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昌邑区人民政府
www.jlscy.gov.cn
在广阔田野中扎根奉献——郝云峰
发布时间:2024-02-28 11:42

  “真是个好干部,不愧姓郝!”这是左家镇黄花甸子村村民对驻村工作队队长、驻村第一书记郝云峰的高度评价。

  郝云峰,吉林市公安局交通巡逻警察支队四级高级警长。2021年驻村至今,三年风雨乡间路,村部里、田野上、山林中,满是郝云峰亲民为民的脚步;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乡村振兴的画卷上留下了他想事干事的身影。他撰写了乡村振兴经验做法20余万字,为民办实事50余件,用实际行动书写着为民服务的精彩答卷。

  扎根,脚步丈量耕耘沃土。为迅速摸清村子底数和基本情况,郝云峰在报到的第二天起,通过与农户唠家常了解村民的身体情况、经济来源、子女就读就业等家庭信息,走访驻村企业探知生产经营、产品销售、发展前景等情况,与种粮大户交流种植品种、庄稼长势、销售预期等内容。在连续半个月的走访过程中,他步行走遍了村里的350公顷水田,50公顷旱田、30公顷山林、5公顷的建设用地,哪块地是谁家种的、种的品种、长势如何、预计收成全部如数家珍。他还向村民们学习简单的朝语、民俗习惯、风土人情,甚至了解每个人的喜好、向往和心愿,尊重他们、维护他们、帮助他们。慢慢地,他成了村民家里的常客,成了地地道道的黄花人。驻村三年来,走访村民500多人次,累计时间超过90个工作日。

  连心,用爱用情真诚守护。村里青壮年劳动力大多数外出打工,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残。面对群众的求助,郝云峰总是有求必应,毫无保留地把热情和爱心奉献给这里的人们。村民尹贞淑是一位75岁的朝鲜族大娘,早年儿子夭折,丈夫也离世多年,女儿在河北做生意,老人不想离开故土,2021年冬天又患上脑血栓,康复后行动受到很大制约,再加上肥胖,行动起来就更难了。郝云峰格外关注她的生活,一周至少去她家两次,帮助购买生活用品、日常药品,灌煤气罐等。为解决老人孤独、苦闷的问题,只要有时间,郝云峰就驱车往返三公里接送她到村里老年协会的门球场地参与门球活动,老人感激地说他比自己的孩子还亲。

  共富,产业发展提质增效。郝云峰始终加强学习,坚持和 “三委”班子、干部同心协力、想事干事。他积极主动学习水稻种植、农田水利灌溉等知识,研究了解相关农业农村政策;从种植端、加工端到销售端,他全程参与、亲手劳作,没有一天不下田、没有一天不劳动;劳动中他发现稻渔综合种养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创新发展了私人订制农业、研学、团建等产业项目;协调媒体开展宣传15场次,参加第一书记代言展销73场次,发放宣传单1000多份,进一步扩大黄花香蟹田米销售渠道,营造捕蟹节浓郁氛围,宣传农旅项目;根据劳动中获取的经验感受撰写文章,记录黄花的振兴和发展、宣传黄花的经验和做法、展示黄花的风采和魅力,他编撰的广告更是图文并茂、生动鲜活,圈粉数万。

  现在的黄花甸子村,人心齐、产业旺、百姓富。“村民们的笑容是对我最大的认可与鼓舞。”郝云峰表示将继续像“种子”一样,把“根”扎进泥土,和群众融为一体,向着乡村振兴的愿景目标茁壮成长,为乡村振兴的蓬勃发展贡献基层力量。

 

2023年9月12日 星期二
WWW.JLSCY.GOV.CN
在广阔田野中扎根奉献——郝云峰
发布时间:2024-02-28 11:42   

  “真是个好干部,不愧姓郝!”这是左家镇黄花甸子村村民对驻村工作队队长、驻村第一书记郝云峰的高度评价。

  郝云峰,吉林市公安局交通巡逻警察支队四级高级警长。2021年驻村至今,三年风雨乡间路,村部里、田野上、山林中,满是郝云峰亲民为民的脚步;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乡村振兴的画卷上留下了他想事干事的身影。他撰写了乡村振兴经验做法20余万字,为民办实事50余件,用实际行动书写着为民服务的精彩答卷。

  扎根,脚步丈量耕耘沃土。为迅速摸清村子底数和基本情况,郝云峰在报到的第二天起,通过与农户唠家常了解村民的身体情况、经济来源、子女就读就业等家庭信息,走访驻村企业探知生产经营、产品销售、发展前景等情况,与种粮大户交流种植品种、庄稼长势、销售预期等内容。在连续半个月的走访过程中,他步行走遍了村里的350公顷水田,50公顷旱田、30公顷山林、5公顷的建设用地,哪块地是谁家种的、种的品种、长势如何、预计收成全部如数家珍。他还向村民们学习简单的朝语、民俗习惯、风土人情,甚至了解每个人的喜好、向往和心愿,尊重他们、维护他们、帮助他们。慢慢地,他成了村民家里的常客,成了地地道道的黄花人。驻村三年来,走访村民500多人次,累计时间超过90个工作日。

  连心,用爱用情真诚守护。村里青壮年劳动力大多数外出打工,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残。面对群众的求助,郝云峰总是有求必应,毫无保留地把热情和爱心奉献给这里的人们。村民尹贞淑是一位75岁的朝鲜族大娘,早年儿子夭折,丈夫也离世多年,女儿在河北做生意,老人不想离开故土,2021年冬天又患上脑血栓,康复后行动受到很大制约,再加上肥胖,行动起来就更难了。郝云峰格外关注她的生活,一周至少去她家两次,帮助购买生活用品、日常药品,灌煤气罐等。为解决老人孤独、苦闷的问题,只要有时间,郝云峰就驱车往返三公里接送她到村里老年协会的门球场地参与门球活动,老人感激地说他比自己的孩子还亲。

  共富,产业发展提质增效。郝云峰始终加强学习,坚持和 “三委”班子、干部同心协力、想事干事。他积极主动学习水稻种植、农田水利灌溉等知识,研究了解相关农业农村政策;从种植端、加工端到销售端,他全程参与、亲手劳作,没有一天不下田、没有一天不劳动;劳动中他发现稻渔综合种养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创新发展了私人订制农业、研学、团建等产业项目;协调媒体开展宣传15场次,参加第一书记代言展销73场次,发放宣传单1000多份,进一步扩大黄花香蟹田米销售渠道,营造捕蟹节浓郁氛围,宣传农旅项目;根据劳动中获取的经验感受撰写文章,记录黄花的振兴和发展、宣传黄花的经验和做法、展示黄花的风采和魅力,他编撰的广告更是图文并茂、生动鲜活,圈粉数万。

  现在的黄花甸子村,人心齐、产业旺、百姓富。“村民们的笑容是对我最大的认可与鼓舞。”郝云峰表示将继续像“种子”一样,把“根”扎进泥土,和群众融为一体,向着乡村振兴的愿景目标茁壮成长,为乡村振兴的蓬勃发展贡献基层力量。