生,夜里泪水洗面,坚持了两周,而就在照顾生病孩子期间,她因为疲劳过度,两次从楼梯上滚落下来,摔伤了右臂,她却忍着剧痛,毅然出现在课堂上。
作为一名平凡的教师,她没有轰轰烈烈的先进事迹,也没有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但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却让人记忆犹新。
学生这样评价她:“妍妍老师是我们最最信任和崇拜的人!”
家长这样说:“她是我们见过最年轻,却最有爱心,最懂得奉献的老师。”
同事们说:“在她的身上总让我们感受到如阳光一般的乐观和不知疲倦的干劲。”
而她却说:“她只是做了应该做的,她会把自己当成了一名爱的使者,热情满怀地将慈母般的爱奉献给学生和教育事业。”
这就是恪守师德的平凡女教师王妍妍!
这就是用爱的步伐,丈量生命的江城红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